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战略
搜索文档
普京下令制定稀土战略,或与美国合作,俄官员:需放宽对俄制裁
搜狐财经· 2025-11-05 20:33
据俄罗斯自然资源部数据,俄罗斯拥有约6.58亿吨稀有金属储量,其中包括15种稀土元素共计2850万吨。该部门表示,这些 储量足以满足俄罗斯当前的经济需求,并保障长期供应。 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美国与中方之间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各国对稀土矿产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作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 中方已采取限制出口措施以回应美国加征的关税。目前,全球汽车制造行业及其他高科技产业面临供应链中断。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政府推动重振本土制造业的背景下,曾公开对俄罗斯稀土资源"巨大的储量"表现出浓厚兴趣。普京则表 示愿意就此类项目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伙伴开展合作。 此外,俄罗斯总统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特别代表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证实,俄美双方正在就联合项目进行谈判,并称这些项 目是双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米特里耶夫今年3月曾透露,已有数家美国公司表达了在俄罗斯开展稀土合作的兴趣。他当时表示,"这是合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因此我们确实已开始讨论在俄罗斯开展多个稀土项目。"他特别强调,任何西方企业参与此类开采活动,都将需要大 幅放宽对俄制裁。 克里姆林宫网站周二发布的一项指令显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指示政府制定一项关于稀土矿产开采与生产的长 ...
动真格了?普京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降低对中国的依赖,事情不简单
搜狐财经· 2025-11-05 18:54
面对中国稀土的管控,普京政府也动真格了,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普京不是第一次提稀土,但这次不一样,他把这件事写进了国家安全层面,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 甚至说:"稀土产业链的自主与否,关乎俄罗斯主权的延续,"听上去夸张?但在俄乌冲突背景下,这种 说法并不离谱。 11月4日,克里姆林宫突然发出了一项新指令,普京亲自签署,要求俄罗斯政府在12月1日前拿出一份关 于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的长期发展路线图。 也就是说之后俄罗斯要重点发展稀土开采和精炼产业,那么,普京为何突然要对稀土下手?俄罗斯在稀 土领域又面临哪些挑战? 稀土困局背后的"战略焦虑" 众所周知,俄罗斯国内一直不缺矿,但缺的是把矿变成产业的能力,数据显示,俄罗斯境内已探明稀土 矿床多达18个,总储量超过2800万吨。 光听这数字,很多国家都得眼红,但实际开发率呢不到2%,这不是资源的问题,是体系的问题。 俄罗斯的稀土产业链几乎是断裂的,从开采、冶炼到高端应用,严重依赖外部技术和设备。 更致命的是,俄罗斯有75%的稀土需求靠进口,而这其中的大头来自中国,这就像一个国家的芯片全靠 别人提供,一旦被卡脖子,整个高科技产业立刻瘫痪。 更现实的压力是全球供应链正在重 ...
美澳签署稀土协议,特朗普放话“一年破局”,现实却给了一记重拳
搜狐财经· 2025-10-27 13:56
随后特朗普接受采访时表示:"再过一年,我们将拥有如此多的关键矿产和稀土,你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他还称一年后美国将会打破中国的稀土困境, 美国的稀土将会多得用不完,价格可能低于2美元。 美国企业研究所亚洲经济学家德里克·西泽斯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美澳之间签署稀土矿协议没用,必须要和中国签稀土协议,和中方进行谈 判。虽然澳洲有第二大的稀土提炼设施,但是满足不了美国需求,因为对稀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开采,而是冶炼和萃取。 砷化镓应用于智能手机高频芯片、卫星通信、雷达系统与光纤网络;氮化镓则是F-35战机配备的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电子战系统及5G基站的关键材料。 在澳大利亚建成年产100吨镓的冶炼厂,其规模当然是不小的。但美国要实现关键矿产自给,面临重重障碍。 其实美国原先是有稀土产业的。但中国30年前推动稀土战略,美国冶炼厂和技术在1990年代陆续迁至中国;中资并购通用汽车旗下稀土磁铁业务后,关闭了 所有美国工厂。过去20年间,美国试图恢复生产,但难敌中国价格竞争。中国花了数十年达成主导全球稀土产业的战略目标,合组几家大型公司后,取得了 价格控制权。 多位美国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建设本土镓生产能力需要5 ...
