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简科技(300777)

搜索文档
中简科技股价连续4天下跌累计跌幅8.93%,华泰资管旗下1只基金持3000股,浮亏损失1.0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3 15:53
股价表现 - 9月3日股价下跌3.06%至36.10元/股 成交额5.30亿元 换手率3.44% 总市值158.73亿元 [1] - 连续4个交易日累计下跌8.93%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碳纤维及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1] - 收入构成:碳纤维占比67.88% 碳纤维织物占比32.05% 其他业务占比0.07% [1] - 注册地址江苏省常州市 2008年4月成立 2019年5月上市 [1] 机构持仓 - 华泰紫金中证1000指数增强发起A基金持有30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68% 位列第七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规模1161.62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30.88% 近一年收益率68.67% 成立以来收益率32.37% [2] - 当日持仓浮亏3420元 四日累计浮亏1.06万元 [2] 基金管理人 - 基金经理毛甜任职时间7年268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2.91亿元 [2] -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72.33% 最差基金回报-34.21% [2]
中简科技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29.2万股,成交额974.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2 17:02
大宗交易概况 - 中简科技于2025年9月2日发生大宗交易成交29.2万股,成交金额974.4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比例1.51% [1] - 成交价格为33.37元,较当日市场收盘价37.24元折价10.39% [1] 交易细节 - 交易证券代码为300777,证券简称为中简科技 [2] - 买方为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常州通江南路证券营业部,卖方为机构专用席位 [2] - 交易方式为权益类证券大宗交易(协议交易) [2]
碳纤维行业走出低谷?半年报透露积极信号
DT新材料· 2025-08-31 00:04
行业整体表现 - 碳纤维行业上半年整体释放积极信号 多数企业营收实现正增长 显示行业回暖迹象[1] - 行业复苏得益于技术突破与规模化生产推进 大小丝束协同发展 产业链日趋完善[1] - 下游需求快速释放 高附加值航空航天市场稳步扩张 低空经济加速崛起[1] - 新能源领域风电用碳纤维需求显著提升 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碳纤维结构件和碳陶制动盘渗透[1] - 光伏行业N型硅片占主导 碳/碳热场市场前景可观[1] - 行业复苏带动产业链上游装备制造企业业务增多[1] 企业财务数据 - 中简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4.64亿元 同比增长59.46% 归母净利润2.08亿元 同比增长99.15%[2] - 中复神鹰上半年营业收入9.22亿元 同比增长25.86% 归母净利润1192.98万元[3] - 中复神鹰现有产能2.9万吨 在建产能3.1万吨[3] - 吉林化纤上半年营业收入26.35亿元 同比增加48.39% 碳纤维产品收入4.43亿元 同比上升368.31%[3] - 光威复材上半年营业收入12.01亿元 同期增长3.87% 碳纤维板块销售收入6.36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6.85%[4] - 光威复材新能源板块碳梁业务销售收入3.69亿元 同比增长47.95%[4] - 中航高科上半年营业收入27.47亿元 同比增长7.87%[4] - 上海石化上半年集团营业额395.00亿元 同比下降9.17%[4] - 精工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10.61亿元 同比增长10.31% 碳纤维装备业务营业收入6.29亿元 占比59.31%[4] - 金博股份上半年营收4.11亿元 同比增长19.69%[4] - 博云新材上半年营业收入3.96亿元 同比增长30.98% 归母净利润846.17万元 同比增长266.37%[5] - 博云新材航空航天及民用碳/碳复合材料营业收入1.31亿元 占比37.40%[5] - 楚江新材上半年营业收入288.03亿元 同比增长16.0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亿元 同比增长48.83%[6] 技术发展与产能布局 - 中简科技开发宇航级高性能碳纤维系列产品 ZT7系列在空天领域稳定批量应用 ZT8拓展使用场景 ZT9H性能表现和质量稳定性高[2] - 中复神鹰突破高性能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核心技术[3] - 中复神鹰3K丝等小丝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77% 高强高模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3%[3] - 中复神鹰新能源领域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3% 其中风电领域同比增长超200%[3] - 吉林化纤表示大丝束碳纤维有望在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市场以及民间体育休闲领域大幅增长[3] - 上海石化将加快大丝束碳纤维异地布局项目 着力拓展大丝束在风电叶片、无人机、汽车等领域规模销售[4] - 精工科技碳纤维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4] - 精工科技年产5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发布 智能化水平提升25%至35%[4] - 子公司天鸟高新是C919碳刹车预制体的唯一供应商[6] - 子公司顶立科技专业从事特种材料及特种热工装备研制[6] 应用领域拓展 - 低空经济以eVTOL为代表加速崛起 碳纤维企业积极布局合作[1] - C919量产带动刹车系统交付量翻倍[5] - 碳纤维行业处于技术进步与应用拓展并行的发展阶段[6]
