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文化传承
icon
搜索文档
汲取精神滋养  激发前行力量(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02
红色教育 - 本溪市委党校通过创编《抗联颂》《共产党的样子》等课程,以情景剧形式演绎抗日英雄事迹,让学员受到教育[1] - 本溪县抗联中学每个班级以抗日英雄命名,悬挂英雄照片和班旗,定期组织抗联主题班会和英雄故事分享活动[3] - 本溪市委党校打造"重走抗联路"活动,包含微党课、情景剧、实地研学等形式,依托抗联遗址等红色资源开展教育[5] 红色遗迹保护 - 本溪县拥有43处抗联遗址遗迹,其中23处列入保护项目,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馆藏文物达1201件[2] - 关门山景区修缮复原抗联密营、交通站、医院等遗址,成为红色研学场所[4][5] - 胡堡村对西征会议遗址进行园林修整,并新建党群服务中心等设施[6][7] 红色旅游发展 - 胡堡村2023年获中央及地方财政补助610万元,用于红色美丽村庄建设[7] - 胡堡村通过第一书记直播间推广山货和红色旅游,带动村民发展民宿和农家乐[6][7] - 2024年胡堡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红松林成为村集体重要收入来源[7] 红色文化传承 -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通过文物展示抗联战士生活细节,如地窨子住所和抗战军民互动故事[2] - 抗联中学与陈列馆合作培养"小小抗联讲解员",学生邓雨桐积极传播家乡英雄邓铁梅的事迹[3] - 村民王春志在经营民宿时主动向游客讲解当地红色历史并推荐旅游路线[7]
在广袤乡村书写青春之歌!广师大“薪火青苗”突击队韶关仁化城口调研纪实
南方农村报· 2025-07-25 15:35
调研活动概况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薪火青苗"突击队于7月17-22日赴韶关仁化县城口镇开展古村走访与宣传影像摄制工作 [2][3][4] - 这是团队第二年赴该红色小镇调研 该镇毗邻湖南汝城县且富有历史底蕴 [3][4] 恩村传统文化 - 恩村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与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8][9] - 村内保留"一溪环村过 溪侧古民居"的岭南乡村格局 拥有600年历史的明清古宅改造的村史馆 [9][15][16] - 村内保存文天祥《蒙氏谱像赞》和明代永乐年间"叔侄亚魁"鎏金牌匾等珍贵文物 [16][21][22] 乡村振兴实践 - 恩村通过"支部+合作社+公司"模式流转闲置土地600亩 发展"稻稻+菜""稻稻+油"项目 [39] - 该模式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 农户使用手机应用监测土壤湿度提升种植效率 [39][35] 红色文化传承 - 城口镇建有广东省唯一红军长征主题纪念馆 展示1934年红军突破国民党军第二道封锁线历史 [45][46][51] - 纪念馆通过文物影像 场景复原等形式展现红军在粤北21天的征战历程 [50][66] - 团队使用无人机航拍纪念馆 记录五角星穹顶与青山相映的红色地标景观 [79][80]
陈刚在桂林调研,强调要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广西日报· 2025-07-24 09:57
文旅融合发展 - 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利用 扎实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桂林文旅产业 加快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 [1] - 雁山园作为岭南第一名园和广西近代教育文化发源地 需全面发掘历史文化 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文物保护与修缮 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 [1] - 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需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发展、开发的关系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2] 高等教育与出版行业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综合实力稳居中国大学出版社前十 需坚守出版初心 敢于创新 顺应时代步伐 推动高质量发展 [2] - 广西师范大学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挥科教资源优势 培养德才兼备人才 为桂林旅游城市建设和广西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2]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 -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和纪念馆需保护好红色历史资源 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3] - 深挖胡志明在桂林开展革命斗争的史料 讲好中越友谊故事 服务构建中越命运共同体 [3]
【西安】“红领巾 心向党”红色夏令营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7-13 07:43
