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林美(002340)
icon
搜索文档
从镍自主产出创新高看格林美为何把印尼作为“战略要地”?
新华财经· 2025-09-05 21:10
核心观点 - 公司主营产品产销量在2025年上半年实现逆势增长 镍资源自主产出创历史新高 通过技术突破和全球联盟合作模式 成功在印尼布局绿色新能源正极材料全产业链 成为全球红土镍矿湿法冶金领域的领先企业 [2][5][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5.61亿元 同比增长1.28%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9亿元 同比增长13.91% [5] - 印尼镍资源项目产出镍金属43977吨 同比增长112% [8] - 自产伴生钴金属3666.6吨 同比增长125% [8] 技术突破 - 成功突破高压酸浸工艺技术及装备瓶颈 攻克含镍1.2%以下低品位红土镍矿提炼难题 [4] - 关键和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 大幅降低设备投资与维护成本 [6] - 新型镍钴沉淀剂推动氢氧化镍钴产品吨沉淀成本下降10%以上 镍钴综合品位提升至46% [7] - 突破红土镍矿湿法冶炼含锰尾渣中有价金属回收技术 成功制备超高纯电池级四氧化三锰及电积锰 [7] 产能建设 - 青美邦HPAL项目完成三期建设及工艺升级 镍金属年产能实现15万吨满产 [7] - 关键能耗指标降低10%以上 [7] - 与淡水河谷印尼公司签署年产6.6万吨镍的电池原料项目投资合作框架协议 [6] 全球合作 - 推动首个印尼企业控股的红土镍矿生产新能源材料企业诞生 [6] - 与印尼本地矿主默迪卡成立ESG合资公司 [6] - 与印尼国家主权财富基金Danantara签署6.6万吨镍金属湿法冶炼绿色项目框架协议 [10] - 累计在主要国家/地区布局专利申请668件 [7] 战略布局 - 采用"科技+文化"柔性出海模式深耕印尼 [2] - 重点推进印尼国际绿色工业园区建设 打造近似零碳园区 [10] - 有效对冲刚果金长达6个月的钴禁运 满足全球钴产品核心供应 [8] - 积极探索动力电池回收与关键金属循环业务在全球的发展空间 [11]
新能源全线暴涨!阳光电源涨超13%创历史新高,电池50ETF(159796)爆涨超7%,又获1.14亿份净申购!近6日疯狂吸金8.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5 10:28
电池50ETF表现 - 电池50ETF(159796)在9月5日盘中暴涨超7% 截至10:12资金持续布局 获1.14亿份净申购[1] - 该ETF连续5日获资金增仓超7.5亿元 统计区间为2025年8月29日至9月4日[1] 成分股表现 - 标的指数成分股多数暴涨 先导智能20cm涨停 阳光电源一度涨超13%创历史新高[3] - 亿纬锂能涨超8% 国轩高科等涨超7% 宁德时代涨超4% 格林美和欣旺达等大幅上涨[3] - 阳光电源成交额90.40亿元 涨幅11.35% 估算权重13.85% 宁德时代成交额80.29亿元 涨幅5.15% 权重8.07%[3] - 亿纬锂能成交额50.72亿元 涨幅8.58% 权重7.10% 先导智能成交额85.52亿元 涨幅18.34% 权重4.16%[3] - 国轩高科涨幅7.22% 权重3.77% 格林美涨幅3.82% 权重3.09% 欣旺达成交额32.38亿元 涨幅10.35% 权重3.02%[3] 下游需求状况 - 欧洲新能源车市场表现亮眼 8月七国电动车销量合计8.3万辆 同比增长36%[4] - 纯电动车注册5.4万辆 占比65.4% 乘用车总注册28.2万辆 同比增长5% 环比下降30%[4] - 电动车渗透率达29.4% 同比提升6.7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5.1个百分点[4] - 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26GWh 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97%[4] - 前九名储能电芯企业均为中国企业 国内企业储能锂电池出货全球占比超过90%[4] 行业盈利水平 - 下游需求带动电池各环节排产超预期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5] - CS电池指数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8% 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全面转正[5] 技术发展 - 固态电池产业化趋势明确 在安全性及能量密度方面具有优势[6] - 固态电池将成为未来高性能电池重点发展方向 在消费电池、新能源汽车及低空领域有广阔市场空间[6]
格林美:截至2025年9月2日公司股东总户数419105户
证券日报· 2025-09-04 16:35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2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419105户 [2]
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加快,电池ETF嘉实(562880)盘中上涨3.65%,杭可科技涨超13%领涨成分股
