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质生产力系列(三):一季度拼经济的“科技锚”:2025 vs 2024
民生证券· 2025-02-12 18:27
促科技背景差异 - 2024年开年“促科技”源于中央部署,地方“自上而下”推动产业项目落地[3] - 2025年“促科技”更具自发性,地方政府在“新春第一会”率先强调科技领域重要性[3] 促科技内容差异 - 2025年开年“促科技”浓度高,多数省份经济工作聚焦科技,提振消费增量政策待观察[4] - 2024年地方产业项目集中在成熟科技领域,2025年更侧重人工智能、算力等前沿板块[4] 政策重点转变 - 2024年年初重科技,年中转变为重消费,7月国常会调整特别国债资金用途与之契合[5] 消费与科技侧重原因 - 2024年外部不确定性小,消费在GDP中占比高,促消费性价比高,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问题[5][7] - 2025年外部风险凸显,发展科技可提升国际竞争力,消费作为储备军待经济下行时加码[7] 风险提示 - 信息统计不完全、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8]
THE FUTURE OF MILITARY SUSTAINMENT: HUMANS, MACHINES, AND AUTONOMOUS SYSTEMS
新兴范式 - 人机团队协作(HMT)和人自主系统团队协作(HAT)将人类适应性与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结合,有望重塑未来战争保障操作[4] - HMT是人类与机器形成反馈驱动合作关系,HAT是智能系统增强人类能力,先进军事应用将包含两者元素[11][13][15]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AI和机器学习系统可确保军事物资同步分配,HAT重视供应链管理灵活性和实时决策[17] - 英国ALMRS项目和美国GEARS项目展示将自主配送系统纳入军事供应链意图,如Stork可70公里/小时速度运输物资最远300公里[18][19] - AI驱动预测性维护可主动识别和解决设备故障,通用工程支持涵盖军事基础设施建设等任务[20][21] 卫生服务支持和医疗疏散 - “生存链”模型应逐步自动化,高级机器系统可加速流程、减轻医疗人员负担[23] - AI系统可用于分诊,如美国陆军开发的APPRAISE - HRI系统评估创伤患者出血风险[25] - 无人机在伤员撤离方面应用不足,FoxTac担架和BAE系统的T - 650重型无人机可用于伤员撤离[27] 面临挑战与结论 - 欧洲需避免将后勤和保障规划与军事机动性混为一谈,区分维持核心要素[30][31] - 欧洲需建立共同框架开发和整合人工智能系统,加大自主系统投资,如英国“人机协同”项目3亿英镑计划[32] - HMT与HAT整合可提高军事维持效率、减少人为错误,但需欧洲各方提高认识并展现政治意愿[33]
特朗普2.0新政初剖
天风证券· 2025-02-12 16:45
特朗普行政令情况 - 1月20日就职当天签署超40个行政令,废除拜登政府近80项政策,截至2月11日共签署93项行政文件[1][8] - 行政文件中29项联邦政府命令、14项经贸命令、9项涉及移民、8项涉及国家安全等[12] 政策聚焦领域 - 新政主要聚焦联邦政府层面改革,经贸次之,移民第三[2][12] 加密货币与人工智能 - 支持加密货币及放开人工智能监管落地积极,废除拜登2023年人工智能行政命令[3][15] - 1月23日成立总统科技委员会,强调支持数字行业发展[16] 贸易政策 - 签署《美国优先贸易政策》备忘录,主张减少对外国依赖等[19] - 曾宣布对加墨商品征25%关税、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后延期,又恢复中国小包裹免税门槛[9][20] 政府效率部改革 - 涵盖人事、资产、多元化部门、支出审查和对外援助五大方面改革[27] - 人事改革中约4万联邦雇员接受“延迟辞职”计划,预计年省42.4亿美元[27] - 取消104份多元化相关合同,节省超10亿美元[28] 风险提示 - 特朗普新政不确定性增加、海外流动性宽松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升级[5][41]
展望2025年:世界格局 日新月异-2025年宏观环境更加动荡
