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弹射技术

搜索文档
星河动力:成功开展19次发射任务,81颗卫星被送达预定轨道
新京报· 2025-06-18 19:32
公司发展里程碑 - 谷神星一号火箭实现我国商业火箭"三最":发射次数最多、发射卫星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 [3] - 公司已成功开展19次商业发射交付,将81颗商业卫星精确送达 [1] - 2020年11月首次发射成功,使中国民营商业火箭首次进入500km太阳同步轨道 [2] - 2022年自主研发的"苍穹"5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全系统试车成功 [3] - 2023年6月首次亮相巴黎航展,展示三款核心产品模型 [5] 技术突破 - 在国内民营商业火箭中率先迈入商业化发射交付阶段 [2] - 实现大推力针栓式液氧/煤油发动机关键技术重大突破 [3] - 研发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进入工程研制阶段 [2][3] - 探索电磁弹射技术提升火箭运力 [4] 行业背景 - 北京拥有商业航天领域高新技术企业超300家,占全国半数以上百强企业、上市企业和独角兽企业 [1] - 2018年为中国民营航天爆发元年,公司成立不到一年完成两轮过亿元融资 [2] - 商业航天场景被纳入北京市2024年科技新场景工作要点 [6] - 行业正推动规模化、低成本发展,市场需求逐步显现 [3][4] 商业模式 - 专注于低成本商业航天发射业务 [2] - 通过高密度发射提高周转率降低发射成本 [4] - 采用技术改进方式降低运输成本,包括提升发动机性能、减轻箭体重量等 [4] - 产品迭代受市场需求驱动,包括星座组网等应用落地 [4]
向海图强!福建舰下水3周年 三航母同框指日可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17 07:54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 - 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正式下水 舷号"18" 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 [1][4] - 福建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 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 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 [4] - 福建舰于2024年5月1日进行首次海试 为期8天 完成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测试 符合预期目标 [8] 航母技术特点 - 电磁弹射技术使战斗机可以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 直接提升战机作战能力 [5] - 弹射起飞使航母具备搭载固定翼舰载预警机能力 大幅提升预警探测和指挥调度能力 [5] - 电磁弹射器可灵活控制弹射力度 支持从运输机到无人机的各类机型起飞 使作战模式更灵活 [5] 其他航母发展 - 山东舰是中国第一艘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国产航母 2017年4月26日下水 2019年12月17日交付海军 舷号"17" [8][11] - 辽宁舰是中国首艘航母 2012年9月25日交付海军 舷号"16" 标志着中国进入航母时代 [10] - 2024年10月 辽宁舰和山东舰首次开展双航母编队演练 中国航母编队体系作战能力进入新阶段 [13] 航母训练与实战 - 2012年11月23日 中国实现舰载战斗机上舰的历史性突破 [13] - 2015年7月 辽宁舰首次组织实弹射击 取得全部命中的成绩 [13] - 2016年以来 辽宁舰多次赴南海、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实战化训练 [13] - 山东舰在2020-2023年间多次执行前出南海、武器使用和联合演习任务 [11]
中国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 官方披露最新消息
财联社· 2025-06-14 21:33
福建舰的技术特点与创新 -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1] - 福建舰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其创新的速度和成果让外界非常惊讶 [13] - 福建舰直接从滑跃航母跨越到弹射航母,目前世界上掌握电磁弹射技术的只有美国和中国,且中国的技术可能更先进 [13] 三航母时代的战略意义 - 三航母作战体系的构建标志着海洋方向防御能力的全方位提升,是进行积极防御和主动防御的最重要海上作战平台 [4] - 拥有三艘航母可以在三个主要方向上同时运用航母兵力,增强航母编队的机动性和安全纵深 [6] - 三艘航母可实现轮换部署,一艘维修、一艘待命、一艘执行任务,确保永远有后备军和预备队 [8]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与技术突破 - 辽宁舰是从国外引进的废旧航母平台改造而成,作为海上科研和测试平台 [11] - 山东舰是在辽宁舰基础上自主化研发和制造的,标志着中国具备独立自主生产航母的能力 [11] - 福建舰的建造得益于综合国力的提升,包括充足的国防经费、世界一流的造船能力、熟练的工程师团队以及自主创新的设计和工艺 [14] 福建舰的测试与部署进展 - 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2022年9月23日开展系泊试验,2024年5月1日完成首次为期8天的海试,测试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 [5] - 福建舰的海试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未来可能搭载新一代舰载机,构成更强的海上防御作战体系 [2][13]
