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

搜索文档
北京中轴线上“大思政课”迎来升级迭代
中国青年报· 2025-07-27 06:10
2024年7月27日,一个越洋消息让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批学生记住了这一天。 那是北京中轴线等待12年的大日子。在印度新德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 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项目于2023年3月启动,伴随着申遗成功开启新故事。该校经 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葛瑶记得,她统筹的"红船领航"先锋营志愿者,当时正在参与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志 愿服务,第一批志愿者正好出发,他们用走街串巷搜寻文物线索的方式,纪念了这件大事。 近日,随着"西夏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北京中轴线上"大思政 课"的探索,则为各地推动地域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份样本。 中国人民大学经 济学院硕士研究生葛瑶(左)在雨儿胡同调查院落保护情况。受访者供图 当北京中轴线在思政课堂伸出"触角" 先农坛(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是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构成要素之一。在这里,4名年轻教师围绕古 建、农耕文化交出了不同的思政课教学答卷,他们还与各自的"帮手"——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讲解 员、研究专家等,组成"双师"队伍,共建" ...
“五亲模式”激活思政课堂一池春水
中国青年报· 2025-07-27 06:10
"这一组照片呈现的是日军攻占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的场景,这张照片展示的是日军炮火炸毁北大营 弹药库的画面……"近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容纳120余人的教室座无虚席, 同学们与老师互动热烈。 这堂课的火爆,源于任课教师张莉的"特殊教案"——几年来,她走访了东北10余处红色场馆,将调研所 得凝练成教学案例。 这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五亲模式"激活思政课堂的一个缩影。3年来,该院探索出 亲身经历、亲手提炼、亲自感悟、亲切讲授、亲力奉献的"五亲模式"理念,创新开展"大思政课"教学案 例活动,主动将新时代伟大变革案例融入思政课教育,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参与调研,撰写思政 课教学案例,建设具有学院自主知识产权的案例库,为思政课教学提供鲜活案例,让思政课 "活"起 来,让学生"动"起来。 该校党委书记侯振发表示,思政课教师将实践案例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政课教学,更好地吸引学生积极参 与课堂。"五亲模式"创新性地把理论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有效推动了思政课质量的整体跃升。 "伟大变革案例融入思政课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曾经一段时间,高校思政课面临教学"理论过于抽象、不贴近学生实际、教和学分 ...
鸿雁匠心育文明——记“全国文明校园”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
杭州日报· 2025-07-22 10:37
职业教育发展 - 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之一,被誉为"新型劳动者的摇篮"和职业学校的"领头雁",多年来在技能竞赛中获奖无数 [1] - 学校通过"名校+名企"战略路径,早在2004年就成为杭州市政府推动"名校集团化战略"的五大先行者之一,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3] - 学校设有环境监测技术、无人机操控、烹饪等多个专业项目组,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实践能力 [1] 校园文化建设 - 学校以"六好学校"建设为标准,推进文明校园创建,营造"洁绿优美的花园、温馨和谐的家园、赋能成长的乐园"的"三园"理念 [2] - 学校构建了"鸿雁"精神文化体系,包括循迹馆、人工智能创客空间、电气工程训练中心、烹饪文化园等多个文化阵地 [3] - 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教学,通过"国旗下的诵读"、"五育融合"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 [2] 社会服务与影响力 - 烹饪专业学生每年为社区老人制作并送上暖心糕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杭州亚运会期间深入社区服务 [3] - 学校荣获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是杭州市唯一入选的高中学校 [1] - 学校表示将以更高标准推动文明校园建设,赋能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更多担当 [4]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升学校思政引领力
人民网· 2025-07-08 11:47
王娟 "大思政课"是立足中国国情讲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课",是将教学场域从课堂拓展到社会乃至网络 的"时空大课",更是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的"实践大课",打造高质量的"大思政课"需要围 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宏大的时代、生动的现实、鲜活的实践所蕴含的丰富育人元素挖掘出来, 整合运用,转化为思政课丰厚的资源支撑。 拓展教学资源,建设"大课堂",要把社会性教育资源"引进来"。挖掘具有育人效果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素 材,按照思政课的育人要求和课程教学目标选择具体类型的资源与素材,按照思政课的标准进行学科 化、专业化和课程化吸收与转换,将鲜活的社会素材、丰富的社会资源纳入思政课的课程设计与课程教 学中,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学资源、教学素材精准回应思政课教学中的不同问题,确保课程及时反映 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与时代变迁,切实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关联、课程教学与个体体验的同频共振。 拓展教学资源,建设"大课堂",要让学生"走出去"。"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以透彻的理论引导学 生、武装学生,不仅需要严谨的理论逻辑,更需要学生到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深化认识、升华情感、 坚定信念。要搭建和拓展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机 ...