宏观环境 - 2025年宏观环境更加动荡,机遇与风险并存[7][9][16][25] - 特朗普重返白宫将带来经济政策重大转变,可能引发通胀升温,影响全球经济[7][16][25][26] 各地区经济 - 美国经济增长站稳2%,通胀或反弹,联储局可能放缓减息,美元将走强,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标上调至5%[16][17][25][27] - 中国经济受刺激措施利好,但美国加征关税或使GDP增长率从2024年的4.7%降至2025年的4.2%[13][29] - 欧洲经济增长面临挑战,欧元区GDP增长率维持在0.8%,欧元有下行压力;英国GDP增长率将从2024年的1.2%升至2025年的1.4%[14][23][29] - 日本经济受关税影响较轻,GDP增长率将从0%回升至1.2%,央行可能进一步加息[15][29] 股市 - 继续看好2025年股市,增持美国和亚洲(日本除外)股票[32][41][47] - 环球行业看好资讯科技、通讯服务、必需消费品和医疗保健行业,上调非必需消费品行业评级[39][40][51] 债券 - 对固定收益持审慎态度,整体减持,减持发达市场投资级债券,维持新兴市场信贷中性立场[56][62][67] 外汇及商品 - 看好黄金,12个月金价目标维持在2,900美元/盎司不变[74][80][85] - 预计油价在窄幅波动,维持布兰特原油每桶75美元的12个月目标价[80][84] - 美元2025年首季可能回落,二至四季有上行风险,中期趋于走低;轻微看淡欧元,略微看好英镑,预计美元兑日圆走低,大致看好澳元中期前景[75][76][77][78][79][81][82]
【新闻速递】鲍威尔首日国会听证会:美联储无需急于降息,法律不允许特朗普解雇联储理事
英大期货· 2025-02-12 16:03
货币政策与经济形势 - 通胀率仍高于2%的长期目标,经济增长强劲,联储不急于降息,调整利率将评估数据、前景和风险均衡[1][2][3] - 若通胀无进展维持利率不变,经济大幅放缓则降息[1][4] - 中性利率相比新冠疫情前大幅上升[5] 支付系统与银行安全 - 美联储在联邦支付系统中是财政部“代理”,相信系统和银行账户安全[6] 关税与贸易政策 - 评估关税经济影响为时过早,但关税可能推升通胀[8][9] 银行监管与倒闭反思 - 硅谷银行倒闭是制度规则失败,需重新审视去银行化问题[9][10] - 无监管机构能取代CFPB工作,美联储监管银行保护消费者工作照旧[10] 美债与利率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维持高位,美联储无法控制长期利率[11] - 期限溢价上升可能部分源于债市投资者考虑发债增加[12] 资产负债表与缩表 - 美联储有意放慢缩表速度,准备金充裕,将在高于充足水平时停止缩表[13][14] 政府预算与赤字 - 美国联邦政府预算不可持续,现在是削减赤字的最佳时机[14][15] 住房市场 - “两房”压低抵押贷款利率,长远看私有化有吸引力,供应是住房市场复苏关键[16][17] 金融创新与监管 - 支持建立稳定币监管框架保护消费者,不会发行央行数字货币[19] 住房保险与员工情况 - 应由各州解决住房保险短缺问题,美联储员工工作过多而非人手过多[22][23]
2025年宏观经济的“变”与“定”:变中求进,定中谋新
开源证券· 2025-02-12 15:50
全球宏观环境 - 全球经济复苏分化,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及主要发达经济体间增速不均,美国占优,其他发达国家距疫情前增长趋势有4%-6%缺口[14] - 美国经济韧性回落,4季度GDP环比折年增长2.3%,较3季度降0.8个百分点,美联储2025年或降息1 - 2次[18][24] - 欧洲复苏前景惨淡,2024年4季度欧元区GDP同比增速0.9%,环比增速0,欧央行2025年或降息2 - 3次[27][30] - 日本经济持续修复,1月加息25bp至0.5%,核心CPI超2%,2025年或稳步加息[32] 中国宏观经济 - 中国处于高速追赶平台期后半段,潜在增速约5.1%,需逆周期调节和扩大内需,广义赤字率或超8%[42][43][56] - 四类消费政策预计拉动2025年社零1.4个百分点、GDP0.5个百分点[64] - 2023年TFP回升至约0.8%,全要素生产率或上行,AI、新能源车、机器人等领域发展良好[82][91] - 房地产和化债风险缓解,2025年地产在降息和收储加码,2.8万亿化债资金将落实[95][100] 中美经贸关系 - 特朗普上任期四轮加征关税,美统计口径拖累美对华进口增速8.7%,中统计口径拖累对美出口4.7%[8][110] - 美若加征10%关税,美、中统计口径下对中国GDP总体拖累分别约0.23、0.12个百分点[8][117] - 中国可扩大贸易对象、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突破核心技术应对,经济将转向内需驱动[9][144][145] 投资策略 - 把握消费和科技确定性方向,捕捉超预期逆周期政策和应对波动性机会[150][151] - 预计2025年GDP实际增速5.0%,名义增速4.9%[152][154] 风险提示 - 国内政策不及预期影响经济修复弹性,美国经济超预期衰退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稳定[157]
