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历次外部冲击后的信创股价复盘
德邦证券· 2025-04-15 19: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与外部扰动共振,中国信创产业景气度持续,四大行业巨头完善国内信创产业链;外部冲击为诱因,配套政策/产业落地决定行情高度;看好2025年在外部扰动与国内产业良性发展情况下的信创行情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创为自主创新必然,四巨头完善国内信创产业链 - 信创产业是中国坚持走信息技术应用自主创新之路的必然结果,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缓慢推进;2018年以来,在政策支持与外部扰动共振下,信创推进节奏加快,可分为2018 - 2019年、2020 - 2021年、2022 - 2023年、2024年、2025年至今等阶段 [10] - 信创产业主要由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组成,云服务、系统集成方是重要组成部分;在CPU、EUV光刻机等重要细分市场中,国外厂商市场份额超90%,多个关键环节、多个行业正以每年20%市场份额进行替换 [14] - 中国电子、中国电科、华为和中科院等机构已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信创生态;中国电子产业链完整、生态成熟,构建了“PKS”体系;中国电科拥有相对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华为在多方面寻求突破,构建信创产业链;中科院形成完整自然科学学科体系 [17] 股价复盘:外部冲击为诱因,配套政策/产业落地决定行情高度 - 2018年3月1日至2025年4月11日,中证信创指数和沪深300累计涨幅分别为23%、 - 7%,中证信创指数跑赢沪深300指数30pct;中国软件和中国长城股价表现与信创指数高度相关,代表性强 [21] - 2018 - 2019年,外部诱因是中美贸易摩擦、华为/中兴被美国制裁,内部动力是信创纳入国家战略、推进自主研发应用试点;2018年信创指数平稳,2019年持续走强,2018年3月31日 - 2019年12月31日,中证信创指数、中国软件、中国长城累计涨幅分别为35.03%、404.16%、126.93%,分别跑赢沪深300指数33.86pct、402.99pct、125.76pct [27] - 2020 - 2021年,2020年是信创发展元年,进入规模化推广阶段,党政信创深化、关键行业推进,信创指数创新高,行情持续三个季度左右;2021年完成基本国产替代,缺乏重大政策催化,行情阶段性放缓,行业龙头跑输沪深300指数 [31] - 2022 - 2023年,美国对华科技围剿升级,信创支持政策常态化发布,从党政信创转为行业信创;但受疫情扰动和产品供给能力限制,信创行情未有突出表现,2022年初至2023年底,中证信创指数累计涨幅为 - 26.23%,略微跑赢沪深300指数4.00pct [33][35] - 2024年,受美国大选年外部诱因驱动,行情以7月特朗普遇刺为起点,11月特朗普宣布胜选时退潮;7月13日至11月6日,中证信创指数、中国软件、中国长城累计涨幅分别为46.97%、90.59%、123.19%,跑赢沪深300指数31.21pct、74.83pct、107.42pct;11月7日至年底,跑输沪深300指数 [38] - 2025年至今,特朗普掀起贸易摩擦,国内开启AI叙事叠加宽松政策,有望演绎新一轮信创行情;1月2日至4月11日,中证信创指数、中国软件、中国长城累计涨幅分别为10.26%、10.16%、17.56%,跑赢沪深300指数12.09pct、11.99pct、19.39pct [41] 投资建议 - 看好2025年信创行情,建议关注信创、国产工业软件、国产算力相关标的 [43]
紫光国微(002049):特种信息化加速,汽车电子打开新增长极
德邦证券· 2025-04-15 19:1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4][6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指引下特种业务或迎边际改善,公司在特种集成电路领域积累深厚,有望受益于特种行业信息化加速浪潮 [4] - 智能芯片布局充分,汽车电子带来新增量,公司发布相关产品且下游车端芯片需求或量价齐升 [4] - 晶振市场供给、需求共振上行,公司产能扩张可充分享受内循环增长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4年深耕电子元器件,多次并购形成丰富产业布局 - 历经24年多次并购形成三大产品格局,包括特种集成电路、智能安全芯片、石英晶体频率器件业务 [8][11] - 股权结构调整完成,公司为新紫光集团旗下重要企业,管理层从业经历深厚,有助于技术长远布局 [15][21] - 特种业务承压致营收及盈利能力下滑,但研发投入持续增长,技术护城河逐步挖深 [24][26] 国产替代逻辑仍存,公司特种集成电路行业领先 -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口依赖度高,高端产品竞争力不足,净进口金额呈上升趋势 [30][31] - 集成电路国产化率不足,政策支撑国产替代发展,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有望受益 [34][40] - 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产品行业领先,且特种行业壁垒较高,进入周期长 [43][45]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持续增长,车端芯片带来新空间 - 子公司技术积累深厚,是业界领先供应商,公司有望受益于IC卡市场持续增长 [47][49] - 汽车电子领先布局取得技术优势,汽车产业景气度持续,公司或将受益于单车芯片价值量和乘用车销量的共振增长 [51] - 产品布局完善,产能扩张在即,消费及产量双增,公司晶体元器件业务可充分受益于市场规模和国产份额的共振提升 [52][55] 收入预测及估值分析 - 预计2024 - 2026年特种集成电路营收增速分别为 - 48.46%/40.00%/40.00%,智能安全芯片营收增速分别为1.00%/6.00%/6.00%,石英晶体频率器件营收增速分别为23.00%/23.00%/23.00% [57]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55/67/8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6/22亿元,2024年公司市盈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1]
特朗普及关税系列研究(一):关税背后“分裂”的美国
德邦证券· 2025-04-15 17:04
特朗普胜选原因 - 精准回应选民需求,承诺对外加征10%-20%关税促进制造业回流、对内减税,解决通胀和移民问题,获广泛支持[2][12][13][14] - 两类关键支持者群体助力,“MAGA基本盘”长期支持,倒戈民主党选民因经济问题转投[2] - 在关键摇摆州和部分传统民主党州表现出色,经济不安全感促使选民摇摆[26][28][31] 执政支持率变化 - 上任后工作认可率从50.5%降至47.5%,百日新政期间支持率呈两极化反应[5][37] 内政隐患 - 经济政策未达预期,失业率升至4.2%,制造业PMI降至49.0%,GDP预计萎缩2.4%[39][44] - 共和党内部对关税政策存在异议,财政部长考虑辞职[50][51] - 民主党强烈反对关税和移民政策,计划抵制和挑战[53][54][55] 风险提示 - 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美国二次通胀压力抬升、政府债务问题失控、经济衰退风险升温[2][56]
新能源行业基金:β之后,注重细分行业景气变化及个股α
德邦证券· 2025-04-14 19:35
报告核心观点 - 将 2018/1/1 - 2025/3/31 划分成 6 个上涨和 6 个下跌阶段,2022 年 8 月 18 日至 2024 年 9 月 23 日各细分行业个股涨跌标准差小,基金经理应关注β,2024 年 9 月 24 日后个股涨跌幅差异变大 [2] - 新能源被动类基金应根据行业持仓占比和投资需求选择,部分指数长期指标表现佳 [2] - 主动管理基金从战胜指数及同类基金能力、行业景气度判断、个股挖掘能力、捕获比率及信息比率四个维度分析 [2] - 设定 4 个新能源基金投资策略,均能战胜中证新能指数,2022 年起主动基金表现更优 [2] 与市场的不同 - 市场认为配置主动权益不如被动基金,报告发现新能源主动基金中位数多数时间段能战胜指数,主动基金是投资新能源板块更好选择 [5] - 关注α创造能力稳定的基金经理,经历产业周期后新能源个股分化加大、基金持仓个股集中度下降,个股挖掘能力是超额重要来源 [5] 新能源行情回顾 历史阶段划分 - 根据电力设备(申万)、汽车(申万)指数,将 2018 年至今新能源行情划分为 6 个下跌阶段和 6 个上涨阶段 [6][10] - 不同阶段细分行业表现不同,如上涨阶段 1 光伏设备涨幅靠前,下跌阶段 2、5、6 电网设备指数有防御属性 [8] - 按季度拆分六大细分行业指数,2018/1/1 - 2025/3/31 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细分行业表现有差异 [11] 个股分化加大,公募基金配置有所分散 - 2022 年 8 月 18 