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红利

搜索文档
进入中年危机怎么办?
36氪· 2025-06-26 08:24
中年危机的定义与起源 - 中年危机指人在四五十岁左右对人生进行"大复盘",思考生命意义、时间流逝等深层问题[1] - 概念由美国心理医生艾略特·贾克1965年提出,源于对生命有限性的觉醒[2] - 非医学诊断术语,而是对年龄增长带来的心理冲击的通俗描述[1] 社会与经济背景 - 中国"35岁现象"源于经济体系对年轻劳动力的依赖,形成追求"短平快"的发展模式[5] - 企业低估35+人群的经验红利与稳定红利,过度追求短期KPI导致人才价值错配[6] - VC驱动的创业公司聚焦年轻用户群体,形成"数据闭环陷阱"忽视中年消费潜力[7][8] 制度性歧视与市场机会 - 公务员招考、人才落户等政策将35岁设为硬性门槛,强化年龄歧视[12] - 婚恋市场对35+女性存在生育价值"警戒线"的刻板标签[14] - 35+人群拥有更高可支配收入与理性消费观,是未被充分开发的蓝海市场[16] 行业影响与创新瓶颈 - 互联网等行业形成高强度消耗模式,35岁被视为性价比下降拐点[5] - 排斥中生代人才可能导致创新瓶颈,因其行业积淀对解决复杂问题至关重要[18] - 市场营销长期推崇年轻化,忽视35+人群在品质服务、忠诚度方面的消费特质[16] 行为特征与应对策略 - 典型表现包括职业倦怠、冲动消费、健康焦虑等11种信号[19][20][21] - 经历"不对劲-折腾-消停"三阶段,建议通过专业咨询梳理情绪[23][24][25] - 企业需调整用人观,挖掘经验红利以应对人口结构转型挑战[16][18]
永赢基金:2025年即将过半,下半年权益市场如何展望
证券之星· 2025-06-24 15:25
目前我们正处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构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交汇期。从中美关系来看,5月达成 的《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标志着双边贸易关系的阶段性缓和,但深层次的战略竞争大概率仍 将延续。特别在高科技领域,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预计仍将是其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这种"双轨并行"的贸易政策将长期影响全球产业链布局。 从下行风险来看,考虑到中美两国都难以承受全面贸易战的冲击,最悲观的中美脱钩情景发生的可能性 较低。同时,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已成为明确政策目标的背景下,类平准基金的资金托底意愿较强,因 此A股市场出现大幅调整的概率也相对有限。 下半年结构性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于科技、新消费、稳定红利以及中央加杠杆四大方向:一是重视泛科 技领域。伴随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以科技、军事为代表的中美对抗叙事后续仍有空间,重点关注国产算 力、AI软硬件应用、人形机器人、半导体、军工等领域;二是把握新消费崛起的中期趋势。沿体验式 消费、AI+消费、服务消费等新型消费形式自下而上挖掘投资机会;三是长期关注稳定红利资产。弱复 苏+弱美元下降息是大概率事件,长久期稳定红利的确定性溢价有望延续,关注银行、电力、交运、运 营商 ...
5月A股市场怎么走?业内看好后市行情 5月或是布局良机
深圳商报· 2025-05-06 00:33
4月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4月累计下跌1.7%报3279.03点 [1] - 深证成指4月下跌5.75%报9899.82点 [1] - 创业板指4月下跌7.4%报1948.03点 [1] 历史数据与市场展望 - 2010年以来"五一"假期后10个交易日内上证综指15年累计上涨7次 [2] - 2020年后5年中有4年"五一"后10个交易日上涨 [2] - 华金证券研报显示2016年以来"五一"前后消费和大金融板块表现占优 [3] - 中央汇金2025年4月持有的ETF获得明显资金净流入且结构更均衡 [3] 机构配置建议 -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自主科技、必选消费、稳定红利及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题材 [3] - 光大证券推荐三类资产:高股息/黄金、产业链自主可控、内需消费 [4] - 国泰海通建议配置科技主线、周期黑马及高分红股 [4] - 中泰证券建议防御底仓(银行红利)+科技板块(恒生科技/AI/半导体等) [4] - 银河证券建议5月关注消费、科技、红利三条主线 [5] 政策与资金面分析 - 中央汇金自2023年10月通过增持ETF稳定市场预期 [3] - 光大证券认为中长期增量资金将持续流入形成托底 [4] - 国泰海通指出"以投资者为本"制度改革将降低股市风险溢价 [4]
长江研究2025年5月金股推荐
长江证券· 2025-05-05 13:11
市场分析 - 参考2018年关税落地市场表现,自主可控、扩内需、稳定红利类和反制行业表现较好[4][7] - 未来市场风险偏好提升需等待政策变化,包括美国流动性释放、国内出口数据变化和贸易关系变化[4][7] 行业推荐 - 2025年5月重点推荐金属、化工、电力、军工、非银、银行、零售、社服、汽车、计算机行业[4] 金股分析 - 赤峰黄金25 - 27年预计业绩35.9/38.3/47.1亿元,对应PE为14X/13X/11X[9] - 中航沈飞2025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9.56/47.32/55.77亿元,同比增速17%、20%、18%,对应PE为30/25/21倍[12] - 新华保险2025 - 2026年内含价值预计为2,584亿元和2,909亿元,对应PEV为0.51、0.45倍[13] - 江苏银行2024年分红比例30%,未来一年预期股息率5.4%,目前估值0.74x2025PB[16] - 小商品城预计2025 - 2027年EPS为0.75、0.95、1.14元[17] - 科锐国际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2.87/4.00/5.20亿元,对应PE为23/16/12X[18] - 小米集团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354.04/516.53/655.31亿元[19] 风险提示 - 存在经济修复低预期和个股基本面出现重大变化的风险[7][26]
策略聚焦|僵持阶段看什么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0 14:41
贸易战僵持阶段的核心特征 - 超预期的刺激政策和基于妥协的贸易协议均难以达成,双方进入经济韧性比拼阶段 [1][2] - 中国政策工具箱更丰富,包括财政货币政策的克制使用、超额储蓄释放(14.8万亿元居民超额储蓄)及股市楼市稳定措施 [5] - 美国面临通胀反复(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4.5%)、债务到期压力(4-7月累计6.9万亿美元美债到期)及政策空间受限的制约 [6][8] 中美经济政策对比 - 中国拒绝以加杠杆透支资产负债表对冲贸易战冲击,侧重定向扶持受损企业及劳动力市场(如出口商信贷支持) [3] - 美国联储降息需以CPI稳定为前提,与贸易战或美股表现脱钩,政策独立性受特朗普施压可能加剧市场动荡 [6][8] A股市场稳定措施 - 中央汇金增持带动ETF资金大规模流入(4月7-18日大盘宽基ETF净流入1500亿元),叠加上市公司回购贷款加速(4月单月225.96亿元创纪录) [10] - 国务院会议明确"稳定股市"优先级高于房地产,释放长期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信号 [10] 港股市场现状与潜力 - 短期受投资者情绪波动影响,但内地资金低配明显(港股ETF规模2500亿元 vs A股ETF 29000亿元) [12] - 中长期增量资金或来自海外华资回流(2020-2024年境外企业利润留存2.08万亿美元)及全球配置需求 [12] 配置策略建议 - **自主科技**:先进制程、国产算力、医疗设备等 [14] - **欧洲资本开支受益**:铜铝、军工、电力设备等 [14] - **纯内需必选消费**:食品、乳制品、血制品 [14] - **稳定红利**:水电、银行、运营商 [14] - **题材类**:多模态AI、固态电池等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领域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