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迪安诊断(300244)
icon
搜索文档
迪安诊断(300244) - 2015年12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8 09:13
行业趋势与市场分析 - 独立实验室行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是技术创新,公司通过设立生命科学研究院和搭建新兴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创新实践 [2] - 整个诊断市场规模为1500-2000亿,独立实验室占5%的份额,而美国为40%,澳大利亚为80% [4] - 国家主导分级诊疗,医疗资源下沉,区域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公司加快二级实验室发展,重点布局二线城市 [4] - 基因测序领域,肿瘤与遗传病是重点,公司希望通过检验、病理、测序平台及影像技术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4] 公司战略与规划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产业链融合,发掘更多增长点,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3] - 公司坚持以诊断服务为核心主业,平台延伸考虑与主业的协同性,提升主业竞争力 [4] - 公司通过设立产业基金,借助专业投资团队和融资渠道,加快外延式发展,巩固行业地位 [5] 业务布局与创新 - 公司启动遗传与肿瘤诊断项目推广,通过渠道整合加快市场渗透与布局速度 [2] - 公司完成线上"云检验"平台搭建,与其他移动医疗平台深度合作,推动线上线下融合 [3] - 公司在体检连锁扩张方面,致力于浙江市场,与杭州解百、百大集团合作设立国际健康管理中心 [3] - 公司进入体检领域,利用诊断技术优势和韩国高端体检中心资源,尝试突破B2B进入2C领域 [4] 市场影响与应对 - 检验降价对市场有双面性,一方面降低利润水平,另一方面增加诊断外包业务,降价成为驱动外包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 [3] - 公司通过规模驱动效益提升,无需过度解读降价影响 [3] 合作与投资 - 公司与阿里合作,尝试互联网+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是必然趋势 [3] - 公司与韩国SV合作设立基金,面向韩国市场,寻求核心技术企业嫁接中国市场 [4] - 公司与高特佳基金合作,主要面向IVD生产与服务机构 [4] - 公司与杭工信合作设立并购产业基金,投资方向基于渠道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4]
迪安诊断(300244) - 2015年1月1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7:28
战略布局与未来发展 - 公司坚持在主营业务上做强、做专、做精、做深,并以"4+4"的布局速度快速进行全国扩张 [3] - 2014年完成四个中心开业,并启动四个中心的筹建 [3] - 社区和乡镇市场的潜力巨大,尤其是分级诊疗和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对第三方检测有巨大推动作用 [3] - 公司在健康产业上下游做了布局,未来两年将不断开发创新性产品以提升市场竞争力 [3] - 公司与韩国产业基金合作,拓宽国际视野,并在B2C领域进行尝试 [3] 分级诊疗政策影响 - 社区医疗机构在公司客户结构中越来越重要,业务增量较快 [3] - 公司将开发基层医疗机构的潜力与提升对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作为今年的工作重点 [3] 资金用途与投资并购 - 增发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并购项目、实验室的连锁拓展、体检项目的拓展、新技术平台与生产平台的建设 [3] 博圣整合与业务协同 - 对博圣的整合旨在产生乘积效应,博圣在妇产科、儿科领域精专且客户粘度高 [4] - 博圣在全国六个省市开展产前筛查与新生儿筛查业务,公司将帮助博圣拓展空白市场 [4] - 博圣的商业模式体现在与高端医院共建筛查中心,并通过设备投放、人员投入和信息化建设与客户形成高粘度 [4] - 博圣的业务结构中,新筛项目占60%,产筛项目占40%,未来两者发展速度将趋向于等同 [5] 健康保险合作 - 公司与复星医药在健康保险上的合作基于大健康产业生态圈的考虑,健康保险在生态圈中起重要作用 [5] - 美国第三方检测在商业保险的刺激下发展,中国市场需求巨大 [5] 数据利用与盈利模式 - 公司已有专门团队着手大数据工作,未来将引进生物信息领域人才 [5] - 公司在生物信息领域的技术差异较大,未来将在这方面取得成果 [5]
