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搜索文档
 2025中国设计师AI应用现状及趋势洞察|附下载
 腾讯研究院· 2025-10-21 17:03
 AI应用普及率与增长趋势 - 2025年AI在设计行业整体使用率达到85.8%,较2024年提升23.7个百分点 [3] - 将AI投入实际项目生产的比例从2024年的25.7%跃升至2025年的43.8% [19] - 未使用任何AI工具的设计师比例从2024年的37.9%断崖式下降至2025年的14.2% [19] - 海外设计师AI应用情况与国内基本一致,82.8%的海外设计师正在应用或探索AI,仅17.1%未使用任何AI工具 [23]   AI易用性提升与工具演进 - 因"操作复杂"而不使用AI工具的设计师比例从2024年的31.9%下降至2025年的25.2% [22] - 45.7%的设计师最明显感受到"学习成本降低,操作更加友好" [25] - 通用型AI如腾讯元宝、豆包、Deepseek成为设计师低成本接触AI的窗口 [4] - 专业垂直AI工具如Stable Diffusion、D5 AI、Midjourney更受深度使用者青睐 [31] - AI精准解决垂直设计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此前"AI不能理解设计意图"的痛点(34.8%)正在持续优化 [34]   使用障碍转变与经济性考量 - 阻碍设计师使用AI的原因从技术性壁垒转向经济性壁垒 [5] - 因"AI需要付费"而放弃使用的国内设计师比例从2024年的21.8%跃升至2025年的37.8% [40] - "硬件配置不够"的比例从14.9%提升至23.5% [40] - 海外设计师中36.8%因"工具需要付费"直接放弃使用,成为首要原因 [40]   企业规模与AI渗透率差异 - 100人以上规模设计企业中66.2%将AI应用于实际项目,100人以下企业中该比例仅为33.5% [6][42] - 大型企业在AI技术采用率和整合深度上显著领先中小型事务所 [42] - 中小型企业仅在"软件/平台费用"支出占比上领先大型企业,更倾向于采用灵活、低成本的SaaS工具 [44]   企业AI能力建设投入重点 - "软件和平台费用"以47.2%位居AI相关支出首位 [7] - "人才和培训"以37.3%的比例位居第二,重要性超过"硬件升级"(30.8%)和"日常运维与技术支持"(26.4%) [7][47] - 企业对人的投资与对工具的投资同步进行,显示行业成熟认知 [49]   设计师态度与职能转变 - 认为AI不会威胁设计师岗位的比例从2024年50%提升至2025年58.2% [8][50] - AI工具使用频率与威胁感知呈负相关:频繁使用者中仅29.8%视AI为威胁,很少使用者中该比例达56.2% [52] - 64.3%的设计师感受到个人工作职能延伸,其中17.4%认为显著扩大,46.9%认为有一定程度扩大 [9][54] - 77.2%的受访者表示AI应用增强了对设计方案的掌控能力 [9] - 设计师核心价值从动手执行转向"问题定义"和"价值判断" [55]   AI应用深度与行业挑战 - 仅约10%的设计师在绝大多数项目中应用AI,AI应用高度集中在"初步方案设计阶段" [10] - AI面临深度融入流程、获取垂直数据集、工作流碎片化等多重挑战 [10]
 Analysis-Investors on guard for risks that could derail the AI gravy train
 Yahoo Finance· 2025-10-15 18:03
 By Lewis Krauskopf  NEW YORK (Reuters) -Optimism over the profit potential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s helped drive the U.S. stock market to record highs, but investors are looking for weak spots that could emerge in the AI trade and have identified some risks to watch for.  AI has been the dominant theme on Wall Street since the launch of ChatGPT in November 2022, which fueled enthusiasm about the technology's potential. Citigroup strategists estimate that nearly 50% of the S&P 500's overall roughly $5 ...
