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磁弹射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电磁弹射亮剑!中美能源路线摊牌,中国制度优势全面反超美国
搜狐财经· 2025-10-06 14:22
福建舰成功实现电磁弹射的消息可能你已经听说过,但你有没有想过,这背后其实是中美两国在能源、制度和战略等多方面的较量? 有些人把这看作是"技术领先",甚至是"百年超车",但也有质疑的声音:难道中国真能在美国未能突破的技术上取得成功吗?这么多年技术差距,真的能一 夜间缩短? 这些质疑虽然有其道理,但也透露出一个事实——很多人低估了中国在能源、电力、基础设施上的深厚积累,更低估了制度协同所带来的爆发力。 这种差距,背后反映的其实是两国的能源政策和制度问题。美国的"福特号"使用的是中压交流系统,这种系统复杂,容易出问题。而福建舰使用的则是中压 直流系统,这种系统简单、稳定,效率更高。 那为什么美国不直接用直流系统呢?关键在于美国的能源政策一直在摇摆不定。从奥巴马时代的新能源政策到特朗普的传统能源回归,能源企业得不到稳定 的补贴和支持,人才流失,研发资金也大幅缩水,导致其电磁弹射技术的推进困难重重。 而中国则不同。几十年来,我们在电力、电网、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持续投入,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这才使得福建舰能顺利使用电磁弹射系统, 而且背后有完整的产业链支撑。这并不是一个临时冒出来的项目,而是多年来技术积累的自然结 ...
军工ETF(512660)涨超2%,连续4日净流入近5亿元,覆盖海陆空天信全产业链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20:16
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 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 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东北证券指出,中国海军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成功完成起降训练,验证了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 弹射和阻拦系统与舰载机的良好适配性,对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电磁弹射技术具备系统 效率高、弹射范围广、准备时间短等优势,且作为平台型技术,在军民领域具有通用性,未来有望实现 全方位放量。当前军工行业扰动因素已基本消除,下游需求呈恢复性增长,伴随"十四五"计划进入最后 一年及2027年建设目标迫近,行业中长期发展明确,国防军工板块安全边际高,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 低空经济产业处于"政策+新产品商业化加速"双共振期,行业蓄势待发,值得重视。 军工ETF(512660)覆盖海陆空天信全产业链,是把握行业配置机会的重要工具。军工ETF (512660)跟踪中证军工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涉及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等国防军工 ...
舰载机行业专题报告:从近海到远洋,电磁火花点燃深蓝征程
信达证券· 2025-09-30 11: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福建舰成功实现歼-15T、歼-35、空警-600三型舰载机的电磁弹射起降,标志着中国海军航母技术达到世界前列,战略意义重大,有望改变西太平洋战略格局 [3][9][11] - 中国电磁弹射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跳过蒸汽弹射阶段,在稳定性、技术领先性和起飞效率方面全球领先,故障率为0.03%,低于美国福特号的0.08% [4][20][23] - 福建舰集齐“航母三剑客”,歼-35作为隐身舰载机、歼-15T作为重型战机、空警-600作为固定翼预警机,形成“刺客+铁拳+大脑”的强大作战体系 [4][35][38] - 随着电磁弹射技术成熟和国内航母建造加速,舰载机数量有望快速提升,带动飞机制造、航空新材料、雷达预警等产业链受益 [5][41][46] 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 - 2025年9月22日,歼-15T、歼-35、空警-600在福建舰首次成功实现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标志着福建舰具备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 [3][9] - 此次成功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跳过蒸汽弹射,缩短了20年技术代差 [4][20] - 福建舰电磁弹射系统在模拟测试中四十次无故障,故障率为0.03%,低于美国福特号航母0.08%的故障率 [4][23] - 