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龙(301413)

搜索文档
安培龙(301413) - 关于股东询价转让结果报告书暨持股5%以上股东权益变动至5%以下的提示性公告
2025-08-27 20:56
股份转让 - 长盈粤富转让985,000股,占总股本1.00%,持股降至4.67%[3][5][7][9] - 询价转让价格90.32元/股,交易金额88,965,200元[3][6][12][13] 受让情况 - 受让方为10名机构投资者,股份锁定期6个月[10] - 181家机构收《认购邀请书》,收12份有效报价,认购1,142,000股,倍数1.16倍[11] 权益变动 - 不导致大股东、控股东及实控人变化,非公开转让不触及要约收购[3][17] - 变动后长盈粤富持股降至5%以下,不再是大股东[17] 转让结果 - 截至公告日,转让已实施完毕[4][6][18] - 不存在受让方未认购情况[15] 其他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27日[20]
安培龙(301413):压力传感器收入高增,力传感器研发进展迅速
光大证券· 2025-08-27 19:50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压力传感器业务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1.9%至2.9亿元,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52.8% [3] - 力传感器研发加速,产品线涵盖六维力矩传感器等逾六类产品,在汽车及机器人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3] - 短期毛利率承压,2025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27.8%,主要受下游客户采购价格下降影响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5.2%,占营收比例提升0.5个百分点至6.9%,重点投入力传感器及IC芯片领域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34.4%;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19.6%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8.2%,环比增长12.0% [1] - 期间费率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19.4%,管理费率下降为主要原因 [2]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业务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3.0%,毛利率28.9% [3]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8.8%至1.1亿元,上调2026-2027年预测至1.4亿元(+0.6%)和1.9亿元(+7.3%) [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4亿元、15.44亿元、18.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25% [5] - 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112倍、83倍、64倍 [4] - 预计毛利率将从2025年的29.9%逐步回升至2027年的31.9% [12] 业务进展 - 在上海组建机器人力传感器专项研发团队并搭建试验线,配置专业生产设备 [3] - 构建"研发设计—原型试制—测试验证"一体化闭环体系 [3] - 采用MEMS硅基半导体应变计技术及玻璃微熔工艺技术开发力传感器产品 [3] - 作为车规级压力传感器进口替代领先企业,战略布局机器人传感器领域 [4] 市场数据 - 总股本0.98亿股,总市值119.50亿元 [6] - 近一年股价区间31.39-130.58元,近3月换手率266.72% [6] - 近一年绝对收益率248.21%,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213.50个百分点 [9]
安培龙(301413):压力传感器收入高增 力传感器研发进展迅速
新浪财经· 2025-08-27 16:4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增长34.4%,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19.6%,扣非归母净利润0.38亿元,同比增长24.8%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8.2%,环比增长12.0%,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下降3.1%,环比增长6.8% [1] - 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27.8%,净利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7.6% [2] 业务分部表现 - 压力传感器业务营收2.9亿元,同比增长61.9%,占总营收比重52.8%,毛利率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27.4% [2]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业务营收2.5亿元,同比增长13.0%,占总营收45.4%,毛利率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至28.9% [2] 成本与费用结构 - 期间费率19.4%,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主要因管理费率下降 [2]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5.2%,占营收比例提升0.5个百分点至6.9%,重点投入力传感器及IC芯片领域 [2] 研发与产品进展 - 在深圳总部和上海子公司组建机器人力传感器专项研发团队,搭建试验线并配置六维力矩传感器等专业生产设备 [3] - 力传感器产品基于MEMS硅基半导体应变计及玻璃微熔工艺技术,产品线涵盖拉压力传感器等逾六类产品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1亿元(下调8.8%),上调2026-2027年预测至1.4亿元(上调0.6%)和1.9亿元(上调7.3%)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估值分别为112倍、83倍和64倍 [3]
安培龙(301413):Q2营收快速增长,产品送样稳步推进
中泰证券· 2025-08-27 15:23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4][8]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车规级压力传感器国产替代优质标的 同时布局力矩传感器打开成长空间 [8]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5.54亿元 同比+34% 实现归母净利润4213万元 同比+20% [7]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4 1.22 1.40亿元 CAGR为22% [8] 财务表现 - 2025H1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3.04pp至27.79% 销售净利率同比-0.94pp至7.61% [7] - 2025H1期间费用率同比-1.33pp至19.39% 其中研发费用率同比+0.51pp至6.88% [7] - 2025H1经营活动净现金流2904万元 保持正值 [7] - 2025H1存货周转天数131天 同比-2天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25天 同比-12天 [7] 业务分析 - 压力传感器:2025H1营收2.92亿元 同比+62% 营收占比53% 同比+8.95pp 毛利率27.37% 同比-2.27pp [6]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2025H1营收2.51亿元 同比+13% 营收占比45% 毛利率28.91% 同比-3.07pp [6] - 境内市场:2025H1营收4.68亿元 同比+38% 毛利率24.74% 同比-2.64pp 占比85% 同比+2.20pp [7] - 境外市场:2025H1营收8553万元 同比+18% 毛利率44.51% 同比-2.43pp [7] 研发进展 - 2025H1研发费用投入3811万元 同比+45% 占营业收入比6.88% [7] - 组建机器人力传感器专项研发团队并搭建试验线 [7] - 金属应变式六维力传感器已完成开发流程 MEMS硅基应变片及玻璃微熔工艺技术六维力传感器尚在研发阶段 [7] - 已完成给多家国内机器人及关节模组厂商力传感器技术交流及送样 [7] 市场拓展 - 实施"从国产自主品牌到合资品牌再到海外品牌"的阶梯式市场拓展战略 [7] - 与比亚迪 北美某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 上汽集团等头部车企形成稳定合作 [8] - 与麦格纳 拓普 三花等核心汽车零部件企业保持合作 [8] - 与美的 格力 海尔智家 雀巢咖啡等家电领军品牌建立合作关系 [8] - 2025H1已实现向北美某知名新能源汽车客户 Stellantis 理想 小鹏等重点客户大批量配套供货 [8]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8亿元 14.72亿元 17.46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26% 24% 19% [4]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4亿元 1.22亿元 1.40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14% 30% 14% [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6元 1.24元 1.42元 [4] - 根据最新股价 对应PE分别为127X 98X 85X [4][8]
安培龙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体量较大
证券之星· 2025-08-27 07:41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34.44%,主要因压力传感器下游客户需求增加[1][2] - 归母净利润4213.2万元,同比增长19.6%,但第二季度同比下降3.09%[1] - 扣非净利润3826.63万元,同比增长24.76%,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增强[1]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27.79%,同比下降9.47个百分点,反映成本上升压力[1] - 净利率7.61%,同比下降11.04%,主要受毛利率下滑影响[1] - 每股收益0.43元,同比增长19.44%,受益于净利润增长[1] 成本费用结构 - 三费总额6925.66万元,占营收比12.5%,同比下降11.99%,费用控制成效显著[1]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2.71%,因销售人员扩张及境外市场拓展投入增加[2]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5.23%,因研发人员扩张及新增研发项目直接投入[2] 