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钢闽光(002110)

搜索文档
三钢闽光(002110) - 2019年1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3 16:58
分组1:资产负债率情况 - 2018年三季报三钢闽光资产负债率为35.35%,罗源闽光为43.92%,三钢集团为43.68%(均未经审计) [2][3] - 公司因后续产能置换等项目需大量资金,会留存资金控制资产负债率在合理范围 [3] 分组2:原材料采购情况 - 焦煤采购主要来自平煤集团、淮南和淮北矿业集团等国产煤 [3] - 铁矿石约30%由省内矿山(福建马坑矿业、福建省潘洛铁矿、福建省阳山铁矿)供应,70%以上依靠进口,通过三钢国贸采购,方式有长协、贸易等 [5][6] 分组3:收购罗源闽光原因 - 控股股东收购时机好且资产整合顺利,罗源闽光经培育发展良好,具备盈利能力,与上市公司存在同业竞争,三钢集团承诺装入 [3][4] - 符合公司沿海战略,可拓展沿海基地生产规模和能力 [4] - 利于尽早完成产能置换项目和后续产品结构调整 [4] - 罗源闽光有突出区位优势,港口条件好,具备物流优势,所在区域规划为千万吨冶金基地,周边市场消化能力强 [4] - 罗源闽光资产优质,整合到位,盈利能力强,综合成本比本部低100多元 [4][5] 分组4:分红政策 - 公司分红政策稳健一贯,会在考虑长远发展同时积极回报投资者,力争2020年上半年前完成产能置换项目建设 [5] 分组5:原材料配比及消耗情况 - 烧结、球团、块矿配矿比为79:16:5,综合入炉品位58%,铁矿石入炉与铁水量比为1.6:1 [6] - 一吨钢焦炭需求365公斤左右,喷吹煤135公斤,燃料合计消耗500公斤,低于国内平均水平536公斤 [6] - 三明本部自产焦炭80 - 90万吨,外购120万吨,泉州闽光全部外购,三明新焦炉产能103万吨预计5月投产,10月检修老焦炉,期间产量会上升 [6] 分组6:废钢添加及产能情况 - 公司一般在高炉环节加部分废钢,主要在转炉环节添加,炼钢铁水耗840公斤/吨钢,受市场价格影响较小 [7] - 三明地区炼铁产能560万吨,炼钢产能660万吨;泉州闽光炼铁产能260万吨,炼钢产能290万吨;罗源生产基地炼铁产能160万吨,炼钢产能200万吨 [7]
三钢闽光(002110) - 2021年3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电话会议)
2022-11-23 14:58
参与单位及人员 -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李鹏飞、魏雨迪等众多单位及人员参与投资者关系活动 [1] - 会谈时间为2021年3月16日下午,地点为电话会议,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公司副总兼董秘胡红林 [5] 生产经营情况 - 2020年公司产钢1137.15万吨、铁968.61万吨、钢材1143.03万吨、焦炭45.7万吨、入炉烧结矿1195.06万吨,粗钢产量同比减少103万吨 [6] - 2020年营业收入486.36亿元,同比下降4.89%;营业利润37.19亿元,同比下降35.4%;利润总额34.24亿元,同比下降40.88%;净利润25.56亿元,同比下降40.9%;总资产432.99亿元,上升20.05%;负债总额228.24亿元,上升49.1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03.62亿元,下降1.64%;资产负债率52.71% [6] 行业政策及应对 - 碳中和、碳达峰是国策,碳达峰有望通过工艺优化改造实现,碳中和有难度,需国家层面出台相关计划或办法 [7] - 氢气替代碳作为还原剂可在高炉环节减碳30%,但要考虑成本竞争优势、资源取得与保障能力等 [7] - 公司本部三明市区2020年度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国家要求2025年行业冶金超低排放达80%以上,公司按此目标推进 [8] 市场情况 - 今年钢铁市场乐观,可能阶段性高库存,建筑材、工业材下游需求旺盛,粗钢产量受政策和环保限产影响 [8] - 公司目前建材占70%,工业材占30%,考虑未来增加工业材产品占比 [9] 公司举措 - 公司回购股份因资金充裕、维护公司价值和用于股权激励;控股股东增持是基于对公司发展信心和维护投资者利益 [9] - 公司将每年现金红利总额不少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比例从10%调整到20%,采取稳健分红政策 [9] - 公司2019年开始焦炉升级改造,一座预计十月底投产,另一座拆旧建新,两座完全投用预计2023年 [10]
三钢闽光(002110) - 2021年3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3 14:56
生产经营情况 - 2020 年产钢 1137.15 万吨、铁 968.61 万吨、钢材 1143.03 万吨、焦炭 45.7 万吨、入炉烧结矿 1195.06 万吨,受疫情及 6高炉大修影响,粗钢产量同比减少 103 万吨 [2] - 2021 年前 2 个月生产经营稳定,2 月本部多项日均产量及日发电量创历史纪录,中板小月产量破大月产量纪录 [3] - 3 月 4 日泉州闽光开始年度检修,计划工期 1 个月,预计影响粗钢产量 10 万吨 [4] 经营业绩情况 - 2020 年营业收入 486.36 亿元,同比下降 4.89%;营业利润 37.19 亿元,同比下降 35.4%;利润总额 34.24 亿元,同比下降 40.88%;净利润 25.56 亿元,同比下降 40.9% [3] - 2020 年总资产 432.99 亿元,上升 20.05%;负债总额 228.24 亿元,上升 49.1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203.62 亿元,下降 1.64%;资产负债率 52.71% [3] 股份回购情况 - 截至 2021 年 2 月 28 日,累计回购股份约 2250 万股,占总股本约 0.92%,总金额约 1.51 亿元 [4] - 实施回购原因包括经营状况好、资金充裕、股价低于净资产、提振信心及用于股权激励 [4][5] 政策应对情况 - 公司认为钢铁企业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要主体,应积极应用新技术转型,否则会被淘汰 [5][6] - 压缩粗钢产量是国家要求,行业应加快并购重组,压减产能,优化结构 [6] 未来规划情况 - “十四五”时期专注主业,完善产能布局,完成工艺装备改造升级,推进智能制造 [6] - 关注行业和市场变化,发挥区域龙头作用,推进行业兼并重组 [6][7] 重组项目情况 - 2020 年 6 月完成罗源闽光 100%股权收购,成为全资子公司,重组对价约 21.5 亿元 [7] - 罗源闽光 H 型钢生产线设备已安装,因疫情工期延迟,预计外国专家 3 月上旬到国内,月底进场调试,设计年产 130 万吨 [7]
三钢闽光(002110) - 2021年度福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11:0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110,证券简称三钢闽光 [1] - 2021 年 5 月 14 日下午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举办福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接待人员有董事兼总经理卢芳颖、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胡红林、财务总监卢荣才 [2] 生产经营目标 - 2021 年全年产铁 1002 万吨(本部 509 万吨、泉州闽光 241 万吨、罗源闽光 252 万吨)、钢 1183 万吨(本部 610 万吨、泉州闽光 283 万吨、罗源闽光 290 万吨)、钢材 1167 万吨(本部 579 万吨、泉州闽光 292 万吨、罗源闽光 272 万吨、漳州闽光 24 万吨)、焦炭 48.5 万吨,入炉烧结矿 1195 万吨(本部 553 万吨、泉州闽光 296 万吨、罗源闽光 346 万吨)、球团 204 万吨;实现营业收入 580 亿元、利润总额 420894 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315670 万元 [3][9] 原材料采购与成本控制 - 加强市场研判,踩准采购节点,推进差异化采购,强化比价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加强与长协矿山、国内优质矿山、煤焦厂商及优质废钢直供企业合作,确保原燃材料供应渠道均衡稳定,力争进口矿综合采购价格低于普氏平均价格,择机采购性价比高的进口煤焦及废钢 [2][3][13] - 大部分铁矿石为长协矿,少部分为贸易矿及国内矿 [3] 业绩相关 - 2021 年一季度产钢 303.42 万吨、同比增长约 18%;实现营业收入 145.22 亿元、同比增长约 36.28%;归母利润 9.24 亿元、同比增长约 61.87%;每股收益 0.38 元,同比增长约 63.09%;总资产 442 亿,归母净资产 212.6 亿,资产负债率 51.67% [7] - 2020 年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 81.45 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6.75%;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3.43% [10] 股东情况 - 控股股东三钢集团 2020 年 11 月起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 5803.90 万股,总金额 4.02 亿元,占公司总股本 2.3674% [5] - 公司于 2020 年 8 月实施股份回购,计划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截止 2021 年 4 月 30 日,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 2250.00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9178%,支付总金额为 1.51 亿元 [13] - 近期大股东无减持计划,控股股东三钢集团没有股权质押 [6] 市场开拓与业务前景 - 加强销售管理,坚持厂商双赢,提高经销商队伍凝聚力和忠诚度,维护省内市场主导地位;加强与省内钢企协调沟通,积极引导对外分流,维护省内市场价格;抓好型钢市场开发,打造型钢品牌,力争售价跻身国内一线品牌 [6] - 坚持立足福建及周边市场,做强做优钢铁业务,推进全流程降成本;坚持创新驱动,向钢铁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走低成本差异化战略,打造全行业最具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7] 应对原材料涨价措施 - 抓好生产组织,强化集团生产一体化管理,优化各生产环节结构,提升系统运行效率 [4] - 灵活供销运作,加强存货及运营周期管理,合理控制库存,加强采购和销售管理,力争进口矿综合采购价格低于普氏指数均价 1 美元/吨以上 [4] - 深入对标挖潜,与国内先进企业对标,建立考核制度,推进降成本和减冗增效 [4][5] 市场风险与对策 - 市场经营风险:钢铁行业为强周期行业,受国内外形势、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影响,产能置换项目投产使钢材供应增加,市场存在阶段性、结构性矛盾,钢材价格宽幅震荡。对策是持续对标挖潜,优化生产经营,推进技术进步,创新产销策略 [12] - 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波动风险:全球铁矿石供应集中,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 80%,国内焦化行业去产能和整合推进,原燃料价格波动给钢企经营带来不利影响。对策是加强市场研判,优化采购策略,降低采购成本 [12][13] 其他问题回复 - 公司近期未签订重大合同,无收购兼并计划及意向收购标的 [3][15] - 2020 年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 107892.45 元,按时足额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 [5] - 公司目前未实施股权激励 [6] - 含铁原料库存周期约 28 天,吨铁焦炭用量约 330kg [15] - 从收到客户订单到发货,库存成品 1 - 2 天内发货,无库存则 7 - 15 天左右,目前订单排到 6 月份 [15] - 一季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5.13 亿元,因 2021 年 1 - 3 月原材料价格上涨,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增加导致,购买商品包含但不限于购买原材料,原材料占成本比重 40% - 50% [14][15] - 新版产能置换办法发布,公司将根据规定统筹规划存量产能并申报方案 [16][17] - 钢材价格区域差价通常不是长期趋势 [17]
三钢闽光(002110) - 2020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22 10:58
2020年度总体经营状况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56亿元、同比下降40.90%,基本每股收益1.04元、同比下降40.91% [2] 2020年度重点工作 - 完成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换届选举,选举第七届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并聘任新一届高管人员 [2] - 收购罗源闽光,交易价格21.52亿元,2020年6月28日完成100%股权过户及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 - 2019年度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息2.5元(含税),共派发现金红利约6.13亿元 [2] - 2020年9月,将募投项目结项后的节余募集资金7859万元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9月29日办理完毕全部募集资金专户的销户手续 [2][3] - 截止2020年12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数量约1870万股,支付总金额约1.27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3] - 在深交所2019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考核中,信息披露考核结果继续为A [3] 2021年公司工作安排 - 严密有序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员工群众生命健康和公司生产经营安全稳定 [3] - 做强做优钢铁主业,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三明本部工业用材和优特钢占比到80%左右,罗源闽光型钢和金属制品材占比提高到60%以上,泉州闽光开拓金属制品材生产能力,力争“十四五”末公司工业用材及优特钢比重达到60%以上,探索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主业 [3] - 持续强化技术创新,加快推进智能制造,打造典范智能工厂,强化市场维护,保证省内市场主导地位 [3] - 着力绿色发展,推进和完成超低排放三年规划项目,力争明年底实现超低排放,新上项目环保设施一步到位 [3][4] 投资者交流 项目进度 - 罗源闽光H型钢生产线设计年产130万吨,规格200 - 750mm,设备已安装完毕,受疫情影响工期延迟,目前正在调试中 [4] - 公司现有焦炉升级改造,一期工程2021年8月31日具备投产条件,二期工程2023年5月31日具备投产条件,改造完成后年产焦炭约90万吨,自给率约30% [5] 政策及市场影响 - 国家新的钢铁产能置换管理办法未出台,公司将跟踪政策,统筹规划存量产能并申报方案 [4][6][8] - 目前公司钢铁产品无直接出口,钢铁产品出口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有限 [4][5] 产量及经营情况 - 公司一季度产钢约303.42万吨,同比增长约18% [6] - 4月份公司按计划组织生产检修,钢材售价因需求和成本推动提高,经营状况正常 [8] 发展规划 - 未来主要发展目标包括优化产能布局、推进智能制造、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推进行业兼并重组、整合上游产业链资源 [6][7] 其他问题 - 截至2021年3月31日,三安集团不持有公司股票 [6] - 公司已完成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移交,2024年1月1日之后退休人员公司不再负担费用 [7] - 漳州闽光已扭亏为盈,购买电炉钢设备涉及产能指标需长期规划 [7] - 公司目前未成立子公司独立运营闽光快运物流业务 [7] - 公司焦化产线在三明本部,罗源闽光和泉州闽光无焦化生产线,公司本部两座焦炉改造后年产90万吨焦炭,控股股东三钢集团两条焦化产线合计产能约180万吨 [8] - 今年国外钢坯价格高,公司暂无进口钢坯计划,进口钢坯免税对公司影响有限 [9] - 泉州闽光未来4年仍需投入一定技改资金 [9] - 2020年度公司拟以部分股份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5元(含税),预计派发现金股利10.93亿元,占净利润42.77%,股份回购金额及现金分红金额合计占净利润47.74%,2020年度不送股、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1年内到期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率约3.8% [9][10] - 公司加大优特钢开发力度,逐步提高工业用材品种比例 [10] - 公司高新企业申报工作正在准备中 [10]
