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简科技(300777)
icon
搜索文档
中简科技(300777) - 公司章程(2025年7月)
2025-07-16 22:16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章 程 二〇二五年七月 1 | 目 录 | | --- | | 第一章 总 则 | 3 | | --- | --- | | 第二章 经营宗旨和范围 | 4 | | 份 第三章 股 | 4 | | 第四章 股东和股东会 | 8 | | 第五章 董事会 | 27 | | 第六章 高级管理人员 | 39 | | 第七章 其他涉军条款 | 42 | | 第八章 财务会计制度、利润分配和审计 43 | | | 第九章 通知和公告 | 47 | | 第十章 合并、分立、增资、减资、解散和清算 48 | | | 第十一章 修改章程 | 51 | | 第十二章 附 则 | 52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维护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东、职工 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 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 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 范运作》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公司系依照《公 ...
2025年中国碳纤维布行业制造工艺、产业链、发展现状、代表品牌及未来前景:下游应用领域持续扩展,碳纤维布市场规模超7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9:12
碳纤维布行业概述 - 碳纤维布是一种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化、耐腐蚀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加固、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体育器材等领域[1] - 2024年中国碳纤维布市场规模约77.13亿元,呈现快速扩张态势[1] - 碳纤维布按原材料可分为PAN基、黏胶基、沥青基;按规格分为1K、3K、6K、12K、24K等;按织造方式分为机织、针织、编织、预浸布和无纺布[4] 碳纤维布产业链 - 上游包括碳纤维、树脂基体材料等原材料,2024年中国碳纤维市场规模达171.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3.8%[10] - 中游为碳纤维布生产制造,工艺包括机织和手织[6] - 下游应用领域涵盖航空航天、汽车、运动器材、工业、建筑、消防等[8] 航空航天领域应用 - 碳纤维布在航空航天领域主要用于飞机、卫星和航天器制造,能显著减轻重量并提升燃油经济性[11] - 2024年中国航空航天市场规模约1.47亿元,随着C919商业化运营和空间站建设推进,需求将进一步释放[11] 行业竞争格局 - 国际品牌如TORAY东丽、Hexcel赫氏、SGL西格里等占据高端市场,本土企业如光威复材、中复神鹰等快速崛起[16] - 光威复材2024年碳纤维及织物营业收入14.52亿元,中复神鹰碳纤维营业收入15.43亿元[18][20] 行业发展趋势 - 轻量化:开发超薄型碳纤维布(如0.1mm级产品)并应用智能铺层技术[22] - 高性能化:突破T1000级及以上产品量产技术,开发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和自修复树脂[23] - 多功能化:集成导电、导热、电磁屏蔽等功能,开发智能碳纤维布和特种功能产品[25] - 低成本化:优化原丝生产工艺,推广48K以上大丝束碳纤维,发展回收再利用技术[26]
中简科技(300777) -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14 18:32
证券代码:300777 证券简称:中简科技 公告编号:2025-047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 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7 日 向全体董事发出了关于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的通知,会 议于 2025 年 7 月 10 日下午以现场会议结合通讯方式召开。本次会议 应参加表决董事 7 人,实际参加表决董事 7 人。会议由董事长杨永岗 先生主持,公司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本次董事会。 本次会议的召集、召开、表决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等的有关规定。 二、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审议通过《关于控股子公司之间设备资产转让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具体内容详见同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的相关公告。 表决结果:关联方履行回避表决程序,3 位董事杨永岗先生、李 辉先生和温月芳女士回避表决,4 票同意,0 票反对,0 票弃权,本议 案获得通过 ...
