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简科技(300777)

搜索文档
中简科技(300777) - 2022 Q4 - 年度财报
2023-04-26 00:00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用碳纤维的研制与批产,已成为国内高端碳纤维的主要研发及生产基地[15] - 公司采用订单驱动式生产模式,能够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和生产特定碳纤维产品[16]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院校联合培养研发人才及工程技术人才,具备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能力[17] 公司财务情况 - 公司2022年度报告中,利润分配预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2] - 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达到797,159,926.92元,同比增长93.58%[22] - 公司2022年碳纤维销售额占比为78.02%,同比增长94.58%[22] - 公司2022年北京地区销售额占比为98.08%,同比增长91.82%[22] - 公司2022年生产量同比增长113.68%,主要因为千吨线全年参与生产[26] - 公司2022年碳纤维制造费用占比为77.91%,同比增长1.49%[2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为21.79%,公司股权相对分散,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不稳定[53] - 公司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引入具有产业协同效应的“战略投资者”,并将持续关注并优化股东结构[53] - 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分别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召开会议,监事会议次数为11次[58] 公司股东利益保护 - 公司应积极推行以现金方式分配股利,条件包括可分配利润为正值、审计报告无保留意见、未出现重大资金支出[162] - 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应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20%,具体比例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和资金安排确定[163]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时,现金分红比例应达到80%[164] 公司社会责任 - 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承担对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社会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129] - 公司根据法律法规保护员工合法权益,提供多种保障并注重员工的健康与安全[130] - 公司制定完备的采购制度及流程,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障供应商的合法权益[131]
中简科技:关于举行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4-25 20:58
证券代码:300777 证券简称:中简科技 公告编号:2023-019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举行 2022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定于 2023 年 5 月 8 日 15:00-17:00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互动易"平台举办 2022 年度业绩 说明会,本次年度业绩说明会将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举行,投资者可 登陆"互动易"平台(http://irm.cninfo.com.cn),进入"云访谈"栏目参 与本次业绩说明会。 出席本次说明会的人员有:公司董事长杨永岗、副总经理及财务 负责人顾年华、董事会秘书李剑锋、独立董事解亘、保荐代表人侯传 科。 欢迎广大投资者积极参与本次网上说明会。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2023 年 4 月 26 日 ...
中简科技(300777) - 中简科技调研活动信息(1)
2022-12-05 10:56
产品技术与定制 - 公司ZT7系列碳纤维产品比市面上T700模量高,由T700演变而来,体现公司技术实力和定制化能力 [2][3] - 后续研发产品部分与市面相同,部分为个性化产品,有小批量应用 [3] 市场规划与产能 - 前期产能受限,主要满足航空航天重点客户,定位于对质量有要求的领域 [3] - 随着千吨线即将投产,将解决供货问题,扩展供货范围,包括高性能纤维和特殊品种 [3] - 未来几年部分产品应用将从小量到中量再到批量扩展,公司遵循对质量有要求才做的原则 [4] 价格与成本 - 公司研发有干喷湿纺和湿纺,但产业化采用湿纺,纺丝对碳纤维成本影响小于氧化碳化 [4] - 公司产品价格稳定,批量后仅降5%,定价考虑资本和研发投入及国外同产品情况 [5] - 2019年度第一大客户需求表观下降是合同履行时间和会计期间不一致导致 [5] 产能爬坡与收入 - 千吨线产品应用市场和产能逐步释放增加 [5] 毛利率情况 - 高毛利体现行业高技术壁垒、产品独创性和附加值,航空航天与民品研发重点不同形成壁垒 [5][6] - 毛利率增加主要因量的增加,也与税率有关 [6] 营运情况 - 每月折旧约500万,全年运行稳定 [6]
