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强国
icon
搜索文档
打造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新通道(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7-07 06:52
体育强国建设与竞技体育发展 - 体育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需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激励保障机制和国家队管理体制 [1] -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但仍面临青少年运动员文化素养偏低、体育学校生源不足等问题,需加强人才培养以筑牢基础 [1] - 需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作用,增强为国争光能力 [1] 体育精神与道德培养 - 中华体育精神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核心,需继承创新并发扬光大 [2] - 体育人才培养需注重道德修养,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自律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 体育精神是体育活动的"灵魂",缺乏崇高理想和良好道德品质的运动员难以成为优秀人才 [2] 体育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 高水平的体育教育工作者队伍是培养高水平体育人才的关键,需加强体育名师和骨干教师建设 [3] - 需加大对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投入,提升其道德品质、科学知识和创新创造素养 [3] - 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体育教育工作者,同时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如聘请高水平专业教练提升训练质量 [3] 体育人才培养路径 - 需从娃娃抓起,分类指导,循序渐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推动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 [4] -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相衔接的体育人才升学体系,推动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4] - 提供多样化体育项目和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并培养兴趣,如《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计划到2025年建成5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4] - 对优秀体育人才采取灵活保留学籍、延长学制等方式,协调文化学习与竞技训练关系 [4]
体育冠军走进广州校园 与港澳侨师生共迎全运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09:21
活动现场,体育冠军分享了体育生涯成长故事及训练心得,并通过趣味问答等互动形式,与学生们 近距离交流。在体育冠军的指导下,同学们踊跃尝试各种体育技巧,学习专业的体育知识,感受体育运 动的无限乐趣。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临近之际,国际击剑杯重剑冠军龙杰、全国青少年羽毛球单打冠军李纬炼、全国 青少年篮球联赛冠军莫国超、全国花样游泳冠军李毓秀、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冠军余豪等体育冠军25日 走进广州市中黄港澳子弟学校,与港澳侨青少年共迎全运。 当日,广州市中黄港澳子弟学校热闹非凡,人潮涌动。此次冠军进校园活动旨在通过体育公益行 动,激发全民健身热情,营造"全民迎全运"的良好社会氛围,助力体育强国建设。活动融合了体育与文 化元素,为港澳侨青少年带来一场独特的湾区文化体验。 原标题:体育冠军走进广州校园 与港澳侨师生共迎全运 活动中,还发起了"文明迎全运"倡议,呼吁文明迎全运,以实际行动践行体育精神;举行了"同心 筑梦,共育未来"赠品颁发仪式,体育冠军代表向中黄学生赠送运动器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 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联络部副部长梁佩珍向学生赠送十五运会吉祥物,传递运动活 力与美好期许。 此外,活动现场还举行 ...
赖亚文:中国男排的实力与世界强队仍有明显差距
新华网· 2025-06-18 09:22
中国男排表现分析 - 中国男排在2025世界男排联赛(中国西安站)取得2胜2负战绩,展现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1][2] - 球队面对塞尔维亚、荷兰等欧洲强队时表现出强烈求胜欲望和技战术提升,发接、拦防、小球串联环节有进步[2] - 但实力仍与世界强队存在明显差距,发挥不稳定、球员心态影响执行力、个人技术及团队配合需提升[2] 行业改革措施 - 排球中心近年推动男排改革,包括聘请外教(海宁担任国家队主教练)、联赛赛制改革、鼓励球员"走出去"政策[5] - 成功申办并主办2024年国际排联男排挑战者杯,中国男排夺冠后重返世界排球联赛[5] - 2025年成功申办世界男排联赛首站分站赛及总决赛,为球队创造更多国际比赛机会[5] 未来发展规划 - 排球中心计划深化男排改革,制定更强力政策措施提升球队水平,助力三大球振兴和体育强国建设[7] - 中国男排将赴美国芝加哥参加世界男排联赛第二站比赛,继续积累国际赛事经验[7] - 呼吁社会各界增加对男排的关注与投入,肯定西安站办赛方和球迷的支持作用[5][7]
今天,金牌是否不那么重要了?(建设体育强国)
人民日报· 2025-06-12 06:11