日至 2024 年 9 月 23 日各细分行业个股涨跌标准差小,基金经理应关注β,之后个股涨跌幅差异变大 [13] - 分析公募基金对电力设备行业的配置变化,加仓锂电池等,减仓逆变器;2024Q4 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重仓电力设备前二十大重仓股占比下降 [14][16] 被动新能源主题基金的筛选分析 被动新能源主题基金筛选 - 筛选规则为 2024 基金半年报中电力设备、汽车单一行业占股票投资比重大于 70%以上的被动指数型基金 [18] - 截止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被动新能源主题基金规模为 760.80 亿元,列出规模前 5 的基金 [18] - 新能源被动指数基金跟踪指数共 76 支,对应 20 个指数,分为光伏类、新能源电池类、汽车类、智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类、新能源综合类 [24] 被动新能源主题基金分析 - 同类指数对比:光伏产业指数近 5 个阶段表现优于光伏龙头 30;新能源电池类 4 个指数近 8 个阶段表现近似;汽车等相关指数投资侧重不同;新能源综合类部分指数后续上涨阶段表现不佳 [27] - 指数指标对比:截止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汽车指数等在过去 1 - 5 年时间维度上夏普比率为正或年化波动率较低 [29] 增强型新能源主题基金分析 - 增强型新能源主题基金有 3 支,东财和天弘的增强型基金超额较稳定,天弘中证新能源指数增强在过去 4 个阶段均取得正超额,过去 1 年、2 年跟踪误差小 [32] 新能源主动主题基金的筛选分析 新能源主动主题基金筛选及分类 - 筛选规则为 2023 年前成立,最近 4 个报告期持仓电力设备、汽车板块占基金净值比重均大于 50%以上的基金,共 144 支,规模大于 20 亿元的共 24 支 [35] - 根据近 4 期换手率和重仓股市值将基金经理分为大市值低换手、大市值高换手、小市值低换手、小市值高换手 4 类 [38] 新能源基金经理的核心能力 - 战胜指数以及同类基金能力:过去 6 个阶段主动基金经理相对于指数胜率较高,中位数超额部分时段突出;过去两轮上涨和下跌行情中,部分基金经理相对指数超额明显且排名靠前 [39][40] - 行业景气度的判断:考察 2022 - 2023 年基金经理操作,部分经理减仓电池、光伏设备,部分有加仓乘用车等行业行为,体现景气度判断和行业切换能力 [43] - 个股挖掘能力:经历产业周期后新能源个股分化加大、基金持仓个股集中度下降,部分基金经理连续 5 个阶段以上相对于指数有α [47] - 捕获比率及信息比率:不同时间维度上,部分基金经理在上行捕获率、捕获比率、信息比率指标上表现较优 [49] 新能源基金投资策略 - 设定 4 个策略,策略 1、2 为动量策略,每月买上个季度表现最优秀的 3、5 只新能源主题基金;策略 3、4 为反转策略,每月买上个季度表现最差的 3、5 只新能源主题基金 [2] - 策略 1 - 4 均能显著战胜中证新能指数,2022 年开始主动基金表现更优 [2]
宏观周报:本周看什么?稳市机制-20250414
德邦证券· 2025-04-14 17:34
热点聚焦 - 受美国加征“对等关税”影响,4月7日全球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多路资金入市,多项政策打出稳市“组合拳”[4][8] - 中央汇金公司明确为资本市场“国家队”,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有望逐步建立增强[4][10] 宏观数据 - 地产、钢铁和交运景气度上升,石油化工、有色和建筑建材景气度待修复[3][4] - 工业生产开工率涨跌互现,消费中乘用车销量同比上行,基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外贸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同比负增[16][21][24][26][30] 大类资产表现 - 4月7 - 11日,全球股市多数下跌,美股涨幅领先,A股承压下行,港股跌幅较大;两市日均成交额回暖,主力资金净流出下跌[48][50] - 4月7 - 13日,长短端国债收益率均下行,短端资金利率呈下行态势[62] - 大宗商品多数上涨,能化中布油下跌,金价上涨,黑色系多数下跌[67] 投资建议 - 25年二季度资产配置稳中有进,股票关注科技成长、红利等方向,债券关注盈利和物价走势,大宗商品关注特定品种,黄金中长期或上升[70] - 短期债市关注对冲关税扰动的国内政策,股市关注美国后续关税动作及稳市力量建设[4][70] 风险提示 - 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执行不及预期,经济复苏进程不及预期[4][75]