资产负债状况 - 货币资金2.57亿元,同比增长22.23%,主要因银行借款增加[1][2] - 应收账款3.91亿元,同比增长20.64%,占最新年报归母净利润比例达473.35%[1][4] - 有息负债5.08亿元,同比增长44.99%,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3.92%[1][4] 现金流表现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元,同比下降60.23%,主要因上年同期收到政府补助5000余万元[1][2]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29.37%,因上期归还专项贷款及支付发行费用[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123.08%,反映融资活动活跃[3] 机构关注与持仓 - 鹏华基金闫思倩管理的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A持有63.02万股并增仓,该基金近一年上涨95.59%[4][5] - 5只专精特新主题基金持仓,其中招商专精特新股票A新进十大持仓18.46万股[5] - 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1.17亿元,每股收益均值1.19元[4] 业务发展动态 - 2024年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25.93%,主要受益于汽车、家电及光储新能源行业增长[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61亿元,同比增长42.15%,归母净利润2037万元同比增长59.49%[6][7] - 公司通过新品研发、工艺改善及市场拓展实现业绩持续增长[6]
安培龙20250826
2025-08-26 23:02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5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4.4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13万元 同比增长19.60%[4] * 扣非净利润3827万元 同比增长24.76%[2][4] * 压力传感器营收2.9241亿元 同比增长61.88% 占总营收52.79%[2][4] * 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营收2.5140亿元 同比增长12.99% 占总营收45.39%[4] * 氧传感器及其他产品营收1007万元 同比增长13.61% 占总营收1.82%[4] 分行业营收表现 * 汽车领域营收3.1170亿元 同比增长52.97% 占总营收56.28%[2][5] * 家电领域营收1.7599亿元 同比增长11.29% 占总营收31.78%[5] * 储能及其他领域营收6618万元 同比增长32.14% 占总营收11.95%[5] 分市场营收表现 * 国内市场营收4.6834亿元 同比增长38.03% 占总营收84.56%[2][6] * 境外市场营收8553万元 同比增长17.68% 占总营收15.44%[6] 客户结构与贡献 * 前五大客户中第一大客户为汽车行业客户 增长36.26%[7] * 第二大客户为家电行业客户 呈现正向增长[7] * 第三名客户同比增长13.7%[7] * 前五大客户最高收入9064万元 第五名收入1737万元[7] * 北美大客户通过第三方供应链进入前五大 增量接近2000万 总体贡献超过1亿元[8] * 欧洲Stellantis成为第六大客户 增长率接近十倍[8] 毛利率与成本控制 * 公司预计2026年下半年通过技术降本等措施显著改善毛利率[9] * 目标毛利率维持在30%左右水平[2][9] * 国外高毛利率订单将部分对冲国内降价压力[2][10]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研发费用增加主要集中在力传感器和IC方面[11]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增加1187万元[12] * 增加原因包括玻璃微容MEMS和陶瓷压力传感器项目对接增多 欧洲IC设计费用显著增加[12] * 汽车定点项目数量较之前增长数倍[12] * 力传感器研发投入比去年大幅度增加[12] 自研IC发展规划 * 预计2026年自研IC渗透率达10%左右[2][13] * 2027年可能达到20%-30% 后续可能达到50%-60%[13] * 完全取代外部采购芯片预计需要三到四年时间[13] * 未来三年预计仍会亏损 第四年有望实现自主并降低50%以上成本[13] * 自研IC可能成为盈利中心并具备对外销售能力[14] * 自研IC首先在国内市场推广 海外客户接受度相对较低[15] 产能布局与供应链 * 为北美客户准备专线年产量约200万颗[16] * 第二条泰国生产线产能300万颗[2][16] * 两条线基本满足当前订单预测 使公司成为主要供应商占比超50%[2][16] * 泰国生产线具有更低成本优势[17] * 压力传感器降本方案可实现50%成本降低[17] * 泰国工厂计划2026年3月1日开始SOP 大批量生产在6月开始[44] 机器人传感器业务 * 力传感器包括力矩 推拉力和六维力三种类型[19] * 推拉力传感器价格应在100元以内[22] * 力矩传感器价格约300到500元[22] * 六维力传感器价格预计在1000到2000元之间[2][22] * 公司采用玻璃微容技术或厚膜技术 提供低成本高可靠性方案[20] * 硅基应变片相比金属应变片更适合大批量生产且成本较低[27] * 硅基应变片具有超强过载能力[27] * 单轴拉压力传感器已成熟 六维力传感器预计年底完成测试[28] * 已建成力举传感器生产线 预计2025年9月底具备量产能力 月产数万个[33] * 扭矩传感器与六维力传感器产线通用但测试设备不同[32] 氧传感器项目进展 * 氧传感器项目已有14年研发历史 2024年10月开始供货[36] * 2025年底实现更多车型导入[36] * 单一客户年需求约30万个 总价值约1000万至1200万元[36] * 