三钢闽光(002110) - 2022年05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1-19 09:2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 002110,证券简称三钢闽光 [1] - 2022 年 5 月 11 日 15:00 - 17:00 举办 2021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1] - 接待人员包括总经理卢芳颖、独立董事汪建华、董事会秘书胡红林、财务总监卢荣才 [1] 大数据中心与绿电、研发问题 - 大数据中心含云计算等软硬件系统及配套设施,可辅助决策、降本增效、推动智能化转型 [1] - 公司是长流程企业,未涉及绿电业务,2021 年自发电量 29.7 亿 kWh,自发电比例 70.02%,本部 82.16% [3] - 2021 年成功研发 7 个钢种,本部 3 连铸机实现部分钢种批量生产,推进产品认证工作 [3] - 2022 年将推进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拓展钢种及产能 [3] 业绩与分红问题 - 2022 年一季度净利润下降,粗钢产量约 253 万吨,同比减少 16.59%,原材料价格高位,成本上升 [4] - 2021 年拟以 2,429,076,227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现金股利 8.2 元,合计 1,991,842,506.14 元,占净利润 50.06% [4] 产能与产量问题 - 目前有四个生产基地,漳州基地无冶炼系统,三明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部分高炉正常生产 [4] - 三明本部 3、7、8 高炉去年停炉改造,每日影响铁水产量约 0.4 万吨 [5] - 一季度产能下降因 3 座小高炉去年 7 月停产,预计二季度产量高于一季度 [5][6] - 单季度满负荷生产产量接近 300 万吨 [6]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问题 - 公司是福建省首批“创新型企业”,2009 年和 2012 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复审,2018 年再次启动认定工作 [5] 市场与销售问题 - 产品销售定位福建及周边市场,以代理商制度为主,直供用户、工程为辅,直销占比约 10% [7] - 2021 年中板、带钢、制品钢、圆钢销售量分别增长 18%、23%、6%、14%,2022 年加大圆钢等品种产量占比 [8] 财务相关问题 - 收入确认需产品交付、客户接受、收回货款或取得收款凭证等条件 [8] - 利润下降因原材料价格上涨,钢材毛利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下降因应收款项融资增加,应付票据减少 [9] - 短期借款增长因融资品种变化,多用信用证议付 [9] - 客户账期一般为一个月,款到发货 [9] 环保与 ESG 问题 - 2021 年投入约 5.72 亿元实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环保装备水平提升 [8] - 未来加强环保技术研究,推进生态旅游建设,强化二次能源利用,目标自发电比例达 85%以上,节电 1500 万 kWh 以上 [9] 其他问题 - 目前无股份回购计划,前期回购股份计划用于股权激励 [6][23] - 房地产市场受限未影响产品销售 [5] - 净资产收益率下降因发行股份收购、净资产增加,符合行业周期性 [5] - 罗源闽光 H 型钢生产线计划近期投产并逐步达产 [7] - 铁矿石进口比例约 75%,煤炭近两年未进口 [7] - 2022 年主要产品目标产量:转炉钢 1128 万吨、生铁 960 万吨等 [8] - 疫情未影响公司生产经营,已制订原料采购预案,调整生产计划 [10] - 公司无文旅业务战略规划,控股股东权属企业有相关业务 [11] - 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强市场研判,推进差异化采购,加强合作,推进工艺革新 [11]
三钢闽光(002110)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00: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132.95亿元,同比减少24.35%;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99.36亿元,同比减少17.92%[6]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82亿元,同比减少160.71%;年初至报告期末为7480.97万元,同比减少97.77%[6] -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下降99.09%、98.19%,因报告期吨钢毛利减少[15] - 公司净利润为84069003.11元,上年同期为3372197569.96元[4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3元,上年同期为1.38元[45] - 营业总收入从486.56亿元降至399.36亿元[39] 现金流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70亿元,同比增加83.33%[6] - 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减少161.59亿元,流出减少172.8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增加21.82亿元,流出减少3.15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增加59.58亿元,流出增加78.19亿元[1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70293891.31元,上年同期为1347430799.25元[46][4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05438352.07元,上年同期为 - 4002483668.82元[49]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92446119.84元,上年同期为 - 31210561.07元[49]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43711060020.51元,上年同期为59253001254.31元[46]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2800000000元,上年同期为700000000元[49]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9770944443.95元,上年同期为3813100000元[49]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9481880000元,上年同期为2513250000元[49]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623328009.04元,上年同期为5103659348.18元[49] 资产项目变动 - 应收账款报告期末余额较年初增加1.91亿元,增幅363.51%,因待结算货款增加[12] - 