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明技术(002970)

搜索文档
锐明技术:关于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4-12-10 18:35
现金管理计划 - 公司拟用不超5亿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2] - 投资品种为流动性好、安全性高的产品[2] - 额度自2025年1月19日起12个月内有效,可循环使用[4] 风险与管控 - 投资受市场波动影响,短期收益不可预期[8] - 公司选信誉良好银行合作,控制投资风险[9] - 多部门监督审计,必要时聘专业机构[9]
锐明技术: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4-12-02 19:06
股东会信息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现场会议于12月2日15:30召开,网络投票同日进行[4] - 出席股东及代理人191人,所持表决权股份108,322,228股,占比62.2218%[9] 议案表决 - 《关于出售子公司股权暨被动形成财务资助的议案》审议通过,同意106,110,865股,占比97.9585%[14] 股份情况 - 公司有表决权股份总数剔除回购股份专用证券账户等所持股份,分别为794,000股、893,500股、1,040,000股[9]
锐明技术:北京市金杜(深圳)律师事务所关于深圳市锐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之法律意见书
2024-12-02 19:06
股东会信息 - 公司于2024年12月2日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会,董事长主持[4][6] - 出席股东191名,代表有表决权股份108,322,228股,占比62.2218%[7] 议案表决 - 《关于出售子公司股权议案》同意106,110,865股,占比97.9585%[11] - 反对2,195,363股,占比2.0267%[12] - 弃权16,000股,占比0.0148%[12]
锐明技术(002970) - 锐明技术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4-12-02 10:04
公司概况 - 公司代码:002970,简称:锐明技术 [3] - 活动类型:现场参观、机构策略会 [2] - 接待人员: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孙英,证券事务专员龚晓涵 [4] 海外业务 - 海外业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主要集中在美欧,占比约76% [4] - 海外团队规模约140人,其中近40%为当地人员 [5] - 公司在越南设有智能制造中心,应对关税问题 [5] - 海外业务展望:全球商用车市场庞大,公司产品需求契合度高,销售网络不断完善 [5] 技术与创新 - 公司累计拥有专利超530项,其中发明专利约140项,软件著作权260多项 [5] - 核心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清视频、云计算等 [4] - 公司注重网络安全,设有专业IT部门负责数据和网络安全的日常维护 [4] 财务与税务 - 2023年综合税负率约4%,今年至三季度末为3% [7] - 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 [7] 战略与展望 - 公司聚焦商用车载领域,行业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渗透率较低 [5] - 公司暂无重大融资和并购重组计划 [7] - 公司愿景:在商用车行业深度耕耘,努力向千亿市值目标迈进 [7] 品牌战略 - 公司采用双品牌战略,国内市场逐步推行自主品牌,海外市场根据区域情况灵活调整 [7]
锐明技术: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
2024-11-27 16:27
股票期权注销 - 2024年10月22日审议通过注销2022年部分股票期权议案[1] - 5名离职激励对象的4.90万份未行权股票期权被注销[1] - 近日4.90万份股票期权注销事宜办理完成[1] 影响说明 - 注销符合规定,原因、数量合法有效,流程合规[2] - 注销不影响股本结构,不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利益[2]
锐明技术20241122
2024-11-25 13:16
行业或公司 * **公司**:瑞铭技术 * **行业**:商用车辆及相关产品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剥离与聚焦**:公司剥离外企加工业务,聚焦主业,提升毛利率,符合长期发展战略。[1] 2. **区域市场增长**:美洲和欧洲为稳定收入来源,亚太和中东市场增速高,未来为发展重点。[3] 3. **新兴市场布局**:亚太和中东市场销售额有望过亿,为后起之秀。[4] 4. **产品侧重点**:不同区域市场产品侧重点略有差异,但货运均为重点。[6] 5. **国内市场**:国内市场处于恢复性增长,向价值市场转移,矿山业务前景良好。[8] 6. **软件与硬件**:软件占比对产品价值影响较大,但公司更注重整体解决方案。[10] 7. **欧标业务**:欧标业务受限,销售额不足2000万,非公司产品销售主力。[15] 8. **关税应对**:越南工厂销售额过亿,有效应对美国加征关税风险。[17] 9. **风险应对**: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数据中心、国际结算中心等,防范数据风险。[23] 其他重要内容 1. **北美市场**:北美业务占比约3.6亿,以校车和货运为主。[6] 2. **欧洲市场**:欧洲市场以货运为主,占比超过80%。[6] 3. **中非市场**:中非市场以货运为主,校车和公交处于起步阶段。[6] 4. **亚太市场**:亚太市场以货运为主,其他业务占比较小。[6] 5. **中东市场**:中东市场以货运为主,其他业务占比平分秋色。[6] 6. **车名车市场**:公司已在车名车市场打开销售局面,但非主力发展方向。[24]
