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旺科技(301182)
icon
搜索文档
凯旺科技(301182) - 监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6 20:32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现场召开[3] - 会议通知于2025年8月15日以多种方式送达全体监事[3] - 应出席监事3名,实际出席3名[3] 审议议案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表决全票同意[4][6]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表决全票同意[7][9]
凯旺科技(301182) - 董事会决议公告
2025-08-26 20:30
会议信息 - 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3] - 应出席董事7名,实际出席7名[3] 审议议案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4]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议案》[7] 公告信息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8月27日[13]
凯旺科技(30118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6 20: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营业收入为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0%[2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1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0.7%[46] - 营业收入为3.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0%[58]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3.20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89亿元增长10.7%[150]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为3.20亿元,同比增长10.7%[15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18.8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73.75%[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818.27万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8.76%[2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3777元/股,同比下降73.74%[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55%,同比下降452.82%[21] - 2025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18.79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3.75%[46] - 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为349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300万元亏损扩大51.7%[15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619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083万元亏损扩大73.8%[152] - 营业收入为2.17亿元,同比下降2.8%[155] - 净亏损为2592.78万元,同比扩大43.6%[15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营业成本为2.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9%[58]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成本为3.5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24亿元增长10.9%[151]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成本为2.98亿元,同比增长7.5%[151] - 研发投入为2154.19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0.96%[52][58] - 财务费用为525.84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上升350.59%[58] - 2025年半年度财务费用为526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财务净收入210万元[151] - 所得税费用为-894.76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24.01%[58] - 信用减值损失为-497.81万元人民币,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1.35%[60] - 2025年半年度其他收益为17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062万元大幅下降83.4%[15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22.62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2518.51%[2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22.62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2518.51%[58]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9.32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91.91%[5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2400.35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340.13%[58]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22.62万元,同比由正转负[15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12亿元,同比增长48.6%[15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4.25亿元,同比增长66.6%[157]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9883.71万元,同比增长7.3%[15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69.32万元,同比改善91.9%[15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96.77万元,同比减少29.4%[15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791.87万元,同比减少39.6%[158]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2.04万元,同比由负转正[15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74.64万元,较上年同期的-8680.24万元大幅改善[16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2.93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429.26万元显著下降[16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96.38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254.28万元下降83.6%[160]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758.40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385.21万元下降77.6%[160]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8880.12万元,较上年同期的11600.00万元下降23.4%[16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总资产为18.1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微增0.52%[2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7.7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下降4.46%[21] - 