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

搜索文档
泛能拓亚洲工厂暂停生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9-16 10:50
中化新网讯 9月13日,泛能拓宣布,鉴于目前商业环境,泛能拓亚洲工厂将暂停生产。公告称,这一决 定是在仔细考虑当前商业环境及其对公司运营的影响后做出的,所有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合同、采购 订单、项目、交付和服务均会暂停,直至另行通知。鉴于此,公司恳请客户停止与公司相关的任何进一 步工作、供应或交付。并表示,在未来几周内,公司将为客户提供更多最新消息。 泛能拓亚洲工厂位于马来西亚Teluk Kalung,钛白粉产能为6万吨/年。泛能拓原为亨斯迈集团子公司, 主要业务为原亨斯迈钛白粉和性能添加剂业务。近年来泛能拓的经营发展遇到了较大波折。泛能拓目前 正在出售其在英国经营的3家公司,本次出售将涉及到公司在英国东北部的520名员工。 ...
多家外资机构精准“潜伏”重组股
上海证券报· 2025-09-14 09:21
外资机构投资行为 - 多家外资机构包括摩根士丹利、巴克莱银行、瑞银集团、高盛国际等在上市公司筹划重组前精准进场成为新进前十大股东 [1] - 外资机构操作特点包括卡位重组停牌前时间窗口、重点突击中小市值股票、停牌前股价往往异动、利好公布后迅速撤退 [1] - 外资机构偏好中小市值重组股因事件驱动下股价弹性更大、潜在收益更显著 [3] 具体案例:东珠生态 - 东珠生态披露并购预案时摩根士丹利持股154.78万股(0.35%)为第7大股东、瑞银集团持股148.32万股(0.33%)为第8大股东 [3] - 公司停牌前20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超20%远超上证指数 8月26日单日涨幅7.85%报收8.38元/股 [7] - 复牌后连续两日涨停 9月12日报收11.15元/股 提前布局外资浮盈颇丰 [7] 具体案例:金浦钛业 - 金浦钛业6月30日公告筹划重组 7月14日披露预案时巴克莱银行(1.25%)、瑞银集团(0.59%)、摩根大通(0.52%)、摩根士丹利(0.47%)、高盛国际(0.44%)集体现身前十大股东 [4] - 交易涉及置出亏损钛白粉业务 置入实控人控制的利德东方100%股权 构成关联交易 [4] 外资操作模式 - 部分外资擅长见好就收 如中科通达停牌时摩根士丹利新进持股0.82% 但一季报已退出前十大股东 [8] - 类似案例厦门港务停牌前一日涨停 摩根士丹利现身持股0.35% 但3月31日已退出股东名单 [8] 市场现象与监管挑战 - 今年以来类似外资踩点入场案例有十余个 部分案例出现外资扎堆新进现象 [3] - 停牌前股价抢跑现象常见 但内幕交易认定存在主体范围界定、信息认定及取证困难等挑战 [8]
惠云钛业收购辰翔矿产完成工商登记 布局上游资源打造钛白粉全产业链优势
证券日报网· 2025-09-12 16:13
收购交易完成 - 公司完成辰翔矿产70%股权收购并取得工商变更登记 [1] - 辰翔矿产拥有云南广南县3.2697平方公里钛矿采矿权 [1] 战略布局意义 - 收购实现上游钛矿资源储备和稳定供应 有效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1] - 初步打通"矿产资源—钛白粉生产—客户应用"全产业链 [1] - 形成"上游资源保障—中游高效生产—下游市场拓展"一体化布局 [2] 产业协同效应 - 通过精细化运营协同最大化释放产业整合价值 [2] - 减少对外部矿产供应商依赖 规避原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3] - 控股矿产企业实现稳定供应 降低库存周转压力 [3] 资源储备状况 - 辰翔矿产广南县砂斗那莫钛矿矿区自2015年至今未开采 仍保有丰富储量 [2] - 公司将加速推进辰翔矿产开采工作 尽快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2] 行业竞争格局 - 钛白粉产业竞争已从单一生产环节升级为全产业链协同能力较量 [1] - 上游矿产资源获取能力与成本控制水平决定企业盈利空间与抗风险能力 [2] - 此次收购有助于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2]
硫酸生产线事故!龙佰集团襄阳子公司被停业整顿,近6年分红超10亿元
华夏时报· 2025-09-11 22:07
安全事故与停产整顿 - 龙佰集团全资子公司龙佰襄阳因硫酸生产线安全事故被责令暂时停业整顿 [2] - 事故发生于2025年9月2日 应急管理部门于9月5日下发停业整顿决定 [2][4] - 子公司已有序停产并全面排查安全隐患 公司称预计对持续生产经营能力无重大影响 [2][4] 子公司经营与财务贡献 - 龙佰襄阳2024年营业收入38.6亿元 净利润2.69亿元 分别占龙佰集团总营收14%和净利润12% [4] - 2020-2024年累计分红11.65亿元 2025年上半年另派发现金1亿元 [2][5] - 截至2024年底总资产30亿元 净资产13.5亿元 注册资本3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龙佰集团为龙佰襄阳提供33笔担保贷款 担保金额合计9亿元 [5] 生产规模与行业地位 - 龙佰襄阳拥有80万吨/年硫磺制酸装置 采用硫酸法钛白粉生产工艺 [3] - 2024年2月投产的年产20万吨金红石型钛白粉后处理项目投资10亿元 实现年产值30亿元 [4] - 中国钛白粉2025年上半年产量约237.23万吨 占全球产量400-420万吨的核心地位 [6] 行业环境与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龙佰集团营收133.31亿元同比下降3.34% 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下降19.53% [6] - 钛白粉业务营收86.64亿元同比下降7.68% 毛利率7.68%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 [6][7] - 上半年中国钛白粉出口量93.2万吨同比下降1.8% 受欧盟印度巴西反倾销税影响 [6] - 硫酸价格持续增长加大成本压力 公司总体毛利率24.27%同比下降4.42个百分点 [7] 产品价格与市场动态 - 2025年一季度钛白粉涨价潮涨幅受限 二季度因需求降低价格持续下行 [6] - 8月中旬企业集体调涨报价 以转移库存和遏制下跌趋势 [7] - 四季度需求预期偏弱 因房地产低迷及出口压力 价格承压下行的可能性大 [8]
