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自达汽车(MZDAY)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早报|本田推迟在日本启动下一代燃料电池模块工厂 马自达与斯巴鲁5月在美销量呈两位数下滑
新浪财经· 2025-07-01 08:38
小米汽车 - 截至6月30日全国已有163家服务网点,覆盖全国93城 [1] - 6月新增37家门店,全国92城已有335家门店,7月计划新增18家门店,预计覆盖菏泽、阜阳等5座城市 [1] - 小米SU7 Pro、Max和Ultra估计7月下旬开始推送1000万Clips版本的辅助驾驶功能 [1] 小鹏汽车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车企支付账期不超60天,认为下半年至明年行业风向会变好 [1] - 强调科技造车企业应有社会责任感,不应通过现金流压款 [1] 理想汽车 - 理想超充桩突破15000根 [1] 方程豹(比亚迪) - 豹8第四次OTA预计7月2日前分批完成全量推送,带来车位到车位领航辅助、云辇路面预瞄、哨兵模式等核心功能 [2] - OTA升级涉及行车安全,需经过多轮安全测试及工信部备案审批 [2] 恒大汽车 - 集团继续面临流动性问题,与潜在战略投资者及买家的讨论尚未实现 [2] - 部分附属公司接获破产清算审查及资产拍卖通知 [2] - 以有限资金维持基本营运,进一步削减员工人数及非必要开支 [3] - 无法确定2024年业绩刊发日期,因缺乏资金支付核数师费用 [3] 宁德时代 - 赛力斯超级工厂两条CTP 2.0高端电池包产线正式投产,为重庆首个基地,采用"厂中厂"合作模式为问界系列供应电池 [3] 本田 - 推迟在日本启动下一代燃料电池模块工厂计划,原计划2028财年投产,年产量30,000台,现因全球氢气市场环境变化调整初始产能和投产时间 [3][4] 丰田旗下大发汽车 - 因零部件供应不足,7月8日至11日暂停滋贺第二工厂运营,7月7日至11日暂停大分中津第二工厂运营 [4] 马自达与斯巴鲁 - 5月在美销量同比下滑:马自达减少18.6%至28,937辆,斯巴鲁减少10.4%至52,292辆 [4]
主被动安全同级领先 长安马自达新能源转型提速
中国经营报· 2025-04-28 16:15
产品战略与定位 - EZ-60是长安马自达全面转型新能源时代的战略级产品,定位为融合纯正驾驶魅力与先进技术的跨界SUV [1] - 公司强调该车型专为锐意进取的中国用户量身定制,主打行驶性能、操控驾趣和智能科技 [1] 智能座舱技术 - 搭载行业唯一超150英寸6联科技大屏,提供无死角信息视野 [1] - 全球首发联发科技MT8676 4nm芯片,晶体管密度较7nm芯片提升1.6—1.8倍,同功耗下算力提升25%—40% [1] - 全球首发裸眼3D HUD,最大画幅100英寸,支持眼球随动和3D导航道路重合 [1] 被动安全配置 - 全系标配9气囊(含远端气囊),总容积370L,保护面积2.65万cm² [2] - 采用7横5纵高强度铠甲笼式结构,高强钢占比86.5%,前防撞梁和车门防撞梁使用2000MPa热成型钢 [2] - 车顶横梁采用1470MPa世界最高强度冷轧钢 [2] 主动安全系统 - 全系标配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集成30+项行泊一体功能,覆盖200+使用场景 [2] - AEB刹停速度提升至80KM/h,支持横穿、夜间、通用障碍物等复杂场景 [2] - 搭载连续可变阻尼悬架,毫秒级响应不同路况,结合独家调校实现操控与舒适平衡 [2] 品牌理念传达 - 公司强调安全是实现驾乘愉悦的核心前提,目标让用户出行全程保持愉悦体验 [2]
马自达汽车CEO毛笼胜弘:新能源转型与本土化合作双轮驱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7 18:50
