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韧性
icon
搜索文档
策略聚焦|僵持阶段看什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0 14:41
贸易战僵持阶段的核心特征 - 超预期的刺激政策和基于妥协的贸易协议均难以达成,双方进入经济韧性比拼阶段 [1][2] - 中国政策工具箱更丰富,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的克制使用、超额储蓄释放(14.8万亿元居民超额储蓄)及股市楼市稳定措施 [5] - 美国面临通胀反复(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4.5%)、债务到期压力(4-7月累计6.9万亿美元美债到期)及政策空间受限的制约 [6][8] 中美经济政策对比 - 中国拒绝以加杠杆透支资产负债表对冲贸易战冲击,侧重定向扶持受损企业及劳动力市场(如出口商信贷支持) [3] - 美国联储降息需以CPI稳定为前提,与贸易战或美股表现脱钩,政策独立性受特朗普施压可能加剧市场动荡 [6][8] A股市场稳定措施 - 中央汇金增持带动ETF资金大规模流入(4月7-18日大盘宽基ETF净流入1500亿元),叠加上市公司回购贷款加速(4月单月225.96亿元创纪录) [10] - 国务院会议明确"稳定股市"优先级高于房地产,释放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信号 [10] 港股市场现状与潜力 - 短期受投资者情绪波动影响,但内地资金低配明显(港股ETF规模2500亿元 vs A股ETF 29000亿元) [12] - 中长期增量资金或来自海外华资回流(2020-2024年境外企业利润留存2.08万亿美元)及全球配置需求 [12] 配置策略建议 - **自主科技**:先进制程、国产算力、医疗设备等 [14] - **欧洲资本开支受益**:铜铝、军工、电力设备等 [14] - **纯内需必选消费**:食品、乳制品、血制品 [14] - **稳定红利**:水电、银行、运营商 [14] - **题材类**:多模态AI、固态电池等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领域 [14]
一季度宏观数据解读:经济韧性较强无惧市场风浪
大同证券· 2025-04-16 19:48
宏观经济表现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工业增加值增长6.5%,服务业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6%[1] - 3月制造业PMI回升至50.5%,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1] - 一季度出口保持6.9%的韧性增长,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占比超50%[1] 政策情况 - 3月新增政府债券近1.5万亿元,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特别国债发行5000亿元补充银行资本,预计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1] - 货币政策保持合理宽松,M2增速稳定维持在7.0%[1] 金融数据 -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9.78万亿元,3月单月新增3.64万亿元,同比多增5470亿元,社融规模增量15.18万亿元,同比多增2.37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回暖,政府债券净融资占比提升至27%[1] - 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提升至58%,预计全年社融增速将保持在8.5%左右[1] 通胀情况 - 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1%,核心CPI同比上涨0.3%,3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5%,PPI同比下降2.3%,高技术产业如可穿戴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4.6%[3] - 预计下半年CPI中枢将温和抬升至1.5%-2%,PPI同比或在四季度转正[3] 后市建议 - 中长期关注二季度政策窗口期,重点布局内需主导的消费升级、拉动投资的核心科技板块、高端制造及数字经济领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