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云顶新耀-B(01952):2024年实现商业化层面盈利,耐赋康快速渗透目标市场,上调目标价
交银国际· 2025-03-27 13: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首次实现商业化层面盈利,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现金流层面收支平衡;上调公司整体峰值收入预测至100亿元以上、长期利润率预测,上调DCF目标价至65港元 [2][7]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云顶新耀(1952 HK)收盘价54.20港元,目标价65.00港元,潜在涨幅19.9% [1] - 52周高位65.15港元,52周低位18.28港元,市值177.0064亿港元,日均成交量1129万股,年初至今变化11.98%,200天平均价39.58港元 [6] 财务数据 |项目|2023年|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元人民币)|126|707|1689|2819|3908| |同比增长(%)|884.5|461.2|138.9|66.9|38.6| |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844|-1041|-264|311|794| |每股盈利(人民币)|-2.80|-3.24|-0.81|0.96|2.45| |同比增长(%)|236.6|16.1|-74.9|-217.8|155.6| |前EPS预测值(人民币)|/|/|-0.46|1.49|/| |调整幅度(%)|/|/|76.2|-35.5|/| |市盈率(倍)|NA|NA|NA|52.8|20.7| |每股账面净值(人民币)|16.45|12.69|12.04|13.28|16.01| |市账率(倍)|3.08|3.99|4.21|3.81|3.16| [3] 业务分析 - 耐赋康和依嘉各贡献2024年收入3.53亿元;耐赋康已覆盖600 - 700家目标医院,超10000名患者接受治疗,预计2025年销售增至10亿元以上、长期峰值销售超55亿元;依嘉2025年销售有望继续高增长 [7] - 公司更新AI驱动的自研mRNA肿瘤疫苗研发进展,突破mRNA序列设计优化、高效递送系统构建等关键技术瓶颈;研究管线中进展较快的项目有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现货型肿瘤相关抗原疫苗EVM14、自体生成CAR - T [7] 研发管线 - 个性化癌症疫苗(PCV)EVM16已在中国内地启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3月4日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10] - 现货型肿瘤相关抗原疫苗(TAA)EVM14已完成支持IND申报的研究,2月向美国FDA递交IND申请 [10] - 自体生成CAR - T完成一项NHP研究,向临床前候选分子选择阶段推进 [10] 疫苗特性 - 通过EVER - NEO - 1算法得出的个性化肿瘤疫苗捕获CD8新抗原捕获率达84% [11] - 首款自研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具有优异免疫原性和有效性,IIT研究已启动并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此前临床研究显示PCV在冷肿瘤中疗效较好、安全性良好,联合PD - 1抗体有协同抗肿瘤效果 [13] 财务预测变动 |项目|2025E(新预测)|2025E(前预测)|变动|2026E(新预测)|2026E(前预测)|变动|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人民币)|1689|1765|-4.3%|2819|2951|-4.5%| |毛利润(百万元人民币)|1233|1377|-10.5%|2114|2331|-9.3%| |毛利率|73.0%|78.0%|-5.0ppt|75.0%|79.0%|-4.0ppt| |归母净利润(亏损)(百万元人民币)|-264|-150|NA|311|409|-24.1%| |净利率|NA|NA|NA|11.0%|13.9%|-2.8ppt| [19] DCF估值模型 - 股权价值212.28亿港元,股份数量3.27亿股,每股价值65.00港元 [20] 行业覆盖公司 - 交银国际覆盖的医药行业公司中,多数公司评级为买入,部分为中性或沽出 [22]
云顶新耀-B:2024年实现商业化层面盈利,耐赋康快速渗透目标市场,上调目标价-20250327
