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航母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三航母时代”近在咫尺 福建舰预测年内服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7 14:17
福建舰进展与服役预测 - 福建舰是我国首艘完全自主设计的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 [3][14] - 2022年6月17日下水后,于同年9月启动系泊试验,2024年5月完成首次8天海试,测试动力及电力系统 [5][7][9] - 截至最新国防部通报,福建舰已完成7次海试,总天数超100天,重点测试舰载机电磁兼容性,评论预测年内服役 [11] 技术配置与舰载机体系 - 全球首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未来将搭载歼-35隐身舰载机、歼-15T弹射版战斗机及固定翼预警机等多型装备 [12][14][16] - 歼-35经机身加固设计后可优化甲板搭载数量,配合折叠机翼提升空间利用率 [18][19] - 预警体系采用"小平台大预警"模式,配备相控阵雷达以增强多目标处理能力及探测距离 [21] 中国航母技术发展历程 - 辽宁舰(2012年服役)作为首艘航母奠定操作与舰机协同基础,山东舰(2019年入列)实现国产化并扩大载机量 [25][26][28] - 福建舰标志技术"三级跳",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反映设计制造能力飞跃 [21][30] - 中国成为全球唯二掌握航母电磁弹射技术的国家,三航母时代将强化远海防卫与战略制衡能力 [32][34]
福建舰预测年内服役
财联社· 2025-06-17 14:07
福建舰进展与服役预测 - 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2022年6月17日下水并命名为福建舰,舷号18 [3][5] - 2022年9月23日开展系泊试验,2024年5月完成首次8天海试,测试动力、电力系统并达预期效果 [7][9] - 截至2025年3月已完成7次海试,总海试天数超100天,第七次海试聚焦舰载机电磁兼容测试 [11] - 央视评论员预测福建舰将于2024年内服役,标志着"三航母时代"临近 [3][12] 福建舰技术配置与舰载机体系 - 采用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平直通长飞行甲板设计,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为全球首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 [15] - 未来将搭载多类型舰载机,包括歼-15T弹射版、歼-35隐身舰载机、固定翼预警机及无人机等 [13][15][18][20] - 歼-35通过机身加固设计可优化甲板空间,双发中型配置提升搭载数量,机翼折叠设计减少占用面积 [20][21] - 预警体系采用"小平台大预警"模式,配备相控阵雷达以增强多目标处理能力及探测距离 [23] 中国航母技术发展历程 - 辽宁舰(2012年服役)作为首艘航母奠定操作与舰载机匹配基础,是中国航母发展的基石 [29][30] - 山东舰(2019年入列)为首艘国产航母,吨位更大且优化内部结构,体现自主设计能力 [33] - 福建舰实现技术飞跃,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完成"三级跳",反映国家综合国力跃升 [24][36] 三航母时代战略影响 - 福建舰服役将助力中国海军远海防卫转型,电磁弹射技术使中国成为全球唯二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36] - 航母数量与性能提升增强战略制衡能力,优化区域防御体系并构建和平稳定力量 [36] - 对比美国"拉帮结伙"的军事同盟模式,中国航母发展更注重自我防御与战略平衡 [36]
福建舰将迎重要纪念日 成长印迹一文回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6 10:14
福建舰技术特点 - 福建舰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 [1] - 该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 [3] - 满载排水量达8万余吨 [3] 福建舰建造进展 - 2022年6月17日下水,舷号18,命名为福建舰 [3] - 2022年9月23日开始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 [5] - 2024年5月1日完成首次为期8天的海试,测试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结果符合预期 [5] - 截至2024年6月即将迎来下水三周年纪念日 [1][7] 作战能力优势 - 电磁弹射技术可使战斗机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直接提升战机作战能力 [9] - 具备搭载固定翼舰载预警机能力,大幅提升预警探测和指挥调度能力 [9] - 可灵活弹射各类机型,从运输机到无人机,使作战模式更灵活 [11] - 入列后将大幅提升人民海军近海防御和远海护卫作战能力 [11] 三航母时代意义 - 福建舰入列标志人民海军正式进入三航母时代 [11] - 三艘航母可在三个主要方向同时部署,增强机动性和安全纵深 [12] - 可实现轮换部署:一艘维修、一艘待命、一艘执行任务,保持持续作战能力 [12][13]
中国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 官方披露最新消息
财联社· 2025-06-14 21:33
福建舰的技术特点与创新 -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1] - 福建舰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其创新的速度和成果让外界非常惊讶 [13] - 福建舰直接从滑跃航母跨越到弹射航母,目前世界上掌握电磁弹射技术的只有美国和中国,且中国的技术可能更先进 [13] 三航母时代的战略意义 - 三航母作战体系的构建标志着海洋方向防御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是进行积极防御和主动防御的最重要海上作战平台 [4] - 拥有三艘航母可以在三个主要方向上同时运用航母兵力,增强航母编队的机动性和安全纵深 [6] - 三艘航母可实现轮换部署,一艘维修、一艘待命、一艘执行任务,确保永远有后备军和预备队 [8]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与技术突破 - 辽宁舰是从国外引进的废旧航母平台改造而成,作为海上科研和测试平台 [11] - 山东舰是在辽宁舰基础上自主化研发和制造的,标志着中国具备独立自主生产航母的能力 [11] - 福建舰的建造得益于综合国力的提升,包括充足的国防经费、世界一流的造船能力、熟练的工程师团队以及自主创新的设计和工艺 [14] 福建舰的测试与部署进展 - 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2022年9月23日开展系泊试验,2024年5月1日完成首次为期8天的海试,测试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 [5] - 福建舰的海试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未来可能搭载新一代舰载机,构成更强的海上防御作战体系 [2][13]
实力升级 中国海军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
央视新闻· 2025-06-14 15:24
福建舰技术特点 -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1] - 福建舰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 [1] - 福建舰已完成首次为期8天的海试,测试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结果符合预期目标 [6] 三航母体系战略意义 - 三航母作战体系体现海洋方向防御能力全方位提升,是进行积极防御和主动防御的最重要海上作战平台 [5] - 三艘航母可在三个主要方向同时部署,增强航母编队机动性和安全纵深 [5] - 三航母可实现轮换部署,保持持续作战能力,一艘维修、一艘待命、一艘执行任务 [8] 航母技术发展路径 - 辽宁舰通过改造国外废旧航母平台获得,作为科研测试平台积累使用经验 [10] - 山东舰在辽宁舰基础上实现自主化研发制造,标志具备独立生产航母能力 [10] - 福建舰实现从滑跃式到电磁弹射的技术跨越,电磁弹射技术可能领先美国 [12] 航母建造能力支撑 - 综合国力提升为建造大型海上作战平台提供充足国防经费保障 [15] - 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造船能力,包括巨型船坞和熟练的工程师团队 [15] - 设计工艺持续自主创新推动航母吨位和作战能力阶梯式提升 [15] 未来发展方向 - 福建舰将搭载新一代舰载机,与歼-15形成更强海上防御体系 [12] - 三航母将在功能定位和作战任务上进行专业化分工 [9] - 航母集群作战体系将显著提升海军整体作战能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