超高性能纤维行业分析框架(碳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纤维)(附74页PPT)
材料汇· 2025-08-29 21:38
高性能纤维行业政策支持 - 碳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被列为三大高性能纤维,国家多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其发展,包括国务院2015年《中国制造2025》、科技部2017年《"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发改委2019年《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明确将其作为关键战略材料和轻质高强新材料重点发展 [3][6] 碳纤维性能特点 - 碳纤维具有超高强度,抗拉强度达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弹性模量在230GPa以上,密度仅为钢的1/4,铝合金的1/2,比强度比钢大16倍,比铝合金大12倍,耐超高温在非氧化气氛下可达2000℃,耐低温在-180℃仍保持弹性,耐酸、防油、耐腐蚀性能超过黄金和铂金 [8] - 日本东丽主要产品牌号力学性能优异,如T300拉伸强度3530MPa,T700S达4900MPa,T1000G达6370MPa,T1100G达7000MPa,高模型M55J模量达540GPa [9] - 碳纤维含碳量高于90%,具备导电、导热、耐腐蚀等不可替代性能,是目前已大量生产的高性能纤维中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 [10] 碳纤维分类与生产工艺 - 按原丝种类分为PAN基(占90%以上)、沥青基和粘胶基碳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和高强高模型,按丝束规格分为小丝束(<24K)和大丝束(≥24K),小丝束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大丝束用于基础工业和民用领域 [10][11] - 原丝制备工艺按溶剂分DMSO、DMAC、NaSCN等,按聚合工艺分一步法和两步法,按纺丝工艺分湿法和干喷湿纺法,干喷湿纺法可实现高速纺丝,原丝表面平整光滑,强度较高 [11][21][30] - 碳纤维生产流程包括从丙烯腈聚合纺丝得到PAN原丝,再经预氧化、碳化(1000-3000℃)得到碳纤维,最后经表面处理制成织物、预浸料或复合材料 [17][19][23] 全球碳纤维供需格局 - 2021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17.2万吨,同比增长20.76%,中国产能6.34万吨占比31%,超过美国成为最大产能地区,东丽+卓尔泰克产能5.75万吨居首,吉林化纤1.6万吨、赫氏1.6万吨紧随其后 [37][39] - 2021年全球碳纤维需求11.8万吨,同比增长10.4%,风电叶片领域需求3.3万吨占比28%,体育休闲1.85万吨占比16%,航空航天1.65万吨占比14%,压力容器和碳碳复材需求增长显著 [52][56] - 2021年中国碳纤维需求62,379吨,同比增长27.7%,进口量33,129吨占比53.1%,国产供应29,250吨占比46.9%,风电叶片需求22,500吨占比36%,体育休闲17,500吨占比28% [58][64] 中国碳纤维产能扩张 - 2021年中国碳纤维产能6.34万吨,同比增长75.14%,吉林化纤产能1.6万吨居首,中复神鹰1.15万吨次之,预计2023年产能达15.3万吨,2025年达26.0万吨,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56% [44][45][46] - 原丝产能2020年4.96万吨,预计2025年达54.86万吨,复合增长率56%,吉林碳谷为原丝龙头,产能全国首位,其他企业原丝多配套自用 [48][49][50] - 丙烯腈作为原丝主要原材料,2021年中国产能315.9万吨,产量261万吨,利用率超80%,2021年起出口量21.0万吨超过进口量20.4万吨,2022-2024年新建产能164万吨占现有产能51.9% [29][31][34] 碳纤维应用领域分析 - 风电叶片为最大应用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3.3万吨,中国需求22,500吨,占比全球66.7%,风机大型化趋势推动碳纤维需求,预计2025年全球需求达9.3万吨 [52][64][71] - 压力容器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1万吨,主要受益于氢气瓶应用,预计2025年达2.19万吨,IV型储氢瓶较III型成本低7%-11%,推动大丝束碳纤维需求增长 [56][83] - 航空航天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65万吨,主要使用3K、6K、12K小丝束,预计2025年需求2.63万吨,体育休闲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1.85万吨,中国需求17,500吨占比94.8% [56][64][88] - 汽车轻量化领域2021年全球需求9,600吨,预计2025年达1.8万吨,碳纤维减重效果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56][94] 碳纤维生产工艺进展 - 拉挤工艺用于风电叶片大梁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VESTAS采用拉挤梁片标准件组装工艺,提高纤维体积含量,减轻重量,降低成本 [99][101] - 真空灌注工艺生产复合材料部件,空隙率低,表面质量好,适合中等批量生产,但材料浪费较大,不适合大批量 [103][105] - 预浸料生产工艺分热熔法和溶剂法,热熔法树脂含量控制容易,无溶剂残留,但树脂粘度高易导致纤维变形,溶剂法成本低但溶剂残留影响强度 [93][95]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性能与应用 -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分子量高,耐磨性居塑料之首,比碳钢、黄铜更耐磨,摩擦系数低,抗冲击性能为工程塑料最高,比聚碳酸酯高3-5倍,拉伸强度3-3.5GPa,模量100-125GPa [106] - UHMWPE耐化学药品性优良,吸水率最低仅0.01%,耐低温性能好,使用温度可达-269℃,应用于人工关节、润滑材料、防护装备等领域 [106][107]
中简科技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28 06: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4.64亿元,同比增长59.46%,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99.15% [1] - 第二季度单季度营业总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55.96%,归母净利润9513.78万元,同比增长109.41% [1] - 毛利率提升至63.86%,同比增长5.32个百分点,净利率提升至44.91%,同比增长24.84个百分点 [1] - 三费占营收比为3.46%,同比下降8.96%,每股收益0.47元,同比增长95.83% [1] - 扣非净利润1.986亿元,同比增长112.42%,每股经营性现金流1.04元,同比增长228.23% [1][3]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 应收账款同比上升39.82%至7.76亿元,应收账款/利润比率达218.02% [1][4] - 货币资金7.17亿元,同比下降9.36%,有息负债448.09万元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改善因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投资活动现金流下降452.64%因现金管理及项目支出增加 [3] - 筹资活动现金流下降222.81%因现金分红增加及股票回购,现金及等价物净增加额下降50.62% [3] 业务驱动与成本结构 - 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受客户需求增加带动产品销售数量上升,营业成本增长46.4%但幅度低于收入增长因规模效应 [3] - 销售费用增长155.27%因强化营销队伍建设,财务费用增长51.65%因利息收入减少 [3] - 研发投入下降31.72%因产线优先保障生产任务导致研发节奏放缓 [3] - 所得税费用增长207.4%因前期税收优惠结束 [3] 投资回报与资本效率 - 2024年ROIC为8.21%,净利率43.83%显示产品附加值极高,历史中位数ROIC为15.08% [4]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资本开支驱动,需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效益及资金压力 [4] - 上市以来5份年报中亏损1次,需研究特殊原因 [4] 机构预期与持仓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4.73亿元,每股收益均值1.08元 [5] -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持有282.45万股并增仓,该基金规模7.57亿元,近一年上涨78.1% [6] - 华安系多只基金持仓未变,格林高股息优选混合A及华安大安全主题混合A出现增仓 [6] 客户与产品动态 - 与大客户合同正在积极洽谈,具体落地时间及期限取决于谈判进展,ZT9H产品贡献已在去年年报体现 [7] - 客户对ZT9H产品需求急迫,公司处于敞开供应状态,四期项目建设旨在保障现有需求并开拓新应用场景 [7]
中简科技(300777):订单交付节奏加快 业务增长动能强劲
新浪财经· 2025-08-27 18:5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4亿元 同比增长59.46% 归母净利润2.08亿元 同比增长99.15% [1] - 第二季度营收2.25亿元 同比增长55.96% 环比下降5.93% 净利润0.95亿元 同比增长109.41% 环比下降16.05% [1] - 毛利率提升至63.86% 同比上升3.22个百分点 规模效应显著 [1] 业务分部表现 - 碳纤维业务收入3.46亿元 同比增长76.5% 毛利率64.65% 同比提升2.54个百分点 [1] - 碳纤维织物收入1.18亿元 同比增长24.78% 毛利率61.53% 同比提升3.54个百分点 [1] 费用与现金流 - 期间费用率11.85% 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因规模效应减少2.0个百分点 [2] - 研发费用率8.4% 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 因保供任务优先生产导致研发节奏放缓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4.59亿元 同比增长228.23% 因销售规模提升及应收账款回款力度加大 [2] 产能与项目进展 - 三期项目投资进度达96.85% 部分产线已达预定可使用状态 本年实现效益0.80亿元 [3] - ZT9H碳纤维已稳定批量供货 为国内唯一工程化应用的第三代碳纤维产品 [2][3] 行业发展机遇 -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3.5万亿元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eVTOL等低空飞行器中具有性能优势 [3] - 公司作为航空航天高端碳纤维核心供应商 有望受益于低空经济发展 [3] 公司治理举措 - 累计回购234.44万股 占总股本0.53% 金额约8000万元 用于股权激励 [3] - 股权激励计划旨在完善长效激励机制 激发员工积极性 [3]