福建舰采用中压直流技术,可连续充电保障电磁弹射无故障运行,技术领先美国 [4][23] - 电磁弹射显著提升起飞效率,福建舰每昼夜可实现270-300架次弹射,是山东舰(滑跃起飞)的6倍,并超过尼米兹级航母 [4][23] 舰载机放量可期 - 美国海军拥有11艘航母,以福特号为例,舰载机数量约为75架 [5][46] - 中国已拥有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艘航母,随着技术成熟,航母建造数量和舰载机运载力有望提升,舰载机数量将快速增加 [5][41][46] - 舰载机产业链涵盖飞机制造、航空新材料、雷达预警等多个领域,为典型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41][43] - 无人机有望成为重要配套舰载机,福建舰预计将配备隐身察打一体无人机、舰载无人制空战斗机和无人直升机 [32] 选股主线与受益标的 - 电磁弹射及航母建造主线:受益标的包括湘电股份、中国动力、中国船舶等 [5][48] - 舰载机主线:受益标的包括主机厂如中航沈飞、中航西飞,预警雷达如国睿科技,航空锻造如航宇科技、中航重机等 [5][48] - 新材料主线:受益标的包括隐身材料如华秦科技、佳驰科技,碳纤维如中航高科、光威复材等 [5][48]
军工周报:福建舰三型舰载机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完成,入列可期-20250929
东北证券· 2025-09-29 20:37
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势" [5] 核心观点 - 福建舰完成三型舰载机电磁弹射和着舰训练 验证了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与舰载机的良好适配性 对推进海军转型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2] - 电磁弹射技术具有系统效率高、弹射范围广、准备时间短、适装性好、控制精确等突出优势 是一项平台型技术 具备跨军民领域的技术通用性 [2] - 低空经济产业处于"政策+新产品商业化进程加速"双共振期 行业蓄势待发 值得重视 [3] - 国防军工板块扰动因素已基本消除 下游需求呈恢复性增长 伴随需求恢复和产能结构优化 板块有望大幅改善 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 [3] - 优先关注新域新质领域 包括新质战斗力(新型战机、无人机、远程火箭弹等)和新质生产力(大飞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方向 [39] 板块市场表现 - 上周申万国防军工指数下跌0.42% 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3 [1][13] - 板块绝对收益: 近1个月-9% 近3个月7% 近12个月40% [7] - 板块相对收益: 近1个月-11% 近3个月-8% 近12个月12% [7] - 截至报告期 板块PE(TTM)为84.84倍 PB为3.36倍 [1][7] - 板块成分股数量142只 总市值25859亿元 流通市值21373亿元 [7] - 成分股总营收5745亿元 总净利润210亿元 资产负债率52.16% [7] 子板块估值水平 - 航天装备PE 166.50倍 [1] - 航空装备PE 79.01倍 [1] - 地面兵装PE 140.59倍 [1] - 航海装备PE 55.29倍 [1] - 军工电子PE 109.04倍 [1] 个股表现 - 上周板块内142家公司中有53家股价上涨 [26] - 涨幅前五: 兴图新科(+15.73%)、航天南湖(+14.88%)、航宇科技(+13.75%)、睿创微纳(+12.70%)、国睿科技(+11.43%) [27] - 跌幅前五: 陕西华达(-7.83%)、长城军工(-8.71%)、ST思科瑞(-10.03%)、*ST奥维(-17.09%)、菲利华(-17.59%) [27] 低空经济发展动态 - 极飞科技2024年营收10.66亿元 较2022年6.05亿元增长76.2% 农业无人机营收占比从2022年78.6%提升至2024年87.8% [3][33] - 极飞科技2024年上半年营收7.45亿元 经调整净利润1.34亿元 同比增长50.56% [33] - 零重力飞机工业与皖江金融租赁签署协议 未来五年采购150架电动飞行器 [3][34] - 湖南株洲首个低空全域监管网上线测试 实现全域无人机飞行"一网统管、一网统飞" [32] 重点推荐标的 - 下游主机厂: 中航成飞、洪都航空、中航沈飞、中航西飞 [4][40] - 军工新科技: 联创光电、光启技术、中简科技 [4][40] - 水下装备: 亚星锚链、中科海讯、长盈通 [4][41] - 导弹产业链: 菲利华、国科军工、中兵红箭 [4][42] - 军品钛材: 西部超导 [4][43] - 电子元器件: 鸿远电子、航天电器 [4][44] - 激光武器: 锐科激光 [4][45] - 军贸: 国睿科技、航天南湖 [4][46] 电磁弹射技术应用 - 军事应用方向: 电磁弹射、电磁阻拦、电磁轨道炮 [2][37] - 民用应用方向: 航天推射、高速磁悬浮列车 [2][37] - 相关标的: 湘电股份、王子新材、联创光电 [37] 行业动态 - 国际: 欧洲多国无人机事件持续发酵 北约与俄罗斯互相指责 [47] - 国际: 洛克希德·马丁获美海军近110亿美元直升机合同 将建造99架CH-53K重型运输直升机 [47] - 国内: 福建舰已完成多次海试 进度远超预期 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 [48]