中简科技(300777) - 中简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5 10:18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分析师会议 [1] - 时间是2020年3月26日19:00 - 20:30,地点为电话会议 [4] - 参与单位包括财通证券资管、大成基金等众多机构 [2][3][4] - 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杨永岗、董秘魏星、证代李剑锋 [4] 产品与客户 - 主要客户为国内主要航空航天企业下属单位,最大用量客户是A [4] 产能情况 百吨线 - 设计产能50吨 - 100吨(3K),前些年产能20吨 - 30吨,改进后维持在50吨 - 70吨,交付40吨 - 60吨 [4] - 2019年底检修,若不检修产量能超100吨/年,未来产能还有10% - 30%提升空间 [4][5] 千吨线 - 按3K算产量约300吨/年,按12K算1000多吨/年,第一季度调试接近完成,月底达预定可使用状态,后续逐步满产 [5] - 投产比预计晚是因当年需求量上不来,客户需求有跳跃性 [5] 生产线特点 - 以百吨线为例,自主设计柔性智能化生产线,可在同一条生产线自由转换多品种生产,降低成本,可研发和小批量定制,效率高 [5] 技术团队 - 主要由公司董事长和联合创始人之前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培养的博士硕士、2009年开始带出的一线员工组成 [6] - 2008 - 2012年请专家顾问加入并传帮带,有志同道合伙伴加入,团队专业性、综合性强,稳定且熟悉研发、生产及客户需求 [6] 产品价格 - ZT7产品价格目前相对稳定 [6] 竞争情况 - 优势是技术研发能力和应用牵引较好,差距在于市场规模和产业化能力 [6] 技术路线 - 研发队伍率先做出干喷湿法,研发阶段干湿法都有,产业化采用湿法纺丝,两种方法将共存较长时间 [6] 业务拓展 - 公司积极扩展其他领域,千吨线投产后供应更有保障 [7] - 高端民用领域在跟踪,但市场起量慢,如汽车用量不大 [7] - 民用飞机领域应用除产品稳定外,还需严格资质审核和认证,公司在跟踪并做准备 [7] 财务情况 - 千吨线投入6亿多,房屋和设备每月折旧500 - 600万元,一年折旧、摊销约6000万元 [7] 股权情况 - 上市初期股权分散,2020年5月解禁量较大 [7] - 公司期望引入认同发展理念、能带来协同效应的长期投资者,构建合理治理架构 [7]
中简科技(300777) - 中简科技调研活动信息(2)
2022-12-04 17:46
产能与产线建设 - 公司原有50吨级生产线改进到百吨级且仍有改进空间,千吨线按12k计算约1100吨,按3k计算约300吨,还有20吨石墨工程实验线 [2] - 新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2] 新产线相关问题 - 产品应用市场和产能逐步释放增加,公司会在千吨线实现不同场景产品生产 [3] - 因柔性技术成熟,建新线为提高产品等级 [3] - 部分因产能限制前期只生产高级别产品,未来计划高中低产品配搭,定位中高端应用场景 [3] - 客户经三年跟踪比对,对产品批次内、批次间质量放心 [4] - 柔性线建成后折旧摊销约500万/月 [4] 产能需求与竞争优势 - 千吨线主要瞄准大飞机、商用飞机、大规模航空航天及航海应用,攻克千吨线难题利于国际竞争 [4] - 目前产能可满足原有客户需求,原有生产线可挖潜增效,新线保障客户需要 [4] - 队伍源自中科院,技术底子好,团队综合实力强,产品稳定性高,可量身定做产品 [4][5] 产品应用与拓展 - 航空航天、民航飞机、航海领域碳纤维需求有增长趋势,公司未完全覆盖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5] - 同行多涉及小丝束,公司会稳步推进民用市场应用 [5] - 公司生产T700、ZT7、ZT8、ZT9等多种产品,根据不同用途衍生新系列 [5] 其他问题 - 2019年年报给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同比下降与收入确认有关,交货节奏依客户和最终用户生产计划 [6] - 公司在民航大飞机方面持续准备,适航认证难,千吨线实施或有新进展 [6] - 公司碳纤维产线核心设备自主设计国内制造,国产化率高 [6] - 公司创业阶段投资者多,期望引入认同发展理念且有协同效应的投资者 [6]
中简科技(300777) - 中简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4 17:30
行业情况 - 碳纤维基本性能是“轻质、高强、耐腐蚀”,是理想的结构增强材料,生产过程主要为丙烯腈到原丝、氧化碳化两个大过程 [1] - 以航空飞行器为代表,近年来复合材料用量大幅提升,无人机用量达 90%,大型客机复材用量提升至 50%以上,如 B787 为 50%,A350 为 52% [1] 公司优势 - 公司是双科学家领衔的典型技术创新型企业,核心技术人才稳定,技术团队曾长期在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从事科研工作,承担国家多项 863、973 任务 [1] - 公司技术积淀最为充分,从开始供货到现在,包括验证阶段,产品未出现问题,达标性和可靠性强 [3] 行业难点与公司应对 - 国产 T700 级碳纤维量产难点在于对工艺和技术的理解、技术积淀、相关人才培养及人员适应过程,公司长处是工艺和技术,有长期稳定、自主培养的人才做技术支撑 [3][4] 公司产品策略 - 现阶段主要精力在航空航天用碳纤维,会做精自己的领域 [4] 产品要求差异 - 民用大飞机对碳纤维要求苛刻,技术要求、产品稳定性以及复杂程度都有明确要求 [4] 技术路线 - 湿法和干湿法是纺丝阶段的两种技术路线,公司供货产品采用湿法纺丝,研发部分两者都采用,会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 [4] 产能情况 - 千吨线已转固,总投入 6 个多亿,平均每月折旧 500 万元左右 [4] - 百吨线实际产能超理论产能 70%-80%,往年设计规模为 100 - 150 吨,目前稳定在 50 - 70 吨产能,交货 40 - 60 吨,去年达 100 吨左右,未来通过技术提升至少还有 20%空间 [4]