交银国际· 2025-03-27 13: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首次实现商业化层面盈利,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现金流层面收支平衡;上调公司整体峰值收入预测至100亿元以上、长期利润率预测,上调DCF目标价至65港元 [2][7]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云顶新耀收盘价54.20港元,目标价65.00港元,潜在涨幅19.9% [1] - 52周高位65.15港元,52周低位18.28港元,市值177.0064亿港元,日均成交量1129万股,年初至今变化11.98%,200天平均价39.58港元 [6]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百万元人民币)|126|707|1689|2819|3908| |同比增长(%)|884.5|461.2|138.9|66.9|38.6| |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844)|(1041)|(264)|311|794| |每股盈利(人民币)|(2.80)|(3.24)|(0.81)|0.96|2.45| |同比增长(%)|236.6|16.1|-74.9|-217.8|155.6| |前EPS预测值(人民币)|/|/|(0.46)|1.49|/| |调整幅度(%)|/|/|76.2|-35.5|/| |市盈率(倍)|NA|NA|NA|52.8|20.7| |每股账面净值(人民币)|16.45|12.69|12.04|13.28|16.01| |市账率(倍)|3.08|3.99|4.21|3.81|3.16| [3] 业务分析 - 耐赋康和依嘉各贡献2024年收入3.53亿元;耐赋康进入医保后预计2025年销售增至10亿元以上、长期峰值销售超55亿元;依嘉2025年销售有望继续高增长 [7] - 公司更新AI驱动的自研mRNA肿瘤疫苗研发进展,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研究管线中进展较快的项目有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现货型肿瘤相关抗原疫苗EVM14、自体生成CAR - T [7] 研发管线 - 个性化癌症疫苗EVM16已在中国内地启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3月4日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10] - 现货型肿瘤相关抗原疫苗EVM14已完成支持IND申报的研究,2月向美国FDA递交IND申请 [10] - 自体生成CAR - T完成一项NHP研究,向临床前候选分子选择阶段推进 [10] 疫苗特性 - 通过EVER - NEO - 1算法得出的个性化肿瘤疫苗对CD8新抗原捕获率达84% [11] - EVM16具有优异免疫原性和有效性,在胰腺癌、肝癌等冷肿瘤中疗效较好、安全性良好,联合PD - 1抗体有协同抗肿瘤效果 [13] 财务预测变动 |项目|2025E(新预测)|2025E(前预测)|变动|2026E(新预测)|2026E(前预测)|变动| |----|----|----|----|----|----|----| |营业收入(百万元人民币)|1689|1765|-4.3%|2819|2951|-4.5%| |毛利润(百万元人民币)|1233|1377|-10.5%|2114|2331|-9.3%| |毛利率|73.0%|78.0%|-5.0ppt|75.0%|79.0%|-4.0ppt| |归母净利润(亏损)(百万元人民币)|(264)|(150)|NA|311|409|-24.1%| |净利率|NA|NA|NA|11.0%|13.9%|-2.8ppt| [19] DCF估值模型 - 股权价值212.28亿港元,股份数量3.27亿股,每股价值65.00港元 [20] 行业覆盖公司 - 交银国际对多家医药行业公司给出评级和目标价,云顶新耀评级为买入,目标价65.00港元,潜在涨幅19.9% [22]
吉利汽车(00175):驾战略叠加新品周期,份额持续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3-27 13: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4][32][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吉利汽车2024全年收入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大幅提升,各品牌均有突破,全球化战略加速推进 [1][2] - 2025年公司有明确销量目标,三大品牌有多款重磅车型上市,将全面落地「智能吉利2025」战略,重点布局全域AI智能化 [3][22][24]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有相应变化,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34] 各部分总结 2024年年报情况 - 营收方面,全年实现营收2401.94亿元,同比增长34%,连续四年高速增长,四季度单季度营收725.10亿元,连续三季度环比正增长 [1][9] - 利润方面,全年归母净利润166.32亿元,同比增长213.3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23亿元,同比增长52%,四季度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5.79亿元,环比增长41.57% [1][11] - 