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MF)

搜索文档
这几家企业,让地方国资整个投资亏损几十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8 17:20
文章核心观点 - 地方国有资本在热门赛道投资中存在风险预判不足、投后管理薄弱、行业认知偏差等问题 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失败根源对提升投资决策科学性和防范风险具有现实意义 [1] 南京浦口高投投资博郡汽车案例 - 2019年南京浦口高投联合其他资本对博郡汽车累计投入25亿元 核心诉求是在南京打造30万辆产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 [1][2] - 2020年博郡汽车资金链断裂 创始人承认经营困境 合资公司天津博郡进入清算阶段 800多名员工被买断清退 南京博郡被裁定破产重整 [2] - 博郡汽车在未实现量产情况下同时推进多个车型平台研发 资金分散 车机系统开发滞后 工程车无法通过关键节点 产品上市推迟 [2] - 地方国资过度依赖创始人背景与纸面规划 忽视企业治理结构缺陷、研发整合能力不足、资金管理混乱等隐性风险 [3] - 地方国资对新能源汽车行业重资产、长周期、高竞争属性认知不足 盲目追求产能布局 未建立动态风险预警机制 [4] 青岛国信投资每日优鲜案例 - 2020年12月青岛国信对每日优鲜战略投资20亿元 计划在青岛建设区域总部与供应链基地 [5] - 2022年7月每日优鲜关闭全国几乎所有前置仓 暂停极速达业务 大规模裁员 2023年11月从纳斯达克退市 [5] - 前置仓模式下冷链物流成本、仓储成本、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客单价与订单密度无法覆盖成本 2018年至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和16.49亿元 2021年预计亏损38.5亿元 [7] - 每日优鲜持续亏损仍扩张城市数量 而非提升盈利效率 最终因融资断裂崩盘 [7] - 地方国资过度迷信行业头部品牌效应 对商业模式盈利逻辑验证不足 未能有效介入企业经营决策 对资金使用方向和成本控制缺乏话语权 [8] 深创投投资柔宇科技案例 - 深创投看重柔宇科技全球首款可折叠柔性屏技术突破 参与2015年11亿元C轮融资 [8] - 柔宇科技2018年10月发布全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 定价8999元起 比三星和华为早四个月 [8] - 2024年6月柔宇科技被裁定受理破产清算 11月正式宣告破产 [11] - 产品市场表现不佳 折叠屏手机因高昂售价、软件适配不足和硬件设计问题难以打开主流市场 销量不佳导致营收不足 [12] - 技术路线与市场需求脱节 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在良率控制和成本控制方面优势不显著 错过关键技术迭代 [12] - 2021年2月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 融资渠道受阻 资金链紧张 [12] - 资金管理问题 大量资金投入自建生产线导致资金占用严重 融资和资金规划缺乏长远战略 [12] - 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累计营收5.17亿元 累计净亏损31.95亿元 2019年营收2.27亿元 净亏损10.73亿元 [12] - 2019年前后开始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款项 加剧财务危机和声誉损害 [13] - 硬科技投资不能只看技术先进性 更要评估商业化可行性 需建立技术加市场双维度评估体系 [13] 苏州元禾控股投资同程生活案例 - 苏州元禾控股参与同程生活2020年6月2亿美元C轮融资 单笔出资约2000-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4-2.1亿元 [13] - 2021年7月同程生活因经营不善申请破产 [14] - 2021年元禾控股股权投资业务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42亿元 [15] - 行业竞争白热化 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等互联网巨头凭借资金优势疯狂补贴 同程生活在价格战中利润承压 [16] - 高速增长建立在补贴与低价竞争基础上 缺乏核心竞争力 运营混乱 供应链管理能力薄弱 大量订单无法履约 供应商货款拖欠 [16] - 母公司不再输血 2021年7月6日更名为蜜橙生活后母集团不再扶持 [16] - 地方国资在风口行业投资中存在非理性跟风倾向 对行业短期热度关注超过长期价值判断 未能充分评估政策监管风险与行业竞争格局 [16] 招商局资本投资速尔快递案例 - 2016年6月招商局资本联合其他机构向速尔快递投资约30亿元人民币 配套150亿元银行授信 目标2018年主板上市 [18] - 2018年速尔快递上市计划流产 母集团友和道通航空业务重组失败 兄弟公司全一快递停摆 现金流迅速恶化 [18] - 2019年起速尔拖欠员工工资、加盟商费用和货款 招商资本等老股东2019年底做过股权质押式输血但资金未实际到账 [19] - 2021年5月18日速尔快递进入破产重组程序 股东投资价值趋近于零 [19] - 重资产、强网络效应且已出现寡头垄断苗头的行业 差异化小众品牌难敌头部集中化大势 [19] - 对集团型企业必须做母子孙三层穿透尽调 股东会和董事会未能阻止母集团抽调速尔资金去救航空板块和全一快递 [19][20]