电动化与智能化发展 - 中国市场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速度远超全球其他地区 这种趋势将持续向前 [1] - 公司与长安汽车共同开发新能源车型 包括EZ-6与EZ-60 形成"中国研发 全球输出"新模式 [1] - 未来将在新能源车型开发 供应链整合及海外市场开拓上深化协作 [1] 产品开发与设计 - EZ-60是长安马自达全面转型新能源时代的战略级之作 在上海车展迎来全球首秀 [1] - EZ-60细分市场为SUV 在中国市场具有重要地位 [3] - 设计方面采用全球设计师统一开发理念 未来可能增加中国设计师比例 [3] - EZ-60导入连续可变阻尼悬架 配备26 45英寸大屏和23扬声器 提供沉浸式体验 [4] 市场策略与销售 - 公司整合销售网络 保留对品牌有强烈感情的经销商 作为重要资产 [1][4] - 在日系合资品牌强势区域整合营销资源 针对燃油车保有客户推动换购增购 [6] - EZ-6海外版命名为6e 以提醒消费者其与马6的关联 [5] - 日系合资品牌新能源市场份额仅1% 销售情况不乐观 需持续改善经营状况 [5] 技术合作与优势 - 公司保持与长安汽车深度合作 整合技术并与本土供应商合作 [6] - 中国智能化发展迅速且独特 深化与本土供应商合作是必要策略 [6] - 公司工厂灵活 可三个车型共线生产 是重要优势 [5] 品牌定位与用户画像 - 转子发动机是公司重要资产 从未放弃 在电动化时代仍有发展潜力 [2] - 用户画像本质未变 仍追求"人马一体"驾乘体验和"魂动"设计 [2] - 在激烈竞争环境下 保持独特性并设定合理价格是关键策略 [7]
Mazda: Mr. Market Is Ignoring A Potential Deep-Value Opportunity
Seeking Alpha· 2025-04-25 20:43
免责声明与内容性质 - 文章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 不代表投资建议 [1][3] - 作者未持有文中提及的任何公司股票或衍生品头寸 且未来72小时内无增持计划 [2] - 作者与文中提及的公司无任何商业关系 [2] - 观点可能随时变更且不另行通知 [1][3] 平台属性说明 - 发布平台并非持牌证券交易商 经纪商或投资顾问 [4] - 分析师团队包含专业投资者和未持证个人投资者 [4] - 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4]
Mazda: Cheap For A Reason, Or Undervalued In Every Scenario?
Seeking Alpha· 2025-04-24 22:14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未涉及具体的公司或行业分析,主要内容为分析师和平台的免责声明及披露信息。因此无法提取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建议提供包含具体行业或公司数据的新闻内容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宝马与字节跳动深化本土合作,阿维塔否认将淡化与华为之间的合作|第一财经汽车日评
第一财经· 2025-04-19 08:57
宝马与字节跳动合作 - 华晨宝马领悦与字节跳动火山引擎达成合作,围绕AI在汽车营销服务的创新应用,包括产品匹配、购车建议、内容引导、智能客服和数字互动体验 [1] - 合作基于火山引擎的大模型技术、语义理解和场景化服务能力,旨在提升用户购车体验与经销商运营效能 [1] - 这是宝马继"360度全链AI战略"后再次与中国头部科技企业合作,此前已与华为、阿里巴巴展开合作 [2] 阿维塔与华为合作动态 - 阿维塔否认淡化与华为合作,称双方为"最亲密战略合作伙伴",相关谣言纯属编造 [3] - 阿维塔在售产品均搭载华为鸿蒙座舱,2023年12月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覆盖产品开发、营销及生态服务 [3] - 2024年8月阿维塔入股华为引望,持股10%,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接任引望副董事长 [3] 雷诺-日产联盟变动 - 雷诺董事长Jean-Dominique Senard将辞去日产董事会职务,另一代表Pierre Fleuriot也将退出 [4] - 日产提名Valerie Landon(佛瑞亚董事会成员)和Timothy Ryan(前Natixis银行高管)加入董事会 [4] - 雷诺-日产联盟关系持续调整:2023年2月雷诺持股比例下降,2024年12月日产与本田合并谈判未果,2025财年起日产高管人数缩减21%至33人 [5] 马自达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 马自达暂停向加拿大出口美国产CX-50车型,5月12日起停止在阿拉巴马工厂生产该车型加拿大版本 [6] - 美国关税上涨或使新车价格提高8000-1.5万美元,奥迪、捷豹路虎等车企已暂停向美交付汽车 [6] 现代电动车生产调整 - 现代汽车因海外需求走缓及美国关税影响,4月24-30日暂停蔚山工厂Ioniq 5与Kona电动车产线 [7] - 这是现代今年第二次停产电动车,2月曾因全球需求放缓停工五天 [7] - 欧洲市场因补贴退坡、价格高企导致需求下降,中国仍为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 [7]