预计2027年收益显著增加[3][36] * 预计四年后收入达数亿元水平[3][38] * 公司是国内唯一批量装车的供应商[3][39] * 氧传感器市场规模有望与压力传感器媲美[3][37] * 根据欧7标准 2027年1月1日起所有欧洲乘用车必须安装氮氧传感器[40] * 氮氧传感器需要额外控制器 工艺和结构比氧传感器复杂[40]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大陆集团和博世 都从日本NGK采购核心部件[42] * 博世和NGK每年使用量约七千万至八千万支[42] * 目前公司在T1客户中份额约30%[43] * 随着泰国工厂投产 份额预计提升至50%以上甚至接近60%[43] * 每辆车使用三个传感器 年需求量约500多万个[43] 风险与不确定性 * 北美机器人客户2025年出货量远低于预期[18] * 2026年出货量持谨慎态度[18] * 下游应用端不确定性较大[31] * 海外客户对自研IC接受度相对较低 需要一到两年获得信任[15]
机构风向标 | 安培龙(301413)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合计下跌3.14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08-26 10:51
机构持股概况 - 截至2025年8月25日 19家机构投资者合计持有安培龙A股2772.28万股 占总股本28.17% [1] - 前十大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比例达27.65% 较上一季度下降3.14个百分点 [1] - 前十大机构包括宁波长盈粤富投资 深圳市瑞航投资 中移创新产业基金等机构 [1] 公募基金持仓变动 - 3家公募基金持股增加 包括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发起A 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A 鹏华沪深港新兴成长混合A 合计增持比例达1.75% [2] - 1家公募基金持股减少 前海开源深圳特区股票A出现小幅减持 [2] - 3家新披露公募基金进入持仓 包括宝盈策略增长混合 招商专精特新股票A 弘毅远方甄选混合A [2] - 11家公募基金未再披露持仓 包括中航趋势领航混合发起A 东方阿尔法优选混合A等产品 [2]
安培龙(301413.SZ):2025年中报净利润为4213.20万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9.60%
新浪财经· 2025-08-26 09: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5.54亿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1.42亿元 同比增长34.44% 实现连续4年上涨 [1] - 归母净利润4213.20万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690.34万元 同比增长19.60%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903.93万元 [1] - 摊薄每股收益0.43元 较去年同期增加0.07元 同比增长19.44% [3] 盈利能力指标 - 最新毛利率27.79% 较上季度提升0.07个百分点 [3] - 最新ROE 3.45% 较去年同期提升0.42个百分点 [3] 资产运营效率 - 最新总资产周转率0.27次 较去年同期增加0.06次 同比增长29.15% [3] - 最新存货周转率1.37次 较去年同期增加0.02次 同比增长1.16% 实现连续2年上涨 [3] 资本结构 - 最新资产负债率42.50% [3] 股权结构 - 股东户数1.32万户 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66.32% [3] - 第一大股东邬若军持股31.6% 宁波长盈粤富投资持股8.31% 深圳市瑞航投资持股5.64% [3] - 机构投资者包括永赢先进制造智选基金持股4.95% 鹏华碳中和主题基金持股4.17% 中移创新产业基金持股1.57% [3] - 员工持股计划华泰安培龙家园1号资管计划持股1.25% [3]
安培龙:8月25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00:3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构成中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占比99.95%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0.05% [1] - 当前市值为124亿元人民币 [1] 公司治理 - 第四届第七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5日召开 [1] - 会议采用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在公司会议室举行 [1] - 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全文及其摘要》议案 [1]
安培龙(301413.SZ)发布上半年业绩,归母净利润4213.2万元,同比增长19.60%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22:5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5.54亿元 同比增长34.4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13.2万元 同比增长19.6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26.63万元 同比增长24.76% [1] - 基本每股收益0.43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