利润率方面,全年毛利率15.9%,较2023年提升0.6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合计11.91%,销售和管理&研发费用率较2023年均显著下滑 [13] - 销量方面,总销量217.7万辆,同比增长32%,新能源车型占比41%,新能源销量同比激增92%,出口销量41.5万辆,同比大涨57%,占总销量19% [2][16] - 品牌方面,吉利品牌全年销量167万辆,同比增长27%,其中吉利银河销量49.4万辆,同比提升80%;极氪销量22.2万辆,同比增长87%且三季度首次盈利;领克销量28.5万辆,同比增长30%,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至58.8% [2][17] - 联营企业方面,HORSE合资公司完成成立,吉致汽金盈利稳定,宝腾、韩国雷诺均有正向利润贡献 [21] 2025年规划 - 销量目标为271万辆,其中新能源150万辆,吉利、极氪、领克三大品牌均有多款新车型上市 [3][22] - 全面落地「智能吉利2025」战略,重点布局全域AI智能化,构建全域技术矩阵,强化相关能力,目标成为首家实现“智能制造 + 全域AI”的科技型车企 [24] - 加速全球化战略布局,在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战略,实现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出口多元化 [24] 智驾系统情况 - 2025年3月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分为H1/H3/H5/H7/H9五个级别,各有不同功能和适用车型 [26] - 公司AI算力储备业内领先,自研大模型,拥有海量数据用于迭代,为“千里浩瀚”系统打下基础 [29] - 3月18日“千里浩瀚”系统发布三大研发成果,包括G - AES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功能、满血版车位到车位、L3级智能驾驶技术架构 [30] 投资建议 - 营收与销量上,维持2025/2026年部分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预计各品牌销量和ASP有相应变化,上调2026年零部件/电池业务营收预测,给予2027年非整车业务10 - 20%增速假设 [32] - 毛利率上,结构性变化有利好,但智驾平权会影响毛利率,小幅下调整车业务毛利率假设 [32] - 期间费用上,研发和销售费用提升,但费用管控能力良好,预计期间费用率控制在12%左右 [32] - 联营公司收益上,下调吉致汽金、宝腾、韩国雷诺盈利预测,增加HORSE合资公司正向影响,假设领克相关业务2026年起有显著正收益 [33] - 上调公司合理估值,给予2025年合理PE为14 - 16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3][34]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9,204|240,194|309,740|357,515|437,006| |(+/-%)|21.1%|34.0%|29.0%|15.4%|22.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308|16632|13699|17583|21364| |(+/-%)|0.9%|213.3%|-17.6%|28.3%|21.5%| |每股收益(元)|0.53|1.65|1.36|1.74|2.12| |EBIT Margin|-0.5%|2.1%|0.8%|1.6%|2.1%| |净资产收益率(ROE)|6.6%|19.2%|13.6%|14.9%|15.3%| |市盈率(PE)|29.5|9.4|11.4|8.9|7.3| |EV/EBITDA|37.7|23.6|26.6|22.6|20.3| |市净率(PB)|1.95|1.81|1.56|1.33|1.12|[5]
和黄医药(00013):2024年报点评:呋喹替尼海外销售持续放量,ATTC平台首个分子即将进入临床
华创证券· 2025-03-27 12: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销售额完成指引,验证市场需求和商业化能力,建议关注后续ATTC平台进展 [7] - 根据2024年全年业绩、各管线进展情况及出售上海和黄药业股权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55、8.21和9.34亿美元,同比增长4.0%、25.2%和13.8%;归母净利润为2.97、1.91和2.45亿美元 [7] - 根据DCF模型测算,给予公司整体估值312.23亿港元,对应目标价为35.82港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2025年3月19日,和黄医药公布2024年年度业绩,总收入6.30亿美元(按固定汇率计算 - 24%),肿瘤产品综合收入2.715亿美元(+67%),来自武田的相关收入从2023年的3.459亿美元减至6700万美元 [2] - 公司实现年净收益3770万美元,2024年12月31日现金余额为8.361亿美元 [2] - 公司达成协议以6.08亿美元出售合资企业上海和黄药业部分股权,录得税前收益约4.77亿美元 [2]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630|655|821|934| |同比增速(%)|-24.8%|4.0%|25.2%|13.8%| |归母净利润(百万)|38|297|191|245| |同比增速(%)|-62.6%|687.7%|-35.7%|27.9%| |每股盈利(元)|0.04|0.34|0.22|0.28| |市盈率(倍)|67.0|8.5|13.2|10.3| |市净率(倍)|3.3|2.4|2.0|1.7|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87,160.11万股,已上市流通股87,160.11万股 [5] - 总市值196.55亿港元,流通市值196.55亿港元 [5] - 资产负债率39.42%,每股净资产6.27元 [5] - 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35.90/19.80港元 [5] 评论 - FRUZAQLA®迅速放量,多个商业化产品销售额稳定增长,呋喹替尼海外综合收入1.108亿美元(+1450%),中国呋喹替尼综合收入8630万美元(+6%),索凡替尼综合收入4900万美元(+14%),赛沃替尼综合收入2450万美元(-13%) [7] - 商业化产品持续进行销售区域以及适应症拓展,呋喹替尼多个国家获批新适应症,赛沃替尼多项研究有进展,他泽司他预计2025年中获批 [7] - ATTC平台公布积极早期数据,首个分子将于2025H2进入临床,该平台有创新设计,安全性高 [7] 附录: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财务预测数据,包括现金、应收款项、营业总收入等多项指标 [8]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的预测数据 [8]
美团-W(03690):核心主业增长靓丽,出海提速助力中线成长
国信证券· 2025-03-27 12: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5][6][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Q4经调整净利润98.5亿元基本符合预期,2024年核心业务效率提升、新业务减亏带动利润增速高于收入 [1] - 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利润均超预期,到家业务外卖和闪购表现良好,到店业务收入增速预计高于GTV增速 [2][11] - 新业务优选同比减亏明显,Keeta系增亏主要来源,其他新业务整体平稳 [3][13][16] - 打通流量促交叉销售,AI技术布局积极,骑手社保缴纳逐步推进影响可控 [4][18] - 考虑出海业务和社保影响,小幅下调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上调2026年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5][19] 各部分总结 财务表现 - 2024Q4收入884.9亿元/+20.1%,净利润62.2亿元/+180.7%,经调整净利润98.5亿元/+125.1%,2024年全年收入3375.9亿元/+22.0%,净利润368.4亿元/+174.6%,经调整净利润437.7亿元/+88.2% [1][9] - 2024Q4核心本地商业收入655.7亿元/+18.9%,经营利润129.0亿元/+60.9%,经营利润率19.7%/+5.2pct [2][11] - 2024Q4新业务收入229.2亿元/+23.5%,经营利润亏损21.8亿元,经营亏损率同比由26.0%大幅收窄至9.5% [3][13][16] 业务板块 - 核心本地商业到家业务外卖单量增速约高个位数,收入和利润增速高于单量增速,闪购单量增速回落但仍高于外卖且保持盈利,到店业务GTV增速低于订单数增速但收入增速预计高于GTV增速 [2][11] - 新业务美团优选效率提升同比减亏明显,Keeta处于前期投放期系环比增亏主要来源,其他新业务亏损与金融业务整体打平 [3][16] 发展策略 - 神会员2024年7月扩展至多品类,四季度覆盖跟团游、景点门票等,订单占比超40%,流量打通促交叉销售提升消费频次 [4][18] - 公司AI技术布局围绕员工效率提升、产品服务升级及自研大模型(LongCat)开展,关注AI+机器人融合带来的无人配送规模化进度 [4][18] 投资建议 - 小幅下调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至515亿元(调整幅度-1.3%),上调2026年预测至653亿元(调整方向+12%),新增2027年预测787亿元,对应PE估值17.7/13.9/11.6x [5][19]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37,592|396,333|467,672|542,500| |经调整净利润(百万元)|43,772|51,523|65,312|78,699| |经调整EPS(元)|7.16|8.43|10.69|12.88| |市盈率(PE)|20.8|17.7|13.9|11.6| [8][20]
泡泡玛特(09992):新品类及全球化势能强劲,上调盈利预测