中简科技(300777) - 中简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2-03 18:2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1]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华安基金张瑞等多家机构人员 [1] - 活动时间为2019年6月6日下午2点 - 4点,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长、总经理杨永岗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温月芳 [1] 产能与市场布局 - 公司目前产能不足,千吨线产能释放后将满足现有客户需求并逐步布局高中端市场 [1] - 公司专注高性能碳纤维领域,密切关注高中端民品领域应用,但条件具备需过程 [3] 产品质量与技术 - 公司技术团队对高性能碳纤维机理认识清楚,实施总师管理体系,对千吨线碳纤维质量性能有信心 [3] 产品销售 - 公司目前主要销售ZT7系列3K品种 [3] 生产成本 - 生产成本降低取决于技术、管理、产能三个因素,技术成熟度高可明显降低成本 [4] - 纺丝速度影响成本,同一种产品纺丝速度越快成本越低,但不同品种影响程度不同 [4] 公司优劣势与差距 - 公司优势在于人才团队稳定传承并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产品应用验证流程严格 [4] - 国内与国外在碳纤维产业化水平上差距较大 [4] 产品定价 - 公司产品经用户审价,前期投入和验证投入纳入考虑,定价在一定时间内稳定合理 [4] 市场竞争与共存 - 公司产品应用范围广,市场大,中国碳纤维企业应共存共赢 [5] 人才情况 - 公司核心技术队伍保持基本稳定,与团队氛围和文化有关 [5]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专注高性能碳纤维智能化、柔性化、可定制生产,产品定位高性能+高效率+成本可控 [5] - 公司生产不同质量等级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首要客户是对质量有高要求的用户 [5]
中简科技(300777) - 中简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9 11:06
行业与公司基本情况 - 碳纤维特性突出,复合材料应用广泛,含碳量高于90%,制备涉及多学科,产业链长、技术复杂,航空航天领域对质量要求苛刻 [3] - 公司技术团队来自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技术传承有序、人才稳定,核心人员深耕高性能碳纤维领域 [3] - 公司践行“自主创新、产业报国”,产品通过严苛航空材料验证,形成三大自主可控优势,产品稳定批量应用于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多年 [3][4] - 公司一期解决ZT7有无问题,二期提升解决“卡脖子”难题能力,三期在建,未来适度延伸产业链 [4] - 国内航空航天碳纤维用量结构占比与国外差距大,公司围绕中高端定位,聚焦航空航天应用 [4] 产能相关情况 - 百吨线年产能约120多吨,一直满负荷生产;千吨线年产能约250 - 300吨,等同性认证通过后具备生产交付能力,目前主要生产3K的ZT7系列,也承担高性能纤维小批量生产、试制 [4] - 整体趋势上碳纤维产量会接近设计产能 [4] 项目建设进展 - 三期项目施工单位已开始施工,现场打桩完成,后续设施抓紧建设,主要设备合同已订立,争取2023年部分投产,2024年全部完成 [4] 收入与价格情况 - 去年四季度收入下降因新一代产品小批试制及验证占用产能、疫情影响复验回执开具时间 [5] - 已签订合同价格执行期间平稳,未来随客户采购规模提升可能降价 [5] 研发情况 - 2022年1季度研发费用和费用率下降不能说明问题,公司研发按滚动计划稳步推进,重视并持续投入研发 [5] - 研发费列支分自主研发和承接国家项目两部分,按规定分与资产相关和收益相关据实列示 [5] 新产品情况 - ZT9及其他产品目前小批量供应试制验证,未形成大批量销售,定价取决于应用场景、批产节奏、数量需求和生产成本,目前价格未确定 [5] 大飞机领域计划 - 公司关注国产大飞机领域,劣势是参与晚,优势是ZT7H制品及两款新产品接近国外预浸料要求,下一阶段积极跟进 [5][6] 毛利率与竞争格局 - 一季度毛利率下降因去年同期千吨线未通过等同性认证,相关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今年计入成本、存货,净利率有一定幅度提升 [6] - 国内碳纤维产业发展快,公司坚持技术领先,围绕航空航天需求开展工作,提前布局下一代产品 [6] 其他收益与销售合同 - 2021年度“其他收益”大幅下降受疫情影响退税,相关收益会体现在后续财报,税收政策变化不影响现金流,对利润率影响可控 [6] - 2021年和2022年两大销售合同销售总规模奔28亿,公司扩充碳纤维织物产能,百吨线和千吨线保供,协调新产品认证需求,保持较高产能利用率 [6][7] 疫情影响 - 常州市疫情缓解,公司启动应急预案,驻厂封闭管理保证生产供应,主要原材料供应商未受影响,物流有当地政府支持保障 [7] 公司发展优势 - 公司从实控人到核心骨干从事碳纤维技术研究和产业化,能牵引延伸用户需求,提高客户粘性和股东利益 [7] - 公司结合国家需求确定发展战略和目标,具备“储备好下一代产品”优势,三期工程体现这一方向 [7]
