Workflow
三钢闽光(002110)
icon
搜索文档
三钢闽光(002110) - 2020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电话会议)
2022-12-05 10:31
经营情况 - 2019 年产钢 1037 万吨、比增 7.41%,生铁 876 万吨、比增 5.82%,钢材 1043 万吨、比增 8.71%,实现营业收入 455 亿元、比增 25.25%,毛利率 14.98%、下降 7.73%,净利润 36.73 亿元、下降 43.55%,每股收益 1.5 元,总资产 298 亿,净资产 188 亿,资产负债率 36.86% [3] - 2020 年一季度产钢 227 万吨、比降 10.5%,生铁 202 万吨、比降 6%,钢材 227 万吨、比降 8.7%,实现营业收入 106.5 亿元、比增 27.63%,利润 5.04 亿元、下降 47.62%,每股收益 0.21 元,总资产 310 亿,净资产 193 亿,资产负债率 37.69% [3][4] 疫情影响 - 生产方面,疫情期间连续作业,一季度粗钢产量约为去年同期 90%,3 月下旬起生产强度逐步恢复 [4] - 销售方面,节后钢材社会库存量持续上升,3 月 9 日福建地区社会库存约 220 万吨,“闽光”牌钢材约 132 万吨,3 月 10 日开始下降,当前福建地区社会库存约 140 万吨,“闽光”牌钢材约 95 万吨,1 月 6 日至 4 月 26 日建材下调 250 - 300 元/吨,圆钢及制品材下调 550 - 600 元/吨,中厚板下调 100 元/吨 [4][5] - 效益方面,一季度我国进口铁矿石进口平均价格为 90.59 美元/吨,同比上涨 11.7%,同期钢材价格同比下跌 5.7%,钢铁企业效益受较大影响 [5] 生产经营计划 - 经济效益计划,2020 年计划实现营业收入 431.48 亿元,利润总额 24.39 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8.24 亿元 [5] - 主要产品目标产量,转炉钢 981 万吨、生铁 831 万吨、钢材 963 万吨,计划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6高炉大修提前至 8 月中旬,影响铁水产量约 30 万吨,粗钢产量约 35 万吨,一季度因疫情减产粗钢约 25 万吨 [5][6] 投资计划 - 2020 年度计划投入 40.82 亿元,续建和新建焦炉升级改造、6高炉大修等项目 [6] 并购重组 - 公司正在开展收购罗源闽光 100%股权相关工作,中介机构已开展前期工作,将抓紧履行决策及审批程序 [6] 利润分配 - 2019 年拟每 10 股派 2.5 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 6.13 亿元,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 2 个月内完成,2019 年公司实现的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6.73 亿元,同比下降 43.55% [7] - 2017 - 2019 年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 38.01%、50.24%、16.69%,累计现金分红 59.42 亿元,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为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 114.27%,高于规划设定比例 [8] 市场分析与判断 - 钢铁产品需求与国际、国内经济状况密切相关,疫情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若全球疫情不能尽早有效控制,将影响钢材出口 [9] -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国家推进复工复产并出台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公司要求各单位把握生产节奏,管控经营风险,相信钢铁行业会复苏反弹 [9]
三钢闽光(002110) - 2020年4月16日、4月17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电话会议)
2022-12-05 10:26
