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和差别待遇
搜索文档
外贸逆势增长彰显中国出口全球竞争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06:43
总体外贸表现 - 前三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 [1] - 出口额19.95万亿元,增长7.1%;进口额13.66万亿元,下降0.2% [1] - 进出口增速逐季加快,一季度增长1.3%,二季度增长4.5%,三季度增长6%,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1] - 9月当月进出口4.04万亿元,增长8%,远超市场预期 [1] 出口产品结构 - 机电产品出口12.07万亿元,增长9.6%,占出口总值60.5%,比重提升1.4个百分点 [1] - 高技术产品出口3.75万亿元,增长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贡献率超过三成 [1] - 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及“新三样”等绿色产品出口增速均达两位数 [2] - 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相关产品出口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2] 区域外贸发展 - 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5省市进出口合计增长5.2%,对全国进出口增长贡献超过八成 [2] - 西部地区进出口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去年进出口首次突破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9.2% [2] - 西部地区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出口均呈现高速增长,得益于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通道枢纽建设 [2] 出口市场多元化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7.37万亿元,增长6.2%,占进出口总值51.7%,比重提升1.1个百分点 [3] - 对东盟、拉美、非洲、中亚进出口分别增长9.6%、3.9%、19.5%和16.7% [3] - 部分企业从欧美规模性订单转向满足客户个性化与定制化需求,拓展增长空间 [3] 新兴贸易业态 - 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出口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同期进出口总值6.3%,比重提升0.4个百分点 [3] - 跨境电商主要销售服饰鞋包及珠宝配饰、数码产品及配件、家用办公电器及配件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3] 全球竞争力与政策立场 - “新三样”产品、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在全球具有不可替代优势,且占据世界大多数市场份额 [2] - 随着各国大力发展制造业,对中国中间品需求不断上升 [2] - 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坚决维护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 [4]
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担当(环球热点)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0-11 06:10
中国在世贸组织的新立场宣示 - 李强总理宣布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1] -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称赞此举表明中方对推动构建更加平衡、公正的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 [1] - 中方在2025年度世贸组织总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上主动设置议题并提交立场文件 [1] 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定义与历史 - 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世贸组织为推动发展中成员贸易发展给予的优惠待遇,包括更灵活的政策空间、更长的实施过渡期等 [3] - 关贸总协定早期文本就包含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以吸引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参与 [2] - 发展中成员已构成世贸组织成员的绝大多数,但在多边贸易体制中普遍缺乏影响力 [2] 中国与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历史关系 - 中国在2001年以发展中成员地位加入世贸组织,做出了较高程度的开放承诺,例如约束关税低于大部分发展中成员 [3] - 中国作为发展中成员保留了一些特殊和差别待遇,如农产品国内支持的微量许可空间为农业总产值的8.5% [3] - 该制度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长期博弈形成的重要安排,缓解了权利义务表面平等但参与能力实质不平等的问题 [3] 中国宣示新立场的战略考量 - 宣示基于三方面考量:彰显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拥护、体现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意志、为打破世贸组织发展议题僵局提供途径 [4][5] - 此举是统筹世界百年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战略决策 [6] - 决定仅关乎未来谈判中不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不影响中国已享有的待遇,也不改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5] “三个不会变”的核心内涵 - 中国作为发展中成员的地位不会变,是“全球南方”的当然成员 [7][8] - 中国捍卫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的决心不会变,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 [7][9] - 中国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立场不会变,此次宣示本身就是重要举措 [7][9] - “三个不会变”相互联系,表明中国将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 [8]