呵呵,美国人抱怨:把稀土矿卖给中国后,无法再从中国买回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24 21:04
中国稀土进口格局 - 2025年1至9月中国累计进口稀土矿2.35万吨,其中从美国进口2.338万吨,占总进口量的99.33% [1] - 从美国进口的稀土矿平均到岸价仅为19.07元/千克,总交易金额约4.46亿元人民币 [2] - 除美国外,中国还从刚果共和国、布隆迪、泰国等国家进口少量稀土矿,但数量远低于美国 [2] 美国稀土产业现状 - 美国稀土储量约190万吨(以稀土氧化物计),为全球第七大稀土资源国 [3] - 美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处于价值链低端,主要将稀土精矿(稀土氧化物含量不低于50%)低价出口至中国 [3] - 美国在稀土冶炼、分离环节存在明显技术短板,导致其国防工业和高科技产业面临供应链压力 [3][6] 中国稀土产业优势 - 中国掌握了17种稀土元素的高纯度分离技术,纯度可达99.999%以上 [7] - 中国承担全球约90%的稀土冶炼分离任务,重稀土加工能力高达98% [7] - 中国在稀土永磁材料等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形成全球领先优势,2025年前三季度对美国稀土永磁材料出口量下降24.4%但全球份额保持稳定 [7] 全球稀土竞争态势 - 美国正通过《国防生产法案》等政策工具加速稀土替代技术研发,欧盟和日本也在开发稀土回收技术以降低对华依赖 [10] - 稀土分离提纯是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技术积累,中国在此领域的优势难以在短期内被超越 [10] - 中国通过加强战略储备、优化产业链布局和推动高端研发,正在全球稀土格局中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10][13]
曾坑日本稀土协议的印度,遭中美双重施压后向中国表忠心,向中国立不转卖军令状
搜狐财经· 2025-10-20 19:51
地缘政治与贸易冲突 - 美国自8月1日起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随后以印度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额外征收25%关税,使总体关税税率达到50% [5][7] - 印度外交部称美国加征关税"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 [7] - 印度曾于6月13日单方面撕毁与日本签署12年的稀土协议,该协议占日本15%的稀土消耗量 [3]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于10月9日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及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并对钬等部分中重稀土相关物项进行严格管控 [9] - 中国已于4月初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34] - 出口管制措施规定,只要中国稀土占价值比例0.1%以上的商品均在管制范围内 [11] 印度稀土产业依赖现状 - 全球近90%的重稀土永磁体由中国生产,精炼加工能力基本被中国垄断 [11][26] - 2023至2024财年,印度进口2270吨稀土金属和化合物,其中60%来自中国 [28] - 2024至2025财年,印度进口870吨稀土磁体,花费超过30亿卢比 [28] - 印度电动汽车行业严重依赖稀土供应,中国收紧出口已令印度汽车行业陷入危机 [13] 印度企业的应对与承诺 - 多家印度企业声明承诺所有从中国采购的重稀土永磁体仅用于印度国内生产,不会转卖至美国或其他国家 [19][30] - 印度企业开始提交终端用户证明,以继续获得中国的稀土供应 [32] - 印度汽车行业敦促政府通过外交渠道与中方接触,加快审批流程 [13] 印度政策调整意向 - 印度政府考虑放宽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后对华实施的贸易、航班和签证限制,并为中国投资打开大门 [17] - 至少一家印度政府智库和商业部正联合推动措施,希望新德里当局放松针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21] - 印度政府准备制定一项计划,投入350亿至500亿卢比(约29亿至41.46亿元人民币)资金,促进国内稀土矿和磁体生产 [39]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 - 中国控制全球63%的稀土开采量和90%的稀土加工产量 [36] - 印度电动汽车企业高管坦言短期内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替代中国的供应链,无论是澳大利亚、美国还是印度本土矿源均无法满足需求 [32]
稀土暗战之下,包头、赣州“闷声发大财”?
搜狐财经· 2025-10-15 16:56
10月9日,中美经贸博弈再度升级——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 在稀土领域,中国是绝对霸主——稀土储存量占全球49%、年产量占全球69%,掌握着全球90%以上稀土分离产能,也是唯一能够提供全部17种稀土元素的 国家。 稀土出口收紧,会对中国城市产生什么影响?前些年,内蒙古包头、江西赣州等"家里有矿"的城市"闷声发大财",此番暗战会否影响企业订单和行业发展? -01- 稀土不"稀",但提取太难 稀土不是一种土,它是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和钇。根据原子序数和物理化学性 质,17种稀土元素又分为轻稀土、中稀土和重稀土。 稀土元素的组成和分类。图/地球知识局 小到智能手机、电脑硬盘,中到电动汽车、医疗器械,大到飞机火箭、导弹卫星,都要用到稀土。一台智能手机要用到多种稀土元素,一台新能源汽车需要 稀土钕约0.8公斤,一架美国F-35战机需要稀土417公斤……因此,稀土也有"工业黄金"之称。 -02- 包头稀土储量全球第一 赣州产出全球70%中重稀土 中国是全球稀土霸主。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 ...