特朗普关税2.0,从“工具性”与“回合制”开始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2-12 15:50
特朗普关税2.0概况 - 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额外关税,对中国加征10%额外关税[30] - 关税手段性凸显,作为谈判工具已使加墨妥协,经济上每年或额外带来超1000亿美元财政收入,取消小额免税政策未来10年约带来530亿美元关税收入[33][36][37][38] 中美关税博弈情况 - 10%额外关税落地后,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有效税率升至21.9%,电气设备、机械、汽车零部件等行业较高[41] - 中国2月4日出台反制措施,力度偏保守,为谈判留空间,涉及商品进口额低于上一轮且未触及关键农产品[40][45] 贸易摩擦演绎路径 - 中美协商暂缓或延期10%额外关税,涉及重启经贸协议、TikTok收购、对美投资和人民币汇率等议题[46][49] - 取消或豁免部分关键商品关税,但本次行政令未明确豁免程序[49] - 若协商不畅,特朗普或提高税率甚至取消中国最惠国待遇[49] 市场影响与投资建议 - 关税对市场冲击逐渐弱化,本轮关税消息对中国资产价格冲击有限、持续时间短[54][57] - 出口仍有结构性机会,包括上轮加征本轮不加征的建筑材料,可能豁免的苹果供应链商品,主要矛盾不在关税或对美敞口低前期超跌的行业[15][62][63][66] 全球一周数据观察 - 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4.3万人,失业率为4%;G7、中国、印度OECD综合领先经济指标分别为100.5、100.1、100.2[78][83] - 过去一周新兴市场股市表现优于发达市场,大宗商品整体强劲,比特币跌幅大[98]
信用策略系列:短信用,近忧与远虑
民生证券· 2025-02-12 15:50
开年以来信用表现 - 1月债市利率呈“V”型走势,短端上行长端震荡,曲线平坦化,10年国债利率下破1.60%,30年国债利率接近1.83%[9] - 1月短端信用品种收益率多数上行10bp左右,超长端多数下行10bp左右,10Y/1Y期限利差收窄约20bp[16] - 2月债市先做多后震荡,短端收益率上行,信用收益率下行,短端信用利差收窄[19] 短信用近忧 - 资金贵、负carry问题虽有缓解但需观察,否则短信用票息或难覆盖成本[23] - 票息稍厚的短信用债存量不足,截至2月10日,2年公募普信债约六成票息不足2.0%,AA(2)及以上票息2.2+%不足8000亿元,2.3+%仅5200+亿元[25] 短信用远虑与策略 - 3 - 5年普信债供给难大幅上量,3年左右做一定幅度下沉参与是不错选择[34] - 理财规模平稳有增可支撑布局中长端中低等级城投债,利差压缩后相对收益客观[34] 其他品种建议 - 二永值得参与,高等级收益压缩低且曲线平,可等回调找弱资质股份行获取票息[35] - 超长信用已有仓位可保持,增持推荐负债端稳定机构,交易机构关注市场波动机会[37] 风险提示 - 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可能超预期变化[39] - 基本面变化超预期,经济基本面变化或超预期[39] - 信息滞后或不全面,数据基于公开资料可能存在问题[39]
2025年1月物价数据点评:年初物价走势偏弱
东方金诚· 2025-02-12 15:50