中简科技(300777) - 关于控股子公司之间设备资产转让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5-07-14 18:32
证券代码:300777 证券简称:中简科技 公告编号:2025-049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子公司之间设备资产转让暨关联交易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 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中简新材料发展(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材料公司") 向关联方江苏常宏功能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宏公司")转让在 建工程及其他非流动资产,交易金额为 1,994.31 万元(不含税)。 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未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本次交易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 联董事杨永岗先生、李辉先生、温月芳女士回避表决,无需提交公司 股东大会审议。 2025年初至今,常宏公司与新材料公司未发生日常关联交易。 一、 概述 公司围绕新质新域需求,通过新设子公司,统筹资源发展结构功 能材料,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为抢抓发展机会,经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讨论通过,公司 设立了常宏公司(详见公司于 2025 年 1 月 2 日披露的《关于公司对 1 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常宏公司主要从事预浸料及其他功能材 料的研发与生产。鉴于新材料公司已购 ...
中简科技(300777) -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14 18:32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 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7 日 向全体监事发出了关于召开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的通知,会议 于 2025 年 7 月 10 日以现场会议方式召开。本次会议应参加表决监事 3 人,实际参加表决监事 3 人。会议由监事会主席郭建强先生主持, 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剑锋列席了本次监事会。本次会议的召 集、召开、表决程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规 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等的有关规定。 证券代码:300777 证券简称:中简科技 公告编号:2025-048 三、备查文件 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 1 特此公告。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2025 年 7 月 14 日 二、监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审议通过了《关于控股子公司之间设备资产转让暨关联交易的议 案》 具体内容详见同日披露于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的相关公告。 表决结果:3 票 ...
中简科技(300777) - 300777中简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5
2025-07-05 17:40
投资者交流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众多,包括多家证券、资产公司及2位个人投资者,时间为2025年7月1日、2日 [1] - 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李剑锋,活动包括讲解公司情况、参观三期项目、观摩四期项目进展 [1] 合同与产品情况 - 与大客户合同正在积极洽谈,具体落地和覆盖时间取决于谈判,ZT9H在去年年报已有贡献,公司对其多领域应用前景有信心,目前客户对ZT9H需求急迫,公司敞开供应 [1] 产能与市场策略 - 航空航天用户需求长期较均衡,现有产能及在建四期项目符合现阶段需求,公司坚持“技术引领、需求驱动”战略,未来将稳健延伸产业链、开拓ZT9H等产品应用领域 [2][3] 行业竞争与发展理念 - 认为良性竞争促进行业繁荣,公司聚焦客户需求,坚守发展初心,从结构向结构功能一体化产业升级,秉持“大中简”理念,不与现有客户竞争,积极开拓新领域 [3][4] 认证与公司设立目的 - 公司秉持“大中简”理念,常宏及新材料子公司成立是发展思路实践,子公司正对标国外数据测试完善产品指标,为进入商飞预浸料供应做准备 [4] 业绩情况 - 二季度具体业绩以公告为准,管理层对全年公司发展有信心 [5] 创始人问题与公司使命 - 两个创始人问题可参阅去年回复监管机构关注函及定期报告,公司以保供、长远发展、投资者利益为核心考量,服务国家战略,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核心竞争力 [6] 股权激励 - 公司新领导班子重视员工激励,结合新一代人才发展观点,注重激励个性化与实际效果结合,驱动公司战略实现 [6] 商飞项目 - 2025年成立江苏常宏功能材料子公司服务商飞领域,公司做好长期陪伴准备,将按规定披露进展信息 [6]
中简科技(300777) -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6-26 18:58
股东出席情况 - 421人代表122,517,800股,占比27.8635%[5] - 中小股东414人代表25,777,940股,占比5.8625%[5] 表决情况 - 总表决同意105,617,578股,占比86.2059%[6] - 中小股东总表决同意18,320,898股,占比71.0720%[8] 会议及投票时间 - 现场会议于2025年6月26日下午2:30召开[3]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6月26日多个时段[3]
