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雪佛兰迈锐宝
icon
搜索文档
水淹车集中上市,定损升级破解交易痛点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5 09:30
水淹车市场现状 - 全国多地降水偏多引发特大暴雨和城市内涝 造成车辆严重受灾 水淹车集中上市[2] - 北京密云区受强降雨影响 受损车辆达6994辆[3] - 事故车拍卖平台每日持续上新水淹车超过4000辆 涵盖捷达 小米SU7 迈巴赫S级 仰望U8等多品牌 来源地包括黑龙江 陕西 福建 广东等省市[3] 水淹车处置流程 - 拍卖平台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组建专项救援小组 受保险公司委托进行救援及车辆处置[4] - 平台搭建标准化车辆保全场地 提供定损评估 信息登记 数据上传等全流程服务[4] - 采用智能调度和电子数据实现救援全程监管 提高救援时效服务质量[4] 水淹车等级划分标准 - 保险公司将水淹车按程度分为6级:一级为底盘接触水面 二级为水位淹没车轮 三级为积水淹没座椅坐垫 四级为水位到达仪表台 五级为水位淹没仪表台 六级为车辆完全淹没[8] - 三级水淹程度即可协商推定全损 四级以上保险公司可能建议推定全损[8] - 推定全损指维修费用加残值接近或超过车辆实际价值 保险公司商定赔付后收回车辆残骸[9] 水淹车交易特性 - 推定全损车辆通过事故车拍卖平台拍卖 车况透明 竞拍主体主要为二手车商或维修厂[9] - 平台展示车辆详细信息和图片 例如广东东莞的雪佛兰迈锐宝行驶8万公里 标价2.1万元[4] - 电动汽车水淹车挂牌出售 例如四川成都极氪007标价8.98万元 配装100度电池 水淹程度为水位没过地板[5] 保险理赔机制 - 2020年车险改革后涉水险归入车损险 投保车损险即可获得水淹赔付[6] - 车辆水淹后禁止启动 否则可能导致二次损伤并被保险公司拒赔[6] - 受损车辆通过保险公司报损后 维修信息会被保险系统记录并追溯[9] 燃油车与电动车定损差异 - 燃油车涉水存在发动机气缸进水风险 电动汽车采用电机驱动无此风险[10] - 电动汽车电池包具备基础防水能力 但电子器件密封性能受限可能引发短路[10] - 新能源汽车被淹需检查底盘电池 电机和控制模块 水位到达仪表台时重点检测电池包绝缘性和气密性[10]
家用车撞卡车,这些门道你不能不知道
虎嗅· 2025-08-01 14:57
碰撞测试关键要素 - 碰撞测试的三个核心要素为撞击角度、撞击能量、撞击重心 [3] - 撞击角度需模拟真实场景,包括100%正碰、40%偏置碰、25%小角度偏置碰及正面柱状物碰撞 [6] - 侧面碰撞需考虑车辆高度差异,C-NCAP标准要求移动变形壁障与车辆碰撞位置的纵向偏差在±25mm内 [10] 卡车防侵入测试 - 美国IIHS卡车防侵入测试模拟轿车以56.3km/h追尾挂车,测试位置比例为30%、50%、100% [12] - 测试目的是评估卡车防侵入装置有效性,而非轿车A柱强度 [15] - 卡车防侵入装置可避免乘用车钻底,使车头溃缩吸能装置发挥作用 [31] 碰撞能量分析 - 2024版C-NCAP提升碰撞速度:正面100%碰撞从50km/h增至55km/h,侧面碰撞从50km/h增至60km/h [19] - 速度提升5-10km/h导致碰撞能量增加21%-44%(能量与速度平方成正比) [20] - 沃尔沃"丢轮保命"设计通过侧滑卸力减少钢板吸能,体现碰撞能量与吸收能量的非线性关系 [23] 非官方测试趋势 - 非官方测试参与者包括车企、自媒体、汽车互联网平台,测试形式多样化(如浸水、卡车对撞、跌落测试) [36] - 车企测试以研发为主,部分转向流量驱动,存在公关与研发目标脱节现象 [39][41] - 自媒体测试侧重娱乐性与话题性,但数据严谨性受质疑 [42][44] - 汽车互联网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真实事故,但缺乏统一标准导致结果偏差 [45][46] 行业展望 - 非官方测试可补充官方测试的消费者视角,但需提升透明度和规范化 [47] - 未来可能通过统一标准、增强数据可靠性实现与官方测试协同 [48]
当车企亲手杀死明星燃油车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27 23:42
全球汽车业标志性车型停产现象 - 多款经典燃油车型因销量低迷、电动化转型及消费偏好变化相继停产,包括迈锐宝、GT-R R35、福克斯、奔驰A级车和凯迪拉克XT4 [4][5][18][24][34] - 深层原因:SUV热潮挤压紧凑型轿车市场,电动化战略导致燃油车研发资源缩减,入门级燃油车利润微薄成为战略调整牺牲品 [4] - 行业趋势折射出市场对智能化、新能源的狂热追逐,燃油车黄金时代终结 [4] 奔驰A级车停产分析 - 奔驰确认A级车将停产且无换代计划,当前一代持续生产至2026年 [6][10] - 历史销量:第一代(1997-2004)累计110万辆,第二代(2004-2008)近70万辆 [6][8] - 中国市场表现:2018年后月销维持四位数,2025年1月仅807辆,2月1302辆 [10] - 战略调整:紧凑型系列从7款减至4款,CLA将成新入门车型,品牌向高端化发展 [10] 马自达6停产分析 - 2025年3月宣布全球停产,三代车型跨越23年,初代2005年销量峰值27.2万辆 [12][15] - 销量滑坡:2012年全球销量降至2.2万辆(巅峰1/10),2023年不足5万辆 [15][17] - 中国市场表现:2003-2017累计80万辆,2021年随一汽马自达合并停产 [17] - 替代产品:推出基于长安底盘的EZ-6电动轿车,海外版马自达6e拟2025年欧洲上市 [17] 福特福克斯停产分析 - 2025年11月正式停产,四代车型全球累计销量超1600万辆 [21][23] - 销量下滑:欧洲市场2022年4月销量同比降50%(从1万辆降至5000辆) [23] - 产品问题:2018款三缸发动机引发消费者质疑,2022年改回四缸仍难挽颓势 [21] - 战略调整:福特近年相继停产蒙迪欧、嘉年华等燃油车型,转向电动化 [23] 日产GT-R R35停产分析 - 2025年2月日本停售,北美2024年10月停产,欧洲2022年3月停售 [25][27] - 技术参数:3.8L双涡轮V6发动机,2023款功率达421kW(Nismo版447kW) [29] - 停产原因:排放及安全法规收紧(如澳大利亚2021年因侧碰法规退市) [27] - 替代产品:R36或基于Hyper Force概念车,采用固态电池技术(预计不早于2028年) [31][33] 通用汽车双车型停产 - 雪佛兰迈锐宝2024年底停产,60年累计销量超1000万辆,2023年销量13万辆(同比降8.5%) [35][37] - 凯迪拉克XT4 2025年1月停产,2019年销量峰值3.2万辆,2024年仅1.8万辆 [39][41] - 战略替代:XT4/XT5/XT6将被Optiq、Lyriq等电动跨界车取代,堪萨斯工厂获3.9亿美元改造投资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