“中国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背后有故事
中国发展网· 2025-10-09 10:25
中国在世贸组织特殊和差别待遇立场转变 - 中国宣布在目前和未来的世贸组织谈判中不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1] - 中国向世贸组织提交立场文件,对上述承诺进行具体阐述 [1] 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定义与分类 - 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世贸组织为推动发展中成员贸易发展而给予的优惠待遇 [1] - 世贸组织秘书处2023年3月总结列出157个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分为六类:增加贸易机会、保护发展中成员利益、承诺灵活性、过渡期、技术援助、与最不发达国家相关的规定 [1] 发展中成员地位与待遇的关系 - 发展中成员地位是获得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前提,但具体待遇常需谈判确定 [2] - 发展中成员有权放弃部分特殊和差别待遇,这在谈判中视为一种出价和贡献 [2] - 最不发达成员身份根据联合国名单确定,不能自指定 [2] 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历史演变 - 特殊和差别待遇是多边贸易体制内长期谈判形成的制度性安排,非单向恩惠 [3] - 为吸引新独立国家,关贸总协定加入贸易促进发展的第四部分 [3] - 许多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是缺乏约束力的"最大努力"条款 [3] 中国实际享受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 2020年梳理显示中国真正需要或可能享受的条款只有12个 [4] - 2024年梳理显示中国有权享受的条款有103个(广义),实际能获益的有20个(狭义) [4] - 中国目前可享受并实际获益的条款总体上有12~20条 [4] 中国在普惠制待遇方面的现状 - 普惠制给惠国大多已宣布中国"毕业",目前仅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未明确宣布 [4] - 澳大利亚、新西兰已与中国签自贸协定,挪威正与中国商签自贸协定 [4] - 中国已基本没有从普惠制中获益 [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开放承诺 - 中国承诺的约束关税低于绝大部分发展中成员,甚至低于部分发达成员 [5] - 中国对100个服务贸易分部门做出开放承诺,接近发达成员平均108个的水平 [5] 中国对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务实态度 - 中国随着发展阶段提升自主承担更多义务 [5] - 2024年底中国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零关税待遇 [5] - 2025年6月中国愿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6] 中国享受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价值 - 中国享受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是经过艰苦谈判,以更多开放承诺换来的 [6] - 最有价值的条款是农产品国内支持中的微量许可条款(发展中成员为10%) [6] - 中国的微量许可被定为8.5%,部分享受了发展中成员待遇 [6] 其他国家放弃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先例 - 巴西2019年同意在世贸组织谈判中放弃特殊与差别待遇 [7] - 新加坡2019年表示不在目前及未来谈判中寻求特殊与差别待遇 [7] - 韩国2019年宣布放弃今后在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国家特殊和差别待遇 [7] 中国承诺的影响与意义 - 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不意味着放弃发展中成员地位 [8] - 中国享受的现有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权利不受影响 [8] - 此决定有助于减少世贸组织相关谈判阻力,使中国更能捍卫广大发展中成员权益 [8] - 有助于让中国的发展和开放更能惠及全体世贸组织成员,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8]
重磅解读!中国将不寻求WTO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意味着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00:00
中国在世贸组织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宣示 -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联合国大会宣布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1] 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定义与中国的历史情况 - 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世贸组织针对发展中成员的政策 包括较低水平开放承诺 较长实施过渡期 享受贸易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等[2] - 世贸组织现有协定共有157条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 其中9条仅适用于最不发达国家[2] - 中国2001年以发展中成员身份加入世贸组织 但实际享受的待遇少于其他许多发展中成员 例如农产品补贴率中国为8.5% 低于发展中成员的10%但高于发达成员的5% 中国关税总水平为7.3% 低于发展中成员15%的上限[5] 宣示的具体含义与战略考量 - 宣示是面向未来的 