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主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中泰国际每日晨讯-20250912
中泰国际· 2025-09-12 10:13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14点或0.4%,收报26,086点[1] - 恒生科指微跌0.2%,收报5,888点[1] - 大市成交金额达3,252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189.9亿港元[1] - 生物医药股整体板块下跌3.1%,但部分个股在资金推动下大幅上涨10.1%至20.8%[1] - 阿里巴巴发行32亿美元零息可换股优先票据,80%资金用于AI基建,股价上升0.4%[1] - 美团股价跌5.1%,再创今年新低[1] 中美贸易与地缘风险 - 墨西哥宣布将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汽车关税大幅上调至50%[2] - 中美贸易摩擦可能扰动市场情绪,重点关注10月底APEC峰会和11月10日关税豁免到期日[2] 行业动态与个股表现 - 蔚来配售1.8亿股A类股份,每股定价43.36港元,共集资10亿美元[3] - 蔚来今年前8月交付量16.6万台,同比增30.0%,但股价从9月初高位下跌12%[3] - 新能源及公用事业港股普遍回升,电力设备板块上涨1.5%-5.6%,环保板块上升1.6%-3.9%[4] 房地产市场数据 - 上周30大中城市商品新房成交量达129万平方米,同比上升3.7%,环比下跌30.3%[5] - 一线城市新房成交量同比变化:北京跌6.6%,上海跌1.8%,广州升11.1%,深圳升3.0%[6] - 十大城市商品房存销比为101.2,一线城市存销比为72.1,二线城市存销比为137.1[7] - 上周100大中城市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为1,331万平方米,同比下跌43.5%[8] - 深圳优化调整购房及个人住房信贷政策,部分区域取消限购[9] - 恒生中国内地地产指数全周下跌0.6%,落后大市0.8个百分点[10] 宏观策略与市场展望 - 港股于高位整固,恒生指数26,000点或有较强阻力,24,000-24,500点具备再吸纳价值[13] - 美国8月非农新增22k,失业率升至4.3%,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及年内三次宽松预期充分定价[14] - 美元指数围绕98关口震荡,人民币难以走出单边行情,预计继续呈现高弹性特征[15]
5月A股市场怎么走?业内看好后市行情 5月或是布局良机
深圳商报· 2025-05-06 00:33
4月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4月累计下跌1.7%报3279.03点 [1] - 深证成指4月下跌5.75%报9899.82点 [1] - 创业板指4月下跌7.4%报1948.03点 [1] 历史数据与市场展望 - 2010年以来"五一"假期后10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15年累计上涨7次 [2] - 2020年后5年中有4年"五一"后10个交易日上涨 [2] - 华金证券研报显示2016年以来"五一"前后消费和大金融板块表现占优 [3] - 中央汇金2025年4月持有的ETF获得明显资金净流入且结构更均衡 [3] 机构配置建议 -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自主科技、必选消费、稳定红利及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题材 [3] - 光大证券推荐三类资产:高股息/黄金、产业链自主可控、内需消费 [4] - 国泰海通建议配置科技主线、周期黑马及高分红股 [4] - 中泰证券建议防御底仓(银行红利)+科技板块(恒生科技/AI/半导体等) [4] - 银河证券建议5月关注消费、科技、红利三条主线 [5] 政策与资金面分析 - 中央汇金自2023年10月通过增持ETF稳定市场预期 [3] - 光大证券认为中长期增量资金将持续流入形成托底 [4] - 国泰海通指出"以投资者为本"制度改革将降低股市风险溢价 [4]
每周主题、产业趋势交易复盘和展望:忽视关税噪音,关注自主科技
东吴证券· 2025-05-05 20:23
本周市场回顾 - 上周全A量能1.1万亿,较前一周缩量438亿,与4.14 - 4.18当周量能基本持平[9] - 上周风格偏向于小盘成长,北证50周涨跌幅2.38%居首,大盘价值周涨跌幅 - 0.92%垫底[12] - 以滚动30个交易日相对收益看,小盘股相对优势在负数区间震荡,成长股相对价值股优势在负数区间震荡回升[14][17] - 上周私募持仓表现最佳,私募重仓指数周涨跌幅1.18%,国家队指数周涨跌幅 - 1.14%表现最差[20] - 两融余额缓慢减少至低于1.8万亿,上周每日跌停家数较前一周有所增加[28] 产业趋势交易回顾与展望 - 上周强势方向有人形机器人和AI,小鹏机器人IRON亮相上海车展,总书记考察上海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39] - 2025年行业配置围绕活跃内循环、科技自立自强与扩大开放,活跃内循环关注“两重、两新”等,科技自立自强关注人工智能等,扩大对外开放关注跨境电商等[40] - 下周TMT类有联想创新科技大会、中芯国际业绩说明会;泛科技类有神经科技创新论坛;非科技类有美联储利率决议和莫斯科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祝活动[43] 风险提示 - 国内经济复苏节奏不及预期、海外降息节奏及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事件“黑天鹅”、行业基本面不确定性风险[46]
券商分析师坚定看好A股后市行情 预计5月份是布局良好时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6 02:40
