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002340)

搜索文档
又一家!靠收废锂电年入超330亿 格林美筹划发行H股赴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25 16:16
H股上市计划 - 公司董事会于8月21日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相关议案 旨在满足全球化发展需求并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本次发行将在股东会决议有效期内(24个月或同意延长的期限)选择适当时机完成 并已聘请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机构 [1][5] - 公司曾于今年1月披露赴港上市计划 目前已在中国深交所和瑞士交易所上市 [5] 业务模式与全球布局 - 公司采用"城市矿山开采+新能源材料制造"双轨驱动模式 回收处理20余种关键矿产资源及典型废弃物 [5] - 在全球8省市及南非、韩国、印尼等地建设16个工厂 年回收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10%以上 报废汽车占6%以上 镍资源占原镍开采量20%以上 [6] - 供应链合作伙伴包括SAMSUNG SDI、CATL、BYD、青山等全球知名企业 [6] 2024年财务业绩 - 营业收入332亿元(人民币 下同)同比增长8.75% 归母净利润10.20亿元增长9.19% 扣非净利润12.91亿元大幅增长636.24% [7][1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55亿元增长41.14% 综合毛利率提升3.05个百分点至15.29% [10] - 分行业收入:新能源电池材料及原料257.62亿元(占比77.59% 增长10.24%)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74.37亿元(占比22.41% 增长3.87%) [11] 产品收入结构变化 - 三元前驱体收入160.75亿元(占比48.42%)同比下降8.57% 四氧化三钴收入20.32亿元(占比6.12%)增长24.82% [11] - 镍资源(MHP、镍板)收入58.48亿元(占比17.61%)大幅增长143.47% 钴回收业务收入20.55亿元(占比6.19%)增长26.23% [11] - 钨资源回收收入16.57亿元(占比4.99%)增长63.52% 电子废弃物回收收入5.06亿元(占比1.52%)下降50.73% [11] 技术突破与创新 - 动力电池拆解良率超92%(行业平均80%) 除胶率100% 并完成PTC技术系统化升级 [8] - 磷酸铁锂电池再生技术实现锂回收率≥95% 铁磷回收率≥90% 三元电池黑粉处理中镍钴锰回收率>99% 锂回收率≥95% [8] - 公司提出3"芯"超级创新计划 聚焦稀缺资源、新能源材料及新赛道创新 以应对全球行业竞争 [12] 市场与区域分布 - 境内收入253.52亿元(占比76.36%)增长18.06% 境外收入78.48亿元(占比23.64%)下降13.33% [11] - 所有收入均通过自营模式实现 总额331.99亿元 [11]
周观点:建材中的“抱团”与“切换”-20250825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5 15: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针对细分领域和个股给出积极看法[2][6][7] 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存在"抱团"科技产业链(如电子布)和"切换"至传统基建复苏两条主线[2] - 电子布受益AI算力需求爆发 低介电产品(Q布)量产预期提前 头部企业产能扩张明确[3][4][7] - 西部基建(新疆西藏)主题升温 雅下水电开工和新藏铁路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50亿)提升需求置信度[11][12][31] - 消费建材基本面进入右侧 地产销售和开工数据筑底 Q3起营收同比企稳改善预期增强[13][14][24] - 水泥行业反内卷政策(限制超产)和治理改善是关键 旺季提价但需关注政策执行力度[15][29][30] - 光伏玻璃库存下降价格稳中偏强 行业平均现金亏损推动冷修加速[48] - 玻纤粗纱产销分化 电子布保持景气 高端低介电产品紧缺[51][52] 细分领域总结 电子布与AI产业链 - 中材科技H1特种布销量895万米 Q2近600万米环比提速[3] - Q布量产预期提前 年底核心企业产能有望提升至20万米/月[3] - 低介电布迭代路径明确 M9级别交换机采用Q布带动需求[3][52] - 中国巨石D/E系列薄布价格强势 旺季可能提价[7] 西部基建主题 - 新疆西藏水泥格局优 价格全国最高 中央工程聚集[11][31] - 中吉乌铁路、川藏铁路、新藏铁路等确定性项目催化需求[12][32] - 青松建化、西藏天路、华新水泥等地域标的受益[12][32] 消费建材 - 防水行业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北新建材同步提价 盈利底部确认[24] - 三棵树中报降费改善盈利逻辑兑现[24] - 兔宝宝2025年预期净利7.5亿 PE12倍 现金流和分红领先[25] - 北新建材2025年预期净利45亿 PE11倍 防水和涂料业务进取[26] 水泥行业 - 全国水泥价格周环比上涨0.7% 长三角提价10-30元/吨[32][58] - 海螺水泥Q1销量5873万吨同比+5.06% 吨毛利65元/吨同比+12元[38] - 华新水泥H1扣非净利10.61-10.95亿同比+56%-61% Q2汇兑转正[38] - 天山股份Q2扣非净利3.5-6.5亿同比扭亏[39] 玻璃行业 - 浮法玻璃均价1205.78元/吨周环比下跌29.88元 库存5636万重量箱[40][64] - 环保标准提升可能加速冷修 行业现金亏损加剧[41][42] - 信义玻璃H1收入98.21亿同比-9.7% 净利10.13亿同比-59.6% 汽车玻璃毛利率54.5%[43] 光伏玻璃 - 2.0mm镀膜面板价格1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5元 库存天数24.02天环比降5.15%[48] - 行业现金亏损推动冷修 海外价格高于国内3元/平[48] 玻纤与碳纤维 - 粗纱价格3100-3700元/吨维稳 电子纱G75报价8300-9200元/吨[66] - 碳纤维风电需求环比修复 原丝价格维稳[56] 个股逻辑 - 再升科技收购迈科隆打通VIP板全产业链 预计26年渗透率40% 增量盈利1.08亿[17][18] - 濮耐股份活性氧化镁获格林美50万吨采购协议 25年末产能达17万吨[20] - 悍高集团定位性价比优势 渠道让利推动高周转 2025-2026预期净利6.5亿/7.5亿[22][23]