迪安诊断(300244) - 2015年1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16:51
公司战略布局 - 2014年实施“4 + 4”连锁扩张战略,开业运营4个中心,筹备4个中心,围绕健康产业链进行上下游延伸,探索新商业模式 [3] - 2015年主题是变革和创新,更关注内部体系完善和团队提升 [3] - 未来两到三年,省一级布局完成后集中资源精耕下沉乡镇和社区客户网络 [5] 业务领域拓展 - 与国内外一流高校及研究所交流合作,加大技术投入和学科建设布局 [4] - 往上游拓展研发生产规模化,在建成的GSP生产基地拿到TCT等第一批产品,二、三类产品报批中 [3] - 往下游实现B2C突破,2014年与韩国SCL进行实质性合作 [3] 业务占比规划 - 未来三到五年,专注健康诊断产业,在主业做勤、做强、做精,顺势拓展上下游业务,健康诊断产业在生态圈占比超80% [4] 业务关系平衡 - 强调差异化竞争、多维度共赢,根据医院发展阶段提供合作方案,模式组合让公司发展道路不同 [4] 数据价值挖掘 - 重视医疗生物大数据,组织专门团队对生物样本库、数据质量把控及深度挖掘分析进行研究探索 [4] 应对费用趋势 - 2005年浙江省调整检验收费标准后,公司通过规模效应实现成本领先,认为检测费用降低会给规模优势企业带来更多业务量 [4][5] 企业合作整合 - 与博圣合作,遵循“位置不动、平台更大、资源共享”原则,注入文化、管控、专家资源,嫁接终端渠道及技术平台 [5] 渠道布局策略 - 乡镇和社区客户网络布局下沉是战略重点,利用PPP模式,思考渠道建设、结合政府资源和移动医疗技术创新 [5] 行业政策看法 - 认为国家会加强网上诊断规范性,加强医生资格审查及线下转诊 [5] - 认为“医药分离”理论上难实现,解决方式有政府补贴、药房外包、医院不开药房等,但都存在问题,需从购销体制分层次解决 [6]
迪安诊断(300244) - 2016年7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8:02
政策影响 - “两票制”目的是减少流通环节控费、采购阳光化、强调冷链监控,倾向有规模和冷链物流能力企业,迪安产品经销规模领先,有价格和冷链物流优势 [2][3] 市场竞争 - IVD 上市公司转型模式多样,迪安“服务 + 产品”模式符合市场特征,在实验室网络、运营服务、客户和产品资源上有优势,将利用优势转型扩大市场覆盖率 [3][4] 业务关系 - 独立实验室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诊断外包服务,利于医院外包高成本项目,推动基层首诊制落地 [4] 业务现状 - 迪安服务 12000 家客户,医学检验服务外包占比不到 5%,外包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降,但规模机构利润率较稳定 [5] 业务进展 - 迪安组建特检团队,利用分子诊断和质谱技术平台,围绕多疾病领域,通过多种模式进行业务渗透 [5]
迪安诊断(300244) - 2016年6月22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7 07:50
公司投资与合作 - 公司近年在IVD领域战略投资,选择经销商关注企业文化整合匹配度、产品市场竞争优势及占有率、终端客户互补性和创始团队转型决心等,战略投资以罗氏诊断产品代理商为主 [2][3] - 公司冷链物流基于标本运输物流团队打造,深海冷链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与国外供应商合作获部分产品中国独家代理权,开始探索承接其他医疗机构存储和运输 [3] 市场情况 - 国内IVD市场基数小、增速快,产品集中在免疫诊断和生化诊断,这两个领域技术国内已成熟 [3] - 检验外包行业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空白市场大 [4] 业务定价 - 公司检验项目分两类,一类按各省市物价部门标准收费一定比例与医院结算,另一类由公司根据检验成本加利润自主定价 [3] 网络布局 - 2015年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占公司总客户数60%以上,公司以“4 + 4”节奏扩张建立一级中心,计划近2 - 3年建成30家左右一级中心,覆盖28个以上省市,再提速建设二级中心,合适时机建设快速反应点 [3][4] 政策影响 - 医保控费促使医院重视成本费用效益管理,对第三方检验外包市场利大于弊,会使医院更多外包成本高或效益差的检验项目 [4] 生产平台 - 公司已建成3000平方米体外诊断试剂生产车间及质检中心、300多平方米仓储中心,搭建微生物快速诊断技术平台、荧光定量PCR技术平台、细胞病理平台,自有产品在报证阶段 [4]
迪安诊断(300244) - 2015年12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9:18