华泰证券· 2025-03-27 11: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 169 港元 [1][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公司收入 130.4 亿元,同增 106.9%;经调整净利润 34.0 亿元,同增 185.9%,高于预期,主因搪胶毛绒加速放量,经营杠杆释放超预期 [1] - 2025 年新品类、海外扩张驱动强劲,中长期新业务持续落地,多元变现潜力广阔,看好公司成长为全球级潮玩龙头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品类与区域表现 - 分品类看,H2 手办、毛绒、MEGA、衍生品增速分别达 55.5%/1362.9%/148.4%/454.3%,毛绒营收占比环增 18.4pct 至 28.1%,搪胶毛绒成时尚单品,助力全年会员同增 34%达 4608 万人 [2] - 分地区看,中国内地 H2 收入同增 70.4%,海外营收同增 438%,东南亚、北美均超 6 倍同比增幅,欧澳提速至 412%,境外线上渗透率环增 14.2pct 达 32.5% [2] 盈利能力 - H2 毛利率同增 5.5pct 至 66.8%,销售、管理费率同降 5.2/4.7pct 至 27.1%/6.0% [3] - H2 境内、境外 OPM 分别同增 10.4pct/21.7pct 至 36.7%/38.1%,经调整净利率达 28.6%创历史新高 [3] 2025 年展望 - 预期 Q1 营收翻倍增长,2025 年有望增长 50%至 200 亿元以上,海外翻倍增长至百亿规模 [4] - 区域侧重欧美,北美营收有望达 25 亿元(约 24 年 3.5 倍),多地有望布局旗舰店并加快电商触达 [4] - 品类上,搪胶毛绒处爆发前中期,饰品、小野快闪店收效好,积木品类重点开发,甜品、乐园、动画制作如期推进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上调 2025/26 年经调整净利 47%/61%至 60.1/82.2 亿元,引入 27 年经调整净利 107.1 亿元 [5] - 可比公司 25 年 PE 均值 26x,给予 25 年 35x 经调整 PE(前值 41x),目标价 169 港元(前值 135.48 港元)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 (人民币百万)|6,301|13,038|21,468|28,455|35,626| |+/-%|36.00|107.00|65.00|33.00|25.2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人民币百万)|1,082|3,125|5,922|8,134|10,623| |+/-%|127.46|188.77|89.49|37.34|30.61| |EPS (人民币,最新摊薄)|0.88|2.40|4.47|6.12|7.97| |ROE (%)|14.69|33.87|45.22|43.87|41.72| |PE (倍)|146.81|53.98|28.94|21.15|16.23| |PB (倍)|22.37|16.27|11.21|8.06|5.92| |EV EBITDA (倍)|80.06|38.21|19.96|12.99|10.14|[7] 盈利预测 - 给出 2023 - 2027 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包括营业收入、销售成本、毛利润等多项指标 [17] 可比公司估值 - 列出玩具及兴趣消费品、IP 运营等行业可比公司 2024A、2025E、2026E 的市值、净利润及 PE 等数据 [12]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 2025/26 年营业收入增速、国内收入、海外收入、毛利率、归母净利润、经调整净利润等指标 [13]
珍酒李渡(06979):24H2着眼长线主动降速,25年高质量增长可期
天风证券· 2025-03-27 10: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必需性消费/食物饮品,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7.26港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主动降速保证渠道良性,2025年顺应需求变化多措并举有望推动稳健增长,虽调低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但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年报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收入/归母净利润/经调净利润分别为70.67/13.24/16.76亿元(同比+0.5%/-43.1%/+3.3%),2024H2收入/归母净利润/经调净利润分别为29.34/5.72/6.58亿元(同比-16.5%/-22.9%/-19.8%) [1] 2024H2营收分析 - 2024H2营收29.34亿元(同比-16.46%),销量/吨价分别同比-16.79%/+0.40% [1] - 