航母“弹射三连”释放哪些信号
经济日报· 2025-09-28 07:42
航母核心技术突破 - 中国成功实现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在福建舰上的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这是中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完成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此类训练 [1] - 电磁弹射系统是目前仅有美国和中国掌握的尖端技术,而实现工程化、舰载化并完成测试的只有美国福特号航母和中国福建舰,中国的歼-35成为全球第一架在航母上实现电磁弹射的五代隐形战斗机 [2] - 与美国采用的交流电技术路线相比,中国电磁弹射系统采用直流电,具有简洁高效、更稳定、更适应高强度作战环境的优势,在多项关键指标上领先且性能更可靠 [2][4] 远海作战能力升级 - 此次“弹射三连”验证了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与多型舰载机的良好适配性,使福建舰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为后续各型舰载机融入航母编队体系打下基础 [3] - 歼-35能以“满油+隐身”优势快速起飞执行突防任务,歼-15T能以“满油满弹”状态升空作为空中重拳,空警-600作为航母编队的预警指挥平台可大幅提高编队的侦察预警和远海攻防作战能力 [3] - 试验成功将推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实现“代际升级”,加速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 [3] 国防工业体系进展 - 福建舰从2022年下水到2024年实现多型舰载机弹射,进度远超国际同类航母发展周期,电磁弹射技术的研制应用周期也大大短于美国 [4] - 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的成功凭借的是舰船电力系统、材料科学、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等多领域的协同突破,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4] -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完整电磁弹射型航母作战体系的国家,这种体系化发展能力为未来核动力航母等更先进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
经济日报:航母“弹射三连”释放哪些信号
经济日报· 2025-09-28 07:30
航母核心技术突破 - 中国海军在福建舰上成功完成歼-15T、歼-35和空警-600三型舰载机的首次电磁弹射起飞和阻拦着舰,这是中国首次在弹射型航母上实现多型号先进舰载机的此类训练[1] - 电磁弹射系统是目前仅有美国和中国掌握的尖端技术,而实现工程化、舰载化并完成测试的只有美国福特号航母和中国福建舰[2] - 中国的歼-35成为全球第一架在航母上实现电磁弹射的五代隐形战斗机,因为美国尚未完成F-35C隐形舰载战斗机与福特号航母的合练[2] - 与美国采用的交流电技术相比,中国电磁弹射系统采用直流电技术,具有简洁高效、更稳定、更适应高强度作战环境的优势[4] 远海作战能力升级 - 此次“弹射三连”验证了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电磁弹射和阻拦系统与多型舰载机的良好适配性,使福建舰初步具备全甲板作业能力[3] - 歼-35通过电磁弹射能以“满油+隐身”优势快速起飞执行突防任务,歼-15T能以“满油满弹”状态升空作为空中重拳,空警-600则作为航母编队的“千里眼”大幅提高侦察预警和指挥控制能力[3] - 三型舰载机性能各有侧重、技战术互为补充,共同构筑起航母战斗群的核心战力,推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实现“代际升级”[3] - 这一进展将加速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3] 国防工业体系进展 - 福建舰从2022年下水到2024年实现多型舰载机弹射,其发展进度远超国际同类航母周期,电磁弹射技术的研制应用周期也大大短于美国[4] - 中国电磁弹射技术的成功凭借的是舰船电力系统、材料科学、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等多领域的协同突破[4] -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完整电磁弹射型航母作战体系的国家,这种体系化发展能力为未来核动力航母等更先进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 - 从辽宁舰改装、山东舰自主建造到福建舰电磁弹射,中国实现了从“有航母”到“有强大航母”的跨越[4]