2016年战略布局 - 继续推进“4 + 4”布局策略,在甘肃、安徽、西安、福建设立第三方实验室基础上,再新设不少于4家中心实验室或区域中心 [3] - 加大渠道资源整合,加速推进“服务 + 产品”商业模式升级,推动托管及区域中心模式复制 [3] - 重点打造大遗传诊断及肿瘤基因诊断平台,推动遗传咨询师培训与遗传诊断中心建设 [3] - 生产平台围绕分子诊断产品,侧重于微生物快速鉴定等产品报证以及测序类产品开发与产业化 [3] - 司法鉴定、CRO、健康管理等协同业务版块在合作形式与区域扩展上有重大突破 [3] 博圣项目进展 - 2015年切入优生遗传细分市场,2016年继续携手博圣,通过后续整合方案实施促进遗传诊断领域影响力与扩大市场份额 [3] 与泰格合作情况 - 与泰格合资建立CRO临床中心实验室,打造临床诊断一体化服务平台,提升签单能力与强化临床试验服务能力,合资公司正在设立中 [3] 肿瘤检测与基因健康小镇 - 已搭建技术平台与组建专业技术队伍,多款肿瘤检查套餐推向市场 [4] - 2016年参与“基因健康小镇”建设,打造基因健康产业集聚区 [4] - 高通量测序室间质评选择乳腺癌19易感基因检测,5个基因均为肿瘤易感基因,胚系突变室间质评结果预计2016年4月公布 [4] 司法鉴定规划 - 司法鉴定业务有较高社会影响力与公信力,鉴定内容涵盖多领域 [4] - 2016年继续引进体系内专家人才,携手成熟区域合作伙伴连锁化复制,着重打造核心鉴定学科 [4] 第三方影像考虑 - 关注第三方影像,赴国外多次考察,研究“检验 + 影像”体内体外诊断一体化模式,合适时机尝试 [4][5] 浙江健康产业联合会价值 - 联合会集合浙江全省近300家健康相关企业和机构,顺应政策导向,为实现2020年健康产业万亿目标而设 [5] - 公司作为第一届联盟理事长单位,代表行业对接整合资源,实现与众多企业协同创新,未来共同发起健康产业基金,孵化培育项目 [5]
迪安诊断(300244) - 2017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3:36
分组1:医疗改革对IVD行业及迪安诊断的影响 - 对IVD行业产生影响的医疗改革主要有两票制、配送商遴选、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等 [3] - “两票制”加速行业洗牌,医联体政策推动区域内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 [3] - 政策对迪安诊断的影响包括提高行业集中度、推动技术和服务提升、呈现平台化态势 [3] 分组2:渠道商选择迪安诊断的原因 - 迪安诊断与渠道商优势互补,区域经销商缺乏实验室运行等经验,迪安诊断有十多年运营经验、30多家中心实验室和产业链布局 [4] - 双方合作是大势所趋,合并后渠道商可借助迪安优势快速发展 [4] 分组3:迪安诊断全国布局状况 - 迪安诊断核心主业是第三方医学实验室,全国连锁化运营领先,目前在全国布局25家省级中心、5家区域中心,今年将完成省级布局 [5] - 医联体、分级诊疗政策给独立实验室带来机遇与挑战,区域中心有成功标杆,还有新模式在探索 [5] 分组4:IVD行业及迪安诊断业务模式 - IVD行业目前有渠道代理、服务外包、集采3种模式 [5] - 国外独立实验室早期集中在普检业务,近5 - 10年多与药厂合作进入诊疗一体化模式,诊所业务规模达70% - 80% [5][6] - 迪安诊断从代理业务起家,历经两轮转型,模式从1.0代理到2.0服务外包再到3.0合作共建,不断升级 [6] 分组5:司法鉴定情况 - 司法鉴定市场约50亿,行业纯利润高,但有不良竞争,国家反腐推进后情况会改善 [6] - 公司有限开展司法鉴定,做有核心竞争力工作,推进网络化运行,走向技术服务,目前主要是培训,项目可行性较好 [6][7] 分组6:迪安诊断成本量化指标应对措施 - 随着规模增加,提升采购议价能力和内部运营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实验室自动化与智能化降本增效 [7] - 优化项目结构,对有核心技术优势的项目产业化调整成本结构 [7]
迪安诊断(300244) - 2017年6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13:32
行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第三方实验室是社会化专业分工趋势和分级诊疗重要支撑,国家政策支持其发展 [2][3] 公司经营策略与优势 - 覆盖2000多项检验项目,有成本领先优势,坚持“服务 + 产品”双轮驱动战略,实现全国布局和产业链整合 [3] - 拥有强大供应链资源与运营管理能力,能提供量身定制专业化管理 [6] - 有近几百人售后服务团队,可快速响应客户服务 [7] 公司发展策略与市场空间 - 加快全国布局,实现省会城市实验室网络全覆盖,下一步下沉区域中心 [4] - 诊断外包市场因医院分成比例提高、大型实验室优势、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和政策出台而扩容 [4] 公司收购与协同 - 基于行业变革判断运用资本扩张,进行渠道整合以实现战略转型 [4][5] - 与渠道商在客户资源、共建实验室、角色转型等方面协同发展 [5][6] 公司客户结构 - 服务外包客户中,二级医院占比约40%,三级医院占比约20%,其他为二级及以下医院 [6] 公司对基因诊断行业的态度 - 重视基因诊断行业发展,获牌照,加大专家引进、技术研发,与三甲医院合作推广诊疗一体化 [7]