中国在未来新的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知识产权 电子商务等规则谈判中不再寻求和发展中成员一样的政策空间 但以往协定中的待遇予以保留[3] - 此举并非全面放弃权益 而是基于国家经济等综合实力在谈判中保障权益的底气与信心[3] - 宣示是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战略选择 中国在关税 服务贸易 电子商务等领域未来将以承担和发达成员同等义务的标准进行谈判[10] - 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地位符合世贸组织“自我宣称”的规则 是基于中国仍是最大发展中国家 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现实[14][15] 宣示的时机与目的 - 当前世贸组织面临信任危机 发达成员对中国享受发展中国家待遇存在矛盾 部分发展中成员担忧中国不再代表其利益[16] - 中国选择此时宣示旨在向双方提供确定性 既明确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不变 也展示其愿意承担更多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义务[17] 对世贸组织改革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影响 - 中国的宣示为下一步基于多边规则的谈判打开新空间 并为世贸组织改革带来新动力[6][18] - 此举有助于督促欧美国家重回谈判桌 为陷入停摆的上诉机构等争端解决机制注入信心 增强各方对多边主义的信任[18] - 此举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 与积极准备加入CPTPP等更高标准区域贸易协定相呼应[18][19]
重磅解读!中国将不寻求WTO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意味着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21:05
中国在世贸组织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宣示 - 中国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2] - 此宣示是基于客观实际做出的战略选择,未来将在关税、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以承担和发达成员一样的义务标准去谈判 [13] - 宣示旨在给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双方“定心丸”,表明中国保留发展中国家身份,同时愿意承担更多责任 [20] 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定义及中国历史执行情况 - 世贸组织框架下,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包括较低水平开放承诺、较长实施过渡期及享受技术援助等 [2] - 世贸组织现有协定共有157条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其中9条仅适用于最不发达国家 [2] - 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实际享受的待遇少于其他许多发展中成员,例如农产品补贴率中国为8.5%,而发展中成员上限为10%,发达成员为5% [6] - 中国目前关税总水平为7.3%,低于世贸组织对发展中成员规定的15%上限 [6] 宣示对世贸组织改革及多边贸易体系的影响 - 中国的宣示为下一步基于多边规则的谈判打开新空间,并为世贸组织改革带来新动力 [6][21] - 此举有助于督促欧美国家重回谈判桌,给多边主义注入信心,增强各方信任 [21] - 宣示是中国积极推进全球治理、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行动,有利于在维护现有体系的同时推动改革 [21] 宣示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及国际协定的关联 - 中国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是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 [22] - 此举可理解为向更高开放标准看齐,与积极准备加入CPTPP等高水平制度安排相呼应 [21] - 世贸组织覆盖全球98%的贸易量和166个成员,是多边主义的重要支柱 [22]
中国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推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人民日报· 2025-09-28 05:57
中国在世贸组织的新立场 - 中国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1][2][3] - 该决定体现了中国对建设更加平衡和公平的全球贸易体系的承诺 [1] - 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表示此举为支持世贸组织改革发出了强有力信号 [1] 中国立场宣示的背景与意义 - 此举是中方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重要立场宣示 [2] - 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 [2] -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 [2] 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3] - 中国将在谈判中承担更大的开放义务,巩固其作为贸易自由化支持者的地位 [3] - 此举有助于破解世贸组织发展议题僵局、推进世贸组织改革 [3] 中国的发展中成员地位 - 中国强调其作为发展中成员的地位不会变,捍卫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的决心不会变,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立场不会变 [4] - 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并不意味着放弃发展中成员身份,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 [4] - 中国2001年以发展中成员地位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地位从未改变 [5] 举措的适用范围与影响 - 该举措仅适用于世贸组织框架内的当前及未来谈判,不改变中国已享有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6] - 举措具有鲜明的发展属性,有利于多边贸易体制更好聚焦发展议题,增强国际贸易的普惠性和包容性 [4] - 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广大发展中成员的正当权益,使其他发展中成员更可能落实相关待遇 [5] 中国的全球治理角色 - 中国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和国际经贸规则调整,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公正合理 [7] - 在世贸组织已完成的谈判中,中国已多次不寻求特殊和差别待遇,作出高于其他发展中成员的承诺 [7] - 在当前保护主义与单边主义蔓延的背景下,中国的举措彰显了共促全球发展的责任担当 [8]