中简科技(300777) - 中简科技调研活动信息
2022-11-11 15:24
公司发展规划 - 按照三年规划和五年战略,目标是高质量、大规模扩产,2023 年底前具备不低于 1000 吨/年供应能力,2025 年预计不低于 2500 吨/年供应能力,实现高端产品质与量的两个国内领先 [1] 减持情况 - 创始人杨总和温总及创业团队看好公司发展,杨永岗减持是解决资金压力和历史遗留债务问题,温总不减持且稳定公司治理架构;副总李辉、范军亮等为改善生活减持,总量不大;减持对象曾文林、黄晓军为初创期投资者,江汀为前高管 [2] 产能情况 - 千吨线按 12K 规格年产约 1100 吨,按 3K 规格为 330 吨,走丝速度目前控制在 10 米/分钟左右,后续将通过技术和工艺提升达到高限设计要求 [2] 订单情况 - 大订单 7 月开始执行,合同期到 2023 年底,价格稳定,产能爬坡且三期项目提速,有望提前完成合同;未来供应规模提升,新合同价格或有变化,但产品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突出,不会频繁降价 [2][3] 三期项目情况 - 无产能闲置情况,新老产品有明确应用牵引,市场需求大,公司产能建设提速,明年完成新产能建设后产能问题将解决,新品 ZT9 系列明年批量供应,公司将开拓新应用领域 [3] 人才梯队情况 - 公司为双科学家领衔,创始团队合作默契,队伍贯通全线;高管李辉侧重新品研发和项目管理,范军亮负责现场技术和生产管理;公司借助平台扩大人才招引,重视实用人才,采用自主培养 + 引进模式 [4] 竞争格局情况 - 公司在产品高端领域领先态势强化,三期工程将化解供应短板,提升核心竞争力,年底有望完成首条 ZT7+ZT9 生产线安装,明年初完成第二条 ZT7+ZT8 生产线安装调试,年内完成第三条高模碳纤维生产线调试 [4][5] 激励措施情况 - 公司实施“薪酬改革 + 更有效的激励方式”,薪酬改革已完成,更有效激励方式预计年底前完成,总思路与中长期业绩目标挂钩,正在组织论证方案 [5]
中简科技(300777) - 2022 Q3 - 季度财报
2022-10-28 00:00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105.55%;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19亿元,同比增长72.80%[7]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65.0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20亿元,同比增长120.84%[7]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31元/股,同比增长138.46%;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75元/股,同比增长108.33%[7]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8.7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56.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6.1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68.85%[7]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亿元,同比增长7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120.84%[24] - 营业总收入本期为519,234,738.38元,上期为300,483,277.21元[34] - 营业总成本本期为176,400,231.08元,上期为147,727,242.97元[34] - 营业利润本期为370,154,613.95元,上期为162,233,072.44元[37] - 利润总额本期为370,247,390.80元,上期为163,997,789.05元[37] - 净利润本期为320,306,783.33元,上期为145,029,652.77元[37] - 综合收益总额本期为320,306,783.33元,上期为145,029,652.77元[37] - 基本每股收益本期为0.75,上期为0.36[40] - 稀释每股收益本期为0.75,上期为0.36[40]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193.29万元,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2470.58万元[8] 各业务线成本、费用及收益变化 - 2022年1 - 9月营业成本1.34亿元,同比增长108.74%,主要因碳纤维及织物销售增长[11] - 2022年1 - 9月财务费用 - 947.02万元,同比增长1014.22%,主要因利息收入增加[11] - 2022年1 - 9月投资收益392.34万元,同比增长286.52%,主要因理财赎回收益增加[11] 资产项目变化 -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余额15.35亿元,较期初增长901.90%,主要因闲置资金买理财[12]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合计2,643,054,538.62元,非流动资产合计1,232,887,400.78元,资产总计3,875,941,939.40元[27][29][32] - 2022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346,527,236.88元,较2022年1月1日的192,714,701.63元有所增加[27] - 2022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535,147,246.58元,较2022年1月1日的153,223,429.23元大幅增加[27] - 