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现状 - 中国选手在斯诺克男女世锦赛首度同时夺冠 国乒在多哈世乒赛斩获4冠但男双失利 郑钦文法网创个人最佳战绩后不敌萨巴伦卡 [3] -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夺得40金 夏奥金牌总数累计达303枚 自由式小轮车/花样游泳/女子拳击等领域实现首金突破 [4] - 北京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 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成功举办 F1中国站/中网等国际顶级赛事持续落地 [7] 体育产业经济数据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7万亿元 2024年体育用品电商销售额超3337亿元 冰雪产业规模预计突破万亿元 [6] - 群众体育赛事蓬勃发展 "苏超"足球联赛成为城市名片 "村BA"篮球赛展现乡村振兴成果 [6] 全民健身发展指标 - 2024年底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平方米 经常锻炼人数比例从2007年28.2%提升至2023年37.2% 国民体质合格等级20年提高3.3个百分点 [6] - 马拉松等大众赛事参与度提升 对最后完赛选手的鼓励体现体育精神内涵变化 [5] 体育精神与社会价值 - 运动员"国家荣誉超越个人"的宣言彰显爱国情怀 何冰娇佩戴对手徽章领奖体现体育道德 [7] - 社会对金牌认知从"民族自信证明"转向"奋斗过程认可" 傅园慧/张博恒等非冠军选手获得广泛认同 [5]
广东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超500场赛事点燃南粤运动热情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09 16:28
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概况 - 广东将在6月10日前后密集开展超500场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推动"体育强国"理念并助力健康广东建设 [1] - 活动以"区域协同、特色鲜明、覆盖全龄"为亮点,构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差异化发展格局 [1] 珠三角地区活动特色 - 深圳市推出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点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通过专业指导提升科学健身水平 [1] - 珠海市举办第十一届市民健身运动会健身气功比赛,融合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健身理念 [1] - 惠州惠阳区举办第二十一届"体彩杯"青少年围棋锦标赛,推动体育与智力运动融合 [1] 粤东西北地区活动特色 - 韶关举办龙舟邀请赛,再现传统民俗魅力 [1] - 河源举办标准舞·拉丁舞锦标赛,主题为"共舞万绿湖",融合自然景观与体育美学 [1] - 梅州市开展社区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社区,拉近体育与居民距离 [1] - 连南举办县级拔河赛,作为"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重要场次,激发乡村活力 [1] 主会场活动安排 - 6月14日至15日,主会场活动暨2025年广东省定向联赛(潮州饶平站)将在饶平县柘林镇举行 [2] - 饶平通过"体育+文化+旅游"模式展现独特魅力,开幕式特邀十五运会群众组广东定向项目冠军亮相 [2] - 太极拳、广场舞、武术等本土体育文化展演同步上演,彰显潮州文化底蕴 [2] 活动社会价值 - 活动释放体育的经济、社会、文化多元价值,推动"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3] - 全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社区、公园提供运动康复和科学健身指导 [3] - 部分赛事设置体质监测点,为市民定制个性化运动处方 [3] - 广东正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体育发展新格局 [3]
金陵体育(300651) - 300651金陵体育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06
2025-06-06 16:24
公司发展战略 - 上市后在体育行业积极布局,以品牌驱动实现体育产业横纵扩张 [2] - 今年保持原有业务稳定,处理亏损项目,联营公司业务有序发展且具互补协同性 [2] - 聚焦体育装备制造、信息化、消费服务等方向,以城镇体育为支点孵化消费品牌矩阵 [2] 行业展望与市场规模 - 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态势趋好,社会资本投入积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是长期趋势 [3] - 2020 年我国体育产业占 GDP 比例为 1.0%,远低于美、日、法等国 3%-4%的水平 [3] - 力争到 2035 年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占 GDP 比重达 4%,总规模达 5 万亿元 [3] 政策利好 - 2025 年 4 月四部门联合印发意见,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提升金融支持体育产业发展能力 [4] 业绩情况 - 近期业绩下滑,因市场经济低迷、赛事减少,赛事服务收入降低 [5] 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拓展体育消费服务领域和赛事服务业务,探索 2C 业务增长点 [6] - 借助大型赛事口碑和经验,拓展国内外赛事服务项目 [6] 苏超联赛影响 - 部分场地使用公司器材,“赛事级器材 + 定制服务”保障竞技标准 [6]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火爆致公司股票波动异常,交易风险大 [6]
君乐宝携中国国家体操队发布新品,开启“规模竞争”到“价值引领”乳业新周期
凤凰网财经· 2025-06-02 21:49
在"民族奶业振兴"与"体育强国建设"的时代浪潮下,一场关于"中国品质"与"中国精神"的别样对话正在上演: 5 月 29 日,君乐宝携手中国国家体 操队召开"专利菌群 冠军品质——中国国家体操队指定乳制品暨简醇系列新品发布会"。世界冠军邹敬园、刘洋、张博恒等莅临现场,共同见证这一 行业盛举。 这场跨界合作不是简单的品牌联动,而是让中国乳业 的"科技突围"与体育精神的"极致追求"达成价值同频。中国体育的中坚力量与中国乳业的领先 者"顶峰相见",是中国十大国家队对君乐宝品质的认可与信任,更是民族奶业振兴与体育强国建设的深度共振,意味着君乐宝开启了从"规模竞 争"到"价值引领"的乳业新周期。 01 冠军基因的深度契合:体育精神与乳业匠心的同频进化 中国国家体操队的训练馆里,"极致"是每个运动员心中的法则。自 1979 年斩获首个世界冠军至今,这支"冠军梦之队"用 40 多年时间培养出超百 名世界冠军,其背后是严苛的训练体系:平衡木上每个姿态偏差都需反复校正,吊环动作中每次肌肉耐力都要精准量化。 简醇专利菌群系列新品这项"中国方案"的价值,不仅在于重塑酸奶健康标准,更在于为民族品牌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价值升维提供了可借鉴 ...
