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洁美科技(002859)
icon
搜索文档
洁美科技(002859) - 关于“洁美转债”预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的提示性公告
2025-01-09 00:00
可转债发行 - 2020年11月4日公开发行6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60,000.00万元[3] 转股价格 - “洁美转债”当期转股价格为26.68元/股,期限2021年5月10日至2026年11月3日[1] - 2024年11月21日由26.80元/股调整为26.68元/股[3] 价格修正 - 2024.12.16 - 2025.1.8有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当期转股价格80%(21.34元/股)[1] - 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15个交易日低于80%,董事会有权提修正方案[2] - 修正方案经出席会议股东表决权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方可实施[5] - 触发条件当日召开董事会审议,次一交易日开市前披露公告[6]
洁美科技:事件点评:收购柔震布局复合铝箔,高端离型膜加速放量
民生证券· 2025-01-03 07:44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公司的离型膜业务将受到下游需求拉动并持续增长 [2]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8/3.59/4.62亿元 [2] - 对应当前的股价PE分别为34/24/19倍 [2] 收购柔震科技 - 洁美科技以3千万元人民币收购柔震科技56.83%的股权 [2] - 柔震科技专注于聚合物基金属复合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2] - 柔震科技已与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及终端客户开展深度合作 [2] - 柔震科技是部分锂电池客户复合铝箔的唯一批量供应商 [2] 薄膜业务协同 - 薄型BOPET是柔震科技主要产品复合铝箔集流体的原材料 [2] - 洁美科技的BOPET薄膜业务与柔震科技的主营业务具备较强的产业链协同性 [2] - 本次收购可以进一步带动公司在超薄型BOPET薄膜产品领域的研发 [2] 离型膜业务 - 24Q3公司载带产品的稼动率在9成左右 [2] - 24Q4较上一季度整体稼动率变化不大 [2] - 公司已经打通离型膜产业链,部分离型膜已经实现原材料BOPET膜自制 [2] - 目前离型膜年产能4亿平米,其中浙江安吉基地年产能3亿平米,广东肇庆基地年产能1亿平米 [2] - 广东肇庆基地离型膜总共规划了年产能2亿平米,二期新增的年产能1亿平米会根据客户放量的进度确定投产节奏 [2] - 天津基地规划的年产能4.8亿平米的离型膜正在根据计划有序进行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8/24.07/30.56亿元 [6]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58/3.59/4.62亿元 [6]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每股收益0.60/0.83/1.07元 [6]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PE分别为34/24/19倍 [6]
洁美科技(002859) - 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1-03 00:0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通知2024年12月30日发出,2025年1月2日召开[1] - 会议应出席董事7名,实际出席7名[1] 议案情况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议案》[1] - 该议案表决结果:同意7票,反对0票,弃权0票[2] - 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公告(公告编号:2025 - 002)[2]
洁美科技(002859) - 关于2024年第四季度可转债转股情况的公告
2025-01-03 00:00
可转债情况 - 2020年11月4日公开发行600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60,000.00万元[3] - 可转债初始转股价格27.77元/股,2024年11月29日生效价格26.68元/股[3][4] - 2024年第四季度“洁美转债”因转股减少19,700元(197张)[1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转债余额为599,206,400元(5,992,064张)[10] 转股价格调整 - 2021年5月25日,因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转股价格调为27.83元/股[4] - 2022年12月,因非公开发行股票,转股价格调为27.02元/股[6] - 2024年6月5日,因实施2023年利润分配方案,转股价格调为26.75元/股[8] 股份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限售股数量25,326,763股,占比5.88%,无变动[10] - 2024年第四季度无限售流通股数量增至405,585,876股,占比94.12% [10] - 2024年第四季度总股本增至430,912,639股,占比100.00% [10]
洁美科技拓展新能源材料领域,获柔震科技控制权
证券时报网· 2024-12-31 15:11
公司动态 - 洁美科技以3000万元人民币受让柔震科技股权并获得控制权,成功拓展聚合物基金属复合膜材料布局 [1] - 本次交易有助于洁美科技加强超薄型BOPET薄膜产品研发,拓展薄膜表面处理工艺,完善涂布技术平台,提升创新能力 [4] 技术优势 - 柔震科技专注于金属镀层与高分子层相结合的复合集流体产品,拥有多项锂电池相关专利技术与十余款金属聚合物复合集流体产品 [1] - 洁美科技在电子级薄膜材料领域深耕多年,配备先进BOPET薄膜生产线,形成离型膜、流延膜等关键电子薄膜材料研发与生产能力 [2] - 柔震科技承担"十四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同宁新材料研究院共建研发中心,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能力处于行业前沿 [3] 市场应用 - 柔震科技产品适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替代传统铝箔或铜箔,覆盖动力、3C、储能等多场景应用 [1] - 柔震科技是部分锂电企业复合铝箔唯一批量供应方,相关产品获得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客户验证并形成批量订单 [3] 协同效应 - 洁美科技的薄型BOPET技术优势与柔震科技复合铝箔集流体核心原料相互赋能,呈现协同效应 [2]