再鼎医药:艾加莫德新剂型获FDA批准,不惧竞争,大单品销售可期-20250414
德邦证券· 2025-04-14 11: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艾加莫德在重症肌无力治疗领域地位难以被撼动,预充式皮下注射剂型获批及多适应症拓展使其有望成新一代自免大单品,预计公司25 - 27年收入为5.64/8.35/13.57亿美元,增速为41.35%/48.1%/62.5%,归母净利润为 - 1.66/0.17/1.68亿美元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起效快,长期数据优异,确立BIC地位 - 快速起效,快速达标:临床用MG - ADL量表评估患者病情,MSE为治疗目标;ADAPT研究显示首个周期输注后77.8%患者MG - ADL最小改善≥2分,40%患者达MSE;冯慧宇教授团队研究表明艾加莫德多周期治疗起效快,能诱导患者早期达MSE并减少口服皮质类固醇使用 [11][14][16] - 长期有效性、安全性优异:ADAPT + 研究显示艾加莫德11个周期中MG - ADL改善幅度相当,疗效可重复,截止第11周期89%患者MG - ADL评分改善≥2分,可持续降低IgG和抗AChR抗体;安全性特征与安慰剂相当,长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21][22] 艾加莫德预充式皮下注射剂型获FDA批准,进一步巩固优势 - 艾加莫德有预充式皮下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输注三种给药方式,自我给药让患者可灵活选择治疗时间和地点;2025年4月其预充式皮下注射剂型获FDA批准,每次注射20 - 30秒,再鼎医药将于2025年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 [25][26] - 艾加莫德皮下注射操作简便灵活,用药体验舒适,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预计预充式皮下注射剂型上市后将带来更大便利,巩固其领先地位 [31] 超级大单品,不惧竞争,未来销售可期 - 美国近年获批多个生物制剂药物,但argenx全球销售增长强劲,2024年全年全球销售额约22亿美金,2024Q4销售超7亿美金 [32][33] - 艾加莫德有望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在TED、LN等大适应症中探索评估,潜在空间大,有望成新一代自免领域大单品 [37]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99、564、835、1357百万美元,增速分别为49.59%、41.35%、48.10%、62.4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257、 - 166、17、168百万美元,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3.17%、35.26%、110.22%、888.37% [7][40] - 毛利率呈上升趋势,2024 - 2027E分别为62.94%、64.47%、66.88%、69.45%;净资产收益率逐渐改善,2024 - 2027E分别为 - 30.57%、 - 24.69%、2.46%、19.57% [7][40]
再鼎医药(09688):艾加莫德新剂型获FDA批准,不惧竞争,大单品销售可期
德邦证券· 2025-04-14 10: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艾加莫德在重症肌无力治疗领域地位难以被撼动,预充式皮下注射剂型获批及多适应症拓展使其有望成为新一代自免领域大单品,预计公司25 - 27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良好表现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起效快,长期数据优异,确立BIC地位 - 快速起效,快速达标:临床用MG - ADL量表评估患者病情,MSE为治疗目标;ADAPT研究显示首个周期输注后77.8%患者MG - ADL最小改善≥2分,40%患者达MSE;冯慧宇教授团队研究表明艾加莫德多周期治疗起效快,能诱导患者早期达MSE并减少口服皮质类固醇使用 [11][14][16] - 长期有效性、安全性优异:ADAPT + 研究显示长期治疗中艾加莫德MG - ADL改善幅度相当,疗效可重复,截止第11周期89%患者MG - ADL评分改善≥2分;安全性特征与安慰剂相当,长期使用安全性良好 [21][22] 艾加莫德预充式皮下注射剂型获FDA批准,进一步巩固优势 - 艾加莫德有预充式皮下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输注三种给药方式,自我给药让患者选择灵活;2025年4月FDA批准预充式皮下注射剂型,每次注射20 - 30秒,再鼎医药2025年将在国内递交上市申请 [25][26] - 艾加莫德皮下注射操作简便灵活,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预计预充式皮下注射剂型上市后将带来更大便利,巩固领先地位 [31] 超级大单品,不惧竞争,未来销售可期 - 美国近年获批多个生物制剂药物,但argenx全球销售增长强劲,2024年全球销售额约22亿美金,Q4超7亿美金 [32][33] - 艾加莫德有望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在TED、LN等大适应症中探索评估,潜在空间大,有望成新一代自免领域大单品 [37]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为564/835/1357百万美元,增速为41.35%/48.1%/62.46%;归母净利润为 - 166/17/168百万美元 [7][40] - 毛利率呈上升趋势,2025 - 2027年分别为64.47%/66.88%/69.45%;净资产收益率从 - 24.69%提升至19.57% [7][40]
涤纶长丝行业更新:油价风险释放&需求预期改善,龙头估值有望修复
德邦证券· 2025-04-13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抢出口和内需回暖使需求预期改善,关税调整或引发抢出口需求,内需有望持续回暖,看好龙头企业估值修复,Q1价差同比增扩,行业协同逐步兑现,产能增速显著放缓,长期供需格局向好,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恒逸石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当地时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未实施报复性关税措施的75个国家和地区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截至4月11日,布伦特油价收于64.76美元/桶,较本轮关税贸易摩擦前下跌13.6% [5] 需求预期改善 - 关税调整或引发抢出口需求,我国是全球涤纶长丝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2024年出口388万吨,约占表观消费量11.7%,对美出口约6.5万吨,占出口总量比例仅1.7%,东南亚关税政策调整或引发短期抢出口需求 [7] - 内需有望持续回暖,2025年1 - 2月我国涤纶长丝表需同比+1.4%,4月处传统消费旺季,内需有望持续回暖 [7] 龙头估值修复 - 近期受关税政策影响,原油价格下滑,长丝企业面临原料库存减值损失压力,相关龙头标的估值回调,截至4月11日,桐昆股份和新凤鸣PB分别为0.67x和0.94x,处于近五年0%和8%分位 [7] - 现阶段油价下行风险已释放,企业估值处于近五年底部区间,对油价下行反映程度有限,结合下游需求预期改善,看好龙头企业估值修复 [7] Q1价差情况 - 2025Q1,POY、DTY、FDY均价分别为7176、8407、7568元/吨,同比-6.7%、-6.7%、-9.3%,环比+3.1%、-0.6%、+0.8%;价差分别为1383、2613、1774元/吨,同比+21.5%、+6.5%、-0.7%,环比+10.1%、-5.1%、-1.6% [7] 产能与供需格局 - 涤纶长丝产能增速显著放缓,CAGR由7.1%(2017 - 2023年)预计降低至1.5%(2024 - 2026年),行业CR6已由2018年的48%增长至2023年的66%,未来新增产能由大厂主导,行业集中度预计进一步提高 [7] - 2024年涤纶长丝表需同比+18%,绝对增量近500万吨,2025年在国家提振消费预期下,长丝消费有望保持向上趋势 [7] 建议关注标的 - 桐昆股份、新凤鸣、恒逸石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 [7]
医药行业周报:中美互加关税背景下,如何布局医疗消费