其他应收款报告期末余额较年初增加2.39亿元,增幅113.96%,因代垫运费增加[12] - 固定资产报告期末余额较年初增加451.50亿元,增幅30.52%,因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12] - 在建工程报告期末余额较年初减少247.70亿元,减幅40.78%,因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和工程项目增加[12]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84.01亿元,较年初76.21亿元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18.42亿元,较年初15.11亿元增加[29]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2439.56万元,较年初526.32万元增加;应收款项融资58.46亿元,较年初55.53亿元增加[29] - 2022年9月30日预付款项25.42亿元,较年初23.46亿元增加;其他应收款4492.59万元,较年初2099.73万元增加[29] - 资产总计从459.76亿元增长至507.92亿元[33] - 存货从31.71亿元增长至34.63亿元[33] - 固定资产从147.93亿元增长至193.08亿元[33] 负债与权益变动 - 负债合计从226.78亿元增长至294.18亿元[35]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232.98亿元降至213.74亿元[38] - 应付票据从67.21亿元增长至119.51亿元[33] 费用情况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6209.52万元,减幅58.45%,因钢材运输费和装卸费调整至营业成本核算[15] - 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12.00亿元,减幅100.24%,因报告期利润总额减少[15] - 营业总成本从443.62亿元增长至400.06亿元[39] - 研发费用从10.13亿元增长至10.94亿元[39] - 利息费用从2.08亿元增长至2.63亿元[39]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64,790,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0[19] - 前10名股东中,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56.55%,持股数量13.86亿股[19] 投资情况 - 公司以3.9999999402亿元参与认购厦钨新能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获559.753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86%,限售期18个月[28]
三钢闽光(002110) - 2022 Q2 - 季度财报
2022-08-19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简称三钢闽光,代码002110,上市于深圳证券交易所[28][29]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黎立璋[29] - 董事会秘书为胡红林,证券事务代表为罗丽红[30] - 公司注册地址、办公地址、邮政编码、网址、电子信箱报告期无变化[31] - 公司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报告期无变化[32] - 公司产业以钢铁为主业,产品有建筑用材、制品用材等七大类[46]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中厚板材、优质圆钢、合金带钢、H型钢、煤化工产品等[50][53][54][55][56] - 中厚板材包括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等多种类型,用于工程机械、建筑等行业[50] - 优质圆钢包括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等,用于建筑、桥梁等高强度构件[50] - 合金带钢包括碳素结构钢、优质碳素结构钢等,用于制造焊管、汽车配件等[54] - H型钢包括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等[55] 利润分配 -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109] 财务数据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66.41亿元,上年同期310.82亿元,同比减少14.29%[3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7亿元,上年同期27.29亿元,同比减少83.26%[35] - 本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25亿元,上年同期为-7.43亿元,同比增长69.65%[3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94.17亿元,上年度末459.76亿元,同比增长7.49%[35] - 本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6.42亿元,上年度末231.75亿元,同比减少6.61%[35]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为-714.83万元[39]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为2502.70万元[39] -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等产生的投资收益为1641.54万元[39] - 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3625.95万元[3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产钢536.55万吨,生铁450.94万吨,钢材525.50万吨,焦炭25.26万吨,入炉烧结矿549.77万吨,球团矿89.65万吨[5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41亿元,同比下降14.29%[5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利润总额6.03亿元,同比下降83.48%[57][59] - 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7亿元,同比下降83.26%[5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收益0.188元,同比下降83.26%[59] - 报告期营业收入266.41亿元,同比减少14.29%;营业成本246.63亿元,同比减少6.41%[63] - 销售费用3218.13万元,同比减少56.61%;管理费用3.33亿元,同比增加13.23%[63] - 研发投入6.82亿元,同比增加13.9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25亿元,同比增加69.65%[63] - 冶金制造业营业收入241.40亿元,占比90.61%,同比减少17.65%;其他业务收入25.01亿元,占比9.39%,同比增加41.45%[66] - 板材营业收入45.62亿元,同比增加4.48%;螺纹钢营业收入76.63亿元,同比减少35.57%[68] - 福建省内营业收入196.86亿元,占比73.89%,同比减少17.46%;其他省份营业收入69.56亿元,占比26.11%,同比减少3.82%[68] - 冶金制造业毛利率8.07%,同比减少8.00%;板材毛利率14.44%,同比减少8.95%[71] - 投资收益4408.31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7.31%,主要因参股单位盈利等[73]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641.54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72%,主要因交易性金融资产[76] - 资产减值2.24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37.09%,主要因存货减值[76] - 货币资金本报告期末金额为62.1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2.57%,较上年末减少4.01%[77] - 存货本报告期末金额为46.5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9.42%,较上年末增加2.52%,主要因钢材库存增加[77] - 固定资产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82.7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6.98%,较上年末增加4.80%[77] - 在建工程本报告期末金额为39.5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01%,较上年末减少5.16%,因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较多[77] - 应付票据本报告期末金额为110.