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林美(002340)
icon
搜索文档
格林美:关于控股孙公司股权转让的公告
2024-12-27 19:14
业绩总结 - 2023年河南循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0.14亿元、净利润1.31亿元[6] - 2023年河南格林循环营业收入84,338,826.31元,净利润 - 20,841,579.05元[10] - 2024年1 - 9月河南格林循环营业收入12,134,136.26元,净利润 - 13,595,347.10元[10] 股权交易 - 公司转让河南格林循环100%股权、山西洪洋海鸥90%股权、内蒙新创100%股权[1] - 本次股权转让共收回资金92,211.18万元,含基金补贴款24,216.32万元[2] - 河南格林循环收回资金31,993.46万元,山西洪洋海鸥收回27,058.50万元,内蒙新创收回33,159.22万元[4] - 河南格林循环100%股权的股权转让款为24,700,000.00元,转让债权金额为255,521,335.87元[19] - 山西洪洋海鸥90%股权的股权转让款为48,500,000.00元,转让债权金额为122,654,973.63元[20] - 内蒙新创100%股权的股权转让款为36,600,000.00元,转让债权金额为191,972,189.09元[2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河南循环集团总资产44.29亿元、总负债24.91亿元、净资产16.38亿元[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河南格林循环总资产333,616,962.87元、负债总额313,309,775.43元、净资产20,307,187.44元[10] - 2024年1 - 9月,河南格林循环总资产356,042,745.55元、负债总额349,330,905.21元、净资产6,711,840.34元[10] - 河南格林循环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4,151,231.59元,2024年1 - 9月为 - 21,024,664.56元[10] - 内蒙古新创2023年末总资产293,581,534.37元,2024年1 - 9月为297,447,821.71元[13] - 内蒙古新创2023年末负债总额227,303,475.52元,2024年1 - 9月为238,109,423.72元[13] 未来展望 - 本次交易是实施2024年度优化资产结构战略目标举措[25] - 本次交易有利于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扩大发展资金,提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25] - 预计本次交易可实现投资收益约800万元,减少应收账款8.12亿元[25] - 本次交易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不损害股东利益[25] 其他 - 山西洪洋海鸥股权转让前江西格林循环持股90%,转让后河南循环科技持股90%[12] - 协议生效7个工作日内完成目标公司股权工商变更登记,变更后15个工作日内办理交割[21] - 过渡期间目标公司收益或净资产增加由乙方享有,亏损或净资产减少由乙方承担[22] - 本次股权收购不影响目标公司现有职工劳动合同履行,原合同继续有效[22] - 本次股权交易价格以《评估报告》为基础协商确定,定价公允合理[23] - 本次交易款项用于公司日常经营,不涉及土地租赁、债务重组等情况[24] - 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业务是绿色产业,前景广阔[25] - 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河南格林循环、山西洪洋海鸥、内蒙新创股权,三者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5] - 交易对手方财务状况和资信情况良好,有履约能力[25] - 备查文件为经各方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26]
格林美:“回收大王”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经济网· 2024-12-21 07:13
文章核心观点 格林美靠废旧电池回收起家,发展成"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双轮驱动模式企业,在资源回收利用领域表现出色,积极响应政策,未来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 [5][7] 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公司2001年成立,靠废旧电池回收起家,实现"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双轮驱动业务模式,自2010年上市以来从未亏损,2023年营收较2010年增长超50倍,同期净利润增长超10倍,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65.06% [5] 资源回收成果 - 2023年,公司回收镍超2万吨,占中国原镍开采20%以上;回收钴超8000吨,是我国原生钴开采量3.5倍;钨回收总量4680吨,占中国原钨开采量6% [4] 业务模式与优势 - 公司从废旧电池与钴镍回收入手,凭借核心技术将回收废料延伸到手机、家电、报废汽车等,资源化利用靠科技创新和化学冶炼产能 [6][7] - 公司利用全国16个循环产业基地承接动力电池回收"就近"需求,报废汽车回收与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将形成协同效应,与超800余家合作伙伴打造定向循环合作模式 [7] 政策响应与合作 -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4月与中南大学共建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新能源战略金属资源提取和固态电池材料再造 [8] - 公司与京东物流、顺丰等物流公司及两轮车、新能源汽车厂商合作,拓展渠道形成循环产业链协同 [8] - 4月公司推出"格林回收(ECORECYCLING)"数字化平台,是国内首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设备更新与废旧资源回收平台 [8] 动力电池回收前景 - 我国重视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出台多项规划和意见,公司预测2027 - 2030年将迎来动力电池报废第一个高峰期,东亚前海证券预测2030年动力电池拆解回收市场空间达千亿元级 [10] 海外布局成果 - 公司在印尼布局镍资源开发项目,打通镍资源全产业链,今年下半年是丰收季,预计新增镍冶炼产能11万吨,年底拥有15万吨/年镍产能,全年冲刺6.5万金属吨MHP出货目标 [11]
格林美:关于董事辞职的公告
2024-12-06 17:08
人事变动 - 格林美董事魏薇女士申请辞职[2] - 魏薇任职单位管理基金不再持有公司股份[2] - 公司将按法定程序尽快完成董事补选[2]
格林美:关于参加2024年度深圳辖区上市公司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4-12-04 15:45
公司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为002340,简称为格林美[1] 活动安排 - 参加2024年度深圳辖区上市公司集体接待日活动[2] - 活动2024年12月12日14:30 - 17:00网络远程举行[2] - 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等参与,高管将与投资者交流[2]
格林美20241203
格林期货· 2024-12-04 16:07
行业分析 1. **三元电池行业现状**:2023年三元电池行业需求增速放缓,竞争加剧,加工费下降,行业整体处于压力状态。[1] 2. **库存水平**:2023年下游电池厂和三元材料厂库存水平已见底,2024年扩产压力释放。[2] 3. **需求端**:2024年下游仍有一定需求,如小米、问界、理想等热门车型。[2] 4. **海外市场**:2024年海外市场增速预计恢复至20%以上,未来五年或三四五年年化增速预计在10%-15%之间。[9] 5. **产能利用率**:2024年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望修复至50%以上,较2022年高点60%以上有所差距,但较2022年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11] 6. **行业集中度**:2021-2023年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前三家企业市占率提升至74%,主要由于客户结构多元化、资源端布局等因素。[12] 格林美公司分析 1. **业务板块**:格林美主要业务包括三元前驱体、电池回收等。[4] 2. **三元前驱体**: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45%,产品结构有所调整,中链占比提升,高链占比下降。[15] 3. **客户结构**:客户包括三星、SK、宁德时代、夏屋、荣百等,客户结构多元化且分散。[17] 4. **资源优势**:公司拥有上游矿资源,如与邦普在印尼成立合资企业进行镍矿布局。[18] 5. **成本优势**:公司持续推进降本,预计未来可实现极限降本目标。[19] 6. **回收业务**:2023年上半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同比增长40%,报废汽车回收量翻倍。[25] 7. **循环业务**:公司回收业务包括电池回收、报废汽车回收、家电回收等,市场份额领先。[26] 8. **技术优势**:公司回收产线自动化率、柔性化程度高,回收率超过95%,远超行业标准。[28] 9. **渠道优势**:公司已在全国布局五大动力电池回收和处理中心,与下游客户签订合作协议。[33] 10. **盈利预期**:预计2024年回收板块有望扭亏为盈,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点。[37] 投资建议 1. **行业前景**:三元电池行业未来几年仍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行业集中度提升,头部企业优势明显。 2. **格林美优势**:格林美在三元前驱体和回收业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未来发展潜力较大。 3. **投资评级**:维持格林美“买入”评级,目标市值接近500亿元。
格林美:关于部分回购股份注销完成暨股份变动的公告
2024-12-03 17:44
股份回购 - 2023年6月6日通过回购方案,价格不超10.29元/股,资金1 - 1.5亿元,期限12个月[2] - 因2022年权益分派,回购价格调整为不超10.24元/股[3] - 截至2024年5月31日,累计回购19219800股,占比0.37%,金额120970584元[3] 股份注销 - 2024年8月14日和9月6日通过变更用途并注销议案[4] - 2024年12月2日完成500万股注销,总股本变更为5126291557股[2][5] 后续情况 - 回购注销后,限售股41334251股占0.81%,无限售股5084957306股占99.19%[6] - 回购对财务等无重大影响,不影响控制权和上市地位[7] - 完成后将办理变更注册资本等手续并披露信息[8]
格林美:印尼若出新禁令 将进一步筑宽公司护城河
证券时报网· 2024-11-22 01:26