搜狐财经· 2025-09-04 10:23
指数及成分股表现 - 中证电池主题指数强势上涨3.63% [1] - 成分股杭可科技上涨13.41%、中伟股份上涨11.40%、珠海冠宇上涨9.53%、亿纬锂能上涨8.89% [1][7] - 阳光电源上涨4.84%、欣旺达上涨5.94%、天赐材料上涨5.36%、先导智能上涨4.41% [7] 电池ETF市场表现 - 电池ETF嘉实(562880)单日上涨3.65%,近1周累计上涨10.61% [1][4] - 近1年净值上涨59.85%,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达31.11% [4] - 最长连涨月数为4个月,连涨期间涨幅达34.63%,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8.13% [4] 流动性及资金动向 - 盘中换手率达7.42%,单日成交额4073.25万元 [4] - 近1周日均成交额3675.30万元 [4] - 近6天连续资金净流入合计1.69亿元,单日最高净流入8326.56万元 [4] 规模与份额 - 最新规模达5.28亿元,创近1年新高 [4] - 最新份额达8.04亿份,创近1年新高 [4] 行业技术前景 - 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性与高能量密度,预计2030年全球出货量达808GWh [4] - eVTOL及消费电子领域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 [5] - 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持续收敛,材料端与设备端价值量提升 [5] 指数权重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03% [5] - 权重最高个股为阳光电源(10.28%)、宁德时代(9.64%)、三花智控(6.31%) [5][7] - 亿纬锂能权重占比6.02%,国轩高科占比3.76% [7]
“借智”院士团队,“借力”下游龙头格林美打造固态电池前驱体创新联盟
新浪财经· 2025-09-04 08:11
战略合作协议 - 格林美与蔚蓝锂芯签署超高比能电池材料联合开发战略合作协议 目标1年内实现技术突破 3年内推动全固态电池等400Wh/kg以上超高比能锂电产业化[1] - 合作开启材料研发-性能验证-产业化落地协同创新路径 助力全球固态电池领域中国产业方案革新 抢占全球市场优势地位[1][2] - 产业协同有助于双方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实现产品升级 拓展市场份额 提升盈利能力[2] 技术布局与成果 - 格林美2019年前瞻性布局超高镍9系、富锂锰基、镍锰尖晶石三大技术路线 预判高镍化、复合化为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核心发展方向[2] - 通过纳米级保护膜技术将固态电池正极与电解质界面阻抗降低20% 提升电池充放电效率[2] - 调整富锂锰基材料锰元素价态 将电压衰减率控制在5%以内 保障电池循环寿命[2] - 固态电池用前驱体已实现吨级出货 高镍三元前驱体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1][2] - 7月全球新一代超高镍9系三元核壳前驱体和首款超高镍9系四元核壳前驱体正式量产出货 突破前驱体材料性能极限[2] 产学研合作 - 格林美集团与孙学良院士团队签署共建固态电池材料联合实验室协议 聚焦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界面难题[2] - 双方重点关注界面相容性、离子传输效率及结构稳定性等关键实际应用性能 推动解决成本、循环寿命及安全性等核心问题[2] - 合作支撑新能源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对长续航的刚性需求 并为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高安全领域提供解决方案[2] 合作背景与产业地位 - 格林美与蔚蓝锂芯合作可追溯至2017年 格林美一直是蔚蓝锂芯在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NCM)的主要供应商[1] - 蔚蓝锂芯为全球固态电池先锋布局者 其全资子公司天鹏电源是国内高端倍率型锂电池领先供应商 正成为具身机器人厂商优先选择的电芯品牌[2] - 格林美构建从镍钴锂资源提取到正极材料供应的完整产业链 为全球最大高镍三元前驱体供应商[2]
“借智”院士团队 “借力”下游龙头 格林美打造固态电池前驱体创新联盟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05:12
