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体融合
搜索文档
农文旅融合带动惠州村集体增收15%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10-21 16:17
农文旅融合发展成效 - 惠州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通过农文旅融合带动产业升级与农民增收,全市1043个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在上半年增长15.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2%,高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 [1] - 以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串联生态资源,仅国庆中秋假期就吸引超过4万人次骑行爱好者 [1] - 推动农房变客房、农产品变商品,农村变“香”村,重塑乡村价值 [1] 空心村改造与项目活化 - 博罗县长宁镇徐田村兰门小组通过盘活178亩土地资源,打造罗浮山下兰门民宿,将空心村改造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实现经营性盈利,为村集体年增收租金约15万元,带动50多名村民返乡就业 [2] - 龙门县长滩村引进总投资约3亿元的传统村落活化项目,系统性修缮605间闲置房,发展民宿集群等业态,预计月游客量达5万人次,年营收超5000万元,带动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村民增收600多万元,并解决100多人就业 [3] - 引领区建设推动博罗县和龙门县新增173家乡村酒店和民宿,总数突破1000家、床位逾3.3万张,形成793家民宿、3.1万张床位的产业集群 [3] 旅游公路与驿站建设 - 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沿线16个驿站已全面运营,引入裸心集团、过云山居等十大头部民宿品牌,驿站以宋代苏东坡的16件乐事诗句为主题进行设计,仅用时1年完成建设 [4] - 显岗水库驿站的“过云山居”品牌以“飞来家禽自语”为主题,打造33间客房的“民宿+驿站”综合体,提供高端住宿与专业自行车维修服务,吸引自驾游客 [4] 户外运动小镇规划 - 博罗县横河镇郭前村规划占地4000亩的户外运动小镇,引进全国最大户外运动协会“磨房”总部,设计“三区两心一带”布局,可开展森林徒步、越野跑等39项户外运动 [5] - 小镇将实行“每月一主题”的赛事活动机制,利用罗浮山自然资源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 [5] 区域旅游经济表现 - 博罗县和龙门县入选“年度最具投资潜力目的地”,2025年上半年两县接待游客超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50亿元 [3]
茫茫草原,特色竞技正火热(聚焦传统体育)
人民日报· 2025-10-16 06:22
文章核心观点 - 内蒙古独具特色的传统竞技活动(如驼球、瑟日、抢枢)正火热开展,这些承载民族文化记忆的运动项目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生活,更在文旅体融合发展中延续传承并迸发活力 [3] 驼球运动 - 驼球是一项需要骑手与骆驼默契配合的运动,其雏形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由牧民以套马杆击打石子为乐逐渐发展而成,并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4] - 比赛采用4人赛制,上下半场各10分钟,以进球数定胜负,平局则通过点球决出胜者,参赛骆驼需四肢修长、体魄强健、反应敏捷 [5] - 自2015年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以来,乌拉特后旗代表队连续在两届赛事中摘得表演赛金奖,该旗已举办11届驼球邀请赛,全旗驼球队数量达20支,关注度通过短视频平台显著提升 [5] 瑟日运动 - 瑟日是流传于新巴尔虎左旗牧民间的传统竞技,意为脊梁骨,选手需徒手将牛脊骨敲断,胜负取决于握骨角度、发力时机和手腕巧劲等毫厘之间的技巧 [6] - 随着那达慕大会的规范化举办,瑟日从牧民自发比拼发展为有标准赛程和专业裁判的赛事,专业性与观赏性不断提升 [6] - 当地计划结合草原旅游发展,将瑟日表演纳入民俗文化体验项目,为文旅体融合注入新动能 [7] 抢枢运动 - 抢枢是源自鄂温克族游牧生活的传统竞技,“枢”指勒勒车上的木质轴销,比赛分为寻枢、传枢、接枢、持枢击轮4个阶段,运动员在特定区域内对抗,以击轮得分多者为胜 [9] - 该项目于1998年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正式认定为鄂温克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并于2008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 - 通过系统性保护与推广,抢枢已走出草原登上全国舞台,目前全国已建立10个抢枢传承与保护基地,青少年参与度持续提升 [10]
贵州:提升茅台酒镇景区等文旅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5:11
南方财经10月14日电,据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4日印发《贵州省推进文旅体融合工 作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激发多元文化的活力。依托遵义1964文化创意园、安顺贵州航 空产业城等"三线建设"工业遗产,深度挖掘"三线文化"时代内涵,推出文旅体融合业态和产品,积极打 造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六盘水马拉松大赛。创新展陈方式,加大沙滩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提升茅台酒 镇景区、习酒酒谷景区等文旅体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打造"赤水河谷中国酱香"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串联 带动茅台、习酒等地知名酒庄、驿站及房车营地,提升赤水河谷骑行赛事活动,探索推出"酱香马拉 松""探洞+攀岩+品酒"等融合产品。 ...