德邦证券· 2025-04-13 22: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互加关税至125%,进出口承压,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重要性凸显,医疗消费值得布局 [4][7] - 看好超跌白马和港股、短期有积极变化且市净率较低、基本面扎实、24H2业绩预期高增速的企业,子领域含创新药、中药、原料药、部分医疗器械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专题:中美互加关税的背景下,如何布局医疗消费 - 医疗服务:老龄化就医需求旺盛,价格端或逐步企稳回升。严肃医疗就诊人次增长,次均费用降速放缓;消费医疗格局改善,价格或企稳回升,关税冲击小。建议关注爱博医疗、爱尔眼科等标的 [4][8][12] - 药店:2024年单店客流减少业绩承压,4Q24药店总数季度环比下降,政策鼓励发展,低基数效应下业绩或企稳回升。建议关注京东健康、益丰药房等标的 [13][16] - 中药:政策鼓励传承创新发展,基本不受关税影响,院外品牌OTC韧性强,院内集采有望推动品种放量。建议关注华润三九、昆药集团等标的 [4][17] 医药板块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2025.04.07 - 04.11) A股医药板块本周行情 - 本周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5.6%,跑输沪深300指数2.7%,年初至今下跌1.1%,跑赢沪深300指数3.6% [20] - 医药子板块表现:生物制品II -2.7%、中药II -3.4%等 [23] - 截至4月11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估值为29.7,较前一周下跌1.6,较年初下跌0.4 [28] - 本周申万医药板块合计成交额为5163.9亿元,占A股整体成交额的6.4%,较上个交易周期上涨40.8%,年初至今合计成交额48415.1亿元,占A股整体成交额的4.9% [33] - 本周申万医药板块416支个股中,40支上涨,366支下跌,10支持平,涨幅前五为奕瑞科技、一品红等 [36] 下周医药板块新股事件及已上市新股行情跟踪 - 下周映恩生物(9606.HK)将于4月15日上市 [37] - 展示赛分科技、脑动机光—B等已上市新股情况 [37]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下跌9.3%,较恒生指数跑输0.8%,年初至今上涨15.7%,较恒生指数跑赢11.4% [40] - 本周恒生医疗保健210支个股中,28支上涨,160支下跌,22支持平,涨幅前五为天元医疗、北海康成 - B等 [42]
涤纶长丝行业更新:油价风险释放、需求预期改善,龙头估值有望修复
德邦证券· 2025-04-13 22: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抢出口和内需回暖使需求预期改善,油价下行风险释放,龙头估值有望修复,Q1价差同比增扩,行业协同逐步兑现,产能增速放缓,长期供需格局向好,建议关注桐昆股份、新凤鸣、恒逸石化、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当地时间4月9日,特朗普宣布对未实施报复性关税措施的75个国家和地区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截至4月11日,布伦特油价收于64.76美元/桶,较本轮关税贸易摩擦前下跌13.6% [5] 需求预期改善 - 关税调整或引发抢出口需求,我国是全球涤纶长丝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2024年出口388万吨,约占表观消费量11.7%,对美出口约6.5万吨,占出口总量1.7%,东南亚关税政策调整或引发短期抢出口需求 [7] - 内需有望持续回暖,2025年1 - 2月我国涤纶长丝表需同比+1.4%,4月处传统消费旺季,内需有望持续回暖 [7] 龙头估值修复 - 受不确定性关税政策影响,原油价格下滑,长丝企业面临原料库存减值损失压力,相关龙头标的估值回调,截至4月11日,桐昆股份和新凤鸣PB分别为0.67x和0.94x,处于近五年0%和8%分位 [7] - 长丝企业油价下行风险已释放,企业估值处于近五年底部区间,对油价下行反映程度有限,结合下游需求预期改善,看好龙头企业估值修复 [7] Q1价差情况 - 2025Q1,POY、DTY、FDY均价分别为7176、8407、7568元/吨,同比-6.7%、-6.7%、-9.3%,环比+3.1%、-0.6%、+0.8%;价差分别为1383、2613、1774元/吨,同比+21.5%、+6.5%、-0.7%,环比+10.1%、-5.1%、-1.6% [7] 产能与供需格局 - 涤纶长丝产能增速显著放缓,CAGR由7.1%(2017 - 2023年)预计降至1.5%(2024 - 2026年),行业洗牌充分,CR6由2018年的48%增长至2023年的66%,未来新增产能由大厂主导,行业集中度预计进一步提高 [7] - 2024年涤纶长丝表需同比+18%,绝对增量近500万吨,2025年在国家提振消费预期下,长丝消费有望保持向上趋势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