锐明技术:关于召开公司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通知
2024-11-15 21:54
会议时间 - 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于12月2日15:30现场召开,网络投票9:15 - 15:00[2][3][34] - 股权登记日为2024年11月26日[7] 会议审议 - 审议《关于出售子公司股权暨被动形成财务资助的议案》[11][34] 登记方式 - 现场登记时间为11月28日9:00 - 11:30及14:00 - 16:00,地点在深圳南山智园B1栋16楼报告厅[13] - 邮件登记须在11月28日16:00前[13] 投票信息 - 网络投票代码为362970,简称锐明投票[25] - 深交所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12月2日9:15 - 9:25、9:30 - 11:30和13:00 - 15:00[27] - 深交所互联网投票系统投票时间为12月2日9:15 - 15:00[29] 其他事项 - 会议预计半天,出席人员费用自理[17] - 非累积投票提案选择规定及授权委托、参会登记相关说明[34][35][38]
锐明技术: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1-15 21:54
会议情况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于2024年11月15日召开,7名董事全部出席[2] 股权出售 - 审议通过出售控股子公司锐明科技股权议案,估值6500万元[3] - 《关于出售子公司股权暨被动形成财务资助的议案》待提交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6] 股东会相关 - 审议通过《关于提请召开2024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议案》[7]
锐明技术:关于出售子公司股权暨被动形成财务资助的公告
2024-11-15 21:54
股权交易 - 公司拟3098.55万元转让锐明科技47.67%股权,广交数科2730万元受让42%,锐盈投资368.55万元受让5.67%[2] - 交易完成后公司持有锐明科技股权比例从66.67%变更为19%,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2][14] - 锐明科技整体估值6500万元[2][25] 财务数据 - 广交数科2023年度资产总额3573.18万元、负债总额33.43万元、净资产3539.75万元、营业收入277.81万元、净利润111.32万元[7][8] - 锐明科技2024年9月30日资产总额47221.51万元、负债总额44878.31万元、应收款总额10394.66万元、净资产2343.20万元[14][15] - 锐明科技2024年1 - 9月营业收入49898.43万元、营业利润1410.85万元、净利润1504.65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4285.03万元[15] 款项安排 - 截至公告披露日,锐明智能对东莞锐明科技应收款项为3460.14万元,转让后被动形成财务资助[3][21] - 东莞锐明科技已签署《还款承诺书》,约定还款计划[4] - 交易协议生效后5个工作日内,乙方付第一笔股权转让款1392.3万元,占应付总额51%;丙方付200万元[20] - 目标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30日内,乙方付第二笔股权转让款1337.7万元,占应付总额49%;一年内丙方付168.55万元[20] - 东莞锐明科技欠付厂房租金2025年6月底前结清,特殊情况最迟9月底结清;欠付设备租金2026年12月底前结清,特殊情况最迟2027年3月底结清[23] 决策与影响 - 2024年11月15日董事会和监事会全票通过出售股权暨财务资助议案,财务资助事项需提交股东会审议[5] - 本次交易不涉及人员安置、土地租赁、债务重组,完成后无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26] - 锐明科技主要收入来自外部客户代工订单,属非主营业务[27] - 转让控股子公司股权利于公司聚焦核心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增加流动资金[29] - 被动形成财务资助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不损害公司及中小投资者利益[29]
锐明技术:第四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4-11-15 21:54
会议情况 - 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第七次会议于2024年11月15日召开,3名监事全部出席[2] 股权交易 - 公司拟转让深圳市锐明科技有限公司42%股权给广州广交数科,5.67%给东莞市锐盈投资[3] 议案进展 - 《关于出售子公司股权暨被动形成财务资助的议案》审议通过,待股东会审议[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