红色教育活动 - 西安市关工委于7月8日启动2025年"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暨"红领巾 心向党"红色夏令营活动,40名青少年营员参与 [2] - 活动时间为7月8日至12日,营员前往照金纪念馆、洛川会议旧址、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等红色教育基地 [2] - 活动内容包括军事训练、劳动实践、红色故事会、文艺演出等沉浸式体验 [2] 活动背景与意义 -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旨在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 [2] - 营员代表表示将认真参观学习,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照金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2] 全国性党史学习活动 - 自2022年起,中国关工委将每年7月定为全国"青少年党史学习月",集中开展青少年党史教育活动 [3] - 西安市关工委将红色夏令营与"青少年党史学习月"结合,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 [3] 配套活动 - 西安市关工委组织开展"弘扬'五老'精神 建功新时代"宣讲、"讲英模故事 传家国情怀"红色故事展播等活动 [3] - 活动还包括"老少同声颂党恩 携手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引导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 [3]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从平原烽火到振兴崛起——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今昔巨变
新华社· 2025-07-10 21:42
红色资源与产业发展 - 鲁西南烈士陵园作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安葬着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的万余英烈,成为红色教育的重要场所 [1] - 南阳市西峡县丁河镇木寨村将昔日的山坡阵地转化为千亩标准化猕猴桃基地,引入中药材有机肥、智能化农机等现代技术,打造绿心果、黄心果等"金字招牌" [3] - 南宫市冀南红色研学基地通过"冀南红小宣"等创新模式,2024年吸引逾20万人次参与思政实践与研学活动 [5] 现代产业转型与升级 - 安美桥(南宫)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年产精纺羊绒面料250万平方米,全部出口欧美,价值是普通面料的5倍以上 [6] - 南宫市依托10万余亩棉花种植基础,纺织产业延伸至羊绒、羊剪绒、服装加工等领域,2024年服装服饰产业集群营业收入达140亿元,带动近4万群众增收 [6] - 现代科技如采棉机、滴灌技术等已深刻改变传统农业和纺织业的生产方式 [6]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通过研学基地、生态果园、智慧工厂等多元化发展模式,实现从烽火战场到振兴热土的转型 [6] - 特色产业如猕猴桃种植、羊绒制品加工等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3][6]
抗日根据地·今昔巨变|农文旅融合发展 吕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央视网· 2025-07-08 11:52
红色文化资源 - 兴县是晋绥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八路军一二〇师主战场之一,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1万余次战斗,毙伤日军10.7万人,俘虏日伪军1.91万人 [4] - 关向应图书馆收藏抗战时期文物,如"饿"字,反映当年八路军艰苦生活条件 [6] - 一二〇师学校以部队番号命名,校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设有战史陈列馆 [14] 杂粮产业发展 - 兴县杂粮产业链年产值突破10亿元,年销售额达5亿元,成为主导产业 [8] - 当地企业从粗加工转向精深加工,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带动600多户农户增收 [8] - 成立晋绥杂粮研究院,通过良种培育提升科技含量 [8] 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 - 碾子村从闭塞后勤基地转型为红色旅游示范村,日最高客流量达1000人次,日营业额2万元 [10] - 生态林场通过小流域治理绿化4800亩,开发水上乐园、卡丁车等设施,员工月薪4000元 [10] - 黄河沿岸旅游公路贯通,串联红色景点与自然风光,带动村民就业 [12] 基础设施与城乡发展 - 铁路高速通车推动城乡面貌更新,一二三产加速发展 [14] - 一二〇师学校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寄宿餐食,政府全额承担费用 [14]
追寻红色记忆 感悟为民初心(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人民日报· 2025-07-06 06:02
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 - 盐城滨海港依托宋公堤红色历史发展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并开发月亮湾风景区等旅游项目,2025年将举办全球滨海论坛展示绿色低碳发展实践 [2] - 小街村从受海潮冲击的沿海小村发展为道路平整、公共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村庄,吸引新能源企业聚集和年轻人返乡就业 [3] - 刘老庄村通过"红色教育+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模式实现乡村振兴,年均接待游客60万人次,碧根果种植年产值达两三百万元 [6] 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 - 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扩建后包含纪念馆、红星广场等设施,年接待量显著提升 [5] - 红色李巷通过整体改造打造红色街区,累计接待游客百万人次,推出越野行走线路、"村晚"等创新形式传播红色文化 [7][8] - 李巷开发体验式教学项目如军备粮制作、磨豆浆等,并培养年轻讲解员队伍接力传承红色故事 [8] 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 盐城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转型 [2] - 滨海港周边新能源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3]