汇源指责每日优鲜品牌管理公司侵权,导致汇源品牌信誉严重受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3 19:41
品牌授权纠纷 - 北京汇源指控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授权以"汇源"名义开展招商、销售及宣传活动[1][6] - 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违规拆分转授区域经销权并在未授权区域开展服务引发大量投诉导致汇源品牌信誉严重受损[1] - 汇源官方客服确认曾与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给予部分区域经销权但授权已到期且合作已于近期结束[6][7] 涉事公司背景 - 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池家辉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由池家辉全资持股[7] - 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日用品销售、新鲜蔬菜零售、新鲜水果零售等与生鲜电商每日优鲜主体公司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无任何关联[7] - 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注册资本约31.9亿元人民币由Missfresh HK Limited全资持股[7] 法律与商业影响 - 汇源声明强调每日优鲜品牌管理公司与其客户之间的合同纠纷均与北京汇源无关[6] - 汇源建议交易主体仔细甄别或向公司核实冒用名义经营收款行为必要时就欺诈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6] - 该纠纷暴露汇源在品牌授权与经销商管理体系中的深层问题[6]
北京汇源发布制止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擅自以“汇源”名义对外招商事项声明
财经网· 2025-08-12 21:16
品牌侵权事件 - 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授权擅自以"汇源"名义对外招商并违规拆分转授区域经销权 [1] - 每日优鲜在未经授权区域提供"区域经销权授权"及"即时零售平台搭建"服务扰乱市场秩序 [1] - 相关经营活动违反诚信引发多起投诉严重损害汇源品牌信誉 [1] 公司应对措施 - 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声明每日优鲜无权以"汇源"名义开展任何招商销售及宣传活动 [1] - 公司已启动法律程序维护自身权益并将妥善处理合作终止后事宜 [2] - 要求消费者及合作伙伴通过官方渠道确认授权谨防损失 [1] 责任界定声明 - 每日优鲜与客户间合同纠纷均与北京汇源无关 [1] - 建议交易前向北京汇源核实授权情况防止欺诈行为 [1] - 若遭遇冒名收款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法律责任 [1]
汇源果汁指控“每日优鲜”冒名对外招商,被质疑品牌管理失序
南方都市报· 2025-08-12 19:15
核心事件概述 - 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 公开指控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存在未经授权以"汇源"名义对外招商 违规拆分转授区域经销权 在未授权区域开展服务并引发大量投诉等侵权行为[1][2] - 声明明确指出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无权以"汇源"名义开展任何招商 销售及宣传活动 其与客户之间的合同纠纷均与北京汇源无关[6] 涉事公司背景 - 涉事企业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1月 法定代表人为池家辉 属于自然人独资企业 注册资本1000万元[7][8] - 该公司与生鲜电商平台"每日优鲜"运营主体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无任何关联 后者成立于2014年 曾获超百亿元融资并于2021年登陆美股 后因经营危机退市[8] 授权关系现状 - 汇源官方客服确认曾与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 授予部分区域经销权 但协议目前已到期[1][6] - 客服表示合作结束时间为近期 但具体授权期限及授权区域范围未明确披露[6] 品牌管理问题 - 事件暴露汇源在品牌授权与经销商管理体系存在深层问题 核心矛盾在于授权失效后出现管理真空[1][8] - 行业观点认为汇源未能建立有效机制确保合作方在授权到期后停止使用品牌资产 反映出对授权合作的管理不到位[8] 公司发展背景 - 作为曾经的"国民果汁"品牌 汇源近年来面临内部管理混乱 家族化治理问题突出等困境 导致资本市场折戟[8] - 公司2022年宣布重组后发展仍非一帆风顺 日前曾发布公开信自曝与大股东之间的矛盾 双方从合作走向对簿公堂及控制权争夺[8]
北京汇源声明:每日优鲜擅自以“汇源”名义对外招商
北京商报· 2025-08-12 16:32