战略合作与技术布局 - 公司与蔚蓝锂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目标1年内实现超高比能电池技术突破 3年内推动400Wh/kg以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 [2] - 与孙学良院士团队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核心技术攻关 破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产业化难题 [2][5] - 合作开启材料研发-性能验证-产业化落地的协同创新路径 成为下游电池企业研发固态电池的优选搭档 [4]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固态电池用前驱体实现吨级出货 超高镍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及富锂锰基前驱体已交付国际消费电子巨头 [3] - 通过纳米保护膜技术将固态电池正极与电解质界面阻抗降低20% 通过调整富锂锰基材料将电压衰减率控制在5%以内 [4] - 全球新一代超高镍9系三元核壳前驱体及首款四元核壳前驱体正式量产 月出货量达5000吨 [6] - 蔚蓝锂芯子公司天鹏电源发布半固态圆柱21700-60HES产品 能量密度突破350Wh/kg [4] 市场定位与产业协同 - 公司为全球最大高镍三元前驱体供应商 构建从镍钴锂资源提取到正极材料供应的完整产业链 [6] - 蔚蓝锂芯成为具身机器人厂商优先选择电芯品牌 获eVTOL头部厂家认可 [3][4] - 产业协同有助于双方拓展市场份额 提升盈利能力 奠定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领导地位 [4][6] 技术路线与研发方向 - 2019年布局超高镍9系、富锂锰基、镍锰尖晶石三大技术路线 聚焦高镍化与复合化发展方向 [3] - 与院士团队重点研究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的界面相容性、离子传输效率及结构稳定性等关键性能 [5] - 硅碳负极中试线与超高镍前驱体形成性能互补 锂金属负极技术可与富锂锰基材料结合助力全固态电池突破 [4]
“借智”院士团队,“借力”下游龙头 格林美打造固态电池前驱体创新联盟
上海证券报· 2025-09-04 04:54
战略合作与技术布局 - 公司与蔚蓝锂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目标1年内实现超高比能电池技术突破 3年内推动400Wh/kg以上全固态电池产业化 [2] - 与孙学良院士团队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核心技术攻关 破解高安全高能量密度电池产业化难题 [5] - 合作开启"材料研发-性能验证-产业化落地"协同创新路径 有助于技术突破和市场份额拓展 [4] 技术突破与产品进展 - 超高镍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和富锂锰基前驱体实现吨级出货 首批产品交付国际消费电子巨头 [3] - 通过纳米级保护膜技术将固态电池正极与电解质界面阻抗降低20% 通过调整富锂锰基材料将电压衰减率控制在5%以内 [4] - 全球新一代超高镍9系三元核壳前驱体和首款9系四元核壳前驱体正式量产 月出货量达5000吨 [6] - 蔚蓝锂芯发布半固态圆柱21700-60HES产品 能量密度突破350Wh/kg大关 [4] 技术路线与产业优势 - 2019年布局超高镍9系、富锂锰基、镍锰尖晶石三大技术路线 攻克多项行业难题 [3] - 构建从镍钴锂资源提取到正极材料供应的完整产业链 高镍三元前驱体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6] - 硅碳负极中试线与超高镍前驱体形成性能互补 锂金属负极技术可与富锂锰基材料结合 [4] 市场定位与发展目标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固态电池前驱体核心供应商 抢占全球市场优势地位 [2]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领域 并拓展至生物医疗、航空航天等高安全领域 [5][6] - 天鹏电源成为具身机器人厂商优先选择电芯品牌 获得eVTOL头部厂家认可 [3]
“A+H”模式热潮涌动 龙头企业密集赴港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9-04 00:43
A+H上市趋势 - 8月份至今已有近30家A股公司披露赴港上市进展 [1] - 行业龙头立讯精密和胜宏科技等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1] - 政策端鼓励内地龙头企业赴港上市并简化申请程序 [1] 港股市场优势 - 港股市场具有更理想估值、更佳市场流动性和资金承接能力 [1] - 港股平台有利于企业国际化战略推进并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2] - 香港资本市场国际化平台可帮助企业获得全球媒体和投资者关注 [4] 行业分布特征 - 赴港上市企业覆盖半导体、机械、医药、食品、传媒等多个行业 [2] - 半导体行业公司数量最多成为赴港上市主力军 [2] - 医药、新能源、互联网营销等新领域企业也崭露头角 [2] 企业上市动因 - 圣邦微电子拟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并多元化融资渠道 [2] - 格林美旨在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2] - 若羽臣希望通过赴港上市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并开拓全球市场 [3] 战略发展目标 - 胜宏科技上市旨在支持高端产能扩张和AI算力技术研发 [4] - 企业通过H股上市可提升海外交付能力和国际客户服务深度 [4] - A+H双轨模式成为企业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的高效途径 [4] 政策支持展望 - 科企专线等新政策落地将推动更多生物科技及特专科技企业赴港上市 [6] - 香港国际融资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全球资本并实现出海战略 [5] - 港股市场为半导体企业提供广阔融资渠道与长期稳定资金 [2]