洁美科技:关于收购取得的控股子公司浙江柔震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的公告
2024-12-30 18:0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3000万元受让股权取得柔震科技56.8334%控制权[2] - 2024年12月30日柔震科技完成工商变更登记[2] - 收购资金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1%[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柔震科技有10余款金属聚合物复合集流体产品[6] - 柔震科技承担“十四五”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子课题[6] 协同优势 - 公司BOPET薄膜业务与柔震科技主营业务有产业链协同性[7]
洁美科技:关于公司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到期后延期购回的公告
2024-12-12 18:35
股权质押 - 浙江元龙950万股质押延期购回至2025年12月11日,占其持股4.72%,总股本2.20%[2] - 截至披露日,浙江元龙持股46.74%,已质押股份占其所持40.26%,总股本18.82%[2] 股东持股 - 方隽云持股7.78%,未质押股份占比75.00%[2] - 安吉百顺持股1.60%,无质押股份[2] 其他信息 - 截止2024年12月10日公司总股本4.30912639亿股[3] - 浙江元龙基于融资安排办理延期购回,无平仓风险[4]
洁美科技:关于公司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质押及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4-12-11 17:14
股份质押 - 浙江元龙本次质押1520万股,占所持7.55%、总股本3.53%[1] - 浙江元龙本次解除质押1470万股,占所持7.30%、总股本3.41%[1][2] - 浙江元龙累计质押8110万股,占所持40.26%、总股本18.82%[3] 股东持股 - 截至2024年12月10日,公司总股本430912639股[3] - 浙江元龙持股201421240股,比例46.74%[3] - 方隽云持股33530217股,比例7.78%[3] - 安吉百顺持股6896527股,比例1.60%[3] - 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41847984股,比例56.12%[3] 其他 - 浙江元龙资信好,本次质押风险可控,无平仓风险[4] - 控股股东股份变动达规定将及时披露[4]
洁美科技: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4-12-06 11:47
担保情况 - 公司为江西洁美8.38亿元银团贷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2] - 公司拟在31亿元融资额度内,江西洁美可获担保额度14.578408亿元[4] - 截至公告日,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担保实际授信26.53亿元,占比89.06%[16] - 截至公告日,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担保总余额7.342488亿元,占比24.65%[16] 江西洁美财务数据 - 2024年9月30日资产总额7.1533590816亿元,负债4.1716743534亿元[8] - 2024年9月30日银行贷款1.1507819445亿元,净资产2.9816847282亿元[8] - 2024年1 - 9月营收2.6122770306亿元,利润总额0.2110845543亿元[8] - 2024年1 - 9月净利润0.1910515605亿元[8]
洁美科技(002859) - 2024年12月4日至12月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12-05 18:13
财务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4,158.63万元,同比增长19.08% [2]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16.27万元,同比增长2.73% [2] - 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00.77万元,同比增长1.82% [2] 产能与研发 - 离型膜年产能4亿平米,其中浙江安吉基地年产能3亿平米,广东肇庆基地年产能1亿平米 [2] - 广东肇庆基地离型膜二期规划新增年产能1亿平米,投产节奏将根据客户需求确定 [2] - 天津基地规划年产能4.8亿平米的离型膜,目前处于厂房建设和设备预订阶段 [2] -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短期内对利润有一定影响,但长期有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 - 公司拥有安吉研发中心和上海创新中心两大研发基地,分别承担技术平台建设和前沿技术研发任务 [4] 生产基地建设 - 天津生产基地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处于厂房建设和设备预订阶段 [2] - 菲律宾工厂已进入试生产阶段 [2] - 马来西亚工厂扩建已进入厂房内部装修阶段 [2]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明确将离型膜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计划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实现产品中高端化 [4] - 公司关注电子信息行业产业链机会,重点布局电子元器件封装材料和半导体材料领域 [4] - 公司发展路径包括内生发展(自建)和外延发展(并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