专题展、纪念馆、文艺汇演……多样活动庆“七一” 在传承中坚定前行脚步
央视网· 2025-07-01 14:20
红色旅游活动 - 甘肃各地举办专题展、文艺汇演等多种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1] - 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腊子口战役纪念馆通过历史文物和史料图片生动展现战役全过程 [3] - 天津市和平区与甘肃省会宁县通过"云端联动"形式举办迎"七一"主题活动 [5] - 山西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 [6] - 河北雄安新区举行系列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 [13] 红色文化体验 - 天津与甘肃两地讲解员"云端"连线分享红色故事和地标建筑历史 [5] - 活动现场进行文艺表演、情景舞蹈《大会师》、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节目 [5] -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通过旧照片和武器陈列让参观者感受战斗的激烈与残酷 [6] - 雄安新区活动包括党史知识竞答、红色影片展映、"光辉历程"主题展等 [13] 游客反馈 - 游客高波表示缅怀先烈为幸福生活打下基础 [8] - 游客刘宇昕感受到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的意志 [10] 纪念馆服务优化 -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推出特色研学活动 [12] - "七一"前后增加讲解人员并优化参观路线 [12]
感悟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共振
人民日报· 2025-06-27 06:00
书籍内容概述 - 书籍《穿行于历史间的思考》由班永吉著,收录40多篇针对历史出版物及影视戏剧作品的评论文章,聚焦党史研究与红色文化传承 [2] - 作者强调中国革命历史的教育意义,呼吁通过历史题材创作传承精神财富如长征精神,并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2] - 书中评述多部作品如《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纪录片《永远的长征》、电视剧《长征》,分析其历史价值与艺术表现 [2] 历史题材创作分析 - 作者评价电视剧《西北岁月》时,探讨其如何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并通过人物形象还原历史现场 [3] - 对图书《忠诚:优秀共产党人的故事》的评析肯定其细节刻画,提出面向青少年讲好英雄故事的方法论 [3] - 强调优秀历史题材作品需结合党史与近代史,展现民族奋斗精神,增强读者历史责任感 [3] 影视戏剧艺术价值 - 作者认为优秀影视戏剧应体现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实现历史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 [4] - 批评部分"神剧""雷剧"过度娱乐化而缺乏精神品格,难以留存 [4] - 指出艺术创作需基于历史深刻体认,尊重创作规律,生动塑造人物形象 [4] 社会文化意义 - 书籍倡导通过历史与文艺的交织,激发爱国情怀与理想追求 [4] - 提出读史需"纸上"与"躬行"结合,感悟历史情怀与时代精神的共振 [4]
文化和旅游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传承优秀文化丰富美好生活
经济日报· 2025-06-26 05:54
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古越创建红岩精神宣教劳模和工匠创新人才工作室 推动团队从"讲解服务型"向"学术引领型"转变 并创新多元化讲解路径 强调红色旅游在铸魂育人中的作用 [1] - 广东省东莞市文化馆构建市镇村三级总分馆体系 分馆、支馆和文化空间遍布全市 打造"没有围墙的文化馆" 满足市民多元化、潮流化、场景化的文化需求 [1]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舞蹈演员孟庆旸通过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展现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的文化内涵 强调文艺工作者需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渊源 [1] 旅游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 - 众信旅游导游曹震注重持续学习沟通技巧和本土文化知识 通过守正创新呈现导游服务的本土特色和时代特色 以讲好中国故事 [2] - 赤水竹编非遗传承人杨昌芹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动竹编产业化 建成非遗展示基地和工坊 带动300余人就业 强调通过创新传承发展传统工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