稀土ETF嘉实(516150)盘中涨近1%,连续9天净流入累计“吸金”近28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3 11:29
稀土ETF嘉实市场表现 - 盘中换手率2.35% 单日成交额2.01亿元[3] - 近1周日均成交额8.49亿元 居可比基金首位[3] - 最新规模85.73亿元创历史新高 份额49.27亿份同创新高[3] - 连续9天资金净流入 单日最高净流入4.86亿元 累计净流入27.83亿元[3] 稀土ETF嘉实业绩表现 - 近1年净值上涨113.75%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4.21%[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41.25% 最长连涨4个月累计涨幅83.89%[3] -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10.78%[3] 稀土产业指数成分结构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2.15%[3] - 北方稀土权重13.22%居首 当日涨幅3.43%[6] - 中国稀土权重5.63% 当日下跌2.21%[6] - 中国铝业权重4.93% 当日上涨1.28%[6] 稀土市场供需动态 - 氧化镨钕价格59.72万元/吨 周环比下降4.05%[4] - 7月磁材出口量环比增长75% 同比增长6%[4] - 《暂行办法》政策落地 稀土行业供给侧改革正式启动[4] 行业前景与投资观点 - 出口恢复空间较大 叠加季节性旺季 价格继续看涨[4] - 中国稀土产业链规模和技术全球领先 拥有国际定价权[4] - 稀土产品价格处于合理水平 有望进一步上涨[4] - 看好需求增长和涨价带动的产业链投资机会[4]
格林美“负债硬资产软”?存货预付款巨额堆积近90亿债务缺口亟需融资“救急”
新浪财经· 2025-09-03 05:11
赴港上市与融资需求 - 公司筹划H股上市以支持全球化发展及提升国际品牌形象 [1] - 公司短期债务资金缺口近90亿元 短期债务142.94亿元而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仅54亿元 [4] - 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为印尼项目引入战略投资者以降低资本开支及优化资本结构 [5] 资本支出与资金状况 - 资本性支出从2020年14.26亿元飙升至2024年119.38亿元 2025年上半年达66.28亿元 [2] - 主业经营现金流难以覆盖激进资本支出 高度依赖外部融资输血 [3][4] - 债务压力巨大 长期债务186.86亿元且财务费用侵蚀利润 [4] 营收与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5.61亿元同比增长1.28%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占比近六成但增速仅0.56% [1][6] - 2024年营收规模达332亿元 较2020年125亿元显著增长 [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7.99亿元同比增长13.91% 经营现金流净额未明确披露 [6] 产能与效率问题 - 单位固定资产产值从2020年1.37持续下降至2024年1.34 反映单位产值效率恶化 [6] - 2024年新能源业务产能利用率超95% 三元前驱体95%及四氧化三钴83% 远超行业平均50%水平 [6] - 逆势提升产能利用率可能为分摊固定成本以降低单位成本及提升毛利率 [6] 存货与预付款异常 - 存货与预付款从2020年74.79亿元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165.06亿元 占同期收入94% [7] - 高产能利用率伴随高存货及预付款 存在财技调整成本结转或资金安全风险 [6][7] - 公司毛利率15.29%高于同行中伟股份12.12% 但审计机构曾因程序问题被警示 [7]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2023年全球新能源行业产能利用率仅50% 三元前驱体44%及正极材料不足40% [6] - 3C数码产品需求疲软导致钴酸锂及四氧化三钴需求持续低迷 [6] - 中伟股份三元前驱体市占率20.3%及四氧化三钴28% 连续五年行业第一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