 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10-15 17:06
许多人感慨,近年来中国宛如换了一副模样。 其中一个显著变化便是"科技范儿"十足。 Deepseek席卷全球,"人工智能+"如春雨般渗透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街头巷尾…… 科技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成果层出不穷,让那些曾经对中国抱有偏见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科技,重新洞 察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2025云栖大会在杭州开幕产业机器人亮相。图/中新社记者王刚摄 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世界工厂转变为全球创新策源地,一场关乎 中国未来发展的经济转型已全面开启。 经济发展更注重质量。 数据表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高,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趋势愈 发明显。 例如,2000-2021年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3.6%,"十四五"后期,在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 推动下,这一增速进一步提升。 曾经依赖密集劳动力的生产线,如今被智能机器人精准高效的节奏所替代;昔日靠天吃饭的农田,正借 助大数据溯源和无人机播撒实现顺应天时耕作。 从实验室诞生的原创理论,到产业园区孵化的尖端工艺,创新链与产业链以前所未有的深度相互融合。 以先进制造为例,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传 ...
 全球应用格局生变,Sora2开启的赛道藏着下一个巨头|AI产品榜·应用榜9月榜
 36氪· 2025-10-09 21:35
 AI行业发展趋势 - Sora2标志着AI从生产力工具正式迈入娱乐消费新阶段,其极低的文字生成视频门槛将带来用户规模的十倍增长[6][9] - 与抖音等传统内容平台不同,Sora2创造了一个纯粹的虚拟内容环境,所有内容均由AI生成,不能上传外部视频[11] - 从生产力工具转向娱乐消费产品是AI应用的重要演变,类似微信朋友圈默认发图片而非文字的低门槛用户体验逻辑[8][10]   头部AI应用市场格局 - ChatGPT以7.58亿月活用户位居全球总榜第一,已进入全球十大应用(含非AI应用)排名第九,比X(Twitter)月活多两个多亿[14] - 全球总榜前五名中,国产AI应用占据四席(夸克、豆包、百度网盘、Deepseek),数量占比80%,流量占比40%[18] - 即梦AI在2025年9月国内增速榜排名第一,增速达31.98%,月活用户4289万,较2025年1月的361万增长11.88倍[14]   细分赛道增长动态 - 文生视频赛道潜力巨大,即梦AI、纳米AI、可灵、PixVerse等产品被认为最有可能参考Sora的成功路径[14] - 全球增速榜显示,AI Picasso以245.31%的增速位居第一,其次是Chat AI(191.88%)和Gemini(149.08%)[31] - 出海总榜前五名为Deepseek、Cici、Talkie、PixVerse、PictureThis,其中PixVerse为视频生成类创意工具[27]   市场表现与用户获取 - 全球下载榜中,ChatGPT新增下载1.036亿次位居第一,Gemini新增9062万次排名第二[35] - 国内下载榜前五名为豆包(2900万次)、腾讯元宝(1428万次)、夸克(1420万次)、即梦AI(1416万次)、Deepseek(1215万次)[38] - 订阅收入榜显示,ChatGPT年化订阅收入达18.33亿美元位居第一,FaceApp(1.56亿美元)和PictureThis(1.34亿美元)分列二三位[40]   产品形态演变 - Sora2定义了文生视频的产品形态,预计将进入全球十大AI应用,未来用户规模可能超过ChatGPT[15] - 目前大多数AI产品仍延续ChatGPT的Chatbot形态,缺乏根本性变化,Sora2代表了产品形态的重要创新[14][12] - 字节跳动旗下即梦AI是目前唯一具备内容消费属性的社区,结合字节的推荐算法优势,有望在文生视频赛道取得突破[14]
 A股策略周思考:国庆假期:持币Or持股?