公司营收与盈利情况 - 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11亿元,比增25.25%,产钢1037.05万吨、比增7.41%,钢材1042.85万吨、比增8.71% [3] - 2019年闽光云商实现营业收入399.98亿元,营业利润1.61亿元,净利润1.2亿元 [4] - 2019年漳州闽光加工钢材25.2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净利润 -3345万元 [4] - 2019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 -192万元,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9907万,同比2018年减少684万 [10] - 2019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187.28亿,较2018年末增加4亿;总资产297.69亿,较2018年末增加15.5亿 [10] 费用管控与降本情况 - 2019年销售费用126,347,928.07元,同比增43.22%;管理费用417,126,696.91元,同比增1.27%;财务费用28,980,177.19元,同比降51.49%;研发费用947,571,305.58元,同比增15.69%;所得税费用1,228,832,903.43元,同比降43.61%;税金及附加194,127,354.33元,同比降35.21%,同比2018年,2019年公司费用减少9.15亿元 [7][8] - 2019年吨钢同口径降成本12.44元/吨,实现降本增效1.29亿元 [9] 疫情对公司的影响 采购方面 - 疫情对原燃材料物资采购及物流运输影响较小且是阶段性的,公司保证了生产物资总体供应,未对生产经营造成直接较大影响 [11] 生产方面 - 公司本部及泉州闽光始终连续作业,2月中旬至3月中旬,冶炼系统生产强度降低,一季度粗钢产量约为去年同期的90%,3月下旬起生产强度逐步恢复 [11] 销售方面 - 2月中旬至3月中旬,下游需求延迟,节后钢材社会库存量上升,3月9日福建地区社会库存约220万吨,其中“闽光”牌钢材约132万吨,3月10日开始库存逐步下降 [11][12] 产品结构与价格调整 产品结构 - 一季度各类产品产量比重略有调整,建材产量先降后升,中厚板满负荷生产,圆棒及制品材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漳州闽光带钢停产现已恢复 [13] 价格方面 - 铁矿石价格坚挺,国内煤焦价格波动,国外燃料价格下降约25美元/吨,废钢价格大幅下降,当前重废市场价约2300元/吨 [13] - 公司一季度钢材价格调整,如HRB400E螺纹下调250元/吨,HRB400E盘螺、高线均下调300元/吨等 [13] 库存情况 原材料库存 - 大宗原燃材料库存周期与生产强度相关,铁矿石及煤焦储备略有下降,但仍可保证25天以上生产需求,一季度废钢库存波动大,但总体与生产匹配 [14] 钢材库存 - 2月份钢材下游需求减少,国内钢材库存较往年同期大幅增加,3月10日开始福建地区社会库存、公司厂内库存由升转降,与3月9日最高时点相比,4月14日福建地区社会库存下降54万吨,闽光材库存下降26万吨,厂内库存下降6万吨 [14] 订单与市场需求情况 - 目前公司订单正常,产销基本平衡,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建材需求较好,工业材需求变化有待观察,公司制品材和圆钢生产线可切换生产建材 [15] 2020年计划与预期 生产销售计划 - 2020年主要产品目标产量:转炉钢981万吨、生铁831万吨等,计划实现营业收入431.48亿元,利润总额24.39亿元,但受6高炉大修提前及疫情减产量影响,计划有不确定性 [16] 产品下游景气度 - 除中厚板外的工业材产品后续面临较大市场压力,建材产品有望填补前期用量缺口,全年用量同比变化较小 [16] 业绩情况 - 疫情对全球经济冲击大,若全球疫情不能有效控制,将影响钢材出口,随着国内复工复产,公司生产经营逐步恢复正常 [16][17] 分红情况 - 2019年拟以总股本2,451,576,238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5元,合计派发现金股利612,894,059.50元,不送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17] 未来分红计划 - 2017 - 2019年累计现金分红59.42亿元,未来将综合考虑多因素建立对投资者持续、稳定、科学的回报机制 [18] 项目进展与规划 收购罗源闽光 - 收购罗源闽光项目在积极推进,需解决合规性问题,完成相关决策及审批程序 [18] 与亿鑫钢铁合作 - 与亿鑫产能合作项目中止,若条件具备仍可继续合作,公司将科学利用产能指标,不排除再收购产能指标 [19] 漳州闽光达产 - 漳州闽光产线已具备连续正常生产条件,月产约3万吨,产量受原料坯型、产品规格和生产计划任务影响 [19] 物联云商项目 - 物联云商项目是战略转型重点项目,目标是实现“五统一、四合一”,实施方向包括促进产品流通、强化基地协同等 [19][20] 罗源闽光置换项目 - 罗源闽光转型升级项目受疫情影响,3月下旬施工人员基本到位,项目建设进度不影响三钢闽光收购股权 [21] 环保改造计划 - 2020年环保超低排放、节能改造项目计划投资22,151万元 [22]