中国关于世贸组织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的立场文件
新京报· 2025-09-25 21:07
核心立场 - 中国向世贸组织提交关于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的立场文件 [1] - 享受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中国的制度性权利,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公正性和包容性 [4] 历史实践与贡献 -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时享受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少于许多其他发展中成员 [4] - 在《贸易便利化协定》中,中国没有要求C类措施,A类措施占比高达94%,仅保留的4项B类措施也在承诺过渡期内提前实施 [5] - 在服务贸易国内规制、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等谈判中,中国未寻求特殊和差别待遇 [5] - 中国宣布不寻求使用90国集团提案要求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并继续支持以该提案为基础推动谈判 [5] - 在渔业补贴第二阶段谈判中,中国宣布愿在自身核心关注得到妥善解决的前提下,不寻求享受最终纪律中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5] 当前决定的影响与范围 - 当前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肆虐,个别成员肆意加征关税,给多边贸易体制带来冲击 [6] - 中国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决定是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庄严承诺和具体行动 [6] - 该决定将有助于推动2026年3月在喀麦隆举行的世贸组织第14届部长级会议取得发展导向型成果 [6] - 该决定不影响中国在世贸组织中的发展中成员身份,也不影响其享受现有世贸组织协定中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的权利 [6] - 该决定仅限于世贸组织框架下,不对中国在任何其他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中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和待遇问题构成任何先例或影响 [6] 未来定位与承诺 - 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 [7] - 中国将一如既往地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支持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进程 [7] - 中国坚定维护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更好弥合南北发展鸿沟,推动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7]
中国表示在WTO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日经中文网· 2025-09-25 10:34
中国WTO政策转变 - 中国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2][4][9] - 此举具有鲜明政治意味 旨在彰显推动自由贸易的姿态 与加强保护主义的特朗普政府形成对比 [2][9] - 中国商务部强调这是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举措 [9] 中国贸易发展成就 - 中国2001年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WTO 2024年以美元计价的贸易总额与2001年相比膨胀了约12倍 [2][6] - 为加入WTO进行了一系列贸易改革 包括大幅下调农产品进口关税 在服务领域开放通信市场等允许外资进入 [6] - 加入WTO后利用部分产品关税下降等制度扩大了贸易 [6] 政策背景与动机 - 中国目前已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获得WTO发展中国家待遇的好处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显著 [8] - 在美国通过关税政策等日益强化本国优先 背离多边主义之际 中国此举被认为意在以与美国比肩的大国身份取代其在全球的领导角色 [2] - 美国对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多国加征对等关税等 倾向保护主义 中国总理李强指出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使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减弱 [9] 政策实际影响与未来立场 - 即使中国在WTO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实际负担预计也几乎不会有变化 [9] - 中国在市场开放方面仍存在国有企业优先 政府采购中内外资企业待遇差距等问题 [9] - 中国明确表示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 预计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继续主张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权利 [10]
中国关于世贸组织特殊和差别待遇问题怎么看?解读来了!