分品牌看,2024H2珍酒/李渡/湘窖/开口笑营收分别为17.77/6.38/3.50/1.13亿元(同比-21.95%/+2.91%/-10.64%/-31.02%) [1] - 分价格带看,2024H2高端、次高端、中端及以下营收分别为6.17/13.15/10.02亿元(同比-37.67%/-11.53%/-3.25%) [2] 各品牌营收变动原因 - 珍酒降幅高于整体,系珍十五、珍三十精简品系,珍三十控制市场扩张节奏 [2] - 李渡保持增长,因核心单品李渡高粱系列增长及省外市场开拓 [2] - 湘窖下滑因浓香系列高端产品下滑,龙匠系列预计增长 [2] - 开口笑降幅大因湖南宴席场景低迷及削减低毛利产品 [2] 渠道情况 - 2024年经销合作伙伴、体验店、零售商数量分别同比+266/-83/+191家至3204/1097/3334家 [2] - 2024年聚焦双渠道增长战略,Q2优化高档酒事业部组织,Q3成立珍三十事业部 [2] 毛利率和净利率情况 - 2024H2毛利率同比提升0.26pcts至58.44%,经调净利率同比下降0.92pcts至22.44% [3] - 毛利率提升因自有产能释放替代外采基酒、聚焦标品削减低毛利支线产品 [3] - 经调净利润率下降因管理费用率提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0.92pcts/+3.43pcts至24.20%/10.36%,管理费用率提升系在建工程转固致折旧&摊销费用增加 [3] 2025 - 2027年预测情况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28、81.00、87.86亿元(2025 - 2026年前值102.28、120.3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25、18.20、23.05亿元(2025 - 2026年前值25.33、33.51亿元),对应PE(2025 - 03 - 26收盘)为14.9、12.5、9.9X [4] 基本数据 - 港股总股本3388.62百万股,港股总市值24601.41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4.45港元,资产负债率28.84%,一年内最高/最低11.60/5.56港元 [6]
申洲国际(02313):重新找回稳健积极成长节奏
天风证券· 2025-03-27 10: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非必需性消费/纺织及服饰,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基于2024年业绩报告,调整2025及2026年业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7年营收分别为324亿、366亿、413亿人民币,归母净利分别为66亿、74亿、84亿人民币,EPS分别为4.38元、4.91元、5.56元 [9] 报告内容总结 2024年财报情况 - 全年收入287亿人民币,同增15%;运动类占比69%,收入同增10%;休闲产品收入占比25%,收入同增27%;内衣收入占比5%,收入同增35% [1] - 分客户看,客户甲收入80亿人民币,同增33%;客户乙74亿元,同减4%;客户丙营收50亿元,同增35% [1] - 2024年毛利率28.1%,同增3.8pct,毛利81亿人民币,同增33%;净利62亿元,同增37%;分红率约56% [1] 产能与效率情况 - 2024年产能利用率恢复正常,海内外员工人数增加,生产效率提升,促进盈利回升 [2] - 自2024年下半年对基层员工加薪后,员工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3] 公司经营举措 - 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拓展市场需求;扩充产能规模,提升全员生产效率;加强供应商管理,促进供应链竞争力和协同效应 [2] - 加强新产品开发和产品品类多元化,完善供应链纵向一体化配套,提升产品交付速度,合理分配国内外产能 [2] - 提升核心客户采购份额占比,为新客户扩充产能 [2] 未来发展规划 - 整合优化海内外基地优势,加大海外产能规模,完善海外产业链配套,发挥供应链协同效应,提升生产效率,共享工艺技术,加快响应客户需求,合理分配产能,降低客户成本 [4] - 多途径拓展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保障产能利用率;加大新面料研发投入,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实现产品多元化和差异化;巩固提升核心客户采购占比,适时引进优质新客户 [5] 公司建设项目 - 柬埔寨金边新成服工厂土建工程接近完工,2025年3月开始招聘员工,预计总用工规模约6000人 [2] - 越南西宁省股权收购项目完成后,启动面料新产能建设,达成后预计新增面料产能200吨每天 [2] 基本数据 - 港股总股本1,503.22百万股,总市值93,650.76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25.76港元,资产负债率32.49%,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86.90/54.80港元 [6]