 天风证券· 2025-09-28 21:33
 市场思考:国庆假期前后市场表现 - 2010-2024年国庆假期前5个交易日(T-5至T-1)中证全指收益率中位数为-0.81%,胜率仅40% [1] - 国庆假期后第一阶段(T+1至T+5)市场表现最强,中证全指收益率中位数达2.27%,胜率为80% [1] - 国庆假期后第二阶段(T+6至T+10)市场表现最弱,中证全指收益率中位数为-1.14% [1] - 国庆假期后第三、四阶段(T+11至T+15、T+16至T+20)中证全指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1.44%和1.91% [1] - 从累计收益率看,国庆假期后20个交易日中证全指涨幅中位数为2.28%,整体胜率较高 [1]   宽基指数表现 - 国庆假期前仅创业板指录得正收益,涨幅中位数为0.34%,大盘和中盘相对抗跌,小盘指数跌幅居前 [2] - 国庆假期后各宽基指数整体普涨,阶段1小盘领涨,阶段2普遍回撤,阶段3小盘占优,阶段4大盘更强 [2] - 节后20个交易日各宽基指数均实现正收益,中证2000和沪深300累计涨幅分别为2.68%和2.54% [2]   风格指数表现 - 国庆假期前仅消费风格录得正收益,涨幅中位数为0.41%,稳定风格跌幅最大超过2% [2] - 国庆假期后各风格普遍上涨,仅阶段2出现回调,整体以成长和金融风格表现最优 [2] - 节后20个交易日成长和金融风格涨幅最高,分别为2.58%和2.35%,各风格均实现正收益 [2]   国内经济数据 - 8月工业企业利润当月同比大幅上升至20.40%,1-8月累计同比由负转正至0.90% [3][27] - 8月末产成品存货累计值为6.73万亿元,1-8月产成品存货累计同比报增长2.30% [27] - 结构上公用事业工业企业利润占比稳定在阶段高位,8月占比为11.4% [31] - 边际上采矿业、制造业和公用事业利润率较上月均小幅上涨,分别为16.78%、4.53%和7.15% [34]   货币政策 - 央行25Q3例会表述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38] - 提出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等新设立工具,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39] -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39]   高频指标 - 截至2025/9/26,一线城市地铁客运量(MA7)报3467万人次,较上周五的3871万人次回落 [41] - 截至2025/9/28,工业生产腾落指数为113,较9/21的111有所回升,甲醇、纯碱、轮胎回升,山东地炼回落 [43]   国际环境 - 8月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为2.9%,符合市场预期,环比升0.2% [4][53] - 截至2025/9/27,美联储2025年10月降息25基点的概率为87.7%,维持现有利率的概率为12.3% [4][53] - 俄美外长会晤重申寻求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伊朗最高领袖表示与美国谈判是"死胡同" [47][50]   行业配置建议 - 投资主线降维为三个方向:Deepseek突破与开源引领的科技AI、内外共振经济修复、低估红利继续崛起 [5][56] - 红利回撤常在有强势产业趋势出现,低估红利的高度取决于AI产业趋势的进展 [5][56] - 牛市初期资金更偏好少数高景气赛道,后期资金抱团聚焦主线,周期股具备低估值高贝塔属性 [5][56] - 重视恒生互联网,AI产业趋势的进展取决于AI应用端和消费端的突破 [5][56]
 多主题出现见底形态
 华福证券· 2025-09-28 20:00
 核心观点 - 报告构建了主题投资数据追踪体系,通过量化方式筛选高赔率主题机会并监控交易热度,当前多个主题呈现见底形态,其中人形机器人和Deepseek主题交易热度已从高位回落[2][9][12][20]   主题数据库构建目的与方法 - 主题投资数据库旨在实现两个核心目标:筛选具备优秀量价形态的高赔率主题机会,以及通过交易热度指标预警热门主题见顶节奏[9] - 数据库构建基于4种量化形态(见底、突破、主升、加速)筛选主题,并新增龙头股调整程度观察指标[2][9] - 该体系通过偏量化方法为投资者提供客观参考,后续将定期更新数据[2][9]   主题形态筛选结果 - 本期125只主题指数呈现见底形态,行业集中分布于综合、计算机及国防军工领域[12] - 突破形态主题指数数量为10只,主要集中于通信行业[12] - 主升形态主题指数仅2只,行业为电子和基础化工;加速形态主题指数数量为0[12]   热门主题监控数据 - 人形机器人主题交易热度下降至80%,其龙头股长盛轴承收盘价较MA60均线跌幅为1.8%[3][20] - Deepseek主题交易热度下降至73%,其龙头股每日互动收盘价较MA60均线涨幅达7.1%[3][20] - 交易热度监控显示两者均从高位回落(备注显示过热阈值为90%-95%)[20][23]
 光刻机巨头,为啥要投AI?