金浦钛业子公司徐州钛白检修后复产,金红石产品复产待定
巨潮资讯· 2025-09-10 16:38
公司运营动态 - 徐州钛白锐钛产品生产装置已于2025年9月9日完成检修并正式复工复产 [2] - 金红石产品生产装置复产计划将根据市场行情另行决定 [2] - 生产线自6月13日起因设备运行周期安排进入临时停产检修状态 [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21亿元 同比减少18.5%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86亿元 同比降幅达829.71% [2] - 扣非净利润亏损1.87亿元 同比降幅达727.36% [2] 停产影响评估 - 徐州钛白作为重要子公司目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 [2] - 停产措施旨在避免继续生产导致更大规模亏损和资金投入 [2] - 预计停产将对2025年钛白粉产量及公司年度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 设备维护状况 - 停产期间对核心生产设备实施全面检修及维护保养 [2] - 检修目的为确保生产装置后期安全有效运行 [2]
需求旺季到来,粘胶短纤景气度有望向好
湘财证券· 2025-09-07 19:2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5] 报告核心观点 - 基础化工行业处于需求旺季 粘胶短纤景气度有望向好[6][12] - 细分行业粘胶短纤开工率处于较高水平 库存快速下降 价差(盈利水平)有所提升[6][12] - 中期建议关注供给端受配额约束的制冷剂行业、"反内卷"受益行业及内需驱动对冲关税冲击的行业[8][25] 基础化工行业市场概况 - 2025年9月1日至9月5日基础化工行业周度下跌1.36% 在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中排名第20位[5][10] - 周度涨幅前五股票分别为大东南、鹿山新材、泰和科技、领湃科技、键邦股份[5][10] - 周度跌幅前五股票分别为同益中、美联新材、建业股份、*ST亚太、阿科力[5][10] 细分行业粘胶短纤 - 粘胶短纤是政策限制新建类产品 近期开工率处于较高水平[6][12] - 库存快速下降 价差(盈利水平)有所提升[6][12] - "金九银十"传统需求旺季到来 粘胶短纤需求有望提升[6][12] 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粘胶短纤景气度提升机会[8][25] - 中期关注三大方向:供给端受配额约束的制冷剂行业(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东岳集团)[8][25] - "反内卷"受益行业如钛白粉(龙佰集团)[8][25] - 内需驱动对冲关税冲击的行业如磷肥(云天化)、民爆(广东宏大)[8][25]
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落地贵州
起点锂电· 2025-09-05 18:30
项目布局与产能建设 - 贵州开阳新建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一期工程 年产15万吨磷酸铁锂 占地12.96万平方米 由贵州磷化与中核钛白合资公司建设[2] - 中核钛白2021年曾规划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 但于今年6月终止该募投项目 此前定增募资52.88亿元中25.24亿元原计划用于此项目[3] - 公司当前磷酸铁产能为10万吨/年 钛白粉产能近55万吨/年 磷矿石50万吨/年 黄磷12万吨/年[5]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7.7亿元 同比增长19.66% 净利润2.59亿元同比下降14.83% 毛利率13.21%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4] - 钛白粉销售收入占总收入80.17% 新能源材料营收占比3.40% 但新能源类收入同比增长3029.26%[4][6][7] - 分产品中黄磷收入同比增长83% 磷矿石收入同比下降42.76% 国外收入占比37.99%[6] 战略转型与行业动态 - 中核钛白依托副产品硫酸亚铁作为原料生产磷酸铁 计划向新能源材料供应商转型[2][3] - 锂电行业面临产能扩张周期延长 资源成本下移 需求增速受限等挑战 磷酸铁锂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3] - 此次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被视为公司再度重押锂电材料的信号 若顺利推进可能进一步打开市场[3][7]
惠云钛业再公布两项发明专利
证券日报· 2025-09-04 17:08
