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林美(002340)
icon
搜索文档
新型固态电池问世,融资客大手笔加仓26只概念股(附名单)
证券时报· 2025-09-22 23:29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 - 美国芝加哥大学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材料研究与工程研究所合作研制出钠基固态电池,能在零摄氏度以下低温环境中稳定运行 [1] - 通过将亚稳态氢化硼酸钠加热至结晶温度后迅速冷却,成功稳定晶体结构,离子电导率比此前报道数值高出至少一个数量级,较前体材料提高三至四个数量级 [1] - 钠基固态电池突破有望增强其竞争力,拉近钠与锂的电化学性能距离,展现重要科学价值与应用前景 [1] 产业化进程加速 - 2025年9月23-24日第七届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大会将于苏州举办,聚焦固态电解质、正负极材料、界面工程等热点议题 [2] - 《2025年固态电池高质量发展蓝皮书》显示产业化已进入"冲刺阶段",预计2030年全球出货量达614.1GWh,市场规模迈入千亿元级别 [2] - 中国固态电池全链条产业规模快速攀升,材料需求量以万吨级计,设备投资以百亿级计 [2] 上市公司进展 - 利元亨打通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制造工艺,攻克电极干法涂布设备、电极辊压及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等关键技术 [2] - 嘉元科技铜箔产品覆盖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不同技术路线,已向多家企业批量供货 [3] - 东方锆业样品获部分固态电池材料厂家研发试用初步认可,鹏辉能源自研固态电池中试线预计三季度末建成 [3] - 华自科技研发固态电池热压夹具预计四季度交付样机,光华科技固态电池材料产品处于送样及优化阶段 [3] 资金流向与市场表现 - 截至9月19日,9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的固态电池概念股有26只,先导智能以46.93亿元净买入额居首 [4] - 宁德时代融资净买入35.24亿元,厦钨新能6.58亿元,国轩高科6.01亿元,赣锋锂业5.71亿元 [4][5] - 13只概念股获5家及以上机构预测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超20%,先导智能市值922.31亿元,年内涨幅194.87% [4][5] - 宁德时代市值16303.43亿元,滚动市盈率低于40倍,中科电气市值153.67亿元,中伟股份407.48亿元,格林美382.27亿元 [4][5]
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将改为出口配额制度,业内人士:供需将进入紧平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21:49
刚果(金)钴出口政策调整 - 刚果(金)自10月15日起结束钴出口禁令 10月16日起改为出口配额制度 2025年10月至12月配额1.8万吨 2026年和2027年每年最高出口量9.66万吨 [1][2] - 配额根据企业历史出口量比例分配 较2024年产量大幅下滑56% [1][2] 钴市场供需影响 - 中国钴湿法冶炼中间品进口量自6月起环比下滑62% 从5万吨降至8月0.5万吨 [1] - 下游企业将被迫大规模补库 钴价上行动力强 [2] - 行业进入紧平衡状态 印尼粗制氢氧化镍钴逐步放量补足部分供给 [1] 钴资源供应结构 - 全球钴原矿71%来源于铜钴矿(刚果金为主) 19%来源于镍钴矿(印尼为主) 3%来源于镍铜钴矿 7%来源于回收钴原料 [2] - 印尼镍钴矿或将弥补刚果金供给短缺 [2] 印尼钴资源开发企业 - 力勤资源湿法镍产能位于印尼 钴产品供应不受刚果金政策影响 9月22日股价一度上涨17% 收盘涨6.60% [1][3] - 公司印尼湿法冶炼年产能12万金属吨镍钴化合物 总镍设计年产能40万金属吨 [3] - 华友钴业印尼湿法项目MHP出货量约12万吨 同比增长超40% 新增参股2个红土镍矿 年产12万吨镍金属量的Pomalaa湿法项目已开工建设 [4] - 格林美印尼镍冶炼项目产能共15万金属吨/年 可伴生钴资源约1.2万金属吨/年 2025年上半年自产钴金属3667吨 同比增长125% [5][6] 钴需求趋势 - 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需求旺季来临 国内产业链库存加速去化 [2] - 电动汽车领域钴需求占比因磷酸铁锂体系冲击和三元材料低钴化趋势呈现减弱态势 [2]
格林美冲刺港交所 为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龙头
智通财经· 2025-09-22 21:46