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官方披露福建舰最新消息
第一财经· 2025-06-14 19:42
福建舰技术进展 -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3] - 福建舰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目前世界上掌握相关技术的只有美国和中国 [3][4] - 权威人士分析中国电磁弹射技术可能比美国更先进 [4] 中国航母发展历程 - 辽宁舰是从国外引进废旧航母平台改造而成,山东舰是在辽宁舰基础上自主化研发制造,福建舰实现全面创新 [3] - 从辽宁舰到福建舰,中国航母造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先进,作战能力接连上台阶 [4] - 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2024年5月1日完成首次8天海试,目前海试工作正按计划推进 [6] 航母编队训练情况 - 2025年6月10日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首次同时在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训练,检验远海防卫和联合作战能力 [4][5] - 福建舰海试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2][6]
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官方披露福建舰最新消息
第一财经· 2025-06-14 19:18
福建舰进展 - 福建舰是中国第三艘航母,也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3] - 福建舰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 [3] - 福建舰的海试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2][6] 中国航母技术发展 - 从辽宁舰改装到山东舰自主建造,再到福建舰的全面创新,中国航母造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先进,作战能力接连上台阶 [4] - 中国直接从滑跃航母到弹射航母,而且是电磁弹射器,目前世界上掌握相关技术的只有美国和中国 [4] - 权威人士分析,中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可能比美国的还先进 [4] 中国航母训练动态 - 2024年6月10日,中国海军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训练,检验部队远海防卫和联合作战能力 [4] - 这是辽宁舰和山东舰首次同时在西太平洋海域训练 [5] 福建舰时间线 - 2022年6月17日,福建舰下水,命名为福建舰,舷号18 [6] - 2022年9月23日,福建舰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 [6] - 2024年5月1日,福建舰第一次海试,为期8天,完成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测试,符合预期目标 [6]
实力升级 中国海军三航母时代即将到来
央视新闻· 2025-06-14 15:24
福建舰技术特点 -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1] - 福建舰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技术的航空母舰 [1] - 福建舰已完成首次为期8天的海试,测试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结果符合预期目标 [6] 三航母体系战略意义 - 三航母作战体系体现海洋方向防御能力全方位提升,是进行积极防御和主动防御的最重要海上作战平台 [5] - 三艘航母可在三个主要方向同时部署,增强航母编队机动性和安全纵深 [5] - 三航母可实现轮换部署,保持持续作战能力,一艘维修、一艘待命、一艘执行任务 [8] 航母技术发展路径 - 辽宁舰通过改造国外废旧航母平台获得,作为科研测试平台积累使用经验 [10] - 山东舰在辽宁舰基础上实现自主化研发制造,标志具备独立生产航母能力 [10] - 福建舰实现从滑跃式到电磁弹射的技术跨越,电磁弹射技术可能领先美国 [12] 航母建造能力支撑 - 综合国力提升为建造大型海上作战平台提供充足国防经费保障 [15] - 中国拥有世界一流的造船能力,包括巨型船坞和熟练的工程师团队 [15] - 设计工艺持续自主创新推动航母吨位和作战能力阶梯式提升 [15] 未来发展方向 - 福建舰将搭载新一代舰载机,与歼-15形成更强海上防御体系 [12] - 三航母将在功能定位和作战任务上进行专业化分工 [9] - 航母集群作战体系将显著提升海军整体作战能力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