三大指数均大幅低开 沪指低开2.49%
凤凰网· 2025-10-13 09:48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低开2.49%,深成指低开3.88%,创业板指低开4.44% [1] - 前一交易日沪指跌0.94%失守3900点,深成指跌2.70%,创业板指跌4.55%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52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1376亿元 [1] - 消费电子、算力硬件、半导体、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近70股跌超9% [1] - 燃气、煤炭等板块涨幅居前 [1] 券商晨会观点:市场展望 - 银河证券认为市场大概率不会复制4月7日行情,因预期冲击程度下降、政策稳市机制就位、市场聚焦中长期政策预期 [2] - 外部环境不确定上升压制市场风险偏好,部分资金获利回吐压力加剧市场波动 [2] - 驱动行情的核心因素未变,流动性预计延续向好,重点关注“十五五”规划政策聚焦领域和三季报业绩确定性较强板块 [2] 券商晨会观点:存储芯片行业 - 华泰证券指出供需共振推动存储芯片周期向上 [3] - 自9月以来,闪迪、美光、三星等海外存储原厂相继宣布涨价,幅度多超预期 [3] - DRAM方面,AI驱动的HBM及高容量DDR5需求旺盛,推动4Q25价格稳健上行,美光表示26年DRAM市场供需关系仍将保持紧张 [3] - NAND方面,原厂控制产能稼动率,HDD供应短缺及AI推理应用增加推动企业级SSD需求,4Q25价格涨幅或较3Q25扩大 [3] 券商晨会观点:稀土行业 - 中信建投指出商务部连发四文强化稀土出口管制,稀土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 [4] - 增加5类中重稀土出口管控,增加全产业链条设备、技术、原辅材料出口管制,并对海外军事及高端半导体需求进行管制 [4]
川普又来创造买点了?——A股一周走势研判及事件提醒
Datayes· 2025-10-12 22:44
中美贸易摩擦与市场影响 - 特朗普政府威胁对中国加征100%关税并实施关键软件出口限制,但各方表态出现缓和迹象,特朗普称未取消会晤,中国商务部澄清稀土出口管制并非禁止出口[2][3] - 相比4月关税事件,本次A股市场韧性有所增强,富时中国A50期货跌幅为4.26%,显著低于4月时的8.61%跌幅,反映资本市场对重复利空的耐受性提升[4] - 当前市场面临的不利因素包括点位较高带来的浮盈兑现压力、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达到2.51%,以及各赛道经过充分交易后出现滞涨,关税威胁为投资者提供了获利了结的理由[4] 稀土战略地位与价格动态 - 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占据主导地位,不仅控制约80%的稀土产量,更垄断了稀土加工技术,西方国家重建完整产业链需数年时间[6] - 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价格环比上涨37%,创下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值[7] 科技自主可控与产业进展 - 商务部公告附件首次采用WPS格式,被视为国家推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体现[8] - 新凯来旗下万里眼技术公司将发布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产品性能提升500%,可应用于半导体、6G通信、光通信及智能驾驶领域[12] - 中央网信办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明确AI+政务的13大应用场景,并在经费保障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提供支持[8] 核聚变领域投资与招标 - 上海正推动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成立,先行布局高温超导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已启动首次核燃料装载[10] - 等离子体所与聚变新能发布多项核心部件采购项目,预算金额达数亿元,涉及低温氮系统、加热电源系统、偏滤器系统等,其中偏滤器靶板及集成采购项目预算金额最高,两个包合计达1.361亿元[10] 消费与电商动态 - 2025年"双11"电商大促周期延长,抖音活动周期为57天,京东为37天,均刷新纪录,各平台普遍采用"立减直降、明折明扣"等简化玩法[16] - 抖音电商双11首日数据显示,超过10万达人销售额同比增长200%[31] 行业景气与资金流向 - 当周A股市场主力资金净卖出391.67亿元,电子、电力设备、计算机行业净流出规模居前,而有色金属行业资金净流入规模达108.1亿元,公用事业和建筑装饰行业紧随其后[24][25] - 