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安诊断(300244)

搜索文档
1.50亿主力资金净流入,阿尔茨海默概念涨1.74%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17:18
阿尔茨海默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5月13日收盘,阿尔茨海默概念板块上涨1.74%,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五位 [1] - 板块内24只个股上涨,华大基因、迪安诊断、美年健康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4.55%、8.27%、6.72%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ST双成、金凯生科、联影医疗,分别下跌4.96%、1.15%、0.80% [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阿尔茨海默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0亿元 [2] - 16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5只个股净流入超3000万元 [2] - 华大基因主力资金净流入1.26亿元居首,通化金马、鲁抗医药、热景生物分别净流入7912.36万元、6213.39万元、3651.30万元 [2] 个股资金流入特征 - 诺唯赞、华大基因、康恩贝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前,分别为14.13%、10.91%、10.08% [3] - 华大基因换手率达5.13%,通化金马换手率4.77%,鲁抗医药换手率11.15% [3] - 资金流出方面,恩华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出3545.04万元,净流出率-15.45%;联影医疗净流出7457.71万元,净流出率-14.56% [4][5] 板块相对表现 - 阿尔茨海默概念板块在涨幅榜排名第五,仅次于中韩自贸区(3.03%)、航运概念(2.51%)、硅能源(2.30%)和环氧丙烷(1.95%) [2] - 同期跌幅居前板块包括中船系(-3.40%)、国产航母(-2.37%)和军工信息化(-2.16%) [2]
迪安诊断(300244) - 关于参加浙江辖区上市公司2025年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暨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08 15:52
活动信息 - 公司将参加2025年浙江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暨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2] - 活动于2025年5月13日15:00 - 17:00网络远程举行[2] - 参与途径为登录“全景路演”网站等[2] 参会人员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海斌等将参会(以实际出席为准)[2] 交流内容 - 活动围绕公司2024年度业绩等问题与投资者交流[2]
迪安诊断(300244):政策扰动+经营优化影响表观业绩 看好AI加速赋能
新浪财经· 2025-05-07 08: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5亿元,同比下降20.45% [1] - 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190.66%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211.77% [1] - 销售费用率10.95%,同比提升2.18pp,管理费用率5.78%,同比提升0.10pp [1] - 毛利率26.39%,同比提升0.87pp,净利率0.18%,同比下降2.39pp [1] 业务分析 - 诊断服务收入7.98亿元,同比下降30.55%,主要受DRG、收费价格调整等政策影响 [2] - 渠道代理产品收入15.76亿元,同比下降15.13%,受集采等因素影响 [2] - 自有产品收入0.83亿元,同比增长9.21%,得益于质谱、病理等特色产品放量 [2] - 公司战略性关停重组部分低效检验实验室,聚焦ICL主业 [2] 现金流与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及票据74.77亿元,同比减少9.98亿元 [2] - 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69亿元,同比增加0.98亿元 [2] - 公司成立专项小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预计2025年应收账款将逐季度改善 [2] 战略与AI布局 - 公司与华大基因合作探索精准医疗、AI与数字化等领域 [3] - 与蚂蚁集团合作推出"蚂蚁医疗大模型一体机" [3] - 与熙康云医院签署战略协议,探索AI在家用健康、居家监测等C端场景应用 [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123.81、131.17、139.35亿元,同比增长2%、6%、6%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29、7.38、9.30亿元,同比增长220%、72%、26%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20、12、9倍PE [3]
迪安诊断(300244):业绩暂时承压 数智化成果逐步兑现
新浪财经· 2025-04-30 20:5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21.96亿元,同比下降9.04%,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降216.20%,扣非归母净利润-3.80亿元,同比下降228.96%,主要受资产和信用减值影响 [1]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9.38亿元,同比下降5.71%,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下降118.49%,扣非归母净利润-5.14亿元,同比下降174.33% [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3.65亿元,同比下降20.45%,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190.66%,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211.77% [1] 业务分析 - 诊断服务业务收入45.20亿元,同比下降12.86%,其中ICL收入41.73亿元,同比下降11.55%,主要受DRGS等控费政策影响,但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升至42.82%,特检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40.31%,病原感染、血液肿瘤、神经免疫收入分别增长57%、51%、38% [2] - 诊断产品业务收入81.34亿元,同比下降6.36%,其中渠道产品77.87亿元,同比下降5.99%,自产产品3.47亿元,同比下降13.84%,主要受集采和业务战略重构影响 [2] 科技与创新 - 公司旗下医策科技完成国内首个病理AI领域行业数据标准,病理AI软件辅助医生判读诊断报告超300万份 [3] - 公司与华为云发布"迪安医检大模型","迪安智检"客户服务终端已服务8,000余家医疗机构、40,000多名医务人员 [3] - 2024年底在杭州数据交易所上市两款数据要素产品,通过数据产品安全合规审核 [3] 盈利能力 - 2024年综合毛利率下降3.28pct至28.01%,主要因诊断服务业务受行业影响,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98%、7.04%、2.51%、1.62%,同比变动-0.34pct、-0.02pct、-0.72pct、-0.03pct,整体净利率下降5.73pct至-1.39% [4] - 2024年第四季度综合毛利率27.90%,同比上升1.66pct,销售费用率11.61%,同比下降4.33pct,整体净利率-16.06%,同比下降9.33pct [4]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5.89亿、132.01亿、141.14亿元,同比增速3%、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亿、7.29亿、9.13亿元,同比增速222%、68%、25% [5]