公司声明与权益争议 - 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指控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存在未经书面授权擅自以"汇源"名义对外招商的行为 [1] - 每日优鲜被指违规拆分区域经销权并转授第三方 同时未经授权在特定区域提供"区域经销权授权"及"即时零售平台搭建"服务 [1] - 相关经营活动违反诚信原则并引发多起投诉 对汇源品牌信誉造成严重损害 [1] 法律风险与责任界定 - 北京汇源明确声明每日优鲜无权以"汇源"名义开展任何招商、销售及宣传活动 [1] - 每日优鲜与客户之间的合同纠纷均与北京汇源无关 建议交易主体仔细甄别或向汇源核实授权情况 [1] - 汇源建议受损失方向实际交易对象及收款行为人追究法律责任 必要时可就欺诈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 [1]
每日优鲜的资金缺口与信任危机
新华网· 2025-08-12 13:55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否认资金断链无法经营的通知为虚假信息 公司近期未发布类似公告[1][2] - 公司正在积极解决超市业务的用户 员工 供应商应付问题 其他业务保持正常运营[2] - 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 次日达 智慧菜场 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4] - 公司停止极速达服务并改为最快次日达 意味着断臂前置仓最核心的竞争优势[4] - 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 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4] - 公司目前正在寻求重组 如果重组不成 大概率要破产清算[8]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美股市值缩水至2225万美元 股价为0.095美元/股 跌幅达17.9%[3] - 从去年底开始 公司延后30-60天向供应商付款 违反合同规定每月15日前结清款项的条款[2] - 公司员工社保 公积金已经欠了3个月[4] - 部分消费者账户储值余额较高 有消费者账户余额达3000多元[5] 供应商与员工权益 - 供应商与公司合同中规定每月15日前结清款项 但公司从去年底开始延后30-60天付款[2] - 公司员工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补偿 拖欠工资也未提及发放时间[4] - 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已为公司员工开通绿色通道 登记约300人[4] - 供应商可依据合同约定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争端 获得胜诉后可申请强制执行[7] - 如果公司明显丧失还款能力 可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7] 消费者权益 - 公司似乎在推进储值用户退款 客服表示最快24小时最晚3个工作日内可将余额提现[1][7] - 公司次日达服务处于停摆状态 无法向北京发货[5] - 消费者未实际消费的充值款 公司应予以退回 否则消费者可依据用户协议提起诉讼或仲裁[8] 行业参考案例 - 生鲜电商呆萝卜在2019年传出资金链断裂 2020年进入破产重组程序 最终在2021年10月倒闭[7] - 呆萝卜遗留多方欠款和纠纷 与公司当前境况相似[7]
WENDEL: Successful issue of €500 million 8-year bond bearing interest at 3.75%
Globenewswire· 2025-08-05 23:29
债券发行概况 - 公司成功发行5亿欧元债券 票面利率3.75% 期限至2033年8月 [1] - 债券发行获得投资者超额认购 认购倍数超过5.2倍 [1] - 发行价格/再报价为99.85% 到期收益率3.772% [3] - 债券将在巴黎泛欧交易所上市 [3]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前赎回2027年2月到期的2.5%利率债券 该债券未偿名义金额为5亿欧元 [1] 交易影响 - 此次交易将延长公司债券债务的平均期限 [2] 承销安排 - 债券发行的簿记管理人为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工商信贷银行、Mediobanca、Natixis和法国兴业银行 [3]
WENDEL: Investor conference calls ahead of the launch of a potential €500 million 8-year bond issue
Globenewswire· 2025-08-04 15:57
债券发行计划 - 公司计划发行8年期债券 名义金额5亿欧元 期限至2033年 未来几天内可能启动 具体取决于市场条件 [1] - 债券发行由Crédit Agricole Corporate and Investment Bank等五家机构担任簿记管理人 [3] 债券赎回安排 - 若2033年债券成功发行 公司将提前赎回2027年2月到期的债券 该债券未偿本金5亿欧元 票面利率2.50% [1][2] - 赎回价格将根据原债券条款确定 [2] 交易市场与期限管理 - 新旧债券均将在巴黎泛欧交易所受监管市场交易 [2] - 该系列操作将延长公司债券的平均期限 [3] 信息披露 - 交易结果及最终条款将在交易完成后公布 [3] - 公司将在发行前与投资者举行系列电话会议 [1]
WENDEL: 2025 Half-Year Results