中简科技(300777) -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关于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法律意见书
2025-06-26 18:58
股东大会信息 - 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决议召集本次股东大会[5] - 2025年5月31日董事会刊登股东大会通知公告[5] - 本次股东大会于2025年6月26日下午2:30召开[5] 投票情况 - 现场投票股东及代表17人,代表股份99542310股,占比22.6383%[7][8] - 网络投票股东404人,代表股份22975490股,占比5.2252%[8] - 出席股东及代表共421人,代表股份122517800股,占比27.8635%[8] 议案表决 - 《关于投资建设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项目的议案》同意105617578股,占比86.2059%[10] - 《关于投资建设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项目的议案》反对16857422股,占比13.7592%[10] - 《关于投资建设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项目的议案》弃权42800股,占比0.0349%[10] - 中小股东对该议案同意18320898股,占比71.0720%[10]
中简科技(300777) - 300777中简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0
2025-06-20 08:18
项目建设与公告 - 2024年11月公司成立工作小组,开展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项目建设论证及初步建设工作,因信息未明确未披露 [1] - 充分调研后,公司聘请设计院编制报告,认为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园区规划等要求,具有市场竞争力 [1] - 公司及时启动四期项目审议并公告,需本月26日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1][2]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围绕保供和项目建设统一思想,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出发点,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公司要塑造团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为目标实现打基础 [2] 产品应用与市场 - 公司产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ZT9H碳纤维去年收入占比40%,赢得客户肯定和潜在用户青睐 [2] - 常宏子公司业务方向为民用航空等下游应用和功能化材料研发制造,不与现有客户竞争 [2] - 公司希望借助客户A参与大飞机市场工作,与客户A合作开发低成本民用预浸料 [2] 资本合作与赋能 - 中石化资本入股,公司拟借助其央企资源平台,拓展民用航空领域应用 [3] - 公司联合产业链企业为终端用户提供解决方案,推进碳纤维复合材料新市场开拓 [3] 员工激励 - 公司分管领导会同中介机构研讨细化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方案,具备条件将提请审议并披露 [3] 关联方情况 - 三强公司2016年成立,是高新技术企业,为国内航天领域合格供方 [3] - 杨永岗拟受让三强公司股权,公司将其界定为关联方,按关联交易履行审批及披露义务 [3][4] - 公司关注杨永岗收购进程,根据结果重界定关联关系并及时披露 [4]
中简科技(300777) - 300777中简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1
2025-06-11 08:54
市场竞争与毛利率 - 我国碳纤维产业格局较齐备,不同企业在各自领域发挥优势,开放市场利于行业和企业发展 [1] - 稳定毛利率是高技术门槛体现,但不能用其维持市值,从企业全生命周期看,用毛利率衡量制造业发展周期不客观 [1][2] - 中简围绕国家战略开展工作,追求符合产业链生态长期发展与共赢的毛利率水平 [2] - 毛利率变化与产品价格、需求结构有关,不同季度变化难线性预测,公司产品需求稳定且在拓宽产品谱系 [2] 客户与订单 - 航空航天领域供应关系稳定,公司宇航级碳纤维产品客户粘性强,除非质量归零或需求大增,客户一般不换供应商 [2] - 21亿订单针对ZT7系列产品,合同在履行中,ZT9按计划供应并扩产,三期产线全力运行,四期碳化线建设有进展 [2] - 对新产品市场有信心,老产品和ZT8等结合需求和客户培育情况积极响应,进展将在定期报告披露 [2] 合作与应用 - 引入中石化资本,拟借助其央企资源平台强化民用航空等领域应用拓展 [2] - 公司碳纤维在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暂无规模化应用,四期项目建成后争取更广阔应用空间 [3] 财务与关联方 - 公司客户集中,为国内航空航天大型央企下属单位,应收账款账期长但最终来源有保障,历史坏账几乎没有 [3] - 三强复合材料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面向航空航天高端复合材料领域,公司将其界定为关联方,后续交易按关联交易审批披露 [3] 项目建设 - 因客户要求和市场需求,公司启动四期高性能碳纤维产品项目建设,原计划总经理权限内优化补充,后经论证需提交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 [3][4] - 公司具备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储备,现有产能难满足需求,投资四期项目可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供应保障能力 [4] - 项目建设经总经理、董事会决策程序,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董事会认为项目建设必要,可提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