1月物价数据情况 - 2025年1月,CPI同比为0.5%,涨幅较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2.3%,降幅与上月持平[3] CPI情况 - 1月CPI同比涨幅扩大源于春节错期、食品和服务价格同比涨势加快及国际油价、金价上行,环比涨幅低于季节性,消费需求不足明显[4][5] - 1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3%,同比涨幅由上月的 - 0.5%升至0.4%;服务价格环比涨幅为0.9%,同比涨幅达1.1%,影响整体CPI同比上涨约0.42个百分点[5][8] - 1月汽油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4.0%收窄到0.6%,交通工具价格同比降幅略有收窄,金饰品价格同比涨幅高达30.0%[8] - 预计2月CPI环比由升转降,同比或负增长至 - 0.3%左右,2025年CPI整体偏低,为逆周期调节提供空间[4][9] PPI情况 - 1月PPI环比下跌0.2%,跌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下跌2.3%,跌幅与上月持平,环比加速下跌因春节影响制造业和建筑业活动[10][11] - 1月原油相关行业PPI涨势加快,国内煤炭、钢铁等工业原材料价格走势偏弱,生产资料PPI环比跌幅扩大,生活资料PPI涨势持续偏弱[14] - 预计2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 - 2.1%左右,后续PPI同比转正取决于逆周期调节政策效果,房地产支持政策影响最大[4][14] 消费影响因素 - 消费需求不足因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居民消费信心,2024年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为86.4,低于中值水平;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3%,增速较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4][9] 政策展望 - 预计2025年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资金规模扩大1倍至3000亿左右,可能发行消费券和补贴,扩大促消费范围,楼市支持政策继续加码[9]
2025年1月PMI数据点评:受春节假期临近等影响,1月宏观经济景气度下行
东方金诚· 2025-02-12 15:50
1月PMI数据情况 - 2025年1月制造业PMI为49.1%,较上月降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降2个百分点;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降3.9个百分点;服务业PMI指数为50.3%,降1.7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1%,降2.1个百分点[3] 制造业PMI指数下行原因 - 季节性因素:过去10年“春节月”制造业PMI指数7降3升,1月生产指数49.8%,较上月降2.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49.2%,降1.8个百分点[4] - 高基数效应:去年底提前下达2025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使上月基数偏高压低1月指数[5] - 有效需求不足:1月反映需求不足企业占比超60%,春节前物价偏弱,剔除“春节月”房地产销量下行[6] 其他主要指标情况 - 1月制造业PMI中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升1.3个百分点至49.5%,出厂价格指数回升0.7个百分点至47.4%,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1.9个百分点至46.4%[9] - 1月制造业PMI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为55.3%,较上月升2个百分点[9] 服务业和建筑业PMI情况 - 1月服务业PMI指数为50.3%,较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金融业商务活动指数仍在55%以上,房地产行业或下降拖累指数[9] - 1月建筑业PMI指数为49.3%,较上月降3.9个百分点,春节后有望重回扩张区间,景气度中枢呈稳中有降趋势[10] 后续走势及建议 - 2月制造业PMI大概率继续收缩,“抢出口”效应拉动,一季度末前后稳增长政策力度或加大[10] - 今年制造业PMI受国内房地产市场走势影响更大[10] - 提振制造业景气度发力点:扩大国内需求,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降低实际居民房贷利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