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22.45%,较上年末增加7.83%,因以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供应商货款增加[77] - 报告期投资额为19.76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11.73亿元,变动幅度为68.36%[85] - 三钢闽光钢铁产能置换三明本部高炉工程报告期投入1.87亿元,预计收益23.97亿元,目前在建[86] - 截至报告期末,货币资金受限金额为16.57亿元,应收款项融资受限金额为46.48亿元,合计受限金额为63.05亿元[81]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初数为15.11亿元,期末数为19.53亿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641.54万元[80] - 应收款项融资期初数为55.53亿元,期末数为57.91亿元,本期购买金额为92.53亿元,本期出售其他变动金额为90.16亿元[80] 子公司运营情况 - 2022年上半年,福建泉州闽光钢铁产钢143.48万吨,福建罗源闽光钢铁产钢112.24万吨,福建漳州闽光钢铁生产钢材4.53万吨[98] - 2022年上半年,福建闽光能源科技代理32家用户参与电力交易,完成交易电量91062.43万度[98] - 2022年上半年,福建闽光云商通过平台销售钢材559.92万吨,其中建筑材345.13万吨,工业材214.79万吨[98] - 2022年上半年,三明市浑水供应向2家企业合计供水1010.05万吨[98] - 2022年上半年,福建泉州闽光环保资源加工高炉矿渣粉19.75万吨[98] 风险与对策 - 下半年钢铁市场存在阶段性、结构性矛盾,钢材价格有波动性、不确定性,对公司经营形成压力[102] - 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80%,铁矿石资源安全保障问题突出,煤焦价格波动给公司稳定经营带来不利影响[102] - 国家“碳中和、碳达峰”背景下,公司面临能耗管控、能源转型、环保及节能减排等压力,减排等成本将提高[103] - 公司应对市场经营风险采取持续对标挖潜等对策,应对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波动采取加强市场研判等对策,应对环保风险采取坚持绿色生产理念等对策[102][103][104] 股东大会情况 -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9.81%,于1月13日召开[108] - 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9.73%,于3月23日召开[108] - 2021年度股东大会投资者参与比例为58.32%,于5月19日召开[108] 员工福利 - 2022年1 - 6月,困难补助等各项慰问531人次、支出救济帮扶款68.78万元,办理医疗补助845人次、发放补助金186.11万元[139] 诉讼与仲裁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其他诉讼涉案金额分别为8.35万元、12.45万元、152.98万元、24万元、352.8万元[150][154] 关联交易 - 与福建三钢(集团)三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采购商品金额162769.98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7.33%;销售商品金额145807.48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58.29%[154] - 与福建三钢国贸有限公司采购商品金额558644.66万元,占同类交易金额的25.17%[154] - 关联交易合计金额867222.12万元[154]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对上市公司的非经营性占用资金[144] - 公司报告期无违规对外担保情况[145] - 公司报告期未发生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的关联交易和共同对外投资的关联交易[155][156] - 公司与存在关联关系的财务公司、控股的财务公司与关联方之间不存在存款、贷款、授信或其他金融业务[160][161] - 公司报告期无其他重大关联交易[162] 托管与租赁 - 公司托管三明化工全能量热回收焦炉资产,托管期限6年(2019年10月1日 - 2025年9月30日),托管费用每年50万元含税[163] - 公司作为出租方,本期确认对三明市三钢矿山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租赁费,如对三明市三钢矿山开发有限公司土地租赁本期确认114,980.88元[168] - 公司作为承租方,2022年6月30日确认对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的使用权资产,如对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土地使用权资产为2,132,573.85元[171]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为公司带来的损益达到公司报告期利润总额10%以上的托管和租赁项目[166][172]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承包情况[167] 担保业务 - 公司为福建闽光云商有限公司多笔债务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从1000到50000不等,期限有半年、9个月和1年[177] - 公司为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多笔债务提供连带责任担保,金额从628到40000不等,期限多为半年[180] - 福建闽光云商有限公司2021年1月15日的18000连带责任担保未履行完毕[177] - 福建闽光云商有限公司2022年有多笔不同金额和日期的连带责任担保,如1月19日的20000、1月26日的30000等[177] - 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4月7日的40000连带责任担保实际金额为8000[180] - 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4月14日的20000连带责任担保实际金额为12000[180] - 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2月17日的20000连带责任担保实际金额为1324[180] - 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6月22日有4720的连带责任担保[180] - 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6月28日有1600的连带责任担保[180] - 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1月15日的25000连带责任担保在2022年1月12日实际金额为1600[180] - 