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002340)

搜索文档
格林美(002340) -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2025-06-03 16:16
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以及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分别于2025年1月19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三十三 次会议和第六届监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2025年2月13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 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 金和股票回购专项贷款资金通过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部分 股份,本次回购股份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和依法注销减少注册资本, 其中,用于依法注销减少注册资本的股份数量不低于实际回购总量的50%,用于 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数量不高于实际回购总量的50%。本次回购 的资金总额不低于10,000万元人民币(含)且不超过20,000万元人民币(含), 本次回购股份的价格为不超过人民币9.93元/股(含)。具体回购数量以回购期限 届满时实际回购的股份数量为准。本次回购股份的实施期限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具体内容详见公司在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中 ...
首届全球企业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峰会向全球发布中印尼人才培养合作项目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5-28 17:11
全球企业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峰会 - 首届全球企业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峰会在印尼雅加达开幕 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与印尼政府联合主办 [1] - 格林美集团捐助的中国—印尼新能源材料与冶金工程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和中印尼未来冶金学院被峰会作为联合国契约组织"一带一路"行动平台首个科技与文化合作试点标杆项目向全球发布 [1] -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驻华代表刘萌表示 格林美集团与印尼的人才培养项目合作是"一带一路"行动平台上企业推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 [1] 中印尼未来冶金学院 - 中印尼未来冶金学院是一个全球领先的专注湿法冶金学科教育、研究与政策制定的先进综合中心 得到中印尼政府的共同支持 由日惹纳哈达图乌拉玛大学与格林美集团联合创办 [2] - 该项目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知识融合和可持续发展来加强印尼乃至区域和全球冶金工业 [2] - 日惹纳哈达图乌拉玛大学校长威迪亚表示 这是为培养下一代冶金专业人才做出的开创性努力 将推动冶金教育和中印尼两国工业可持续发展 [2] 中国—印尼新能源材料与冶金工程技术联合研究实验室 - 万隆理工学院校长塔他西普强调 该实验室使万隆理工学院在冶金和新能源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的飞跃 [2] - 中南大学副校长郭学益表示 作为实验室的合作方 中南大学将持续打造服务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2] 联合国契约组织"一带一路"行动平台 - 联合国契约组织"一带一路"行动平台2025年度高级别指导委员会会议在万隆召开 宣布增补格林美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许开华为高级别指导委员会委员 [3]
拆解千亿动力电池回收江湖|独家
24潮· 2025-05-22 06:46
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总量8.90%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20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70.34% [1] - 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41.83%较2019年120万辆增长837.50% [1] - 2019年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约50亿元2024年将超过480亿元呈现爆发式增长 [3] 政策驱动与技术标准 - 工信部修订《规范条件》将冶炼过程锂回收率由85%提高至90%新增电极粉料回收率不低于98%等技术指标 [1] - 新增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相关要求明确梯次利用电池不得用于电动自行车 [2] - 国务院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强调规模化退役阶段回收能力建设 [2] 行业规模预测 - 2024年动力电池退役量预计20.2GWh同比增长48.53%2025年回收市场规模可能达55.6GWh [6] - CABRCA预测2030年退役电池达148.7GWh中商产业研究院乐观预测380.3GWh [6] - 格林美预测2030年进入爆发性报废阶段2040年后循环回收将成为锂镍钴主流供应渠道 [6] 回收价值与方式 - 2030年可回收镍钴金属达当年使用量35%以上锂金属25%以上动力电池回收价值超千亿 [7] - 磷酸铁锂电池适合梯次利用(循环寿命3500次以上)三元电池因含镍钴锂更适合资源回收 [7][8] - 2040年可回收镍钴金属达55%以上锂金属45%以上2050年分别提升至70%和60% [7] 产业链竞争格局 - 2022年工信部认定回收服务网点14967个2021年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同比激增300%至2.74万家 [10] - 2023年企业注册量达4.62万家创历史新高但2024年减少6000家至4.02万家显示行业加速出清 [10][12] - 宁德时代具备27万吨年处理能力镍钴锰回收率99.6%锂回收率93.8%邦普循环24年回收12.87万吨 [15] 领先企业动态 - 格林美2024年回收动力电池3.59万吨(4.31GWh)同比增长31%锂回收率超95%镍钴超99% [16] - 格林美规划2030年回收规模50万吨以上销售额100亿元以上其他金属回收1000万吨/年 [16] - 2024年成立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注册资本100亿元)标志国家队入场 [17]
固态电池领域技术成果集中显现,电池ETF(159755)年内至今反弹超18%,近1年日均成交同类第一!