以科技为引擎 跑出健康中国“加速度”
消费日报网· 2025-05-28 10:54
智慧健身的蓬勃兴起更折射出体育强国建设的深层逻辑。在5G、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撑下,线上运动会 打破时空壁垒,健身社交平台构建虚拟社群,智能运动设备形成健康闭环,这种"物理+数字"的双轮驱 动模式正是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实践。数据显示,我国智能体育设备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元,线 上健身用户超3亿人次,此类爆发式增长既激活了消费新动能,也为"体育+"跨界融合提供了无限可能。 当健身步道嵌入AR导航,当乡村广场舞直播连接城乡各个地方,全民健身正在成为缩小区域差距的有 效载体。 从"汗水体育"到"智慧体育",全民健身搭乘数字化的"智慧快车"疾驰在健康中国事业发展的大道上。未 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全民健身的智慧化浪潮必将澎湃向前,成为推动健康中国 建设的重要引擎。当每一个运动数据都转化为国民体质的提升,当每一次科技赋能都筑牢健康中国的基 石,全民共享、智慧互联的健康新图景将加速照进现实,在新时代的坐标上徐徐展开。 近年来,我国对全民健康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实现健康中 国的宏伟蓝图夯基固本。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文件政策相继出台后,全国各地纷纷投入到全民健身的热潮 ...
马拉松赛跑出城市新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5-11 07:20
马拉松赛事发展现状 - 2024年4月20日全国有43场马拉松赛事开跑,创单日赛事数量纪录 [1] - 2024年路跑赛事总规模达704.86万人次,田协认证赛事规模471.56万人次 [3] - 江苏、浙江、山东2024年举办路跑赛事均超50场,31个省区市全覆盖 [3] 参与者特征与动机 - 参赛者年龄跨度大(29-44岁),以突破自我为目标,如消防员王新涛一年参赛5场 [1] - 资深跑者通过串联各地赛事形成"跑步环游中国"模式 [2] - 人均GDP超5000美元后路跑进入黄金期,中国2011年达到该门槛 [2] 经济带动效应 - 2025年无锡马拉松带动42.6万参与者,直接创收5.05亿元 [4] - 武汉马拉松樱花季拉动消费近3亿元,外地参与者消费带动比达1:13 [4] - 赛事推动"一日办赛、多日停留"模式,免费开放景区成普遍做法 [4] 产业链延伸 - 覆盖赛事运营、运动装备、健康训练、文创衍生品、广告传播等领域 [5] - 吸引上下游企业集群发展,如绍兴马拉松串联鲁迅故里等文化地标 [5] - 北京亦庄半马设计机器人赛道,打造泡桐大道等网红打卡点 [5]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健康中国2030"等政策推动全民健身,多地政府将马拉松写入工作报告 [8] - 消费升级推动需求从功能性锻炼转向赛事体验+社交娱乐复合型 [2] - 需提升赛前训练、智能配速指导、赛后恢复等全周期服务 [7] 现存挑战 - 同质化严重导致吸引力不足,中小城市组织经验与配套服务欠缺 [7] - 志愿者体系不完善,培训与激励机制缺失制约发展 [7] - 需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增强参与者获得感 [7]
西安奥体中心:盛世“石榴花” 全民运动馆
陕西日报· 2025-04-28 06:52
西安奥体中心运营模式 - 构建集体育健身、赛事演出、商业活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群[1] - 采用"体育+"跨界发展模式,辐射陕西全省带动全民运动[1] - 配备足球场、篮球馆、羽毛球馆等多样化设施,覆盖全年龄段健身需求[6] 场馆运营数据 - 2024年大众健身客流超35万人次,赛事演出观赛人次超百万[7] - 体育项目培训参与人次超万,羽毛球馆周末需提前预订[7] - 跳水世界杯赛事期间体育产业展示区销售额近30万元[16] 体育产业生态 - 通过马拉松赛事带动18万人次参观体育消费博览会[15] - 2023年举办5172项赛事活动,带动产业链产值超650亿元[17] - 创新"赛事+消费"模式,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16] 青少年体育发展 - 开设科学化羽毛球培训课程,低龄学员参与度显著提升[9] - 组织700余名学生开展体育实践活动,强化精神传承[10][12] - 通过冠军手印打卡等互动形式激发青少年运动兴趣[12] 政府政策支持 - 陕西省目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以上[8] - 全国首创《以大健身促进大健康实施意见》,推出18条具体举措[17] - 推动"赛事举办地"向"产业聚集地"转型,构建赛事经济网[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