文章核心观点 - 格林美在印尼的镍资源项目受到关注,公司尊重并接受印尼可能实施的矿产出口禁令,认为这将有利于公司在印尼的长期发展 [1][2] - 公司目前在印尼拥有15万金属吨MHP冶炼产能规划,其中6.5万金属吨已全面满产运行,另外2.5万金属吨项目已于今年10月如期完成建设并开始投料调试 [1] - 公司与淡水河谷印尼公司签署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建造一个镍资源高压酸浸绿色冶炼厂及其配套基础设施,资本支出不超过14.2亿美元 [2] - 公司将借助国家推进的以旧换新政策,加强家电回收、汽车拆解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并继续扩大回收“朋友圈” [3]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镍、钴、钨回收企业,2024年将实施毛利率提升工程,创新升级,强力恢复业务的盈利能力 [3]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回收拆解动力电池2.30万吨(2.63GWh),同比增长16.78%,已在中国建成五个动力电池回收与处理中心,覆盖中国核心区域,年回收处理的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动力电池报废总量的10%以上 [4] - 公司已与全球超800余家合作伙伴打造定向循环合作模式,积极打造“沟河江海”的全国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绿色制造到制造绿色”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模式 [4] 印尼镍资源项目 - 公司在印尼拥有15万金属吨MHP冶炼产能规划,其中6.5万金属吨已全面满产运行,另外2.5万金属吨项目已于今年10月如期完成建设并开始投料调试 [1] - 公司与淡水河谷印尼公司签署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建造一个镍资源高压酸浸绿色冶炼厂及其配套基础设施,资本支出不超过14.2亿美元 [2] 新能源金属原矿出口禁令 - 印尼计划效仿此前的镍矿出口禁令,对钴、煤炭等12种矿产资源以及16种非矿产商品实施新的出口禁令 [1] - 公司尊重、认可、接受对方国家的政策,认为禁令实施对于公司在印尼的长期发展有利 [1] - 公司认为,对于镍、钴等新能源金属原矿施加出口禁令,会进一步筑宽公司的护城河 [2] 循环回收业务 - 公司将借助国家推进的以旧换新政策,加强家电回收、汽车拆解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并继续扩大回收“朋友圈” [3]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镍、钴、钨回收企业,2024年将实施毛利率提升工程,创新升级,强力恢复业务的盈利能力 [3]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回收拆解动力电池2.30万吨(2.63GWh),同比增长16.78%,已在中国建成五个动力电池回收与处理中心,覆盖中国核心区域,年回收处理的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动力电池报废总量的10%以上 [4] - 公司已与全球超800余家合作伙伴打造定向循环合作模式,积极打造“沟河江海”的全国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绿色制造到制造绿色”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模式 [4]
格林美(002340) - 2024年11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1-14 19:05
技术研发 - 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的国家能源金属资源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揭牌,围绕新能源资源高效提取等4个方向开展工作,各领域研究稳步推进 [1] 政策影响 - 印尼计划对12种矿产资源及16种非矿产商品实施新出口禁令,公司认为这会筑高其护城河,公司在印尼镍资源项目推进顺利,预计年内全部建成投产,届时将实现镍、钴材料全自供,该禁令对公司长期发展有利,未布局稀有金属冶炼产能的企业原材料成本可能升高 [2] - 以旧换新政策将产生万亿级市场,对公司发展有积极作用,公司在产学研合作、产业链拓展等方面有布局,未来将把握机遇加强领先优势,塑造新动能和新优势 [2][3] 业务合作 - 基于五矿石墨在“资源 + 产能 + 技术 + 新材料”等领域的优势,公司与其及本征方程合作,构建从废旧锂电池回收到锂电负极材料的一体化循环利用产业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 业务毛利率 - 上半年公司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和钨资源回收利用业务毛利率下降,原因是电子废弃物补贴政策调整使公司减少拆解规模,钨金属价格上涨致成本上升;2024年公司实施毛利率提升工程,主要产品毛利率显著提升 [3] 数字化平台 - 公司推出“格林回收(ECO RECYCLING)”数字化回收平台,是国内首个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设备更新与废旧资源回收平台;AI技术用于动力电池拆解、安全检测等业务,该平台正探索升级AI人工智能技术 [3] 印尼镍资源项目 - 公司印尼青美邦镍资源二期湿法冶炼产线达产,产能超2.5万金吨镍/年,总产能从一期的4万金吨镍/年扩容至6.5万金吨镍/年并全面满产运行;控股的美明项目10月完成建设并产出产品,剩余在建项目预计年内全部建成投产,镍冶炼产能将达15万金吨镍/年 [3][4] 海外上市 - 为拓展国际融资渠道、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加强全球品牌影响力,公司启动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本推动绿色产业版图扩展 [4] 年度分红 - 公司2024年7月完成派发2023年年度分红,总额达4.09亿元,股利支付率约44%,2024年年度分红情况关注后续公告 [4] 动力电池回收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回收拆解动力电池2.30万吨(2.63GWh),同比增长16.78%;在中国建成五大动力电池回收与处理中心,数量居行业第一,覆盖核心区域,年回收处理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报废总量10%以上;在韩国、印尼合作建设两个处理中心;与超800余家合作伙伴打造定向循环合作模式 [4][5] 投资与融资 - 目前公司新增投资主要为印尼镍资源项目,融资方式多元化,董事会将根据情况确定融资计划 [5] 循环产业链 - 公司与超800余家上下游伙伴打造定向循环合作模式,构建全国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模式 [5] 回收方向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镍、钴、钨回收企业,未来将针对稀有、稀贵、稀土、稀散等金属进行回收 [5] 面临挑战 - 市面上电池型号增多,公司面临拆解困难、拆解高级技工培养、解胶剂配套研发等挑战,已进行技术和人才储备 [5]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与淡水河谷印尼公司 签署共同建设绿色镍资源的HPAL工厂的项目投资协议的公告
证券时报网· 2024-11-11 02:4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与淡水河谷印尼公司签署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发镍资源建设HPAL工厂,发挥双方优势打造绿色镍资源及下游产业链,强化公司印尼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符合公司长期战略和投资者利益 [1][7] 项目概述 - 为保障公司电池材料业务海外产能扩大对镍资源的战略需求,满足全球对绿色镍的需要,2024年11月10日公司与淡水河谷印尼公司签署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1] - 双方将以零碳等标准为理念在印尼中苏拉威西省建造HPAL工厂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将部分镍矿加工成MHP产品,还考虑开发下游工厂,打造绿色镍资源园区 [1] 合作方介绍 - 淡水河谷印尼公司成立于1968年7月25日,董事长为Febriany Eddy,授权资本993,633,872,000印尼盾,主要经营镍矿开采 [2] - 其股权结构为印尼国有矿业公司持股34%,Vale Canada Ltd持股33.88%,Sumitomo Metal Mining持股11.48%,公众股东持股20.64% [3] - 该公司为印尼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用状况良好,与公司无关联关系,不是失信被执行人 [3] 协议主要内容 项目概况 - 双方在印尼中苏拉威西省联合开发HPAL工厂及配套设施,处理部分红土镍矿转化为MHP产品,目标产能为每年6.6万吨镍含量的MHP产量,还考虑开发下游工厂 [3] - 格林美将建设绿色镍资源园区,发展下游产业链,淡水河谷印尼公司有权参与工业园区和下游设施 [4] 项目公司所有权及分配安排 - 项目公司初步股权结构为GEM及其合作伙伴合计占比70%、PTVI占比30%,GEM持股比例不超过25% [5] 资本支出保证 - GEM按照6.6万吨/年设计目标产能的HPAL工厂和配套设施,资本支出不超过14.2亿美元 [5] 建设 - 建设工程在约定开工日期后16个月内完成机械竣工,最长不超过24个月,延长需股东协商一致 [5] 政策 - 项目公司应制定与PTVI内部合规政策或GEM政策相一致的政策,包括反贿赂反腐败等方面 [6] 绿色能源 - 双方以零碳项目为目标,GEM开展可行性研究评估废物变能源解决方案,与PTVI协商利用绿色或低碳能源 [7] 最终协议 - 双方应根据本协议关键条款确定最终合作协议 [7] 对公司的影响 - 签署合作协议有利于发挥双方优势,打造绿色镍资源及下游产业链,强化印尼布局,推动进军全球市场,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7] - 对公司业务和经营独立性无影响,不会对本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预计对未来经营发展有积极影响 [7] 其他相关说明 - 本协议签订前三个月内,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的部分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获授予限制性股票 [8] - 截至公告日,公司未收到控股股东等拟在未来三个月内减持股份的通知,如有变动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9]
格林美:与淡水河谷印尼公司签署共同建设绿色镍资源的HPAL工厂的项目投资协议
证券时报网· 2024-11-10 16:34
文章核心观点 格林美与淡水河谷印尼公司签署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将在印尼建造镍资源冶炼厂及配套设施并考虑开发下游工厂以保障镍资源需求 [1] 合作项目详情 - 双方将在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建造镍资源高压酸浸绿色冶炼厂(HPAL工厂)及其配套基础设施 [1] - 将PTVI一个矿区部分镍矿加工成含镍和钴的混合氢氧化物沉淀产品(MHP) [1] - 目标产能为每年6.6万吨镍含量的MHP产量 [1] - 双方积极考虑开发一个正极和前驱体工厂(下游工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