公司上市申请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及中信建投国际[1] -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 股票代码002340[1] 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关键金属资源回收生产及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引领者 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领先企业[4] - 业务涵盖三大核心领域:关键金属资源回收、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新能源材料制造[4] - 2024年镍、钴、钨资源回收量中国排名第一 MHP权益产量全球前三[4] - 第三方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量2024年中国排名第一[5] - 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6] 关键金属资源业务 - 回收镍、钴、钨、锂、锗、钛、铜、锰、金、银及铂等关键金属[4] - 为镍钴钨冶炼技术及湿法冶金应用行业先驱 开发全球最大红土镍矿高压釜[4] - 印尼生产基地MHP年产能达15万吨[4] 电池与汽车回收业务 - 回收退役锂离子电池及报废电动汽车 部分电池梯次利用 其余拆解生产黑粉、磷酸锂等中间产品[5] - 回收处理燃油车与电动车 拆解车身回收金属[5] - 与全球超1000家汽车企业及电池制造商合作 中国设6家回收子公司均入选工信部白名单[5] 新能源材料业务 - 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及3C电池用四氧化三钴[6] - 与全球前十大锂离子电池企业中的九家建立长期合作[6] - 通过MHP生产、金属回收与电池回收实现部分关键原材料自给自足[6] 财务表现 - 2022年收入293.92亿元 利润13.32亿元[6][7] - 2023年收入305.29亿元 利润11.62亿元[6][7] - 2024年收入332亿元 利润13.28亿元[6][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175.61亿元 利润8.43亿元[6][7] - 毛利率2022年14.5% 2023年12.2% 2024年15.3% 2025年上半年12.5%[7] - 经营利润率2022年7.4% 2023年6.6% 2024年6.9% 2025年上半年7.0%[7]
新股消息 | 格林美冲刺港交所 为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龙头
智通财经· 2025-09-22 21:45
公司上市申请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 中信证券及中信建投国际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340 SZ) [1] 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关键金属资源回收生产及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的引领者 也是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的领先企业 业务涵盖关键金属资源回收 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 新能源材料三大核心领域 [4] - 在关键金属资源回收领域 公司镍 钴 钨回收量2024年中国排名第一 是全球镍钴钨冶炼技术及湿法冶金生产MHP(氢氧化镍钴)的先驱之一 拥有全球最大红土镍矿高压釜 MHP质量达行业领先水平 [4] - 在印度尼西亚生产基地MHP年产能达15万吨 按2024年MHP权益产量计 公司全球排名前三 [4] - 在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 公司从第三方采购退役电池并回收处理报废电动汽车电池 部分电池梯次利用 其余拆解生产黑粉 磷酸锂 磷酸铁 碳酸锂等金属中间产品 [5] - 公司回收处理报废汽车(含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 拆解车身并回收金属资源 已与全球超1000家汽车企业及电池制造商合作 在中国设立6家锂离子电池回收附属公司 均纳入工信部白名单 [5] - 以2024年回收量计 公司在第三方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国内排名第一 [5] -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 公司供应锂离子电池用三元前驱体 正极材料及3C电池用四氧化三钴 与全球前十大锂离子电池企业中的九家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6] - 以2024年出货量计 