迪安诊断(300244):经营性业绩基本见底 数智赋能改革加速推进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96亿元,同比下降9.04%,归母净利润-3.57亿元,同比下降216.20%,扣非归母净利润-3.80亿元,同比下降228.96% [1] - 单四季度营业收入29.38亿元,同比下降5.71%,归母净利润-4.88亿元,同比下降118.48%,扣非归母净利润-5.14亿元,同比下降174.33%,利润下滑主要受新冠应收减值及子公司商誉计提影响 [1] - 毛利率28.01%,同比下降3.27pp,净利率-1.39%,同比下降5.73pp,主要因医疗反腐、市场竞争加剧及减值影响 [2] 运营管理 - 销售费用率9.98%(-0.33pp),管理费用率7.04%(-0.02pp),财务费用率1.62%(-0.02pp),研发费用率2.51%(-0.72pp),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 [2] - 单四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53亿元,环比Q3的3.33亿元显著提升,应收款及票据74.25亿元,较Q3末减少12.71% [2] 诊断服务业务 - 诊断服务收入45.20亿元,同比下降12.86%,其中ICL业务收入41.73亿元 [3] - 特检业务收入18.22亿元,占比40.31%,病原感染增长57%,血液肿瘤增长51%,神经免疫增长38% [3] - 新增战略客户1535家,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升至42.82%,精准中心累计90家(53家盈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 [3] 产品业务与AI布局 - 产品业务收入81.34亿元,同比下降6.36%,自有产品收入3.47亿元(-13.90%),渠道产品收入77.87亿元(-5.99%),战略性业务占比提升至20% [4] - 自产业务聚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核酸质谱等领域,AI领域完成国内首个病理AI行业数据标准,辅助诊断超300万份,"迪安医检大模型"落地30家三甲医院,"迪安智检"系统覆盖8000余家医疗机构 [4]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123.81/131.17/139.35亿元(同比+2%/6%/6%),归母净利润4.29/7.38/9.30亿元(同比+220%/72%/26%) [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20/12/9倍,ICL及自产业务有望恢复,AI生态加速拓展 [5]
迪安诊断:2025一季报净利润-0.21亿 同比下降191.3%
同花顺财报· 2025-04-29 00: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344元,同比下降192.72%,2024年同期为0.0371元 [1] - 每股净资产10.47元,同比下降12.46%,2024年同期为11.96元 [1] - 营业收入23.65亿元,同比下降20.45%,2024年同期为29.73亿元 [1] - 净利润-0.21亿元,同比下降191.3%,2024年同期为0.23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0.32%,同比下降203.23个百分点,2024年同期为0.31%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21.95%,较上期减少2352.83万股 [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1957.58万股,持股比例降至2.26% [2] - 徐敏减持267.46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59% [2] - 华宝中证医疗ETF增持0.99万股,持股比例升至3.26% [2] - 蔡自巍增持78.66万股,持股比例升至1.37% [2] - 长城消费增值混合A、BARCLAYS BANK PLC、阿布达比投资局新进前十大股东 [2] - 法国巴黎银行、高盛国际、摩根士丹利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政策 - 本次未公布分红送配方案 [2]
迪安诊断(300244)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20:3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3.6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45%[4][7]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0.2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0.66%[4][7]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1.77%[4][7]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6532709.05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39.36%[7]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565031.54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4.31%[7]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23.65亿元,上期为29.73亿元,同比下降20.45%[18] - 净利润本期为417.23万元,上期为7639.31万元,同比下降94.54%[19]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 - 0.0344元,上期为0.0371元,同比下降192.72%[2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22.47亿元,上期为27.77亿元,同比下降19.09%[18] 