格林美:筹划H股上市助力海外业务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8-25 14:44
公司战略规划 - 筹划H股上市以打开境外融资渠道 [1] - 上市目的为促进公司后续海外业务发展 [1] - 计划布局海外营销中心和创新平台 [1] - 后续可能布局关键零件产业建设 [1]
格林美(002340),宣布赴香港IPO,冲刺A+H | A股公司香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25 14:11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计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以推进全球化战略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1] - 公司聘请致同香港作为本次H股发行上市的审计机构[1] - 公司此前已于2010年1月22日在深交所上市并于2022年7月28日在瑞士交易所发行GDR[2] 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主营业务归属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与新能源行业形成城市矿山开采加新能源材料制造的双轨驱动业务模式[1] - 在城市矿山开采领域公司回收利用废旧动力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废塑料与镍钴锂钨战略资源再制造镍钴锂钨金银铂钯稀缺资源超细钴镍钨粉末材料与改性塑料[1] -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制造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与3C数码电池用四氧化三钴材料是世界新能源供应链的头部企业[1] 市值与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5日公司总市值约35460亿元人民币[2][3] - 公司股票区间涨幅自2010年1月22日至2025年8月22日达43465%[4] - 公司股票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692元较前日上涨147%[3] 财务与交易指标 - 公司股票2025年8月22日成交额1005亿元成交量14542万手换手率286%[3][5] - 公司市盈率TTM为3297动态市盈率为1734静态市盈率为3475[3][5] - 公司总股本5124亿股流通股5084亿股每股收益021元每股净资产396元[5] 市场数据 - 公司股票2025年8月22日开盘价685元最高价696元最低价685元振幅161%[5] - 公司52周最高价776元52周最低价538元[5] - 公司股息TTM为007元股息率TTM为095%[5]
格林美,宣布赴香港IPO,冲刺A+H|A股公司香港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8-25 14:11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计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以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并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1] - 公司决定聘请致同香港作为本次发行上市的审计机构 [1] - 公司已于2022年7月28日在瑞士交易所成功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归属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与新能源行业 形成"城市矿山"业务模式 [1] - 公司定位为领先的废物循环产业集团、世界新能源行业的核心供应商与中国循环经济领军企业 [1]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于2010年1月22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1] 公司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5日收市 公司总市值约354.60亿元人民币 [1] - 公司同时拥有A股(002340.SZ)和GDR两种上市证券品种 [1]
格林美回应筹划H股上市:打开境外融资渠道,促进公司后续海外业务的发展
格隆汇APP· 2025-08-25 12:35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筹划H股上市以打开境外融资渠道 [1] - 上市目的为促进后续海外业务发展 [1] - 计划布局海外营销中心和创新平台 [1] - 后续可能布局关键零件产业建设 [1] 业务拓展方向 - 海外业务发展将通过上市融资推动 [1] - 具体实施计划以公司公告为准 [1]
格林美筹划H股上市 公司回应
新浪财经· 2025-08-25 12:35
公司H股上市计划 - 公司筹划H股上市以打开境外融资渠道并促进海外业务发展 [1] - 计划布局海外营销中心及创新平台 后续可能布局关键零件产业建设 [1]