三钢闽光(002110) - 2018年1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30
业绩与市场预期 - 公司认为2018年政策面变动可能性不大,即便新增电炉产能约2000万吨,供给端仍略紧缩,需求不会大幅减少,对2018年业绩较乐观,1月经营业绩有望“开门红” [3] 公司重组事项 - 2018年1月9日收到证监会关于重组三安钢铁的28个反馈问题,目前无特别难解决的问题,将在2月23日前提交书面回复 [3] - 控股股东承诺收购三安钢铁且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盈利后,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定是否注入罗源闽光;公司将在罗源闽光符合条件时启动收购,但因资产合规手续问题,时机不确定 [4] 募集资金使用 - 2016年募集30亿资金,还剩6.4亿未使用,主要是物联云商项目;该项目预计投入18亿,使用募集资金6亿,因规划长、内容新,进度较慢,目前未使用募集金额5.6亿,其他未使用金额多为工程尾款 [4] 原材料供应与库存 - 公司铁矿石并非百分百进口,实际控制人旗下福建马坑矿业等省内矿山供应近30%铁精矿,其中马坑矿业探明储量4.34亿吨,平均含铁品位37.99%,今年产量约125万吨;厂内一般储备20天左右用量 [5] 产品市场占有率 - 福建地区建材年需求1250 - 1300万吨,产能1400万吨;公司建材90%省内销售,10%销往省外,中板45%省内销售,55%省外销售;公司建材在福建市场占有率约70%,加上托管公司后“闽光”品牌建材占有率达85% [5] 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未做套期保值业务,控股股东三钢集团有相关业务 [6] 解禁股与分红 - 2016年发行的455,927,050股股份于2017年10月9日解禁,股东按减持新规减持,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集中竞价减持不超公司股份总数1%,解禁后十二个月内减持不超持有非公开发行股份50% [6] - 公司有盈利会现金分红,去年7月每10股派现2元(含税),占净利润29.65%;2015 - 2017年度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10%,任意三个连续年度累计分配不少于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30% [6][7] 产能置换方案 - 2017年12月,控股股东三钢集团公告产能置换方案,计划淘汰炼铁产能462万吨、炼钢产能140万吨,包括三钢闽光、罗源闽光、三安钢铁部分高炉和转炉;淘汰时间在新项目建成投产前 [7] - 拟新建项目在罗源闽光和三安钢铁,新建炼铁产能461万吨、炼钢产能140万吨;三钢闽光淘汰产能转移到罗源闽光和三安钢铁,罗源闽光建设在收购后实施 [8]
三钢闽光(002110) - 2020年1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30
产能置换与投资计划 - 公司本部2座420m³高炉炉况正常,罗源闽光产能置换项目在建,计划2020年底前完成,资金源于三钢集团 [3] - 泉州闽光计划将2座550m³、1座1000m³高炉产能置换为1200m³、1250m³高炉各1座,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计划2023年底前建成,资金源于自有和自筹 [3] - 漳州闽光目前无钢铁产能置换项目,公司将统筹使用外购100万吨铁、钢,做强做优钢铁产业 [3] - 公司将新建两座6.25m捣固型焦炉,项目概算17.5亿元,计划2023年底前建成投用,采用一次招标、分期建设,资金源于自有和自筹 [5] - 2020年公司主要资本开支预计包括收购罗源闽光股权、6高炉大修、焦炉改建及环保超低排放改造项目等 [8] 原材料情况 - 公司铁矿石库存周期约25天,进口铁矿石占比约80%,其中长协矿占比约60%,其余为贸易矿,主要来自福州可门港等港口,泉州闽光运输成本比本部低约15元/吨,罗源闽光低约40元/吨 [3][4] - 2019年应对铁矿石上涨措施:增加国内矿和废钢采购使用;踏准节奏采购,动态调整库存,扩大采购渠道;加强对标挖潜,降低钢铁料耗,优化炉料结构 [4] - 公司焦炭库存周期10 - 15天,年使用量约300万吨,自产约85万吨,占比25 - 30%,其余外购,主要向景焦等企业采购 [4][5] - 公司炼焦煤库存周期约20天,采购以国内为主,月采购量约15万吨,弱粘煤月采购量约3万吨 [5] 产能与股权相关 - 钢铁产能置换不会增加产能,外购产能、收购罗源闽光股权将增加产能 [6] - 截止目前,除三钢集团247,992,681股(转增后)于2021年7月3日解禁外,其余股份均已解禁,华夏人寿保险为战略性投资,是第二大股东 [6] - 控股股东三钢集团解决罗源闽光收购三金钢铁遗留问题后,公司计划用100天左右完成对罗源闽光收购 [6] 销售与市场情况 - 公司与经销商合作模式为代理制,半年签一次协议,每月均衡发货,产销率100% [7] - 2019年三季度,因高温多雨、下游需求释放不及预期、社会库存上升、供给端高炉产能利用率高、宏观利空等因素,钢价大幅下挫 [7] 分红与环保投入 - 公司将综合考虑行业特点等因素,根据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制定2019年度分红政策 [7] - 2019年公司已投资1.7亿元实施63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2021年和2022年计划再投资1.4亿实施改造 [8] 合作与产能指标 - 公司与亿鑫产能合作项目中止,若条件具备仍可继续合作,公司不排除未来再收购钢铁产能指标 [8]
三钢闽光(002110) - 2020年2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电话会议)
2022-12-04 18:26
疫情防控与生产情况 - 截至2月18日24时,福建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93例,无死亡病例 [4] - 公司本部所在地梅列区无确诊病例,泉州闽光所在地安溪县2例,漳州闽光所在地芗城区9例 [4] - 公司及其子公司员工未发生感染新冠肺炎病例 [4] - 公司本部及泉州闽光处于连续生产状态,漳州闽光暂未复工,计划本月下旬复工 [6] - 泉州闽光原计划2月下旬进行第二阶段系统性检修,受疫情影响推迟 [6] 物资供应与物流情况 - 含铁原料库存可保证20天以上生产需要,焦煤焦炭库存可保证15天左右生产需要 [7] - 公司本部焦炉和三化公司焦炉正常生产,可保障公司焦炭用量45%左右的需求 [7] - 废钢现有库存可满足2周左右的生产需要 [7] - 熔剂、合金、耐材等生产辅料前期受交通管控影响,库存一度吃紧,但未对生产造成直接影响 [8] - 公司通过与供货单位协商、安排人员到主要交通管控点接车、派车倒运等方式,保证了生产物资的总体供应 [9] 销售与库存情况 - 福建钢材市场社会库存约185万吨,其中"闽光"牌钢材约115万吨 [8] - 建筑用钢材受建筑工地复工延期影响最大,工业用材中厚板因前期客户订单较多,目前还在全力生产供货 [8] - 圆钢和高线制品材受下游企业复工延期影响,销量有一定程度萎缩 [8] - 公司要求销售部门做好市场分析,灵活营销策略,通过闽光云商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全力消化库存 [9] 疫情影响分析 - 疫情对我国经济和民生短期内造成较大冲击,但国家采取了前所未有的防控措施,疫情已出现积极变化 [10] - 福建省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人数相对较少,大部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复工,重点工程和建设项目正有序复工 [10] - 钢材库存高企,钢价承压力度加大,一季度企业效益受到影响在所难免 [10] - 预计3月份区域市场需求开始恢复并逐步实现去库存 [10] 产能置换政策调整 - 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出台《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自2020年1月24日起不得再公示、公告新的钢铁产能置换方案,不得再备案新的钢铁项目 [11] - 19号文强调各地区要制定自查自纠工作方案,并于2020年4月30日前上报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11] - 19号文出台对各地违规置换产能将形成有效震慑,增强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绿色发展、科学规划、合法合规经营的紧迫感 [11] - 三钢闽光及其全资子公司泉州闽光的部分钢铁产能拟用于置换,置换项目尚未备案 [12] - 公司将按照19号文的要求,认真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确保置换项目符合安全、环保、能耗、质量、用地、产业政策和产能置换等要求 [12]