 虎嗅APP· 2025-09-27 21:10
 欧洲人工智能投资环境 - 2023年欧洲人工智能风险投资规模为80亿美元,远低于美国市场的680亿美元和中国市场的150亿美元[4] - 2024年欧洲人工智能风险投资规模增长至110亿美元,但同期美国市场为470亿美元,差距依然显著[5] - 2024年人工智能赛道占欧洲风险投资总额的33%,但全年风险投资事件仅略超4000起,为2015年以来最低水平[5] - 欧洲风险投资策略转向垂直领域应用,截至2025年8月底,人工智能应用领域投资额达58亿美元,占全部AI风险投资的63.5%[16] - 医疗健康是欧洲AI应用最热门赛道,截至2025年8月投资额约21亿美元,已超去年总额[16]   Mistral AI公司概况与融资事件 - Mistral AI完成17亿欧元C轮融资,投后估值达117亿欧元,成为估值超100亿美元的大模型创业公司[5] - 本轮融资投资方包括DST、A16z、General Catalyst、Index Ventures、Lightspeed、英伟达以及阿斯麦[5] - 阿斯麦在本轮融资中领投13亿欧元,获得Mistral AI 11%的股权[7] - Mistral AI市场份额仅为2%,且在2025年1月后与Deepseek和OpenAI的差距快速拉大[10] - 公司营收来源单一,依赖少数大客户提供的价值上亿元、为期三到五年的大合同[11] - 公司战略转向工业应用开发,放弃C端聊天机器人业务,专注于为制造业提供定制化AI解决方案[9][16]   阿斯麦的投资动机与战略分析 - 阿斯麦每年有20亿欧元投资预算用于提升研发能力,但此前股权投资多集中于半导体产业链[12] - 公司宣称投资Mistral AI旨在结合双方优势,在工业制造领域挖掘更大价值,提升自身运营和客户解决方案[9] - 市场观点认为该投资具有政治色彩,因Mistral AI联合创始人曾担任法国数字事务国务秘书,且投资估值与前期传闻存在差异[12][14] - 该交易被视为欧洲科技巨头与AI独角兽的联盟,旨在减少对外部技术依赖,建立科技主权[8]   欧洲科技发展的宏观背景与挑战 - 欧洲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失落,缺乏现象级产品,风险投资机构也绕开欧洲市场[4] - 前欧洲央行行长指出科技已成为欧洲最薄弱环节,而非支柱产业[5] - 欧盟提议将"地平线计划"预算翻倍至2000亿欧元,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颠覆性创新[17] - 2008年至2021年间欧洲诞生147家独角兽企业,但其中40家将总部迁至海外,大部分迁往美国,反映出人才和资本外流的结构性挑战[19]
 光刻机巨头,为啥要投AI?
 虎嗅· 2025-09-27 15:3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蒲凡,原文标题:《两家卡脖子公司, 100亿投了个超级独角兽》,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前段时间,欧洲创投圈出现过一波声势浩大的"学习996"热潮。这波热潮的成型过程、两方争论非常精 彩、戏剧张力拉满,我就不展开论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跳转《外国投资人,开始赞美996》。这里 你需要知道的是,这并不是一场普通网友们的狂欢,而是大量明星创业者、顶级投资人基于方法论的认 真讨论。 比如欧洲估值最高的独角兽公司Revolut的创始人尼克·斯托伦斯基(Nik Storonsky)、创投圈顶流播客 20VC主理人哈里·斯特宾斯(Harry Stebbings)、今年硅谷业绩最好的风投机构Index Ventures合伙人马 丁·米格诺特(Martin Mignot),都是毫不掩饰地亮明立场,支持创业者们卷起来。 这其中,哈里·斯特宾斯的话说得最重、最不留情面:"欧洲最大的问题就在这里,如果你口口声声说想 要做一家100亿市值的公司,结果朝九晚五、每周五天,那你就是在自欺欺人。" 反方也基本只能从道德方面进行反驳,因为在人工智能主导创投的这几年,欧洲就是 ...