迪安诊断(300244) - 2016年9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6 09:38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卓越的实验室运营能力,超12年运营经验,服务检测人员超1亿,检测数据达10TB,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独立实验室之一 [2][3] - 完善的中国市场布局与强大的业务资源,业务渠道覆盖全国24个省份,服务客户总数达12000家,预计2016年末全国实验室数量达30家 [3] - 领先的研究与技术能力,拥有省级研发中心、首席专家团队和多个自主研发转化平台,搭建了多种技术平台 [3] - 专业的冷链物流能力 [3] - 高度融合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外包诊断服务、IVD产品销售等全产业链布局 [3] 行业竞争理解 - 公司加速实验室建设,基于良好财务结构和资本运作能力可承载快速布局节奏,近几年保持较高增长速度 [3] - 分级诊疗及医保控费政策推动下,医疗机构倾向提高外包服务比例,市场需求递增,行业市场持续扩容,但第三方诊断外包占比仍小,公司有领先优势和创新商业模式 [3] 特检业务情况 - 公司将肿瘤、遗传和血液病等纳入特检范围,定位是普特检结合,特检团队独立建设 [3][4] - 在肿瘤领域做高端布局,在遗传领域举办培训班,近300多咨询师获省卫计委牌照,未来申请国家级培训班 [4] - 以抢占特检技术制高点为竞争策略,致力于提高特检业务精准性和核心竞争力,2016年7月推出“基因小镇”项目,帮助医院建立学科建设 [4] 医院合作相关 - 公司商业模式灵活,对市场敏感度高,业务服务版块可满足各级医院不同发展阶段需求,能迎合和调整医院态度 [4] 毛利率情况 - 公司上市以来毛利率合理性存在争议,商业模式创新,因代理商身份采购成本相对较低,注重成本效率和控制 [4][5] - 现阶段毛利率对比是局部比较,随着同行进入,毛利率将更合理比较,体现公司管理能力 [5] 渠道整合标准 - 选择有竞争优势代理品牌、足够客户资源且与原有客户结构互补的经销商,首选罗氏诊断经销商 [5] - 希望经销商是有梦想、有愿景、高度认可公司、有意愿做大健康产业的事业合伙人,整合中嵌入及推广全产业链增值服务 [5]
迪安诊断(300244) - 2017年8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5 09:54
公司概况 - 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学诊断服务和产品的公司[1][2] - 公司致力于成为"医学诊断整体化服务提供者",加速推进了全国实验室网点布局[2] -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新疆、长春、福建、青海和河北等地开设了省级实验室,并正在筹建西藏、海南等地的省级实验室[2][3] 实验室布局和盈利情况 - 单个实验室的盈亏平衡点呈上升趋势,目前收入需达到3000万元左右,盈亏平衡时间多为3年左右[3] - 实验室投资规模呈扩大趋势,省级实验室建设投入已达到3000万元左右[3] - 诊断服务价格呈下降趋势,需要增加样本检测量以达到预定营收目标[3] - 部分地区第三方诊断市场接受度不高,需要一定时间培育市场[3] - 国内第三方医学诊断市场占比仅3.5%-5%,行业发展空间较大[3] 健康管理业务 - 公司搭建了韩诺健检、美生健检、全程国际和苍南健检等四个健康管理业务[5][6] - 公司倾向选择与医院有机结合的健康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公司在医疗终端资源[6] 诊断产品和服务业务 - 公司产品销售收入14.01亿元,同比增长50.29%,毛利率有所提高[6] - 公司诊断服务收入8.89亿元,同比增长30.55%,毛利率43.23%[6] - 未来合作共建模式和精准诊断中心项目是公司的重点布局[6] 渠道商收购情况 - 公司收购的渠道商整体业绩表现良好,基本符合预期[7][8] - 公司在收购时估值较为保守,即使个别项目未完全完成对赌业绩,也不会马上构成商誉减值[7][8] - 公司正在与渠道商进行沟通,要求其加大投入以实现转型,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