Globenewswire· 2025-07-31 00:15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450亿欧元,其中第三方私人资产管理规模达390亿欧元 [1] - 每股净资产(NAV)为167.7欧元,较2025年3月底下降5.1%,剔除汇率影响后保持稳定 [12] - 2025年上半年集团合并净销售额达41.776亿欧元,同比增长7.2%,有机增长3.9% [66] - 资产管理平台管理费收入达1.52亿欧元,同比增长355%,费用相关收益(FRE)达5990万欧元,同比增长318% [26][27] 资产配置 - 上市资产占剔除现金后总资产价值的38%,价值较一季度增长5%,主要受益于必维集团、IHS和Tarkett股价上涨 [4] - 非上市资产占38%,价值较一季度下降4.8%,主要受估值倍数变化影响 [4] - 资产管理业务占22%,估值较一季度增长9%,主要受IK Partners和Monroe Capital估值提升驱动 [4][15] - 必维集团成功完成6.7%股权的远期出售,获得7.5亿欧元净收益,仍保留26.5%股权和41.2%投票权 [4][22] 资产管理平台 - 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达390亿欧元,上半年募集资金43亿欧元 [7][25] - IK Partners完成60亿欧元募资目标,Monroe Capital上半年募集40亿美元 [28][29] - 完成Monroe Capital 72%股权收购,投资11.3亿美元,并获得约20%附带权益 [10][24] - 预计2025年资产管理平台将产生4.55亿欧元收入和1.6亿欧元税前FRE [25] 投资组合公司表现 - 必维集团上半年收入31.925亿欧元,有机增长6.7%,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提升44个基点至15.4% [33][34] - Stahl收入下降0.4%至4.629亿欧元,EBITDA利润率保持19.6%的高水平 [40][42] - CPI收入增长4%至6950万美元,EBITDA增长5.3%至2990万美元 [43][44] - ACAMS收入增长9.6%至5340万美元,EBITDA大增53.9%至1370万美元 [48][50] - Scalian收入下降5.2%至2.576亿欧元,EBITDA利润率11.2% [53][54] 股息政策与资本结构 - 实施半年度中期股息政策,2025年11月将支付1.5欧元中期股息 [1][5] - 2024年普通股息为每股4.7欧元,同比增长17.5%,已于2025年5月支付 [10] - 平均债务期限3.1年,平均成本2.4%,LTV比率18.5% [10] - 标普将公司展望从"负面"上调至"稳定",并确认"BBB"评级 [10]
WENDEL: Q1 2025 Trading update
Globenewswire· 2025-04-25 00:30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每股净资产(NAV)为176.7欧元 较2024年底下降4.8% 主要受市场波动和估值倍数变化影响 [1][5][9] - 公司总流动性达17亿欧元 包括8亿欧元现金和8.75亿欧元未使用的信贷额度 [5] - 贷款价值比(LTV)为17.2% 处于健康水平 [1][5] - 提议每股股息4.70欧元 同比增长17.5% [3] 资产管理业务 - 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达340亿欧元 [1][5][20] - 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34亿欧元新基金募集 其中IK Partners旗舰基金IK X募集33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5][22] - 收购Monroe Capital 72%股权 投资11.3亿美元 使资产管理平台规模显著扩大 [5][19] - 资产管理业务占公司总资产价值的17% [5] 主要投资组合表现 - 上市资产占总资产价值29% 价值基本持平 [5][10] - 非上市资产占总资产价值33% 价值下降7.3% [5][11] - Bureau Veritas完成6.7%股权远期出售 获得7.5亿欧元净收益 仍保留26.5%股权和41.2%投票权 [5][17] - IHS Towers股价上涨37.2% Tarkett股价上涨55.5% 对NAV产生积极影响 [10] 投资组合公司业绩 - Bureau Veritas第一季度收入15.6亿欧元 同比增长8.3% 有机增长7.3% [24][26] - Stahl收入2.31亿欧元 同比增长2.4% 但有机增长下降5.4% [32][33] - Crisis Prevention Institute收入3070万美元 同比增长5.8% [34] - ACAMS收入2200万美元 同比增长6.4% [36] - Scalian收入1.318亿欧元 同比下降6.3% [38][39] - Globeducate收入1.096亿欧元 同比增长11% [41] 战略举措 - 成功实施新的战略方向 扩大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 [2] - 通过Bureau Veritas股权出售和财务纪律 显著改善财务结构 [7] - 维持投资级评级 标普将展望从"负面"上调至"稳定" [5] - 计划到2027年实现1.5亿欧元(公司份额)的税前经常性收益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