现金流量(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6.61%[4][7]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9047843.36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2.80%[7]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830.29%[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69亿元,上期为 - 2.67亿元,同比增长36.99%[2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7904.78万元,上期为 - 4.60亿元,同比增长82.83%[2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2.60亿元,上期为3566.85万元,同比下降829.47%[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5.09亿元,上期为 - 6.93亿元,同比增长26.59%[2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本期为12.81亿元,上期为22.57亿元,同比下降43.25%[2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诊断服务业务收入7.98亿元,渠道产品业务收入15.76亿元,自有产品业务收入0.83亿元[7]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为1303520270元,较之前的1830317273.55元有所减少[1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391473063.84元,较之前的384592135.30元有所增加[1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为7271041135.60元,较之前的7258897680.33元略有增加[1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为11358243612.83元,较之前的11902542869.23元有所减少[13]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为3852172439.91元,较之前的3883440865.32元有所减少[1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总计为15210416052.74元,较之前的15785983734.55元有所减少[1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为4286887990.73元,较之前的4682015771.83元有所减少[1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合计为2182989521.65元,较之前的2336778390.49元有所减少[1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合计为6469877512.38元,较之前的7018794162.32元有所减少[15]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54498,陈海斌持股比例26.31%为第一大股东[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3880000股,占公司报告期末总股本的2.22%[10] - 本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为0元,上期被合并方实现的净利润也为0元[20]
迪安诊断: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2100.56万元
快讯· 2025-04-28 20:2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3.65亿元,同比下降20.45% [1] - 净亏损2100.56万元,去年同期净利润2317.05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1] 业绩变动 - 营业收入显著下滑,降幅超过20% [1] -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亏损超过2100万元 [1]
迪安诊断:业绩短期承压,检验业务呈现高质量发展-20250428
信达证券· 2025-04-2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4年收入和利润下滑,检验业务仍高质量发展,未来盈利能力有望修复,AI赋能或开启智能诊断新篇章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报告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1.96亿元(yoy -9.04%),归母净利润 -3.57亿元(yoy -216.20%),扣非归母净利润 -3.80亿元(yoy -228.9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07亿元(yoy -37.16%);2024Q4实现营业收入29.38亿元(yoy -5.71%),归母净利润 -4.88亿元(yoy -118.49%) [1] 点评 - 收入短期承压,检验业务高质量发展:2024年受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和业务调整影响,公司增长承压;诊断服务业务收入45.20亿元(yoy -12.86%),ICL收入41.73亿元(yoy -11.55%),主要因DRGS等控费措施使医院检验外包需求放缓,但三级医院收入和特检业务收入占比上升,2024年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升至42.82%,特检业务收入18.22亿元,占比40.31%(yoy +0.81pp),重点疾病项目如病原感染、血液肿瘤、神经免疫业务分别同比增长57%、51%、38%;诊断产品业务收入81.34亿元(yoy -6.36%),渠道产品77.87亿元(yoy -5.99%),自产产品3.47亿元(yoy -13.84%),渠道产品下滑受集采和业务调整影响,自产产品下滑因医疗反腐影响新产品入院进程 [2] - 竞争与减值影响利润,AI赋能转型:2024年销售毛利率下滑3.28pp至28.01%,加大重点疾病线和海外市场拓展,叠加信用减值损失4.8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4.02亿元(含商誉减值损失3.7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57亿元;减值影响持续性弱,未来行业需求复苏,公司布局优势凸显,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公司携手华为云发布“迪安医检大模型”,利用AI赋能实验室建设,提升检验效率、降低成本,随着AI技术成熟和应用场景拓展,有望开启智能诊断新篇章 [2]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5.60、131.89、140.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5.0%、6.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60、7.34、9.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8%、59.4%、23.4%,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19、12、9倍 [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3,408|12,196|12,560|13,189|14,016| |增长率YoY %|-33.9%|-9.0%|3.0%|5.0%|6.