技术创新成果 - 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2项发明专利 其中一项聚焦印刷油墨用钛白粉及其制备方法 核心在于提升钛白粉在印刷油墨应用中的性能表现 [2] - 今年6月公司还公告了2项发明专利 包括改性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和应用及高耐候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和应用 均与钛白粉改性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有关 [2] - 公司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平台 采取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方式 全面加强技术储备和技术研发实力 [2] 知识产权战略 - 公司将自主知识产权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并提升产品性能 [2] - 专利成果从长远角度有助于促进公司技术创新 增强核心竞争力 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 绿色生产技术 - 公司在连续酸解技术 MVR钛液浓缩技术 硫酸低温余热回收技术 连续结晶技术等绿色低碳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研发成果 [3] - 绿色生产技术研发提升了生产装置节能环保水平 凸显公司在安全绿色生产等方面的核心优势 [3]
龙佰集团(002601)2025年半年报点评:20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提升 2026年矿端增量可期
新浪财经· 2025-09-03 20:4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3.42亿元同比下滑3.35% 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同比下滑19.53%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62.82亿元同比下滑3.5%环比下滑11.01% 归母净利润6.99亿元同比下滑9.24%环比增长1.90% [1] - 第二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6.88亿元同比下滑8.27%环比增长4.55% 毛利率24.52% 净利率11.19% [1] 行业状况 - 2025年第二季度钛白粉(金红石型)市场均价1.43万元/吨同比下滑11.6%环比下滑1.2% 当前价格1.28万元/吨处于10年来28.8%价格分位数 [2] - 行业2025年第二季度开工率维持在70%左右 主要受需求淡季影响 [2] - 2025年国内新增钛白粉产能130万吨 2026年新增160万吨 行业供需预计在投产高峰期后修复 [2] 公司运营 - 2025年上半年钛白粉销量61.20万吨同比增长2.08% 其中国内销售占比43.7% 出口占比56.3% [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钛白粉开工率达90.36% 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公司持续布局钛矿资源 钒钛磁铁矿资源量预计翻倍 与四川资源集团合作开发红格南矿(铁矿石储量32.5579亿吨 TiO2储量2.8527亿吨) [3] 发展前景 - 公司钛白粉及海绵钛产能规模全球第一 通过上游资源布局形成成本优势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4/38.21/42.56亿元 同比增长30.2%/35.3%/11.4% [3] - 基于2026年15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24.00元/股 维持强推评级 [3]
龙佰集团(002601):20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提升,2026年矿端增量可期
华创证券· 2025-09-03 20:11
投资评级 - 强推(维持) 目标价24元 当前价18.33元 [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33.42亿元 同比-3.35% 归母净利润13.85亿元 同比-19.53% [1] - 2025Q2营收62.82亿元 同比-3.5%/环比-11.01% 归母净利润6.99亿元 同比-9.24%/环比+1.90% [1] - 2025Q2毛利率24.52% 净利率11.19%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28.24/38.21/42.56亿元 同比增速+30.2%/+35.3%/+11.4% [3][7] 钛白粉业务状况 - 2025Q2钛白粉(金红石型)均价1.43万元/吨 同比-11.6%/环比-1.2% [7] - 当前价格1.28万元/吨 处于10年以来价格分位数28.8%的底部位置 [7] - 2025年上半年钛白粉销量61.20万吨 同比+2.08% 其中国内占比43.7%/出口占比56.3% [7] - 公司2025H1钛白粉开工率90.36% 显著高于行业70%的平均水平 [7] - 2025年国内新增产能130万吨 2026年新增160万吨 [7] 资源布局与成本优势 - 公司控制钒钛磁铁矿资源量将通过两矿整合项目实现翻倍 [7] - 2024年8月与四川资源集团签约合作开发红格南矿(铁矿石储量32.5579亿吨/TiO2储量2.8527亿吨) [7] - 钛矿资源高度集中使价格坚挺 形成扎实业绩底 [7] 估值与预测 - 2025-2027年预测每股收益1.18/1.60/1.78元 [3] - 对应P/E估值15/11/10倍 [3] - 基于2026年15倍P/E给予目标价24元 [7] - 当前总市值437.41亿元 每股净资产9.73元 [4]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钛白粉及海绵钛产能规模全球第一 [7] - 持续向上游钛矿资源布局 较海外企业具有显著成本优势 [7] - 具备全球定价优势与资源壁垒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