 研究框架培训:AI投资框架
 2025-09-24 17:35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科技行业,具体聚焦于人工智能(AI)产业链,包括上游算力(硬件、芯片、网络通信)、中游算法技术(软件服务)及下游应用(互联网、游戏、消费电子、VR、AI PC、AI 手机等)[1][3][6][12][14] *   公司层面提及了北美算力链龙头企业(如英伟达)及国产算力链龙头企业,以及美股应用公司(如AppLovin、Palantir)作为映射参考[12][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AI行情趋势与阶段判断** *   2025年AI行情呈现三大趋势:从上游到中下游、从集中到百花齐放、从AI到AI加,并在Deepseek行情中得到验证[3] *   当前AI行情处于扩散早期阶段,建议以扩散视角布局,包括国产算力向上游半导体设备材料扩散,以及向港股互联网、游戏、消费电子等中下游应用领域扩散[1][6] *   通过拥挤度、滚动收益差、成交占比及日历效应分析,判断2025年6月8日科技板块布局时机已到,并推荐上游算力板块,后续得到验证[1][4]  **AI投资框架与关键指标** *   AI投资框架包含五大关键板块:择时指标(如TMT与全A滚动收益差,在-10%至10%区间波动)、日历效应、内部轮动因素、细分行业比较和历史借鉴(2013-2015年互联网加行情)[1][7] *   自由流通市值修正后的成交占比指标使2023年(约50%)与2019年(40%)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修正后均在2.4左右,提供更准确的市场分析[1][8] *   AI轮动强度指标通过跟踪AI产业50大新闻方向的涨跌幅变动构造,衡量板块内部轮动速度,与AI指数呈显著反向关系;轮动收敛时板块通常上涨[1][9] *   TMT板块存在业绩期和全年日历效应,全年2-3月、5-6月及10-11月是胜率较高的三个阶段[2][10][11]  **影响轮动与表现的核心因素** *   AI内部出现分化,包括上游与中下游、北美算力与国产算力之间,分化主要由业绩驱动[1][5] *   决定A股AI产业链内部轮动的核心变量在于景气优势,美股上游和中下游的轮动与其业绩增速差呈显著正相关[13] *   海外映射是重要因素,美股与A股呈现显著正相关,例如2023年英伟达超预期业绩带动美股算力链跑赢并映射至A股[12] *   自2025年6月以来,上游算力呈现强者恒强状态,并在8月开始扩散至北美低位方向和国产算力链;下游应用实现补涨,大部分中游板块涨幅仍处于低位[14]  **细分行业比较与机会** *   细分行业比较可通过涨跌幅、拥挤度指标、业绩增速对比、海外映射及筹码结构等多个维度进行[14][15] *   2025年上半年软件困境反转实现大弹性,上游算力硬件板块业绩增速占优;有望实现困境反转的领域包括软件应用SaaS、网络安全、游戏等[14][15] *   当前主动公募在上游算力硬件的配置比例达近10年历史高位,而机构资金在中下游环节配置比例仍较低,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云计算、金融科技等中下游细分领域有较大加码空间[15]  **历史借鉴与当前展望** *   2013-2015年互联网加行情对当前AI行情有启示:AI长期轮动将从上游到中下游;行情将从AI内部向AI加(赋能传统行业)扩散[16] *   政策层面高度重视AI应用落地(如2025年8月26日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有望推动国内AI商业化进程提速[16] *   大级别行情不必过分担心成交占比新高(如TMT成交占比达40%以上),应更关注以持仓为核心的广义拥挤度和景气优势[17][18] *   业绩是支撑TMT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戴维斯双击时收益更显著;2025年TMT行情中通信、电子、传媒等行业股价有一半以上由业绩贡献[19] *   