货币资金增至98.96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3.94%提升至5.45%,增加1.51个百分点[62] - 应收账款增至389.8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7.27%提升至21.46%,增加4.19个百分点,主要因出货增加[62] - 存货降至395.2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8.30%降至21.76%,减少6.54个百分点,主要因期初备货上半年出货[62] - 固定资产为403.0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22.85%微降至22.19%,减少0.66个百分点[62] - 短期借款增至233.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7.70%提升至12.83%,增加5.13个百分点,主要因短期借款增加[63] - 货币资金增长38.8%,从期初7128.5万元增至期末9896.4万元[141] - 应收账款增长24.9%,从期初3.12亿元增至期末3.90亿元[141] - 存货下降22.7%,从期初5.11亿元降至期末3.95亿元[141] - 短期借款大幅增长67.5%,从期初1.39亿元增至期末2.33亿元[142] - 应付账款下降9.5%,从期初6.26亿元降至期末5.67亿元[142] - 未分配利润显示亏损扩大,从期初-2886.1万元恶化至期末-6504.9万元[143] - 公司总负债为3.98亿元,较上期的3.19亿元增长24.6%[148] - 公司未分配利润为-2093万元,较上期的500万元由盈转亏[148] - 母公司货币资金增长28.6%,从期初2575.5万元增至期末3311.6万元[146] - 母公司应收账款增长22.1%,从期初2.29亿元增至期末2.79亿元[146] - 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增长6.2%,从期初1.46亿元增至期末1.55亿元[147] - 母公司短期借款增长11.9%,从期初1.19亿元增至期末1.33亿元[14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期末余额为79086.03万元,较期初的82580.51万元下降4.2%[164]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65048.16万元,较期初的81304.15万元下降20.0%[164] - 其他综合收益为-1187.87万元,较期初的-1145.86万元有所扩大[164] - 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为899,833,486.09元,较期初924,948,873.25元减少25,115,387.16元,降幅约2.7%[166][168] - 2025年半年度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为43,765,263.62元,较期初64,592,356.43元减少20,827,092.81元,降幅约32.2%[166][168] - 未分配利润从年初68,968,191.88元减少至期末50,909,767.59元[172][173] - 所有者权益合计从年初913,454,495.86元减少至期末895,396,071.57元[172][173]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安防设备(如球型/半球/枪型/一体化IP摄像机)、通讯设备和消费电子等领域[28] - 安防类精密线缆连接组件包括网口电源线、组合线、端子线、球机线、视频电源线及订制线等6大类产品[29][30][31] - 通讯类精密线缆连接组件产品用于通讯机房电源、数据通信、交换与传输、基站及存储设备[31] - 消费类及其他精密线缆连接组件产品包括USB数据线和轨道交通线束等[32] - 公司在汽车电子、轨道交通、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的精密互联解决方案产品已实现批量交付[28] - 公司产品线横向及纵向整合成果包括大电流连接器、航插、CCS、铜铝排、精密五金结构件及精密模具[34][35] - 公司盈利模式通过销售电子精密线缆连接组件及精密模具、五金零件、注塑件、压铸件等产品实现[36] - 研发模式由技术中心下设连接器、电线电缆、线缆组件等工程部负责产品设计与开发[36] - 采购模式为“以销定产、以产定购”,主要原材料为铜材、钢材、铝材、胶料、线束、插头组件及端子[39] - 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与主要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并定期考评[39] - 公司拥有147项专利,构建了安防领域防水产品技术体系[42] - 电线电缆事业部成功增加UL758系列认证型号60款以上,3C认证型号40多款[48] - 公司核心客户涵盖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立讯精密等行业龙头[43] - 公司通过工艺标准化、模块化实现零部件通用化,降低生产成本与交付周期[42] - 公司组建了五大产品事业部,分别为线装、电线电缆、零件、电气和越南凯旺事业部[47] - 公司在新能源电池用软硬铜铝排领域完成高压电池包模块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实现批量出货[49] - 公司通过垂直整合研发、设计、生产、检测环节,构建完善的闭环生产工艺[42] - 累计获得研发专利147项(其中实用新型101项,外观设计35项,发明专利11项)[52] 风险因素 - 公司存在客户集中暨重大客户依赖风险,未来一定时期内预计仍将存在对主要客户销售集中的情形[3] - 主要原材料铜材、胶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构成不利影响[3] - 公司面临因技术更新换代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风险[4] - 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宏观经济增速进入中低增长新阶段,需求恢复缓慢和投资增长乏力将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6] - 公司经营规模扩大、新产品新业务增加、员工人数增长导致内部管理复杂度大幅上升,管理能力面临挑战[6] - 公司海外经营存在外币结算,汇率波动将影响公司财务表现[6]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计划半年度不派发现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88] - 公司报告期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89] - 公司报告期内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100%[91]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和估值提升计划[86]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86] - 公司报告期无共同对外投资、关联债权债务往来、与关联财务公司业务及其他重大关联交易[104][105][106][107][108] - 