三钢闽光(002110) - 2018年2月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24
公司运营与成本控制 - 公司通过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推动“对标挖潜”与“全流程降成本”活动,将降本增效工作分解到各单位、各部门,并通过自动化ERP系统进行严格考核,每月进行成本分析、跟踪和考核,与效益工资挂钩 [3] - 公司资产负债率低,资金充沛,财务费用大幅减少 [3] - 公司目前有员工约8000人,人均年产钢量为700多吨,2017年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为85220元 [3] 库存与供应链管理 - 焦煤库存为7-8万吨,约20天用量;铁矿石厂内库存加港口库存不超过1个月用量,约20多天用量,厂内库存保证7天用量,约为30万吨 [3] - 公司资金流充足,票据一般持有到期,不提前贴现,因此账面上体现的票据较多 [3] 销售模式与市场策略 - 公司主要采取代理商制度,每半年一订量,10天一定价,经销商按合同量实行款到发货模式,应收账款非常少 [3] - 公司直销比例约为10%,主要直供给大型国企、央企在建的大型工程项目,其余为分销模式 [4] 生产与技术改进 - 公司主要在转炉添加废钢,并尝试在高炉添加碎铁,目前每吨钢中添加的废钢量为180公斤,计划逐步将废钢比提高至240-250公斤/吨,但受限于设备装备、工序产能、生产组织及废钢资源等问题 [4]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快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提高污染排放标准,高标准配套完善环保设施,建设封闭式料场、完善除尘装备、返矿返料皮带输送,努力实现固体废弃物零排放 [4] - 2018年1月份每平方公里降尘量为10.7吨,力争在2018年下半年实现每平方公里每月降尘量小于10吨 [5] - 公司聘请设计院按旅游型美丽钢厂的标准对厂区进行整体规划,拟将中板路以东的大部分危旧厂房和厂内大部分凌乱的办公楼、小仓库拆除,集中建设闽光办公大楼和附属生活服务设施,其余空地全部用于绿化景观建设,打造花园式精致工厂 [5] 收购与重组进展 - 公司于2018年1月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计划在30个工作日内(2月23日前)向证监会提交书面回复意见,预计在2019年4-5月份完成收购三安钢铁的工作 [4]
三钢闽光(002110) - 2020年2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电话会议)
2022-12-04 18:22
疫情防控与公司应对措施 - 公司及子公司所在地疫情情况:截至2月25日,福建省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94例,公司及其子公司员工未发生感染病例 [13] - 公司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包括强化防控部署、物资保障、排查管控、应急管理及履行社会责任 [14] - 公司向武汉疫区捐赠人民币100万元 [14] 疫情影响与应对措施 - 销售方面:下游需求延迟,钢材社会库存达到历史高位,福建地区社库约208万吨,其中"闽光"牌钢材约125万吨 [15] - 物资供应和物流运输:矿石和煤焦等大宗原燃材料保供和运输基本未受影响,矿石储备可保证25天以上生产需求,煤焦可保证15天以上生产需求 [15] - 生产方面:公司本部及泉州闽光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约18%,漳州闽光开始复产准备 [16] - 应对措施:公司生产经营按照保供、稳产、畅通、防风险的总体原则进行组织,适时调整品种计划,灵活组织生产 [17] 市场分析与后续展望 - 疫情影响:钢材库存高企,钢价承压力度加大,一季度企业效益受到影响在所难免 [20] - 后续市场分析:预计3月份区域市场需求开始恢复并逐步实现去库存,疫情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供需格局 [20]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China Alpha Fund Management、Manulife、Oasis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等多家机构及个人 [1][2][3][4][5][6][7][8][9][10][11][12]