新浪财经· 2025-05-21 14:11
新能源车电池指数表现 -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980032)强势上涨2.55%,成分股国轩高科涨停,宁德时代上涨5.87%,当升科技上涨5.72%,贝特瑞、先导智能等个股跟涨 [1] - 电池ETF(159755)上涨2.59%,自4月9日低点反弹超18% [1] - 电池ETF盘中换手7.41%,成交2.24亿元,均高于同类产品,近1年日均成交1.20亿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1] - 电池ETF近2周规模增长2665.30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1] 新能源车电池指数成分及权重 - 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比亚迪、宁德时代、三花智控、亿纬锂能、华友钴业、赣锋锂业、格林美、欣旺达、科达利、国轩高科,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8.58% [2] 政策及行业动态 - 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推动制定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加快全固态电池、动力电池在役检测、动力电池标识标签等标准研制 [2] - 国轩高科已推出G垣准固态电池,在eVTOL、新能源汽车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该电池已完成多家客户测试并实现样车超1万公里运行,产能达12 GWh [2] -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随着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大幅增长,以及智能终端、智能制造装备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固态电池的市场需求显著提升 [2] 电池ETF跟踪标的 - 电池ETF(159755)紧密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该指数反映沪深北交易所中新能源车电池产业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 [3]
格林美(002340):镍资源竞争力不断增强,回收业务快速增长
中银国际· 2025-05-20 20: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1][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增长,镍资源竞争力不断增强,动力电池和钨回收业务有望成为公司利润新增长点,结合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考虑镍价下行,调整公司2025 - 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维持“增持”评级 [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股票代码002340.SZ,市场价格为人民币6.24,板块评级“强于大市” [1] - 发行股数5126.29百万,流通股5084.98百万,总市值31988.06百万元,3个月日均交易额560.17百万元,主要股东深圳市汇丰源投资有限公司持股8.44% [2][3] 股价表现 - 今年至今、1个月、3个月、12个月绝对涨跌幅分别为-1.6%、4.2%、-5.9%、-7.0%,相对深圳成指涨跌幅分别为-2.5%、0.0%、-0.6%、-13.0% [2] 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 - 2023 - 2027E主营收入分别为30529、33200、42174、51099、62198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3.9%、8.7%、27.0%、21.2%、2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34、1020、1685、2416、3215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27.9%、9.2%、65.1%、43.4%、33.1% [8] - 2024年全年营收332.00亿元,同比增长8.75%;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同比增长9.19%;扣非归母净利润12.9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9] - 2025Q1营收94.96亿元,同比增长13.67%;归母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0%;扣非归母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17.70% [9] 盈利能力指标 - 2023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12.2%、15.3%、14.3%、14.7%、15.2%;净利率分别为3.81%、4.00%、4.0%、4.7%、5.2% [10][14] - 2023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34.2、31.3、19.0、13.2、10.0倍;市净率分别为1.7、1.6、1.6、1.4、1.3倍;EV/EBITDA分别为28.0、18.8、11.7、9.9、8.1倍 [8] 现金流情况 - 2023 - 2027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164、3055、4028、4097、4732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5573、-11147、-4925、-4250、-3250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638、7388、2485、1492、183百万元 [12] 业务亮点 - 镍资源竞争力不断增强,2024年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原料业务营收257.62亿元,同比增长10.24%;毛利率17.73%,同比提升3.03个百分点,多个镍相关项目已建成或即将投产 [9] - 动力电池与钨回收量同比快速增长,2024年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务营收74.37亿元,同比增长3.87%;毛利率6.84%,同比提升2.64个百分点,2024年动力电池回收、碳酸锂回收产量、钨回收总量均有较大增长 [9]