4.46 万亿,美国新关税或导致日本汽车业巨亏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28 21:51
美国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的核心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4月2日起对所有汽车进口征收25%关税,对全球经济和自由贸易原则产生深远影响[5] - 日本将面临严重后果,汽车行业首当其冲,预计国内生产总值至少下降0.2%[9][37] - 日本对美出口总额达21万亿日元(1400亿美元),其中30%(6万亿日元)来自汽车产品[9] 日本汽车行业受到的具体冲击 - 日本主要车企股价大幅下跌:丰田跌2.8%,日产跌3.1%,斯巴鲁暴跌5.8%,本田跌2%,马自达跌5.6%,三菱跌4.5%[11] - 美国2024年汽车销量1600万辆中,日本车企贡献130万辆(另有40万辆在墨西哥生产)[13] - 高盛预测2026财年营业利润下滑:丰田11%,本田23%,日产66%,马自达34%[16] - 日本前六大汽车制造商将额外支出114亿美元关税成本[16] 受影响最严重的车企 - 日产和马自达受冲击最大:日产35%美国销量依赖墨西哥出口,马自达30%[19] - 摩根大通预计日本车企潜在损失4.46万亿日元(294.4亿美元),马自达和斯巴鲁最脆弱[19] - 极端情况下营业利润冲击:丰田损失5700亿日元,本田3500亿日元,日产1300亿日元,马自达600亿日元[19] 供应链和零部件企业的影响 - 电装公司来自墨西哥/加拿大对美销售额2200亿日元,爱信公司600亿日元[21] - 波士顿咨询估计日本在汽车和零部件方面将承担110亿美元关税负担[21] - 高盛预计电装和爱信利润可能锐减550亿日元和150亿日元[21] 日本车企的应对措施 - 减少在日本为美国市场生产的车辆数量[23] - 本田最具本土化优势,去年仅从日本向美国出口5379辆汽车[25] - 丰田在美国销售中只有23%来自日本本土生产出口[27] - 斯巴鲁和马自达受影响较大:斯巴鲁50%美国销量来自进口,马自达55%[27] 对日本经济的整体影响 - 汽车业占日本对美出口28%,美国进口汽车占其总销量46%[13] - 可能破坏日本刚形成的"工资-物价良性循环",推入经济衰退[35] - 野村预计关税将使日本GDP至少下降0.2%,可能导致经济空心化[37]
当车企亲手杀死明星燃油车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27 23:42
全球汽车业标志性车型停产现象 - 多款经典燃油车型因销量低迷、电动化转型及消费偏好变化相继停产,包括迈锐宝、GT-R R35、福克斯、奔驰A级车和凯迪拉克XT4 [4][5][18][24][34] - 深层原因:SUV热潮挤压紧凑型轿车市场,电动化战略导致燃油车研发资源缩减,入门级燃油车利润微薄成为战略调整牺牲品 [4] - 行业趋势折射出市场对智能化、新能源的狂热追逐,燃油车黄金时代终结 [4] 奔驰A级车停产分析 - 奔驰确认A级车将停产且无换代计划,当前一代持续生产至2026年 [6][10] - 历史销量:第一代(1997-2004)累计110万辆,第二代(2004-2008)近70万辆 [6][8] - 中国市场表现:2018年后月销维持四位数,2025年1月仅807辆,2月1302辆 [10] - 战略调整:紧凑型系列从7款减至4款,CLA将成新入门车型,品牌向高端化发展 [10] 马自达6停产分析 - 2025年3月宣布全球停产,三代车型跨越23年,初代2005年销量峰值27.2万辆 [12][15] - 销量滑坡:2012年全球销量降至2.2万辆(巅峰1/10),2023年不足5万辆 [15][17] - 中国市场表现:2003-2017累计80万辆,2021年随一汽马自达合并停产 [17] - 替代产品:推出基于长安底盘的EZ-6电动轿车,海外版马自达6e拟2025年欧洲上市 [17] 福特福克斯停产分析 - 2025年11月正式停产,四代车型全球累计销量超1600万辆 [21][23] - 销量下滑:欧洲市场2022年4月销量同比降50%(从1万辆降至5000辆) [23] - 