三维协同实现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
新华日报· 2025-07-08 05:59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章主要围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系统框架与实践路径展开,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要求输出公司和行业分析报告。 根据注意事项第4条要求"只输出关于公司和行业的内容",而原文是纯教育政策研究类文献,故本次无法提供符合要求的分析。建议提供包含企业运营、行业发展或市场动态的财经类文档以便进行专业分析。
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陕西日报· 2025-06-13 06:36
教育政策与规划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锚定教育强省建设目标 持续落实《规划纲要》 深入实施三年行动计划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1] - 以试点改革为牵引 深化"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 加强德育工作 [1] - 推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 有组织加强急需人才培养 以科技发展 国家战略 陕西需求为牵引 [1] 教育改革与创新 - 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硬仗 在协同育人 创新策源 成果转化上求突破 [1] - 深入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 健全教师能力提升体系 优化尊师惠师环境 锻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1] 就业与校园管理 - 抢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关键冲刺期 落实促就业增量政策 挖潜拓展就业岗位 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2] - 推进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和高校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 防范化解教育领域风险隐患 [2] - 做好中考组织实施 抓好暑期安全工作 [2]
山东航空学院飞行学院:创新推动“大思政”育人实践走深走实
中国民航网· 2025-06-06 10:41
聚焦实践铸能,在提升航空科普服务力上下功夫。立足民航专业方向,将当代民航精神融入专业教育, 依托全国航空科普教育基地,常态化深入社区、中小学校开展航空科普知识宣讲,年均组织科普宣传活 动近百次,对接中小学航空研学300余次。创建机长大讲堂活动品牌,邀请民航领域知名专家、资深机 长、劳模工匠进校交流,开展红色航空史、航空报国精神专题教育达90余次。依托山东大高国际飞行学 校和民航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资质,实现飞行技术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全链条 式职业化培养。学院先后为各航司航校培养飞行员2600余名,其中有600余人晋升为机长,向山航、南 航等公司输送机务维修人才近千人。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要求新作为。山东航空学院飞行学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努力完善"铸 魂、铸基、铸能"三位一体的"大思政"实践育人链条,为社会培育更多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 快的高质量民航专门人才,为谱写交通强国民航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编辑:李佳洹 校对:陈虹 莹 审核:程凌)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张立强、苑志鹏 报道:近一个时期以来,山东航空学 院飞行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 ...
人工智能2.0时代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新华日报· 2025-06-03 05:32
教育数字化与生成式AI - 生成式人工智能如ChatGPT、Deepseek为构建高质量"大思政课"提供新可能性,需抓住技术拐点[1] - 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1] 人工智能与思政教育结合 - 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力,引导学生应对数字文明时代的新挑战[1] - 利用生成式AI的海量数据库与高效演算能力,为学生定制专属课程资源与互动教学体验[1] -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利用生成式AI转换思政课教学话语范式,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成就[2] - 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新生技术,增强理性判断力[2] 教师数字素养升级 - 对思政课教师数字素养升级提出迫切诉求,需把握政治属性和战略属性[3] - 提升数字胜任力,围绕教案设计、课件制作等维度完成数字素养教育任务[3] 问题导向与资源供给 - 问题导向是生成式AI赋能"大思政课"的逻辑起点,需回应学生关切[4] - 聚焦学生成长问题,生成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资源,推动供需精准对接[4] - 警惕技术滥用风险,避免陷入"为用新技术而用新技术"的误区[5] 跨学科与跨领域合作 - 培养跨学科思维,统筹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5] - 强化跨领域合作,打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时空限制[5] 全球视野与国际传播 - 需以全球视野拥抱生成式AI技术,加强其在"大思政课"中的研究与探索[6] - 利用新技术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价值和中国方案,扩大国际传播的"中国声量"[6] - 引导学生树立胸怀天下的历史自觉,接触多元文化和全球议题[6]
市领导“六一”国际儿童节看望少年儿童
杭州日报· 2025-05-30 11:17
领导慰问与教育调研 -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非等领导在"六一"前夕走访小学和幼儿园,向全市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祝贺,并向教育工作者表示慰问 [1] - 刘非参观崇文实验学校,见证一年级入队仪式,强调要培养爱党爱国、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2] - 领导调研校园食堂和"校园餐"工作,强调要抓好餐饮质量 [3] 教育理念与发展方向 - 崇文实验学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办学理念和思政教育方面取得新成效 [2] - 学校应聚焦培育共产主义接班人,加强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 - 要创新"大思政课"模式,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线上线下协同拓展育人格局 [2] 学前教育与课程改革 - 拱墅区东园婴幼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注重寓教于乐 [3] - 要优化课程设计,鼓励户外活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和创新能力 [3] - 以"美好教育"为目标,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 [3] 创新教育与校园安全 - 萧山区江南小学展示学生自主设计的科学装置,体现观察力和创造力 [4] - 要呵护学生好奇心,在自然探索中培养品性和见识 [4] - 强调创新教育方法,加强教学管理和校园安全工作 [4]
南京秦淮区举办馆校合作精准供需对接活动
扬子晚报网· 2025-05-16 11:17
主题沙龙由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蒋保华主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支部书记胡媛媛,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党支部书记薛银,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秦淮科技高中副校长吴婕,南京市钟英中学副校长王强,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党总支书记孙红,南京市石鼓路小学校长、书记周锋等 教育界代表,围绕"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为何?何为?"展开热烈讨论。嘉宾们一致认为,博物馆的沉浸式体验与学校课程体系结合,能让思政教育 从"说教"变为"体验",尤其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活动最后,嘉宾们实地观摩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与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合作的思政课程展示。从负一层到明远楼遗址保护区,《科博小先生》小讲解员的 生动讲解、《小状元探秘千年科举路》"以游代考"的创新模式、《探寻红色工运文脉》的革命历史教育,以及《完善科博微行动》学生作品展览,全方位 呈现了"博物馆+思政"的立体育人场景。其中,"以游代考"通过无纸化测试,让学生在参观中感悟诚信考试、艰苦奋斗等思政元素,成为观摩亮点。 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近年来深耕思政课程开发,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维课程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