贵州:到2027年培育1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活动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5:03
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培育10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活动 [1] - 到2027年打造10个展现文旅体特色的项目 [1] - 到2027年推出10个体旅融合消费项目 [1] 品牌赛事培育 - 深耕"村字号"赛事品牌 包括贵州"村超"全国乡村足球联赛 "村超""一带一路"国际友谊赛 "村BA"球王争霸赛 "村马"全国邀请赛等 [1] - 持续提升"村超""村BA""村马"影响力 [1] - 鼓励支持各地探索将群众基础好 能有效聚集人气的群众性赛事活动打造为有影响力的"村字号"赛事品牌 [1]
日照:文旅体融合激活消费新动能
大众日报· 2025-10-14 11:24
文章核心观点 - 日照市通过文旅体深度融合 成功激活消费新动能 实现从景点旅游到产业经济 从旺季游到全季游的转变 [1][6] 文旅体融合活动表现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 莒国古城非遗嘉年华吸引游客60.3万人次 同比增长28.64% [1] - "初光天籁"超级演唱会吸引乐迷游客3万余人 票房收入达1300万元 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达98% [1] - 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日照主场两场赛事分别吸引10267名和10551名球迷到场 [1] - 1-8月全市重点监测的23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990万人次 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17.6%和29.2% [6] 滨海新业态发展 - 日照开元森泊度假乐园五一开业 8天销售额突破1.3亿元 7-8月有11天单日营收破百万元 [2] - 万平口景区推出海上卡丁船 直升机观光等新体验 "金沙乐浪"音乐嘉年华 国际啤酒嘉年华及75场无人机表演构建全时段旅游生态 [2] 山地新场景打造 - 浮来青集团"茶山牧场"开放后 全网展现突破千万 暑期游客同比增长超180% 收入同比增长超200% [3] - 项目融合摩洛哥风情漂流 雾森步道 亲子牧场及10余款演艺节目 满足游客情绪价值与个性化体验需求 [3] 体育旅游融合效益 - 安泰体育推广"网球+旅游"业务 已承接数十个团队 累计吸引3000余名网球爱好者 [4] - 日照已成功创建省级以上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8个 上半年举办省级以上赛事70余场 直接参赛运动员超4.5万名 观赛人数突破30万 [4] - 体育赛事直接带动经济效益2.42亿元 催生6.86亿元综合产出效益 [4] - 截至8月底 举办97场省级及以上重大赛事 直接参赛运动员5.9万余人 观赛人数超50万人次 [6] 创新运营与产业链支持 - 山东海洋文旅集团1-7月旅游收入达1.18亿元 超去年全年总和 通过新项目如天台山"山海经"瑞兽公园及主题活动引爆流量 [5] - 企业打破自有景区依赖症 通过联票销售 线路打包形成全域引流良性循环 [5] - 政府部门建立产业链思维 文旅体产业链在库固定资产类项目36个 总投资120余亿元 [6] - 密集举办特色文旅活动60余场 如管乐嘉年华吸引140支团队3万余人参与 带动直接收入1.2亿元 汽水音乐派对吸引2.1万名观众 市外观众占比74.8% 拉动消费3600余万元 [6]
日照|日照:文旅体融合激活消费新动能
大众日报· 2025-10-14 09:07
核心观点 - 日照市通过文旅体深度融合,以新场景、新体验、新业态成功激活消费新动能,实现游客人次与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 [2][7] 双节假期表现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莒国古城非遗嘉年华吸引游客60.3万人次,同比增长28.64% [2] - "初光天籁"超级演唱会吸引乐迷游客3万余人,票房收入达1300万元,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达98% [2] - 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日照主场两场赛事分别吸引10267名和10551名球迷到场 [2] 滨海新业态发展 - 日照开元森泊度假乐园五一开业后,8天销售额突破1.3亿元,7、8月份有11天单日营收破百万元 [3] - 万平口景区推出海上卡丁船、直升机观光等新项目,"金沙乐浪"音乐嘉年华、国际啤酒嘉年华及75场无人机表演构建全时段旅游生态 [3] 山地新场景打造 - 浮来青集团"茶山牧场"自8月12日开放后,暑期游客同比增长超180%,收入同比增长超200%,全网相关展现突破千万 [4] - 项目包含火山裂谷漂流、雾森步道、亲子牧场及10余款演艺节目,满足游客对情绪价值与个性化体验的需求 [4] 体育文旅融合 - 安泰体育推出"网球+旅游"套餐,已承接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数十个团队,累计吸引3000余名网球爱好者 [5] - 上半年举办省级以上赛事活动70余场,直接参赛运动员超4.5万名,观赛人数突破30万,直接带动经济效益2.42亿元,综合产出效益6.86亿元 [5] - 截至目前,已成功创建省级以上体育旅游精品项目28个 [5] 创新运营与流量转化 - 山东海洋文旅集团1-7月旅游收入达1.18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和,通过新项目与主题活动引爆大流量 [6] - 开发文创产品、提供宠客服务带动二次消费增长,并打破自有景区依赖症,通过联票销售形成客源互送的良性循环 [6] 政府支持与产业成效 - 文旅体产业链在库固定资产类项目36个,总投资120余亿元 [7] - 1-8月全市重点监测的23家旅游景区接待游客3990万人次,同比增长17.6%,实现营业收入6亿元,同比增长29.2% [7] - 截至8月底成功举办97场省级及以上重大赛事活动,直接参赛运动员达5.9万余人,观赛人数超过50万人次 [7]
徒步之城河源:“走”活民宿经济|粤动21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7:32
徒步运动成为河源城市品牌 - 河源凭借九连山、罗浮山余脉和万绿湖等生态资源 大力发展“轻竞技、重体验”的徒步运动 使其融入城市血脉 [2][3] - 每周在河源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数达2万-3万人 徒步已成为城市特色品牌 [2][3] - 当地通过系统规划原生态路线 举办“河源40公里徒步”等品牌活动 每年参与人次达到上百万 [5] 徒步经济带动文旅消费增长 - 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 河源共接待游客14389万人次 同比增长1088% 实现旅游收入1354亿元 同比增长1285% [2][8] - 徒步线路串联山林、古村落和客家驿站 形成“户外+农文旅”模式 将运动拓展为生态观光、乡村休闲与文化体验的综合载体 [2][10] - 徒步带来的流量推动日常消费稳定运转 并催生假期文旅经济的爆发式增长 [2] 民宿产业受益于户外运动热潮 - 截至2024年底 河源民宿已超过500家 每年接待旅客3629万人次 综合营收超亿元 [2][6] - 嵌入山林湖景的民宿满足徒步者亲近自然和舒适住宿的双重需求 “户外运动+自然场景”的融合型民宿成为行业增长关键引擎 [2][9] - 以新回龙镇为例 当地已形成100余家民宿的集群 文旅产业成为主要经济支柱 [7] 政策支持与未来发展方向 - 国家《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提出2025年产业总规模突破3万亿元的目标 户外运动是体育产业中增长最强劲的领域之一 [5] - 河源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提出打造徒步等山地和水上体育运动品牌 并大力推进“文旅体融合”战略 [4][10] - 未来将通过举办更多群众性活动 将活动与特色景观路线专业结合 并借助十五运会契机承接客流 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文旅消费 [6][11]
21社论丨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服务消费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9:58
假期消费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 [1] - 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服务消费强劲增长 - 文化艺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6% [2] - 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4%、50% [2] - 体育场馆服务、健身休闲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5%、15.4% [2] 消费行为与趋势转变 - 消费从物质占有转向重视精神体验,从“看景点”转向“品文化” [2] - 出现“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文旅体融合趋势 [2] - 县域小众目的地热度提升,部分目的地搜索量同比翻倍 [2] 文旅活动带动效应 - 多项大型体育赛事和音乐节在假期举行,形成完整消费链条 [3] - 赛事与演出带动“交通+观赛+住宿+餐饮+游览”消费 [3] - IP效应显现,如影视作品带动取景地旅游热度 [3]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高质量文化娱乐产品供给不足,存在同质化现象 [3] - 破解结构性矛盾的关键在于加大高质量“内容创意”供给,打造知名IP [3] - 需形成“深度体验—情感共鸣—持续消费—扩大生产”的产业生态 [4]
加大文化产品供给,激活服务消费活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0 06:35