中简科技(300777.SZ):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2.0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99.15%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42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4.6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59.46%[1] - 归母净利润2.08亿元 同比大幅提升99.15%[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4.59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228.23%[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达63.86% 较去年同期提升3.22个百分点[3] - 摊薄每股收益0.47元 同比大幅增长95.83%[3] - ROE为4.75% 较去年同期提升2.22个百分点[3] 运营效率指标 - 总资产周转率0.10次 同比增长49.09%[3] - 存货周转率2.00次 同比增长40.07%[3] - 资产负债率保持低位仅8.68%[3] 股权结构情况 - 股东总户数3.60万户[3] -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32.23%[3] - 最大股东常州华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3.80%[3]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7 05:1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半年度报告摘要来自报告全文 投资者需阅读全文以全面了解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1] - 所有董事均出席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1] - 公司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变更 [3] 财务与分配政策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 不送红股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2] - 公司无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2] - 报告期内公司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股东结构 -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利润分配预案 [2] - 持股5%以上股东及前10名股东未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股份 [2]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流通股股东未因转融通出借/归还导致变化 [2] 经营与重大事项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未发生重大变化 [3] - 公司在半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无存续债券情况 [3] - 公司不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2]
中简科技(300777.SZ)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2.08亿元,增长99.15%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0:3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64亿元 同比增长59.46% [1] - 归母净利润2.08亿元 同比增长99.15% [1] - 扣非净利润1.98亿元 同比增长112.42% [1] 盈利能力 - 基本每股收益0.47元 [1] - 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 [1]
中简科技:8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9:49
公司董事会会议 - 公司第三届第二十六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以现场会议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等文件 [1]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新材料制造业占比99.93%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07% [1] - 公司当前市值为175亿元 [1] 行业市场情况 - 宠物产业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 [1] - 宠物智能手机等新兴产品推动行业市场爆发 [1] - 行业上市公司呈现"涨"声一片态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