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有多笔连带责任担保,如2022年1月14日至5月26日有3912、3000等不同金额的担保[183] - 福建泉州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1月15日至2022年1月11日有9320的连带责任担保[183] - 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1月14日至2月21日有344.11的连带责任担保[183] - 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1月14日至3月4日有1091.61的连带责任担保[186] - 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1月14日至5月11日有968.99的连带责任担保[186] - 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1月14日至6月1日有2382.89的连带责任担保[186] - 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1月15日至7月8日有3000的连带责任担保[186] - 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1月14日至5月9日有9300的连带责任担保,担保期限一年[186] - 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1月14日至4月22日有2170.56的连带责任担保[186] - 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1月14日至6月28日有2083.41的连带责任担保[186] - 2021年1月15日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50000的连带责 任担保,到期日为2021年7月16日,金额为10240[189] - 2022年有多笔连带责 任担保业务,如1月21日金额为4199.73,1月27日金额为8516.25等[189] - 2022年3月17日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连带责 任担保金额为4259.48[192] - 2022年4月11日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连带责 任担保金额为2141.36[192] - 2022年5月10日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50000的连带责 任担保,金额为1500[192] - 2022年6月22日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连带责 任担保金额为3500[192] - 2022年6月24日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连带责 任担保金额为2004[189] - 2022年6月28日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连带责 任担保金额为4128.68[189] - 2022年有多笔担保业务期限为半年,也有部分为一年[189][192] - 报告期内审批对子公司担保额度合计
三钢闽光(002110) - 2022 Q1 - 季度财报
2022-04-28 00:00
营收与利润情况 - 本季度营业收入128.4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39%[4] - 基本每股收益0.219元/股,较上年同期减少42.3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7%,较上年同期减少2.17%[4][6]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71.98万元[7] -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0.96%、42.31%,主要因报告期钢材平均毛利率、销量下降[11] - 营业总收入为128.41亿元,较上期145.23亿元有所下降[31] - 营业总成本为121.72亿元,上期为133.78亿元[34] - 净利润为5.35亿元,较上期9.27亿元减少[34]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32亿元,上期为9.24亿元[37]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9元,上期为0.38元[37] 现金流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2.90%[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2亿元,上期为-35.13亿元[4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9亿元,上期为-7.19亿元[4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5亿元,上期为9.59亿元[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6.56亿元,上期为-32.74亿元[4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31.75亿元,上期为158.99亿元[40]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124.06亿元,上期为173.32亿元[40]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43.98亿元,上期为21.91亿元[43]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41.63亿元,上期为11.60亿元[43]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457.79亿元,较上年度末减少0.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237.0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2.29%[6] - 交易性金融资产报告期末余额较年初余额增加57.37亿元,增加幅度37.97%[9] - 应收账款报告期末余额较年初余额增加1334.92万元,增加幅度253.63%[11] - 应交税费报告期末余额较年初余额减少23.25亿元,减少幅度48.35%[11] - 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504.86万元,减少幅度48.06%;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3319.43万元,增加幅度61.86%[11] - 期末货币资金余额6,225,166,672.12元,年初余额7,620,657,827.46元 [23] - 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2,084,638,039.55元,年初余额1,510,915,040.10元 [23] - 期末应收账款余额18,612,403.51元,年初余额5,263,194.41元 [23] - 期末存货余额3,679,913,613.48元,年初余额3,171,420,811.83元 [23] - 期末流动资产合计19,860,660,720.25元,年初合计20,490,668,410.89元 [23] - 期末债权投资余额1,524,343,945.14元,年初余额1,523,877,017.35元 [23] - 资产总计为457.79亿元,较上期459.76亿元略有降低[26] - 负债合计为219.48亿元,上期为226.78亿元[29] - 所有者权益合计为238.31亿元,上期为232.98亿元[29] - 长期股权投资为4.07亿元,上期为3.96亿元[26] - 固定资产为145.90亿元,上期为147.93亿元[26] - 在建工程为63.23亿元,较上期60.75亿元有所增加[26] - 短期借款为64.58亿元,上期为73.03亿元[26]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3,887股,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为0 [16] - 控股股东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56.55%,持股数量1,386,328,424股 [16] 投资与分红情况 - 公司以自有资金40,000万元与关联方共同参与认购厦钨新能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价71.96元/股 [20] - 2022年3月25日公司收到控股子公司福建闽光云商有限公司2021年度现金分红款15,990.60万元 [22]