海底捞(06862):公司年报点评:毛利率提升显著,品牌孵化显成效
海通证券· 2025-03-27 10:2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维持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海底捞2024年年报显示,收入427.5亿元同比增3.1%,归母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4.6%,核心经营利润62.3亿元同比增18.7%,核心经营利润率14.6%同比增1.9pct,预期年末派息25.3亿,2024年整体派息率约95%,对应股息率约5% [4] - 随单店模型提质提效,拓店有望加速,加盟策略和品牌孵化远期有望贡献增量,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1.48亿、55.89亿、60.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8.6%和8.5%,按25年20 - 23倍PE及10 - 12倍EV/EBITDA,计算合理价值区间19.4 - 23.0港元/股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3月26日收盘价17.62港币,52周股价波动11.09 - 19.96港币,总股本/流通A股均为55.74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均为925亿港币 [2] 市场表现 - 1M、2M、3M绝对涨幅分别为10.22%、20.17%、0.24%,相对涨幅分别为6.44%、1.04%、 - 18.71% [4] 收入拆分 - 海底捞餐厅经营收入404.0亿元同比增2.9%,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港澳台地区收入占比各17.7%/38.7%/40.0%/3.6% [5] - 其他餐厅经营收入4.8亿元同比增39.6%,因“红石榴计划”及多场景贡献 [5] - 外卖业务收入12.5亿元同比增20.4%,因2H23开始的一人食精品快餐业务 [5] - 调味品及食材销售收入5.8亿元同比降27.1%,加盟业务收入1.7亿元(23年无),其他业务收入2.8亿元同比增168.3% [5] 品牌孵化与餐厅表现 - 餐厅规模:2024年末海底捞餐厅共1368家,含自营1355家、加盟13家,新开62家,重启2家,关闭或搬迁70家,自营餐厅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港澳台地区各220/531/581/23家,引入加盟模式、实施“红石榴计划”创立11个餐饮品牌共74家门店 [6] - 餐厅表现:2024年客单价97.5元同比降约1.6%,2H环比回升;平均翻台率4.1次/天同比增0.3次/天,新开餐厅翻台率4.4次/天同比增0.7次/天 [6] - 同店经营:2024年整体同店销售增长3.6%,一线/二线/三线城市及以下/港澳台地区同店分别增长1.8%/1.6%/6.6%/1.8%,同店平均翻台率分别为4.1/4.1/4.0/4.3次/天 [6] 成本与毛利 - 2024年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降4.3%至162.1亿元,占收入比例37.9%同比减3pct,因采购价格降低 [7] - 员工成本增8.2%至141.1亿元,占收入比例33.0%同比增1.5pct,因提高薪资福利和补充人员 [7] - 折旧及摊销降13.1%至25.6亿元,占收入比例6.0%同比减1.1pct,因部分餐厅物业等已提足折旧及摊销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1.48亿、55.89亿、60.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8.6%和8.5% [7] - 按25年20 - 23倍PE及10 - 12倍EV/EBITDA,计算合理价值区间19.4 - 23.0港元/股 [7] 主要财务数据及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1453|42755|45496|48784|52310| |(+/-)YoY(%)|33.6%|3.1%|6.4%|7.2%|7.2%| |净利润(百万元)|4499|4708|5148|5589|6065| |(+/-)YoY(%)|174.6%|4.6%|9.3%|8.6%|8.5%| |全面摊薄EPS(元)|0.81|0.84|0.92|1.00|1.09| |毛利率(%)|59.12%|62.08%|63.08%|63.18%|63.28%| |净资产收益率(%)|47.39%|47.98%|41.12%|35.52%|28.42%|[8] 合理价值区间测算 |指标|2024|2025E|2026E|2027E|合理市值(人民币)|合理价值(人民币)|合理价值(港元)| |----|----|----|----|----|----|----|----| |EBITDA(百万元,人民币)|8327|9370|10159|11012|/|/|/| |归母净利(百万元,人民币)|4708|5148|5589|6065|/|/|/| |PE(20倍)|/|20|/|/|102957|18.5|19.8| |PE(23倍)|/|23|/|/|118400|21.2|22.7| |EV/EBITDA(10倍)|/|10|/|/|100777|18.1|19.4| |EV/EBITDA(12倍)|/|12|/|/|119518|21.4|23.0|[10] 