51页PPT详解铜产业链深度报告
材料汇· 2025-05-19 23:22
铜产业链核心观点 - 全球铜矿资源面临刚性短缺,2024年全球铜精矿缺口36.6万吨,2025年预计扩大至84.8万吨,中国缺口占比达70% [3][16] - 新能源需求(电动汽车+光伏)年均增速超15%,加剧资源争夺,2025年光伏/风电用铜占比升至9.4% [3][20] - 再生铜成为重要补充,2024年中国再生铜产量435万吨(占精炼铜32.6%),政策要求2025年再生铜占比提升至35% [4][8] - 冶炼产能过剩与矿端短缺矛盾突出,2025年长单TC/RC加工费暴跌73%至21.25美元/吨,低于行业盈亏线35-40美元/吨 [8][19] - 中国精炼铜产量全球占比43.1%,2024年产量1364万吨,但对外依存度达85%,需进口铜精矿2754万吨 [7][10] 上游资源(开采和回收) 矿端(矿产铜) - 全球铜矿储量9.8亿吨,智利(19.4%)、澳大利亚(10.2%)、秘鲁(9.2%)为主,中国储量仅占4.07% [32][33] - 2024年全球铜矿产量2300万吨(+1.8%),智利(23%)、刚果(金)(14.3%)、秘鲁(11.3%)主导,中国产量180万吨(-1.1%) [35][36] - 中国铜矿品位低(0.56%-0.87%),西藏(22%)、江西(17%)、云南(11%)为主要产区,紫金矿业产量占全国65% [46][47] - 矿山资本开支不足,2020-2022年增速仅5%-10%,预计2028-2030年全球铜矿产能达峰后进入下行周期 [58][59] 回收端(再生铜) - 再生铜来源:1/3来自生产环节(新废),2/3来自终端回收(旧废),2024年中国废铜进口225万吨,主要来自美国(19.5%)、日本(12.1%) [4][5] - 政策驱动明显,《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2025年再生铜产量达400万吨,再生金属供应占比提升至24%以上 [4][8] - 2024年再生铜均价7.04万元/吨,精废价差收窄反映废铜供应紧张,冶炼厂转向再生铜替代,2025年需求占比或提升至48% [5][8] 中游冶炼 冶炼工艺与市场格局 - 火法冶炼占全球80%以上,江西铜业、Aurubis为代表;湿法冶炼(SX-EW)占不到20%,适用于低品位矿 [6][7] - 全球精炼铜产量中国占比43.1%(1364万吨),CR5集中度58%,华东、华南、西南基地贡献全国85%产能 [7][11] - 政策要求2027年前淘汰落后产能120万吨,推动再生铜渗透率至35%,头部企业配套再生铜产能占比超18% [7][8] TC/RC博弈与产能出清 - 2025年长单TC/RC加工费暴跌73%至21.25美元/吨,低于行业盈亏线35-40美元/吨,中小厂商面临减产 [8][19] - 中国政策强制出清低效产能,新建项目需配套权益铜精矿产能,2027年前淘汰120万吨,推动向沿海/资源区转移 [8][96] 精炼铜产量及库存 - 2024年全球精炼铜产量2763.4万吨(+4.3%),原生精炼铜2305.2万吨(+4.7%),再生精炼铜458.1万吨(+2.1%) [9][100] - 全球供需过剩30.2万吨,库存139.2万吨(+20.1万吨),中国精炼铜消费量1595万吨(全球占比58%) [9][10] - 2024年中国精炼铜进口404万吨,出口46万吨,净进口358万吨,表观消费量1595万吨 [10][18] 中游加工(铜材) - 2024年中国铜材产量2350.3万吨(全球50%+),市场规模1.43万亿元,CR5集中度30%,中小企业占90%以上 [11][13] - 产能集中华东地区(江西27%、浙江14%、江苏13%),高端产品进口依赖度60-80%,新能源驱动高端化转型 [11][13] - 铜材加工费2024年深度调整,2025年有望回升,但受铜价波动与环保投入制约,行业集中度提升推动盈利修复 [12][13] 下游需求(终端应用) 全球消费结构 - 2024年全球精炼铜消费2733万吨(+2.9%),中国占比58%(1595万吨),电力与电网(28%)、建筑(24.9%)为主 [14][15] - 新旧动能切换:传统领域(电力32%、家电13%、建筑8%)占比大,新能源(光伏/风电9.4%、新能源汽车8.8%)增速高 [15][20] 中国消费结构 - 2024年中国精炼铜消费1595万吨(-1.1%),电力734万吨(46%)、家电219万吨(14%)、交运202万吨(13%)为主 [14][15] - AI与电网基建带来增量:单台AI服务器耗铜1.36吨,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用铜或近50万吨 [20][25] 供需平衡表预测 全球供需 - 2025E全球铜矿产量增速2.3%至2353万吨,精炼铜产量2823万吨(+2.2%),消费量2804万吨(+2.8%),过剩19万吨 [16][25] - 供需矛盾集中在矿端短缺、冶炼产能扩张及区域错配,库存回落支撑铜价长期上行趋势 [16][19] 中国供需 - 2025E中国铜矿产量增速5%-10%至189-198万吨,精炼铜产量1433万吨(+5%),消费量1621万吨(+2.9%) [17][18] - 表观供应量1762万吨(+2.3%),供需轧差过剩140.8万吨,新能源基建与汽车渗透率提升驱动需求回升 [17][18]
格林美875.045万股限制性股票将回购注销,回购价3.445元/股
新浪财经· 2025-05-19 22:06
调整与回购注销授权与批准 - 2022年6月6日公司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办理调整及回购注销事宜 [2] - 2025年5月19日公司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第七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第七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2] - 调整及回购注销因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未达目标 [2] 回购价格调整 - 根据2022-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公司进行了派息 [3] - 按照激励计划规定派息后需对未解除限售股票回购价格进行调整 [3] - 调整后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为3.4450元/股 [3] 回购注销方案 - 第三个解除限售期业绩考核要求为2022-2024年累计营收1006亿元、净利润68亿元 [4] - 公司实际累计营收和净利润均未达到考核目标 [4] - 拟回购注销542名激励对象875.045万股限制性股票 [4] 后续程序 - 调整及回购注销事项已取得必要批准和授权 [4] - 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