券商中国· 2025-09-24 23:13
核心观点 - 中国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但强调其发展中国家地位不变,此举旨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 [1][2][6] 政策背景与立场 - 世贸组织有157条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其中9条仅适用于最不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可享受市场开放和规则谈判上的优惠 [4] - 中国明确表示发展中国家身份不变,是"全球南方"一员,永远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 [3][5] - 中方提出"三个不会变":发展中国家地位不变、捍卫发展中成员权益决心不变、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立场不变 [6] 战略意义与影响 -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和服务贸易第二大国,已具备规则制定能力,不再依赖特殊待遇维护利益 [5][8] - 此举可消除美西方国家以"中国不应享受特殊待遇"为由阻碍谈判的借口,推动世贸组织协定(如投资便利化、电子商务)纳入法律框架 [8][9] - 中国将以更超脱态度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为谈判拓展空间,同时回应发达国家期待,但坚持维护"全球南方"利益 [8][9] 未来行动方向 - 中方将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维护世贸组织非歧视等基本原则 [9] - 推动投资便利化协定、电子商务协定尽早纳入世贸组织法律框架,并聚焦2026年第14届部长级会议的发展导向型成果 [9]
专家解读 | 中国在WTO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意味着什么
第一财经· 2025-09-24 23:04
中国在世贸组织谈判立场的重大调整 -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中国将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1] - 此举被商务部描述为中方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对外作出的重要立场宣示,是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举措 [1] - 对外经贸大学专家认为,这体现了一种积极主动地推动多边贸易谈判并促进全球合作的姿态,显示出中方积极体现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支持与信任 [1] 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定义与历史背景 - 特殊和差别待遇是世贸组织原则规定,允许发展中成员在市场开放和规则谈判上享受优惠,主要包括增加贸易机会、保障利益、维护政策空间、享受过渡期、获得技术援助、给最不发达国家的特别灵活性等6方面 [2] - 世贸组织现有协定共有157条特殊和差别待遇条款,其中9条仅适用于最不发达国家,这些条款大多数没有强制约束力 [2] - 中国于2001年以发展中成员身份加入世贸组织,但在加入谈判中秉持实事求是原则,承担力所能及义务,最终享受到的特殊与差别待遇少于一般发展中成员,例如率先将农业综合支持量约束为零,放弃使用农业"发展箱"补贴和农业出口补贴的权利 [3] - 中国的农产品平均关税到2010年降税义务履行完毕时降至15.2%,约为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的四分之一,远低于发展中成员56%和发达成员39%的平均关税水平 [3] 中国过往在具体谈判中的实践 - 近年来,中方在服务贸易国内规制、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九十四国集团提案等世贸组织谈判中已宣布不寻求特殊和差别待遇 [3] - 专家指出,中国以前是在具体议题上展现灵活性,如今将此提升为更全面、更具制度性的行为,影响也会更深远 [3] - 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中,中国在某些领域已承诺不享受部分特殊与差别待遇,鉴于中国的经济规模,部分成员对中国施加了额外压力,中国也在某些协议或条款下主动选择不寻求特殊待遇 [3] 当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的挑战与中方的角色 - 当前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个别国家接连发起贸易战、关税战,严重冲击多边贸易体制 [5] - 中方宣布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进一步彰显了以实际行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立场和大国担当,将有力支持世贸组织改革,为推进多边谈判带来强劲动力 [5] - 此举释放出倡导大国勇于担当、各方团结协作的强烈信号,彰显了中方与绝大多数成员共同践行国际承诺的决心 [5] 此举对多边谈判和发展中成员的战略意义 - 中国明确表示不再寻求特殊与差别待遇,但坚定支持其他发展中成员继续争取相关待遇,这使得西方国家无法再以中国为借口阻碍对发展中成员的支持 [6] - 世贸组织有166个成员,发展中成员占比超过三分之二,中方举措具有鲜明的发展属性,有利于多边贸易体制更好聚焦发展议题,增强国际贸易的普惠性和包容性,弥合南北发展鸿沟 [6] - 专家认为,此举有助于推动贸易谈判进展,有效回应一些成员的不实指责,并化解部分西方国家通过分化、离间发展中成员来削弱其团结的策略 [6] 对中国自身权益维护与发展中国家身份的澄清 - 专家强调,中国凭借当前的经济实力、贸易地位以及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影响力,完全有能力通过谈判地位直接维护自身权益,无须依赖特殊与差别待遇,因此该决定对中国维护自身权益并无实质影响 [7] - 商务部强调,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没有改变,中国始终是"全球南方"的一员 [8] - 中方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的三个不会变:作为发展中成员的地位不会变,捍卫发展中成员正当权益的决心不会变,推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立场不会变 [8] - 世贸组织没有关于发展中成员和发达成员的定义,成员自我宣称其是发展中成员,中国的自我认定完全符合相关规则、惯例及许多国家的实践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