碳中和ETF基金(159885)上涨1.72%,清洁能源需求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8-25 10:30
电力市场交易表现 - 1-7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3.2% [1] - 绿电交易电量同比大幅增长43.2% [1] 清洁能源需求与ETF表现 - 绿电交易增长反映清洁能源需求持续提升 [1] - 碳中和ETF基金(159885.SZ)上涨1.72% [1] - 关联指数内地低碳(000977.CSI)上涨1.70% [1] 成分股价格变动 - 阳光电源上涨3.80% [1] - 长江电力上涨1.58% [1] - 罗博特科上涨15.78% [1] - 大全能源上涨14.59% [1] - 金风科技上涨10.04% [1] 行业政策与发展动态 - 印尼提出大规模光储计划 投资体量达万亿人民币级别 [1] - 光伏发展限制逐步放宽 微电网式光储系统在印尼具巨大发展潜力 [1] - 高压一二次设备持续增长 多品种出口迭创新高 [1] 关联产品与个股 - 碳中和ETF基金(159885)及其联接基金(A类012754 C类012755 I类022797) [2] - 关联个股包括宁德时代、长江电力、阳光电源等清洁能源产业链企业 [2]
月内多家A股公司筹划赴港上市 加速全球化布局
环球网· 2025-08-25 09:38
上市趋势与规模 - 8月以来近20家A股公司宣布拟筹划赴港上市[1] - 立讯精密、胜宏科技、军信股份、星环科技等企业已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1] - 立讯精密A股总市值突破3000亿元 胜宏科技A股总市值约1899亿元[1][6] 行业分布特征 - 覆盖电子、机械设备、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化工、传媒等多个领域[5] - 电子行业企业最为集中 包括华勤技术、芯海科技、露笑科技、极米科技、晶合集成、普源精电等[5] - 医药生物领域有科兴制药、可孚医疗两家公司披露计划[5] 企业上市动因 - 拓展国际化战略、优化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及综合竞争力[1] - 电子企业通过港股上市拓展海外客户、优化投资布局 为再融资及海外并购奠定基础[6] - 医药企业科兴制药表示将深化"创新+国际化"战略 加快海外业务发展[5] 重点企业案例 - 立讯精密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产能扩充、技术研发及上下游投资[6] - 胜宏科技拟通过港股IPO强化全球制造能力 提升供应链韧性[6] - 科兴制药药品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 2025年上半年在约60个国家提交注册申请[5] 市场结构特征 - 资产体量大、国际化程度高的央企与行业头部企业更倾向选择"A+H"模式[6] - 具备全球化潜力的中型成长企业通过该模式提升国际投资者认可度[6] - 资源能源、装备制造、基建工程、医药创新、互联网平台等全球化属性较强板块更易受益[5] 政策环境支持 - 港交所于8月4日生效新规 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规则[6] - 新规提升发行人融资灵活性 同时加强对投资者的保护[6] - 业内认为新规将推动A股公司赴港上市进程[6]
许开华全球“捡垃圾”剑指600亿目标 格林美行业领先赴港IPO加速出海
长江商报· 2025-08-25 08:24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许开华于2001年12月18日辞去中南大学教授职务创立格林美 专注于废旧电池和钴镍废物回收利用技术研发[2][3] - 2004年突破循环再造超细钴镍粉末关键技术 2005年成为国内首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3] - 营业收入从2006年1亿元持续增长至2010年上市时9.19亿元 2024年达到332亿元[3][4][6]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占全球15%以上 四氧化三钴产品占全球20%以上 超细钴粉占据全球硬质合金市场50%以上[1][7] - 年回收处理退役动力电池占中国总量10%以上 报废汽车回收占中国总量6%以上 镍资源回收占中国原镍开采量20%以上[7] - 在中国8省市及南非 韩国 印尼等地建设16个废物循环处理工厂与新能源材料制造工厂[7] 资本运作与战略规划 - 2025年3月末总资产达723.2亿元 较2010年19.26亿元增长36.55倍[6] - 计划发行H股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旨在满足全球化发展需要并提升国际竞争力[1][6] - 规划2027年实现600亿元营收目标 较2024年332亿元接近翻倍 后续计划向千亿元及300亿美元目标迈进[1][8] 技术合作与产业链布局 - 2012年收购凯力克股权完善钴产品线 正式切入动力电池前驱体业务[6] - 2016年联手三星 ATL等企业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 形成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双轨驱动模式[6] - 与SAMSUNG SDI CATL SK On ECOPRO LGC 比亚迪等全球知名企业建立供应链合作[7] 财务表现 - 2024年净利润10.2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94.96亿元同比增长13.67% 净利润5.11亿元同比增长12.1%[6]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 人才 专利本土化实现全球发展平衡 同时开展国际绿色产业园建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