市场表现 - 4月份以来休闲食品、一般零售、饮料乳品、种植业等板块累计涨幅均超11% [1] - 3只券商推荐金股月内涨幅超50%,其中万辰集团涨幅53.11%,科兴制药52.99%,先达股份51.76% [5] - 4月份券商推荐的265只金股中120只跑赢上证指数,占比45.28%,9只涨幅超20% [5] - 青岛啤酒获9家券商推荐但月内仅涨1.51%,格力电器获7家推荐却下跌0.53% [6] - 东兴证券金股指数涨幅7.04%领跑,华鑫证券金股指数涨7.03%紧随其后 [6]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认为央行首次明确为中央汇金提供流动性支持以稳定股市,财政和货币政策有足够发挥空间 [1] - 中央汇金自2023年10月以来通过增持ETF稳定市场,2025年4月ETF获得明显资金净流入且结构更均衡 [2] - 国泰海通认为外部不确定性高峰已过,中国股市风险溢价将系统性下降,无风险利率下降是关键因素 [2] - 湘财证券预计5月份资金面保持宽松,中长期资金入市,科技、绿色、消费及基建是未来主要方向 [3] - 中泰证券建议5月保持防御底仓并逢低布局科技板块,政策有效性已验证,中期经济企稳可期 [3] 配置建议 - 中信证券推荐自主科技、欧洲资本开支受益板块、纯内需必选消费、稳定红利及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题材 [3] - 4月至5月可能存在筹码出清后的交易型机会 [3] - 券商金股推荐显示研究团队专业实力,凝聚对未来市场趋势的深度研判 [4]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勿低估政策“稳股市”决心!聚焦内部确定性,升势远未结束
券商中国· 2025-04-20 22:25
中国经济韧性及政策空间 - 贸易战僵持阶段中,中国的政策选项更多、空间更大、能耗更久,7月前美国大规模国债到期可能是其关税政策的动摇点 [1] - 国内经济基本面持续修复,双循环发展格局和战略定力构成市场稳定锚,相比2018年贸易战,当前应对更具信心和底气 [2] - 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国内基本面平稳向好,政策储备充足,后续关注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增量信息 [5] A股市场展望 - A股是提振信心的关键环节,国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明确,港股虽阶段性薄弱但内地资金仍低配 [1] - 平准基金介入后,A股风险偏好有望企稳回升,科技主题权重或逐步增加,小盘成长风格将占优 [3][4] - 经历调整后A股配置价值抬升,平准基金和中长期资金入市为市场提供坚实基础,长期有望稳定健康发展 [5] - 市场下行风险有限,微观资金面形成支撑,大盘价值风格占优,短期聚焦红利+内需,中期布局科技 [7] - 在平准力量作用下,A股下行风险可控且上涨有空间,企业盈利或稳中有升,关注景气回升和高成长赛道 [8][9] 行业配置策略 - 短期规避不确定性,推荐自主科技、欧洲资本开支受益板块、纯内需必选消费、稳定红利及题材股 [1] - 中长期聚焦内需消费和自主可控,短期持仓可向低波红利、低位绩优倾斜 [2] - 防御资产(银行、公用事业、高股息)在市场调整阶段占优,反击资产(半导体)和对冲资产(新消费)在反弹阶段领先 [3] - 推荐国内AI算力/应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科技结构性行情方向 [4] - 关注国产科技自主可控(新质生产力/先进制造/国防军工)和内循环消费优质资产 [11] - 推荐受益内需的消费行业(旅游/食品/啤酒等)、资源品(铜/铝/黄金)、资本品(工程机械/自动化设备)及权重股(银行/保险/煤炭) [13] 外部环境与市场联动 - 海外动荡持续但国内平稳,市场将更加"以我为主",DeepSeek等科技突破强化信心 [2] - 美国关税扰动下交投活跃度降温,市场轮动较快缺乏主线,短期或震荡蓄势 [5] - 全球衰退预期或回摆,中国需重构需求链以维持制造业优势,促消费和重构外需是关键方向 [12][13] 政策与市场信心 - 贴现率下降是2025年中国股市上升关键动力,经济政策工具箱充足,资本市场改革推动风险溢价下移 [6] - 勿低估A股韧性与政策"稳股市"决心,估值优势下中长期配置性价比高 [10] - 短期权益市场震荡整固,政策呵护下A股相对海外市场具优势,中期科技竞争逻辑不变 [11]
策略聚焦|僵持阶段看什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0 14:41
贸易战僵持阶段的核心特征 - 超预期的刺激政策和基于妥协的贸易协议均难以达成,双方进入经济韧性比拼阶段 [1][2] - 中国政策工具箱更丰富,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的克制使用、超额储蓄释放(14.8万亿元居民超额储蓄)及股市楼市稳定措施 [5] - 美国面临通胀反复(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4.5%)、债务到期压力(4-7月累计6.9万亿美元美债到期)及政策空间受限的制约 [6][8] 中美经济政策对比 - 中国拒绝以加杠杆透支资产负债表对冲贸易战冲击,侧重定向扶持受损企业及劳动力市场(如出口商信贷支持) [3] - 美国联储降息需以CPI稳定为前提,与贸易战或美股表现脱钩,政策独立性受特朗普施压可能加剧市场动荡 [6][8] A股市场稳定措施 - 中央汇金增持带动ETF资金大规模流入(4月7-18日大盘宽基ETF净流入1500亿元),叠加上市公司回购贷款加速(4月单月225.96亿元创纪录) [10] - 国务院会议明确"稳定股市"优先级高于房地产,释放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信号 [10] 港股市场现状与潜力 - 短期受投资者情绪波动影响,但内地资金低配明显(港股ETF规模2500亿元 vs A股ETF 29000亿元) [12] - 中长期增量资金或来自海外华资回流(2020-2024年境外企业利润留存2.08万亿美元)及全球配置需求 [12] 配置策略建议 - **自主科技**:先进制程、国产算力、医疗设备等 [14] - **欧洲资本开支受益**:铜铝、军工、电力设备等 [14] - **纯内需必选消费**:食品、乳制品、血制品 [14] - **稳定红利**:水电、银行、运营商 [14] - **题材类**:多模态AI、固态电池等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领域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