三钢闽光(002110) - 2019年12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20
福建地区市场情况 - 省内基建钢材需求较好,主要项目有莆炎高速、兴泉铁路等,明年双龙铁路将开工;房地产受调控影响,投资增速减缓,融资收紧有一定影响 [2][3] 公司销售情况 - 钢材产品省内销售占比约76%,省外销售占比约24% [3] 市场影响情况 - 目前钢材北材南下到福建较少,对市场影响不大,预计春节前后有一批但总量有限 [3] 产品价差情况 - 公司钢材产品售价比福建省同类产品高30 - 100元/吨,外材售价比公司产品低100元/吨以上 [3] 产能置换与合作情况 - 公司本部2座420m³高炉停产取决于重组罗源闽光情况及新项目进度,计划2020年底前完成;泉州闽光高炉产能置换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计划2023年底前建成;与亿鑫钢铁产能合作仍在洽谈 [4] 检修与产销情况 - 今年12月公司本部6高炉计划检修3天,2020年本部6高炉计划大修约130天,10月开工;2020年泉州闽光冶炼系统分两阶段检修,1月5天,2月12天;截至12月10日本部炼钢年产达700万吨,预计提前实现年产1000万吨钢目标 [4][5] 库存周期情况 - 铁矿石库存周期通常为25天左右,炼焦煤库存周期为20天左右 [5] 矿石采购情况 - 2019年采购国产铁矿占比22%,进口矿占比78%,进口矿长协占比58%;国产矿按旬结算,进口矿按批次结算;进口矿从福州可门港等运进;烧结矿综合入炉品位中等,入炉矿与铁水比约1.6:1 [5] 焦煤采购情况 - 炼焦煤以国内采购为主,择机采购澳洲煤,未采购蒙古煤;炼焦煤月采购量15万吨左右,弱粘煤月采购量3万吨左右 [5][6] 焦炭相关情况 - 焦炭自给率约30%,炼铁综合焦比320kg/t左右;焦炉改造建设计划2023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用 [6] 发电与高炉利用情况 - 目前公司本部余热发电比例85%左右,今年1 - 11月本部约74%,泉州闽光约53%,未来争取到60%;高炉平均利用系数3.4,大高炉利用系数比小高炉低 [6] 发债计划情况 - 公司目前尚无发债计划,未来将根据情况谋划融资方式 [6]
三钢闽光(002110) - 2020年9月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7:48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中国钢铁工业是完全开放和充分竞争的市场,2019年粗钢年产量约9.96亿吨,占全球总量的53% [3] - 2015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推动行业复苏,2018年实现有史以来最好的经济效益 [3] - 福建省内主要钢铁企业合计粗钢年产量约2300万吨,三钢闽光是省内最大钢铁企业,年产量约1240万吨 [4] - 三钢闽光在福建省内建材、普板、圆钢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5%、80%、68% [5] 产能与生产情况 - 三钢闽光拥有三明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漳州闽光等4个生产基地 [4] - 2020年上半年粗钢产量573.4138万吨,同比减少6.74% [11] - 6高炉大修预计影响粗钢产量约86万吨,全年粗钢产量目标1120万吨 [12] - 罗源闽光H型钢生产线预计2020年底试车投产 [5] 销售与市场 - 三钢闽光产品销售覆盖全省,辐射广东、江西、浙江、海南等省份,省内销售占比约80% [6] - 2020年福建省政府重点项目1567个,总投资3.84万亿元,钢材需求有望保持较好水平 [10] - 2020年上半年钢材价格指数平均101.0点,同比下降7.7% [14]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家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但允许产能置换,鼓励技术进步 [6] - 钢铁行业未来将面临产能过剩问题,产业集中度CR10小于40%,CR15小于50% [19] - 国家鼓励钢铁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优化产业布局 [8] 公司战略与发展 - 三钢闽光大数据中心项目计划总投资3.8亿元,建设周期两年,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 [16] - 公司致力于打造全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一流企业,推动产品转型升级 [15] - 公司通过闽光云商平台推进电子商务交易、智能配送物流、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拓展 [16] 疫情影响与应对 - 疫情期间公司实现零感染、零疑似,资金储备充足、原料库存正常、产品销售顺畅 [17] - 公司为疫情防控定向捐赠100万元,组织党员干部抗疫捐款48.65万元 [18] - 2020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5亿元,同比下降54.08% [14]
三钢闽光(002110) - 2019年11月1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7:12
公司业务进展 - 三钢集团协调处理罗源闽光重组三金钢铁历史遗留问题,合规问题解决后公司争取100天内完成重组 [3] - 公司与亿鑫钢铁产能合作仍在洽谈,明确后将发布公告 [4] - 9月闽光云商平台(一期)完成验收,10月完成平台(二期)部分业务需求调研和方案编写,计划12月投入使用并优化功能 [9] 各生产基地情况 罗源闽光 - 地处闽东北,市场容量大、需求稳定,品牌认可度高,邻近浙江可辐射浙南,利用港口可海运辐射多地 - 与本部、泉州闽光盈利和成本控制总体相当,优势是沿海交通便利、物流成本低 [3][4] 漳州闽光 - 开工率60 - 70%,月产量3万吨左右 - 坯料以本部、罗源闽光供应为主,小部分市场采购 - 销售区域主要在福建、广东,福建市场窄带钢需求远不及建筑钢材 [4] 市场与竞争情况 市场需求 - 省内基建钢材需求好,主要项目有莆炎高速等,明年双龙铁路开工需求大 - 房地产受调控影响投资增速减缓,融资收紧有一定影响 [6] 市场竞争 - 与经销商合作主要是代理制,有考核评价等制度,保证双方权利义务 - 凭借品牌效应等因素形成区域市场主导地位 - 省内主要竞争对手是福建三宝、福建大东海,产品与三钢相同,采取低价策略,冲击部分客户群体 [5] 吨钢溢价 - 上半年建材产品较周边四地有81元吨钢溢价,市场竞争加剧价差缩小可能性大 [6] 原材料与成本情况 原材料库存与比例 - 焦炭库存周期10 - 15天,铁矿石库存周期24 - 30天 - 进口铁矿石占比80%,主要来自福州可门港等 - 炼钢吨钢铁水耗本部约840kg,泉州闽光约860kg,高炉少量添加废钢,折算吨铁水添加量约30kg,添加工艺稳定 [7] 成本控制 - 上半年本部和泉州闽光同口径吨钢分别降本18元、4元,本部主要在烧结等工序,泉州闽光主要在炼钢工序,未来继续降本增效 [8] 销售费用 - 今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同比上涨50%,原因是加大重点工程直供力度和物流成本提高 [8] 盈利与分红情况 盈利情况 - 2019年1 - 3月主营业务毛利率20.30%,4 - 6月19.06%,7 - 9月10.04%,虽利润率下降但仍有较强盈利能力 [7] 分红政策 - 2018年度分红率约50%,未来综合多因素制订利润分配预案 - 三季度资产负债率35.3%,有能力实施重组和项目升级,目前尚无发债计划 - 坚持现金分红为主,每年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10%,任意三个连续年度累计不少于三年年均可供分配利润30%,具体比例由董事会根据情况提出预案 [10][11] 历史盈利能力提升原因 - 2016年钢材市场转暖,原燃材料低位,吨钢利润提升 - 收购集团优质资产,改善经营状况,增厚利润 - 定向增发30亿元股份,改善资金状况,降低财务成本 - 完成资产处置工作,夯实资产,提升质量 - 坚持精细化管理,实施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工作成效显著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