三钢闽光(002110) - 2021 Q4 - 年度财报
2022-04-27 00: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票代码为002110,股票简称三钢闽光,上市证券交易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22]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黎立璋,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工业中路群工三路,邮编365000[22] - 公司网址为http://www.sgmg.com.cn/,电子信箱为sgmg@fjsg.com.cn[22] - 2021年10月29日公司在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完成注册地址变更登记手续,由“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工业中路群工三路”变更为“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工业中路群工三路”[22]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2,429,076,227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8.2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6] 财务数据 - 2021年营业收入627.53亿元,较2020年调整后增长29.02%[29] - 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79亿元,较2020年调整后增长55.69%[29]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1亿元,较2020年调整后下降79.79%[29] - 2021年末总资产459.76亿元,较2020年末调整后增长6.18%[31] - 2021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31.75亿元,较2020年末调整后增长13.81%[31] - 2021年基本每股收益1.64元/股,较2020年调整后增长57.69%[31] - 2021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44%,较2020年调整后增加5.29%[31]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45.23亿、165.59亿、175.74亿和140.97亿元[35] - 2021年第一至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9.24亿、18.05亿、6.29亿和6.21亿元[35] - 2021年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 - 6842.84万元[40] -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27.53亿元、同比增长29.02%,利润总额52.5亿元、同比增长53.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9.79亿元,同比增长55.69%,基本每股收益1.64元、同比增长57.69%[84] - 2021年闽光云商累计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302笔、金额6.91亿元、增值盈利382.43万元[84] - 2021年三明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分别实现全流程降成本33.08元/吨、34.47元/吨、10.6元/吨,合计降本增效3.38亿元[89]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627.53亿元,同比增长29.02%,其中冶金制造业收入588.09亿元,占比93.71%,同比增长31.77%[93] - 2021年采购国内矿168万吨,降低采购成本2.52亿元;采购长协矿835万吨,节约采购成本1.42亿元[86] - 2021年销售量中板增长18%、带钢增长23%、制品钢增长6%、圆钢增长14%[86] - 2021年三明本部厂区平均降尘量7.81吨/平方公里·月,同比下降0.48吨/平方公里·月,三钢站点空气质量优良率99.5%[92] - 2021年公司向社会捐赠公益资金242.33万元[92] - 冶金制造业营业收入588.09亿元,同比增长31.77%,营业成本511.83亿元,同比增长31.30%,毛利率12.97%,同比增长0.32%[97][100] - 销售量1141.72万吨,同比下降1.15%;生产量1138.90万吨,同比下降1.23%;库存量10.58万吨,同比下降21.07%[101] - 主营业务成本447.73亿元,同比增长33.01%,占营业成本比重81.35%[103] - 板材营业收入89.11亿元,同比增长61.15%,营业成本71.60亿元,同比增长58.10%,毛利率19.64%,同比增长1.55%[97] - 螺纹钢营业收入237.36亿元,同比增长20.54%,营业成本207.63亿元,同比增长22.32%,毛利率12.53%,同比下降1.27%[97] - 光面圆钢营业收入38.52亿元,同比增长52.69%,营业成本31.69亿元,同比增长47.54%,毛利率17.73%,同比增长2.87%[97] - 福建省营业收入476.71亿元,同比增长23.93%,占比75.97%;其他省份营业收入150.82亿元,同比增长48.29%,占比24.03%[97] - 经销模式营业收入588.09亿元,同比增长31.77%,占比93.71%;直销模式营业收入39.44亿元,同比下降1.53%,占比6.29%[97] - 原材料成本243.65亿元,同比增长33.82%;燃料及动力成本156.10亿元,同比增长38.63%[106] - 人工成本16.32亿元,同比增长26.19%;折旧成本9.99亿元,同比增长19.18%[106]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110.6478621628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17.63%[107][109]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为7.60%[10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为249.9136364706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47.03%[109]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为35.22%[109] - 2021年销售费用为3879.384406万元,同比增长13.35%[110] - 2021年管理费用为5.4800686997亿元,同比下降9.58%[110] - 2021年财务费用为2.0048309051亿元,同比增长83.96%,主要系报告期贷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所致[110] - 2021年研发费用为13.8379695243亿元,同比增长18.32%[110] - 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68.59亿元,同比增加0.65%,流出小计758.78亿元,同比增加6.11% [134] - 2021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7.58亿元,同比减少35.94%,流出小计62.24亿元,同比减少40.99% [134] - 2021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07.60亿元,同比增加32.02%,流出小计95.15亿元,同比增加139.99% [134] - 