对比2013-2015年行情(TMT最大涨幅519.6%,上涨时长超30个月),本轮AI行情(自2022年10月至今涨幅约105%,持续时间约一年)在时间和空间上仍有较大潜力,翻倍个股占比(27.5%自2022年起)远低于前期[22][23]   其他重要内容 *   在13至15年的牛市中,TMT板块经历的回撤平均持续51.5天左右,最大回撤幅度平均为15%,原因包括市场整体冲击、资金兑现、景气优势收敛及流动性冲击(如13年6月钱荒)[21] *   本轮AI行情调整需关注是流动性还是基本面因素引发的影响[21]
 专访全球知名投资大佬:中国将在AI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1 23:08
 人工智能发展态势 - 人工智能发展速度远超人类想象 2024年是AI应用落地元年 2025年将成为智能体元年 人工智能已从辅助走向自主 [1] - 智能机器人数量预计到2050年达到40亿个 这些设备在智力层面将大幅超越人类 社会将迈入截然不同的经济形态 [4] - 人工智能将驱动单位劳动生产率呈上升趋势 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投资与运营预计每年为GDP贡献0.6%至1%的增长 [4]   技术突破与演进 - 推理模型成为突破性技术 包括Deepseek和ChatGPT-5等 能像学者般循序渐进思考并输出高度结构化答案 [5] - 未来将构筑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模型协作团队 在明确任务后无需人类干预即可完成建造汽车工厂等复杂任务 该愿景预计需七八年实现 [5] - 到2024年底huggingface网站提供500万到600万种不同模型可供组合使用 预计明年数量将大幅增加 模型组合运用将形成良性循环 [11]   经济影响与投资前景 - 人工智能驱动下美国生产率年均增速极可能回升至3%甚至更高 大批量生产商品价格将被压低 央行需通过增加货币供应弥补通缩压力 [5][6] - 大量资金将涌向无法通过技术实现规模化的资产 包括情感类投资品、高端房产和收藏品 形成截然不同的经济形态 [6] - 投资市场呈现局部泡沫迹象 帕兰提尔和特斯拉等公司估值过高 微软为人工智能开发者开出惊人薪酬 整体环境为互联网泡沫重演蓄势 [6]   全球竞争关键要素 - 人工智能竞争取决于四大要素:人才、能源、技术及立法 中国在人才储备方面位居全球首位 拥有大量技术娴熟的软硬件开发者 [8] - 中国在能源方面独树一帜 拥有丰富可靠且价格合适的能源 海湾国家人工智能算力即将超越整个欧洲 美国正全力解决能源需求问题 [8] - 美国在芯片和硬件领域占据绝对优势 将稀土和芯片列为战略资源 中国迎头赶上需要时间且过程充满挑战 [9]   行业应用与价值捕获 - 人工智能应用将延伸至金融、生命科学、教育和媒体等具体领域 更注重聚焦场景的人工智能 需要大量精通经济体系细分领域的人才 [10] - 人工智能使个人效率提升约30% 企业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每天处理1500万次数据检查 但开发大型基础模型的公司仍持续巨额亏损 [13] - 单位劳动力GDP在未来四五年内至少会增长两倍 大部分经济价值捕获将聚焦通过人工智能提升效率或创造新产品服务的特定领域企业 [13][14]   区域经济展望 - 美国经济未来三年半内有望实现3%的年增长率 欧洲经济处于周期中段 若和平解决地缘政治问题将受益匪浅 [14] - 中国房地产下行周期将在几年内扭转 人口持续从农村向城市迁移 科技企业估值仅为西方同类企业一半 看好中国股票市场前景 [15] - 中国政府确保经济形势稳中向好 市场完全有能力创造良好前景 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总体向好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