公司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全球供应量排名第二 凭借MHP生产 关键金属回收 电池回收三大业务能力 实现新能源材料生产部分关键原材料自给自足 [6] 财务表现 -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收入分别为293 92亿元 305 29亿元 332亿元 175 61亿元人民币 [6] - 同期年/期内利润分别为13 32亿元 11 62亿元 13 28亿元 8 43亿元人民币 [6] -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14 5% 12 2% 15 3% 12 5% [7] - 2024年经营利润率为6 9% 2025年上半年为7 0% [7]
新股消息 | 格林美(002340.SZ)冲刺港交所 为全球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龙头
智通财经网· 2025-09-22 21:44
公司上市申请 - 格林美于9月22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中信证券及中信建投国际 公司已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340.SZ) [1] 业务模式与行业地位 - 公司为核心金属资源回收及锂离子电池回收行业引领者 业务涵盖关键金属资源回收、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新能源材料制造三大领域 [4] - 在关键金属资源回收领域 2024年镍、钴、钨回收量中国排名第一 为全球MHP(氢氧化镍钴)生产先驱 印尼基地年产能达15万吨 按权益产量计全球排名前三 [4] - 在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 2024年第三方退役电池回收量中国排名第一 拥有6家工信部白名单企业 与超1000家汽车及电池制造商合作 [5] - 在新能源材料领域 三元前驱体及四氧化三钴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第二 与全球前十大电池企业中的九家建立合作 [6]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持续增长:293.92亿元(2022年)、305.29亿元(2023年)、332亿元(2024年) 2025年上半年收入175.61亿元 [6][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3.32亿元(2022年)、11.62亿元(2023年)、13.28亿元(2024年)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8.43亿元 [6][7] - 毛利率波动:14.5%(2022年)、12.2%(2023年)、15.3%(2024年)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12.5% [7] - 研发费用稳定在收入占比3%左右 2024年研发费用11.01亿元 [7]
据港交所文件: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新浪财经· 2025-09-22 21:19
公司动态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格林美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格隆汇· 2025-09-22 21:18
公司上市动态 - 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1]
格林美(002340):动态跟踪点评:镍钴自供创新高,正极材料稳步增长
西部证券· 2025-09-22 21:17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5] 核心观点 - 镍钴自供创新高,有效对冲刚果(金)钴原料禁运 [1][5] - 正极材料差异化竞争,固态电池材料取得突破 [2] - 动力电池回收增量提质,联合校企打造循环产业集群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达59.8%/42.1%/48.6% [3] 关键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业务 - 2025H1营业收入64.67亿元,同比+2.56%,占总销售规模36.83% [1][5] - 印尼镍资源项目镍金属出货4.4万吨,同比+112% [1][5] - 7月单月镍产出超万吨,预计2025年全年镍金属出货量超10万吨 [1][5] - 自产钴金属0.37万吨,同比+125% [1] 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 - 2025H1营业收入102.26亿元,同比+0.56%,占比总销售规模58.24% [2] - 