2021年投资收益1.15亿元,占利润总额比例2.1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0.88亿元,占比0.17% [137] - 2021年营业外收入1346.69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0.26%,营业外支出2.69亿元,占比5.11% [137] - 2021年末货币资金76.2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6.58%,较年初减少20.15% [138] - 2021年末在建工程60.7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21%,较年初比重增加2.27% [138] - 2021年末短期借款73.0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5.88%,较年初比重增加2.45% [138]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5.11亿元,占比3.29%,期初余额为3.02亿元,占比0.70%[141] - 应付票据年末余额较年初余额减少20.20亿元,减少幅度23.11%,主要因报告期以银行承兑汇票支付供应商货款减少所致[141] - 报告期投资额为32.77亿元,上年同期投资额为52.81亿元,变动幅度为-37.94%[146] - 货币资金受限账面价值为10.70亿元,受限原因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等[143] - 应收款项融资受限账面价值为43.34亿元,受限原因为应收票据质押用于开立银行承兑汇票[145] 行业情况 - 公司所属钢铁行业,2021年国家“双控”政策使行业整体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45] - 2021年全国生铁产量8.69亿吨,同比下降4.3%;粗钢产量10.33亿吨,同比下降3.0%;钢材产量13.37亿吨,同比增长0.6%[46] - 2021年行业产能利用率为79.2%;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9.92亿吨,同比下降5.3%[46] - 2021年出口钢材6,689.5万吨,同比增长24.6%;进口钢材1,426.8万吨,同比下降29.5%[46] - 2021年进口铁矿石11.24亿吨,同比下降3.9%,均价164.3美元/吨,同比上涨55.3%[46] - 2021年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31.70点,较最高点下降24.7%;全年平均指数为142.03点,同比上涨36.46点[46] 公司业务 - 公司产业以钢铁为主业,辅以附属产业,产品有建筑用材、制品用材等六大类[47] - 建筑用材中的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用于房屋、桥梁等工程建设[47] - 制品用材中的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用于拉丝、小五金等产品[47] - 中厚板材中的碳素结构钢用于工程机械、建筑等行业[51] - 公司具备年产钢能力1200多万吨,是福建省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59] - 报告期内产销率、资金回笼率达100%,取得较好经营业绩[58] - 公司物资采购分国内和国外采购,产品通过闽光云商平台在国内销售,以经销商销售为主、直销终端用户为辅[56] - 公司产品供应众多重点工程,包括核电站、铁路、高速公路等项目[74] - 2021年公司产钢1140.39万吨,同比增长0.29%;生铁966.03万吨,同比减少0.27%;钢材1138.9万吨,同比减少1.23%;焦炭44.69万吨,同比减少2.2%;入炉烧结矿1240.6万吨,同比增长3.59%;球团184.75万吨,同比增长19.54%[84] - 公司本部3、7、8高炉和130m²、180m²烧结机停炉,焦炉升级改造一期、圆棒大盘卷项目调试;罗源闽光1高炉、2烧结机投产;泉州闽光4烧结机、25MW余热发电、35kV变电站试车[84] - 闽光云商独立运营,供应链金融销售端启动,网络货运平台通过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第三级)测评,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84] - 2021年全资子公司福建泉州闽光钢铁产钢290.14万吨,同比增产2.39万吨[160] - 2021年全资子公司福建罗源闽光钢铁产钢材193.39万吨,同比增产2.49万吨[160] - 2021年全资子公司福建漳州闽光钢铁产钢材26.78万吨,同比增产4.95万吨[160] - 2021年全资子公司福建闽光能源科技代理30家电力用户参与交易,电量214,167.79万度,同比增加13,257.81万度[160] 核心竞争力 - 公司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管理、品牌、质量技术等七个方面优势[59] - 公司建立多个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实时传递,促进向服务型制造转型[60] - 三钢产品在各级实物质量抽查中合格率均为100%,各项技术标准达国际水平[61] - 公司在2021年业内首个热轧带肋钢筋质量能力分级排名中被评定为A+级[63] - 闽光产品连续多年产销率达100%,在区域市场知名度高[63] - 公司先后通过多个体系认证,严格按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64] - 公司每年对《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内审、管理评审[64] - 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占领海峡西岸经济区域市场[65]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32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303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65] - 2021年公司申请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65] - 2021年公司专利授权39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4项[65][66] -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4项,中国钢铁工业全国冶金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三等奖19项,福建省优秀新产品奖二等奖7项,福建省专利奖二等奖2项[65] - 2021年公司主要科技成果7项[69] - 二氧化碳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获中国钢铁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特等奖[72] - 高碳类高级工业用线材关键生产技术开发和冷镦用钢节能高效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并申报2021年省级科技进步奖[72] 市场与机遇 - 福建省计划在多领域大量投资,将拉动区域市场钢材需求增长,为公司提供发展机遇[73] - 公司作为福建本土企业,在福建区域市场有良好品牌效应、稳定销售渠道和经销商队伍[73] - 建材产品在福建市场占有率达51%左右,圆钢产品在福建市场占用率长期超70%,中板材产品在福建市场占有率稳定在80%以上[74] - 2022年福建省确定省重点项目1,587个,总投资4.08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68亿元,钢材需求有望保持较好水平[162] 人员情况 - 2021年底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14.01%,获高级职称人数达员工总数3.70%以上[77] - 2021年研发人员数量为1813人,较2020年增长5.9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