格林美: 广东君信经纶君厚律师事务所关于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回购价格并回购注销尚未解除限售的限制性股票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5-19 21:42
本次调整及回购注销的授权与批准 - 股东大会已授权董事会办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相关事项,包括调整限制性股票数量、授予价格及回购注销等[3] - 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因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未达标,决定回购注销542名激励对象尚未解除限售的875.045万股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为3.445元/股[3] - 监事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同意本次调整和回购注销事宜[3] 本次调整的事由与基本情况 - 调整事由包括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分别派发现金红利每10股0.5元、0.8元及0.66元[4][5] - 根据《激励计划》规定,因派息需调整回购价格,调整后价格为3.445元/股[6] 本次回购注销的基本情况 - 第三个解除限售期业绩考核目标为累计营业收入1,006亿元及累计净利润68亿元,但公司未达标[7] - 涉及542名激励对象,回购注销875.045万股限制性股票,回购价格为3.445元/股[8] 法律意见结论 - 本次调整及回购注销已取得必要授权和批准,程序合法有效,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激励计划》规定[9]
格林美: 深圳市他山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关于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未成就暨调整回购价格并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21:42
格林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进展 - 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向677名激励对象授予4,20393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登记工作已完成 [5] - 激励计划预留41484万股因超12个月未明确激励对象而失效 [5] - 第一个解除限售期616名激励对象获解除限售13153630万股,回购注销离职及考核不达标人员42950万股 [6] - 第二个解除限售期536名激励对象获解除限售13847720万股,回购注销离职及考核不达标人员19925万股 [6] 第三个解除限售期条件未达成及回购安排 - 第三个解除限售期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未达标:2022-2024年累计营业收入9312亿元(实际值9312亿元)但累计净利润68亿元目标未达成(实际值34185亿元) [7] - 公司决定回购注销542名激励对象已获授但未解除限售的875045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017% [7] - 回购价格调整为34450元/股,调整依据为扣除2022-2024年每股派息额合计0196元(含2022年005元、2023年008元、2024年0066元) [11] 公司股本及权益分派情况 - 截至2024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后,公司总股本由5126291557股缩减至5124299057股,因回购注销19925万股 [8] - 2022-2024年权益分派方案分别为每10股派息05元、08元、066元,均未送股或转增股本 [8][9] - 本次8750450万股回购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将进一步缩减至5115548607股 [8] 激励计划实施程序 - 激励计划已履行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程序及独立董事意见发表等必要步骤 [2][3][4] - 激励对象名单经公示及监事会核查确认合法有效 [3] - 独立财务顾问认为本次回购注销事项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公司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11]
格林美: 第七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9 21:27
证券代码:002340 证券简称:格林美 公告编号:2025-070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关于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解除限售条件未成就暨调 整回购价格并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公告》详见公司指定信息披露媒体《中国 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和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 律师针对该事项出具了法律意见书,独立财务顾问针对该事项出具了独立财务 顾问报 告 , 具 体 内 容 详见 公 司 指 定 信 息 披 露 媒 体 巨 潮 资 讯 网 (http://www.cninfo.com.cn)。 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股东大会将择期召开。 三、备查文件 经与会监事签字并加盖监事会印章的第七届监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 特此公告! 会议在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会议室以现场和视频相结合的表决方式召 开,会议通知已于2025年5月13日分别以书面、传真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发出。应出席 会议的监事4名,实际参加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