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已完成多次海试:进度远超预期,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
新浪财经· 2025-09-27 23:05
航母“福建舰”项目进展 - 我国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已完成多次海试,进度远超预期[1] - 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下水,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3] - 从2024年5月首次海试至2025年9月完成关键弹射试验,福建舰在一年多时间内顺利开展多次海试[6] 技术配置与能力 - 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3] - 福建舰三型舰载机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已完成[5] - 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全舰状态非常好,已满足技术要求[6][8] 舰队协同作战能力 - 福建舰可与山东舰或辽宁舰构成双航母编队体系,形成更强大的联合作战能力,实现1+1>2的效果[8] - 福建舰可搭载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提升整个舰载机编队的协同作战和环境感知能力,并起到互为备份的作用[8] - 多航母编队可增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例如一航母舰载机无法着舰时,可由另一航母作为临时海上移动机场[8] 未来舰载机体系发展 - 未来福建舰甲板可能出现智能化无人机,如攻击型忠诚僚机或无人战斗机,可与歼-15T、歼-35联合作战[9] - 未来还可能搭载保障类飞机,如执行电子干扰、空中加油任务的机型[9] - 更新更大的现代化航母上可能出现全新的舰载无人机家族和作战体系[9] 海军整体实力提升 - 随着福建舰海试完成,人民海军将进入三航母时代[5] - 拥有三艘航空母舰将大幅提升人民海军的远海护卫能力和防卫能力[5]
福建舰电磁弹射成功,外军反应为何这么大?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9:42
电磁弹射技术进展 - 中国电磁弹射技术成熟先进 实现战斗机和支援飞机的高效投送 展现日益现代化的先进能力 [2] - 电磁弹射系统与拦阻装置高度集成可靠 舰载机可满油满弹起飞 作战半径更远留空时间更长且打击威力更强 [4] - 歼-35隐身战机已借助电磁弹射器从福建舰起飞 而美军福特号航母至今未能实现隐身舰载机F-35C的弹射起飞 [4] 新型舰载机战力形成 - 歼-35隐身突防 歼-15T对海对陆突击 空警-600预警指挥 三型舰载机性能互补形成核心战力 [4] - 三剑客突然亮相可能已投入现役 作战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预示中国航母能力取得惊人飞跃 [4] - 电磁弹射赋能先进舰载机 显著提升综合作战能力 确保预警体系持续在线和隐身突防饱和攻击 [5] 战略威慑与保密能力 - 福建舰电磁弹射训练保密程度高 外媒频繁使用惊人消息出乎意料首度公开等字眼描述 [6] - 视频内容显示官兵身着厚实保暖制服 表明相关画面或拍摄于更早时候 事前保密工作天衣无缝 [6] - 以实力为后盾制约侵略者野心 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 电磁弹射训练的战略威慑效果已得到验证 [6][7]
福建舰电磁弹射,到底牛在哪儿?
央视网· 2025-09-25 01:48
电磁弹射技术的核心优势 - 推力大、效率高、能精准控制力道,使舰载机实现短距起飞和快速出动 [1] - 支持从30吨的重载战斗机到百公斤重的无人机等多种机型高效出动 [1] - 使舰载机能够“满油满弹”起飞,显著提升作战半径和打击能力 [1] 对航母舰载机作战能力的提升 - 单位时间内能起飞更多、更快的战机,从而提升胜算 [2] - 使空警-600这类起飞速度慢的预警机得以部署,极大增强航母战斗群的侦察预警能力 [2] - 实现歼-35和歼-15T的高效协同出击,提升航母编队的隐身突防和饱和打击能力 [3] 技术特点与可靠性 - 技术为中国自主设计、研发和制造,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5] - 采用与美国福特级航母不同的技术路径,据公开报道其可靠性更高 [5] - 需在2-3秒的极短时间内释放巨大能量,相当于近7万台空调以最大功率运行,对储能装置要求极高 [5] - 具备精确的能量管理与输出能力,并能适应海洋环境的可靠性要求 [5][6] 对海军战略转型的意义 - 标志着海军“航母五件套”已基本完备形成 [3] - 对海军实现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卫的战略转型至关重要 [3]
福建舰一弹定音,五代战机上甲板,咱们的电磁弹射有多牛?
虎嗅· 2025-09-24 14:49
可能很多人都看到了电磁弹射的成功,却没注意到这背后几个"全球第一"的细节,以及为什么说未来航 母战斗力将由中国标准定义。福建舰一弹定音,五代战机上甲板,咱们的电磁弹射究竟有多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