假期消费总体表现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 [1] - 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9%和7.6% [1] -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24.32亿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 [1] 服务消费强劲增长 - 文化艺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6%,其中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4%、50% [2] - 体育场馆服务、健身休闲活动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5%、15.4% [2] - 消费趋势从物质占有转向重视精神体验,从“看景点”转向“品文化” [2] 文旅消费新趋势 - 旅游需求从传统热点景区转向文物游、博物馆游、工业旅游等深度游 [1][2] - 出现“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的文旅体融合趋势 [2] - 县域小众目的地热度提升,部分兼具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的小众目的地搜索量同比翻倍 [2] 赛事演出的带动效应 - 多项大型体育赛事和音乐节活动贯穿假期,形成“交通+观赛+住宿+餐饮+游览”完整消费链条 [3] - 赛事与演出成为各地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 [3] 文化IP的驱动作用 - IP效应显现,如影视作品《我的阿勒泰》、《黑神话:悟空》等显著带动相关地区旅游 [3] - 创造核心文化IP可扩展主题住宿、定制餐饮、文创商品等配套服务,形成良性产业生态 [4] 行业供给现状与挑战 - 与需求相比,高质量文化娱乐产品供给仍然不足 [3] - 产品供给存在同质化现象,“沉浸式、可分享、强互动”的消费诉求尚需进一步满足 [3] - 需要大力推动内容创意产业发展,打造知名IP以提升文化产品供给魅力 [3][4]
国庆长假前瞻:一线及特色城市仍是“心头好”,“深度体验游”替代“打卡游”成主流
搜狐财经· 2025-10-01 07:13
出行总量与结构 - 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日均增长约3.2% [1][2][4] - 自驾出行是主要方式,预计达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 [1][4] - 中长距离出行显著增加,重点城市群进出城高速公路及热门景区国省道车流量大 [4] 交通运力数据 -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将超过2.19亿人次,日均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825万人次 [4] - 民航旅客运输量预计达1920万人次,比去年假期同期增长3.6%,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日均计划执行航班1.89万班,同比增长3.3% [4] - 全国租车出行订单预计同比将有两位数以上增长 [6] 旅游市场趋势 - 旅游偏好从“打卡式旅游”加速转变为深度体验式、沉浸式消费,“人少”、“不挤”、“不贵”成为搜索关键词 [14] - “疗愈”成为核心情绪价值,自然疗愈、艺术疗愈等方向开辟新赛道,新疆、西藏、内蒙古等远途目的地酒店搜索热度同比上升60% [14][15] - 多目的地“串游”趋势显著,国内省际交界城市假期订单量同比增长58%,高铁和“飞机+高铁”的人均预订量较去年增长7% [16] 热门旅游目的地 - 境内热门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杭州、重庆等一线及旅游特色城市 [7] - 热门景点预测包括天安门广场、上海外滩、杭州西湖、广州塔、西安钟楼等 [9][10] - 出境游以日本、泰国、中国香港等短途目的地为主,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增速快 [11][13] 消费与预订数据 - 湖北假期旅游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61%,客单均价提升超15%,租车、门票、线路游预订量分别增长55%、130%、127% [17] - 文旅体融合趋势显著,热门演出场馆周边酒店搜索量同比去年大增1.5倍,亲子乐园及博物馆门票预订量增长超40% [19] - 客栈民宿、酒店宾馆团购销售额分别增长70%和55%,户外露营相关增长44%,三线以下小城住宿订单量同比增长达47% [19][20] 关联消费品类 - 服饰鞋帽和家居家具团购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达198%和152%,珠宝首饰增长84%,家用电器增长72% [21] - 餐饮消费需求高涨,地方菜团购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45%,其中云贵菜增长达102%,粤菜增长81% [20] - 租车订单中适合多人出游的SUV、商务车订单同比增长1.6倍,带宝宝座椅的订单同比增长1.7倍 [20] 电影国庆档 - 国庆档已有9部新片开启预售,累计预售票房(含点映)超6800万元 [25][28] - 影片类型丰富,覆盖不同观众群体,犯罪片《震耳欲聋》目前领跑预售票房榜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