可比公司估值表 |公司|PE(倍,2025年)|EV/EBITDA(倍,2025年)| |----|----|----| |墨式烧烤|38|25| |百胜中国|20|10| |麦当劳|25|18| |星巴克|33|19| |达美乐披萨|27|20| |平均值|29|18|[11]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每股指标:2025E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0.92、1.00、1.09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2.79、3.80、4.88元等 [13] - 价值评估:2025E - 2027E P/E分别为19.51、16.43、15.14倍等 [13] - 盈利能力指标:2025E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63.08%、63.18%、63.28%等 [13] - 盈利增长:2025E - 2027E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6.41%、7.23%、7.23%等 [13] - 偿债能力指标:2025E - 2027E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4.3%、38.4%、33.5%等 [13] - 经营效率指标:2025E - 2027E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8.94、18.63、18.73天等 [13] - 资产负债表:2025E - 2027E货币资金分别为12992、19882、27037百万元等 [13] - 现金流量表:未详细给出各年具体数据 [13]
商汤-W(00020):生成式 AI 高增,大模型升级在即
国金证券· 2025-03-27 10: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生成式AI收入大幅提升,亏损净额有所收窄;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持续增长,亏损逐渐减少,维持“买入”评级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简评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7.7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生成式AI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103.1%;经调整亏损净额为42.5亿元,较上年同期 - 54.1亿元有所收窄 [1] 经营分析 - 公司推进“大装置-大模型-应用”协同,AI视觉及智驾业务收入下降,AI视觉客户复购率提升,拓展海外市场,绝影新增交付和定点车辆增加,合作东风智驾方案预计2025年量产 [2] - 成本费用增速低于收入增速,销售/管理费用率下降,研发费用率上升,主要因员工人数减少 [2]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营收50.69/69.20/95.38亿元,同比增长34.38%/36.51%/37.84%;预计归母净利润 - 37.83/-29.98/-23.35亿元,同比增长11.57%/20.74%/22.14%,对应11.61/8.50/6.17倍PS [3] 大装置、大模型、应用情况 - 大装置运营总算力规模超2.3万P,推理吞吐性能高,支持国产芯片集群商用,异构训练效率高 [7] - 4月将升级日日新大模型6.0,综合性能和多模态推理能力对标国际一流,交互时延低,视频记忆长 [7] - 应用方面,生产力工具企业助手用户数多、处理token量大,金融和政务领域有应用;交互工具提供拟人陪伴模型,布局硬件交互,月均用户使用量增长快 [7]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显示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等指标变化,以及各项费用率、利润率等情况 [9] - 资产负债表展示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等资产项目,以及短期借款、应付款项等负债项目的变化 [9] - 现金流量表呈现净利润、非现金支出、营运资金变动等对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净流的影响 [9] - 比率分析包含每股指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预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