公司报告期无托管及承包业务[109][110] - 公司报告期内未发生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85] - 公司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98]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96] - 公司股份总数95,821,700股,其中57,570,000股限售股解除限售,无限售条件股份增至95,821,700股[126][127] - 限售股解除涉及主要股东包括深圳市凯鑫投资有限公司(38,750,000股)等,合计57,570,000股[128] - 所有限售股均于2025年6月23日解除限售,期末限售股数为0[128]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5,957名[130] - 控股股东深圳市凯鑫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0.44%,数量为38,750,000股[130] - 股东陈海刚持股8.22%,数量为7,875,000股[130] - 股东周口市定邦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股7.90%,数量为7,570,000股[130] - 股东柳中义持股3.52%,数量为3,375,000股[130] - 国有股东周口市产业集聚区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00%,数量为2,874,567股[130] - 股东周口市聚邦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持股2.38%,数量为2,280,000股[130] - 深圳市凯鑫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无限售条件股份38,750,000股[131] - 深圳市凯鑫投资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中有2,900,000股处于质押状态[130] -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报告期内未发生变更[134] 募集资金使用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5.80亿元,超额募集资金2.81亿元,其中1.65亿元已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7][70] - 截至报告期末募集资金累计使用50.68亿元,占募集资金净额的比例为87.34%[68] - 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5,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归还[69] - 公司变更"研发中心建设项目"部分募集资金用途,将剩余5,049.50万元用于新项目"电子智能化设备零部件技术升级改造项目"[72] - 电子智能化设备零部件技术升级改造项目使用变更后募集资金投入总额为5,049.50万元[74] - 截至报告期末电子智能化设备零部件技术升级改造项目累计投入募集资金5,333.87万元投资进度达105.63%[74] - 公司委托理财发生额为26,800万元未到期余额为9,000万元[77] 子公司信息 - 主要子公司深圳市凯旺电子有限公司净利润为42,862,683.16元[82] - 主要子公司周口市凯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净利润为3,948,369.56元[82] - 主要子公司周口市海鑫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净利润为697,829.60元[82] - 主要子公司河南凯旺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净利润为1,137,365.63元[82] - 主要子公司滁州市立鸿精密塑胶模具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622,507.58元[82] - 主要子公司东莞市立鸿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净利润为2,313,100.88元[82] - 公司新设100%控股子公司吉安市凯旺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8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共8户[175] 资产租赁 - 公司当前共有10项重大资产租赁,总租赁面积至少为188,416.98平方米[111] - 海鑫精密租赁西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厂房面积41,592平方米,租期至2026年12月31日[111][113] - 凯旺科技租赁沈丘国有投资集团厂房面积88,831.98平方米,年租金852.78万元,租期至2027年12月31日[111][117] - 越南凯旺租赁ACE COLOR TECHNOLOGIES厂房面积26,438平方米,租期至2028年8月31日[111][116] - 凯旺科技租赁河南衡伟环境技术厂房年租金为166.48万元[114] - 滁州立鸿租赁立讯精密厂房月租金3万元,另需支付12%的房产税即每月3600元[116] - 深圳凯旺东莞分公司租赁厂房及宿舍总面积6,183平方米,租期至2026年1月31日[111][115] - 吉安凯旺租赁吉安创新物业厂房及宿舍面积18,021平方米,租期至2030年7月1日[111] - 公司签订厂房租赁协议,租赁总面积18,021平方米,其中厂房16,201平方米,宿舍1,820平方米[118] - 租赁期限为60个月(5年),自2025年7月1日至2030年7月1日,并提供6个月装修免租期[118] - 季度租金及物业费总额为147,113.5元人民币,其中厂房租金109,182元,宿舍租金10,920元,物业费27,031.5元[118] -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损益影响达到利润总额10%以上的租赁项目[119] 其他重要事项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182.18万元人民币[25]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闲置募集资金理财收益为72.94万元人民币[25] - 资产权利受限总额为6.61亿元,包括其他货币资金3.10亿元(保证金)及应收票据等资产质押[66]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重大担保情况[120]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日常经营重大合同及其他重大合同[121] -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需要说明的其他重大事项[122] - 公司推行“三不”品质文化,以降低不良率,实现全流程成本控制[44] - 公司为周口本地安排就业人员近3000人[93] - 公司近年来通过产业精准扶贫直接或间接帮扶812名贫困户脱贫[93] - 公司注册地址和总部位于沈丘县沙南产业集聚区[174] - 公司所属行业为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174] - 公司主要经营精密线缆电子连接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174] - 公司对报告期末起12个月的持续经营能力进行评价未发现
凯旺科技(301182.SZ):公司尚未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格隆汇· 2025-08-25 15:13
公司供应链状态 - 凯旺科技尚未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1] 投资者互动信息 - 公司通过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关于供应链关系的询问 [1]
凯旺科技股价上涨1.71% 公司股东人数达13628户
金融界· 2025-08-23 01:05