股票型ETF连续第8周实现净申购,当周净申购金额387.09亿元,创6周以来最大规模,科创芯片、科创50ETF、沪深300ETF等份额增加最多[25] - 截至2025年10月11日,有色金属、建筑装饰、机械设备等行业位于"高景气、低风险"象限,化工、电子、房地产行业估值水平偏高,而食品饮料、家用电器、非银金融行业估值水平偏低[29] 公司业绩预告 - 多家公司发布三季度净利预增公告,其中北方稀土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2.54%至287.34%,东阳光预增171.08%至199.88%,川金诺预增162.56%至180.66%[14][15] - 利民股份第三季度净利润预增490.85%至542.23%,前三季度预增649.71%至669.25%,全志科技第三季度净利润预增213.23%至307.20%[15]
禁令立即生效!巴铁刚要和美国合作稀土,中方通告全球:稀土技术管控
搜狐财经· 2025-10-10 10:53
美巴稀土合作项目 - 2025年10月,一艘货轮载着两吨稀土矿石从巴基斯坦驶向美国,交易价值达5亿美元 [1] - 巴基斯坦计划通过新建的帕斯尼港吸引美国资本,使其矿石能直接出口至欧美 [1] - 美国的目标是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并在阿拉伯海沿岸建立战略立足点 [1] - 但该批矿石品质可能较低,甚至达不到手机震动马达的制造标准 [1] 中国稀土技术优势与管控 - 稀土的价值在于从矿石到磁性材料的完整产业链,包括提纯、分离、冶炼和加工 [3] - 全球70%的高纯度稀土产能和几乎所有高端磁材技术均由中国掌控 [3] - 中国商务部于10月9日发布第六十二号公告,对稀土相关技术出口实施全面管控,涵盖生产线调试和工艺参数支持 [3] - 此次技术管控是中国稀土战略的组成部分,此前已于2024年底对镓、锗等金属实施出口许可管理,2025年4月又对中重稀土进行限制 [5] - 中国通过数十年发展,已将高端磁材良品率提升至99.99% [5] 美国稀土产业困境 - 尽管美国推行供应链安全倡议多年,其稀土自给率仍仅为个位数 [5] - 美国国内稀土产业面临挑战,如科罗拉多州矿山停工,德州加工厂难以生产纯度99.9%的稀土,加州磁材生产线仅为小规模生产 [5] 巴基斯坦的战略风险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困境 - 巴基斯坦计划在距中国援建的瓜达尔港112公里处为美国建设帕斯尼港,试图同时获取中国投资和美国订单 [7] - 但这种“左右逢源”的策略存在风险,可能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7] - 资源出口国如巴西、蒙古的历史表明,长期依赖资源出口而未能发展本国产业链,可能导致“资源诅咒” [7] - 发展中国家面临选择:是成为短期的资源供应地,还是致力于长期的技术自主 [7] 全球稀土竞争格局与技术门槛 - 稀土竞争的核心已从矿产资源转向技术实力,高端应用如新能源车电机所需的钕铁硼磁材纯度必须达到99.999%,加工误差需小于3微米 [9] - 日本丰田、德国博世等全球巨头80%的高端磁材依赖中国技术 [9] - 中国在稀土技术领域持续创新,包括研发“低稀土化磁材”和领先的“稀土回收技术”,后者从废旧产品中提炼稀土的成本低于开采新矿 [9] 产业链竞争的本质 - 在全球化产业链中,定位至关重要,要么占据技术顶端制定规则,要么处于价值链底端 [11] - 未来的竞争焦点将是技术瓶颈的突破,而非矿产资源的争夺 [11] - 核心技术无法通过购买或谈判获得,必须依靠自主研发 [11]
突发特讯!7国集团竟想设稀土价格下限,还要对中国出口加税
搜狐财经· 2025-09-26 17:42
令人尴尬的是,除了日本,G7其他成员国的稀土依赖度竟高达90%以上。这种极度不平衡的局面,催生了一种奇特的"焦虑综合征":一方面,他们将中国对 稀土的合理管控解读为"武器化",另一方面,却又无法割舍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今年6月启动的"关键矿产行动计划",本质上是西方国家在稀土领域 的一场突围战。然而,内部消息显示,G7在战略方向上依然存在严重分歧——是选择直接对抗,还是采取更为隐晦的限制手段?这如同在迷雾中摸索,充 满了不确定性。 "价格下限"与"碳税":自欺欺人的游戏与荒唐的指责 G7提议的"价格下限",无疑是这场博弈中最具讽刺意味的一环。在鼓吹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竟然有人提出为企业产品设定最低售价,这本身就是对自由 市场原则的莫大讽刺。试想,如果中国稀土的生产成本是100元,市场价格为150元,G7却强行设定200元的"价格下限",其结果只会是西方制造商凭空多支 付50元,这笔成本最终将不可避免地转嫁给终端消费者。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对此提议表现出的积极性,不过是为本国稀土产业提供补贴的遮羞布,在绝对的 成本优势面前,任何价格干预都显得苍白无力。 更为荒唐的是所谓的"碳税"提议。西方国家在完成了自身的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