四氧化三钴出货1.46万吨,同比+39%,毛利率12.40%(同比+2.21pct) [2] - 正极材料出货1.24万吨,同比+74%,毛利率9.07%(同比+2.36pct) [2] - 固态电池用三元前驱体实现量产,富锂锰基前驱体进入吨级认证阶段 [2] 动力锂电池循环利用业务 - 2025H1营业收入8.67亿元,同比+0.54%,占比总销售规模4.93% [3] - 回收拆解动力电池2.24万吨,同比+37% [3] - 联合岚图汽车、中创新航等12家单位共建产业创新实验室 [3] - 依托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攻关数字化回收、智能拆解等关键技术 [3] 财务预测数据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387.86/482.41/574.52亿元 [3][10] - 预计归母净利润16.30/23.17/34.44亿元 [3] - 对应EPS为0.32/0.45/0.67元 [3] - 预计毛利率13.1%/14.4%/15.8% [10] - 预计ROE提升至8.1%/10.6%/14.1% [10]
格林美:印尼项目伴生钴资源约1.2万金属吨/年
搜狐财经· 2025-09-22 16:12
印尼钴资源产能 - 印尼镍冶炼项目年产能达15万金属吨 可伴生钴资源约1.2万金属吨/年 [1] - 2025年上半年自产钴金属3,667吨 同比增长125% [1] - 2024年钴回收量达10,128吨 2025年上半年钴回收量5,187吨 [1] 供应链与成本优势 - 刚果(金)出口配额政策加剧中间流通环节供给紧张和价格波动 [1] - 公司依托印尼资源实现钴原料高度自供 有效对冲外部依赖风险 [1] - MHP产品吨镍成本经钴收益抵扣后极具弹性 驱动利润空间显著扩张 [1] 市场竞争地位 - 自供能力成为下游客户争夺的关键资源 加速市场份额提升 [1] - 全球钴供应链面临重大政策扰动之际 构筑起资源护城河 [1] - 强化镍钴原料自主可控能力 强化行业定价权 [1]
国泰海通建材鲍雁辛一周观点:消费建材基本面与预期兼具,玻纤全系列涨价周期-20250922
海通证券· 2025-09-22 14:50
行业投资评级 - 消费建材基本面与预期兼具,玻纤全系列涨价周期 [1] - 水泥行业政策执行和治理改善有潜力,海外拓展带来成长机会 [5] - 光伏玻璃9月新单有望大幅提价 [5] - 玻纤粗纱产销分化,电子布保持景气 [5] - 碳纤维风电需求环比修复,Q2盈利改善确定性较高 [5] 核心观点 - 消费建材基本面进入右侧,地产销售和开工数据筑底,Q3营收企稳改善预期增强 [1][15][20] - 玻纤全系列涨价启动,粗纱价格稳中偏强,电子布10月提价预期达10%以内 [2][6][49] - 美联储降息利好流动性、出口修复及红利方向,内需政策发力预期强化 [6] - 反内卷政策超预期,水泥和光伏玻璃行业供给优化成效显著 [7][27] - AI需求催化低介电布迭代,头部企业全产品布局优势凸显 [9][51] 细分行业总结 消费建材 - 地产链营收基数走低、价格战缓和及降本成效推动Q3企稳改善 [1][15][20] - 防水行业首次在原材料未涨价背景下集体提价,东方雨虹、三棵树盈利修复领先 [21] - 悍高集团2025-2026年预期净利润6.5亿、7.5亿,渠道多元与自动化生产提升竞争力 [16][17] - 濮耐股份氧化镁业务放量,格林美采购50万吨,2025年末产能达17万吨 [18] 水泥 - 本周全国水泥价格上涨0.5%,长三角提涨30元/吨,云南、陕西分别提价100元/吨、70元/吨 [4][28][57] - 华新水泥尼日利亚项目年化盈利超1亿美金,2026年贡献利润预计超10亿人民币 [11][12][31][32] - 反内卷政策推动产能优化,海螺水泥25H1吨毛利同比+18元/吨 [29][37] 玻璃纤维 - 粗纱淡季库存控制良好,旺季后价格稳中偏强;电子布10月提价预期明确 [6][49] - AI需求推动低介电布迭代,一代布池窑法成本比坩埚法低40% [9] - 中国巨石25Q2粗纱单吨净利超900元,电子布单平盈利约0.6元/米 [53] 光伏玻璃 - 9月新单提价至13元/平,头部企业单平净利修复至1-1.5元 [46][47] - 出口退税调整催化抢出口,海外布局成中长期胜负手 [46][47] 建筑玻璃 - 本周浮法玻璃均价1207.95元/吨,环比上涨10.94元/吨,库存高位压力仍存 [39][61] - 环保标准提升加速冷修,行业平均现金亏损加剧 [39][40] 碳纤维 - 风电需求环比修复,原丝价格维稳,民用市场盈利压力偏高 [55] - 吉林碳谷原丝价格稳定,产业链降价风险可控 [55] 区域与海外机会 - 新疆西藏基建确定性高,中吉乌铁路等工程催化需求 [14] - 华新水泥海外资产独立上市计划提振估值,尼日利亚产能扩至1500万吨/年 [12][13][33] 公司投资建议 - 玻纤推荐中国巨石、中材科技、菲利华 [10] - 水泥推荐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塔牌集团 [29][33] - 光伏玻璃推荐福莱特、信义光能、旗滨集团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