股价表现 - 最新股价36.9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71% [1] - 盘中最高价39.19元 最低价36.70元 [1] - 单日成交金额2.41亿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661.90万元 占流通市值0.19%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14.01万元 占流通市值0.37% [1] 公司业务属性 - 主营业务为精密电子零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所属板块包括消费电子、河南板块、铜缆高速连接及机器人概念 [1] 股东结构 - 截至8月20日股东户数为13628户 [1] - 8月22日盘中出现快速回调 5分钟内跌幅超过2% [1]
凯旺科技:截至8月2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3628户
证券日报· 2025-08-22 20:16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8月20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3628户 [2]
连亏股凯旺科技财报不准被警示 2021上市中原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14:05
监管处罚与整改 - 公司收到河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和深交所监管函 因2024年多期财报存在会计差错 [1][2][3] - 会计差错涉及将"购买原材料+成品组装"业务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更正为净额法 导致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2][3][4] - 公司董事长陈海刚和财务总监邵振康被认定对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 均被采取警示函措施并记入诚信档案 [2][3] - 公司表示将积极落实整改 加强证券法律法规学习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1] 会计差错更正详情 - 差错更正源于子公司深圳凯旺及孙公司越南凯旺自2023年9月起开展的原材料采购及组装业务 [4] - 公司重新评估业务实质后 认定未完全承担商品存货风险且缺乏自主定价权 因此将收入确认方法从总额法改为净额法 [4][5] - 采用追溯重述法对2024年第一季度、半年度和第三季度财务报表进行更正 [3][5] 2024年度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5.96亿元 同比增长9.12% [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45.29万元 同比亏损扩大64.47% [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509.87万元 同比恶化400.57% [5][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84% 同比下降4.81个百分点 [6]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公司于2021年12月23日在创业板上市 发行2396万股 发行价27.12元/股 [6] - 实际募集资金总额6.50亿元 净额5.80亿元 超原计划募资2.81亿元 [7] - 发行费用总额6946.38万元 其中承销及保荐费用5583.21万元 [7]
又一家上市公司总额法改净额法,收警示函、监管函!
梧桐树下V· 2025-08-21 20:33
监管处罚与会计差错更正 - 公司因会计差错更正被河南证监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被深交所出具监管函 [2][4] - 会计差错涉及将特定业务收入核算方法由总额法更正为净额法,导致2024年第一季度、半年度和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2][4][6]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海刚、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邵振康对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 [4][6][7] 会计差错更正细节 - 公司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重新评估业务实质,将"购买原材料+成品组装"业务从总额法改为净额法确认收入 [6][9] - 更正原因是公司未完整拥有商品自主定价权、未完全承担商品存货风险 [9] - 追溯调整影响2024年第一季度、半年度和第三季度财务报表 [9][10][12][14] 财务数据调整影响 - 2024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从2.06亿元更正为1.24亿元,调减8216万元 [10] - 2024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从4.04亿元更正为2.89亿元,调减1.16亿元 [12] -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从6.26亿元更正为4.38亿元,调减1.88亿元 [14] - 净利润调整:半年度净亏损从-2398万元改善至-2300万元,三季度净亏损从-4419万元改善至-4227万元 [12][14] 公司回应与整改 - 公司高度重视监管指出的问题,承诺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和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8] - 公司称行政监管措施对经营无重大影响 [8] - 整改报告需在收到决定书后30日内报送河南证监局 [5]
凯旺科技:收到河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及深交所监管函
中国证券报· 2025-08-20 21:24
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收到河南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及深交所创业板监管函 [1] - 公司因会计差错更正将特定业务收入核算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 涉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半年度报告和第三季度报告的追溯调整 [1] - 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半年度报告和第三季度报告相关财务数据披露不准确 [1] 违规行为认定 - 公司行为违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 [1] - 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海刚 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邵振康对违规行为负主要责任 [1] - 公司行为同时违反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第1.4条及第5.1.1条规定 [2] 处理措施及要求 - 河南证监局对公司及陈海刚 邵振康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 - 深交所要求公司董事会及相关当事人充分重视问题 及时整改并杜绝问题再次发生 [2] - 深交所强调上市公司必须依法认真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董事会全体成员需保证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2]
凯旺科技(301182) - 河南凯旺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监管函的公告
2025-08-20 18:39
财务问题 - 2025年4月24日披露会计差错更正公告[1][3] - 将特定业务收入核算方法由总额法更正为净额法[1][3] - 对2024年第一、二、三季度报告追溯调整[1][3] 责任与监管 - 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海刚、财务总监兼董秘邵振康负主要责任[2][3] - 河南证监局对公司及相关人员出具警示函[2] - 相关人员30日内报送书面报告[2] 后续安排 - 公司将积极落实整改工作[5] - 行政监管措施对公司经营无重大影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