2022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647,716,812.22元,较2022年1月1日的228,327,179.21元增加[27] - 2022年9月30日固定资产为669,630,085.50元,较2022年1月1日的725,888,960.26元减少[29][32] 负债项目变化 - 2022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合计198,104,310.88元,非流动负债合计59,454,642.27元,负债合计257,558,953.15元[29][32] 现金流量变化 - 2022年1 - 9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0.77万元,同比减少62.63%,因收现减少且费用增加[1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802,754,830.21 元,较之前的 -133,869,728.85 元增长 1246.65%,主要系报告期内投资三期项目建设所致[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99,094,766.15元,上期为150,713,977.68元[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196,987,111.20元,上期为145,073,890.89元[4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2,107,654.95元,上期为5,640,086.79元[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3,153,997,465.61元,上期为711,839,914.62元[41]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4,956,752,295.82元,上期为845,709,643.47元[4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1,802,754,830.21元,上期为 - 133,869,728.85元[4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1,991,583,982.62元,上期无数据[44]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7,124,272.11元,上期为42,001,049.32元[4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954,459,710.51元,上期为 - 42,001,049.32元[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153,812,535.25元,上期为 - 170,230,691.38元[44] 股东相关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 31,898 名,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为 0 名[16] - 常州华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 13.81%,持股数量为 60,685,622 股[16] - 公司实际控制人杨永岗和温月芳为一致行动人关系,二人共同持有常州华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60.16%[19] 限售股情况 - 通用技术高端装备产业股权投资(桐乡)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期初限售股数为 8,902,077 股,本期解除限售股数为 8,902,077 股,期末限售股数为 0 股[20] -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期初限售股数为 5,439,175 股,本期解除限售股数为 5,439,175 股,期末限售股数为 0 股[20] - 航空产业融合发展(青岛)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期初限售股数为 3,956,478 股,本期解除限售股数为 3,956,478 股,期末限售股数为 0 股[20] - 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期初限售股数为 3,953,511 股,本期解除限售股数为 3,953,511 股,期末限售股数为 0 股[20] - 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期初限售股数为 3,861,523 股,本期解除限售股数为 3,861,523 股,期末限售股数为 0 股[20] -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期初限售股数为 3,165,182 股,本期解除限售股数为 3,165,182 股,期末限售股数为 0 股[20] - 济南江山投资等多家机构认购公司特定对象股票,限售期6个月,2022年9月30日收市后解除限售,合计认购39,564,787股[23] 公司运营及项目进展 - 公司原丝转化率、设备完好率和生产组织效率提高,基础研究与客户工程应用结合更紧密,推进薪酬改革及激励使核心骨干队伍更稳定[26] - 公司三期项目土建工程施工已完成95%,设备订货合同签订率已超95%[26] 合并相关情况 - 本期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为54,836.89元[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