产品问题:2018款三缸发动机引发消费者质疑,2022年改回四缸仍难挽颓势 [21] - 战略调整:福特近年相继停产蒙迪欧、嘉年华等燃油车型,转向电动化 [23] 日产GT-R R35停产分析 - 2025年2月日本停售,北美2024年10月停产,欧洲2022年3月停售 [25][27] - 技术参数:3.8L双涡轮V6发动机,2023款功率达421kW(Nismo版447kW) [29] - 停产原因:排放及安全法规收紧(如澳大利亚2021年因侧碰法规退市) [27] - 替代产品:R36或基于Hyper Force概念车,采用固态电池技术(预计不早于2028年) [31][33] 通用汽车双车型停产 - 雪佛兰迈锐宝2024年底停产,60年累计销量超1000万辆,2023年销量13万辆(同比降8.5%) [35][37] - 凯迪拉克XT4 2025年1月停产,2019年销量峰值3.2万辆,2024年仅1.8万辆 [39][41] - 战略替代:XT4/XT5/XT6将被Optiq、Lyriq等电动跨界车取代,堪萨斯工厂获3.9亿美元改造投资 [39][42]
马自达6,卒于2025
36氪· 2025-03-12 08:12
核心观点 - 马自达6和福特福克斯两款经典车型宣布停产,标志着家用轿车黄金时代的落幕 [3][4][5] - 停产背后反映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加速,传统燃油车型面临淘汰 [6] - 车企在"赚钱"与"活下去"之间博弈,集中资源开发高利润车型成为战略选择 [24][27][30] 马自达6的辉煌与衰落 - 马自达6于2002年首次亮相,全球累计销量超300万辆,中国市场贡献近三分之一 [8][19] - 独创"Zoom-Zoom"驾驶理念,以弧形设计和双A臂悬架成为"弯道王" [9][11][12] - 第三代车型因坚守自然吸气发动机,在涡轮增压浪潮中失去竞争力,日本本土销量从2003年2.5万辆暴跌至2022年2000辆 [16][17] - 电动化继任者EZ-6销量不佳,2024年10月上市后连续三个月销量下滑至498辆 [24][25] 福特福克斯的兴衰 - 第二代福克斯2010年全球年销量突破100万辆,中国市场占全球销量30% [29] - 第四代车型因三缸发动机质量问题导致北美份额从5.2%跌至1.8%,2024年单车利润率仅2.3% [30] - 福特决定停产低利润车型,集中资源开发电动皮卡及高端越野车,F系列皮卡贡献67%净利润 [30] 行业转型趋势 - 多家车企停产经典燃油车型,如雪佛兰Camaro、日产GT-R、捷豹XF等 [22] - 马自达将广岛工厂改造为纯电生产线,未来产品矩阵中SUV和跨界车占比超70% [26][27] - 车企电动化转型面临挑战,大众ID.3耗时三年填补高尔夫减产缺口,通用砍掉Bolt后电动化延迟18个月 [32]
加州大火,豪车成灰,王思聪的布加迪逃过一劫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14 22:56
火灾影响 - 加州洛杉矶大火已持续7天,造成至少24人死亡,13000栋建筑被毁,18万人被强制撤离,20万人需准备撤离 [5] - 火灾覆盖面积超过31平方英里,预计财务损失从500亿美元上调至2500-2750亿美元 [5] - 火灾对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打击,约5000种动植物失去栖息地 [5] 豪车损失 - 大量豪车被弃街头,包括奔驰、宝马、保时捷、雪佛兰、福特、特斯拉等品牌,消防部门需用铲车开路 [7] - 多辆二战前经典汽车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典车型被烧毁,包括雪佛兰、MINI Cooper、林肯大陆、克莱斯勒DeSoto等 [11] - 王思聪的布加迪Chiron因半年前转移至日本而幸免于难 [11][13][14] 经销商应对 - 洛杉矶地区部分汽车经销商暂停运营,包括LAcarGUY关闭7家圣莫尼卡门店和1家好莱坞门店 [16] - Group 1 Automotive关闭比弗利山庄梅赛德斯奔驰专卖店 [18] - AutoNation Inc.洛杉矶经销商未受直接影响,但持续关注事态发展 [18] 车企援助 - 通用汽车、本田、现代、马自达、日产、丰田等公司提供捐款和支付援助 [20] - 本田向美国红十字会捐赠50万美元,现代和捷尼赛思捐赠20万美元 [22] - 多家车企提供付款延期、租赁延期服务,以及购车补助等支持措施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