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7|-357|460|734|905| |增长率YoY%|-78.6%|-216.2%|228.8%|59.4%|23.4%| |毛利率%|31.3%|28.0%|27.9%|28.6%|29.4%| |净资产收益率ROE%|4.1%|-5.4%|6.7%|9.9%|11.2%| |EPS(摊薄)(元)|0.49|-0.57|0.74|1.17|1.45| |市盈率P/E(倍)|27.95|—|18.68|11.71|9.49| |市净率P/B(倍)|1.14|1.31|1.24|1.16|1.06| [4]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包含各年度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财务数据及变化情况 [5]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机构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超9年;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细分领域;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医疗器械等领域研究;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曾任职于方正证券,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领域;赵丹为医药分析师,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创新药 [6]
迪安诊断(300244):业绩短期承压,检验业务呈现高质量发展
信达证券· 2025-04-28 15: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文档未提及报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2024年收入和利润下滑,检验业务仍高质量发展,未来盈利能力有望修复,AI赋能或开启智能诊断新篇章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报告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1.96亿元(yoy -9.04%),归母净利润 -3.57亿元(yoy -216.20%),扣非归母净利润 -3.80亿元(yoy -228.9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07亿元(yoy -37.16%);2024Q4实现营业收入29.38亿元(yoy -5.71%),归母净利润 -4.88亿元(yoy -118.49%) [1] 点评 - 收入短期承压,检验业务高质量发展:2024年受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和业务调整影响,公司增长承压;诊断服务业务收入45.20亿元(yoy -12.86%),ICL收入41.73亿元(yoy -11.55%),主要因DRGS等控费措施使医院检验外包需求增长放缓,但三级医院收入和特检业务收入占比上升,2024年三级医院收入占比提升至42.82%,特检业务收入18.22亿元,占比40.31%(yoy +0.81pp),重点疾病项目如病原感染、血液肿瘤、神经免疫业务分别同比增长57%、51%、38%;诊断产品业务收入81.34亿元(yoy -6.36%),渠道产品77.87亿元(yoy -5.99%),自产产品3.47亿元(yoy -13.84%),渠道产品下滑受集采和业务调整影响,自产产品下滑因医疗反腐影响新产品入院进程 [2] - 竞争加剧和减值影响表观利润,AI赋能转型:2024年销售毛利率下滑3.28pp至28.01%,加大重点疾病线和海外市场拓展,叠加信用减值损失4.83亿元、资产减值损失4.02亿元(含商誉减值损失3.7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3.57亿元;减值影响持续性弱,未来行业需求复苏,公司布局优势凸显,盈利能力有望修复;公司携手华为云发布“迪安医检大模型”,利用AI赋能实验室建设,提升检验效率、降低成本,随着AI技术成熟和应用场景拓展,有望开启智能诊断新篇章 [2]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5.60、131.89、140.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5.0%、6.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60、7.34、9.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8%、59.4%、23.4%,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19、12、9倍 [2]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3408|12196|12560|13189|14016| |增长率YoY %|-33.9%|-9.0%|3.0%|5.0%|6.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307|-357|460|734|905| |增长率YoY%|-78.6%|-216.2%|228.8%|59.4%|23.4%| |毛利率%|31.3%|28.0%|27.9%|28.6%|29.4%| |净资产收益率ROE%|4.1%|-5.4%|6.7%|9.9%|11.2%| |EPS(摊薄)(元)|0.49|-0.57|0.74|1.17|1.45| |市盈率P/E(倍)|27.95|—|18.68|11.71|9.49| |市净率P/B(倍)|1.14|1.31|1.24|1.16|1.06| [4]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文档详细列出了报告公司2023A - 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各项数据,包括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指标 [5] 研究团队简介 - 唐爱金为医药首席分析师,浙江大学硕士,有药物化学专业背景和医药市场经营运作经验,曾就职于多家证券机构负责医药团队卖方业务超9年 [6] - 贺鑫为医药分析师、医疗健康研究组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硕士,有5年医药行业研究经验,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覆盖多个细分领域 [6] - 曹佳琳为医药分析师,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数量经济学硕士,2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负责医疗器械设备等领域研究 [6] - 章钟涛为医药分析师,暨南大学国际投融资硕士,1年医药生物行业研究经历,曾任职于方正证券,2023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中药等领域 [6] - 赵丹为医药分析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2年创新药行业研究经历,2024年加入信达证券,主要覆盖创新药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