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航运
搜索文档
智慧绿色双轮驱动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持续向新向绿
新华网· 2025-05-06 16:13
港口绿色能源转型进展 - 盐田港2024年岸电系统为船舶供电近2500万度 减少碳排放约1.9万吨[1] - 盐田港岸电接驳船只2024年4月达近120艘次创单月历史最高纪录 泊位岸电覆盖率超过95%[1] - 岸电技术通过岸基电源替代船用柴油发电机可减少98%温室气体排放[1] 智慧化港口建设成果 - 妈湾智慧港2021年完成智慧化改造后汇集9大智能元素 实现人员出勤减少和安全风险降低[2] - 深圳赤湾港投放超60台新能源拖车并配套换电站 3分钟完成单台车辆电池组更换[2] - 广州南沙港三期实现150多台大型港口机械电力驱动全覆盖 新能源设备占比达50%左右[2] 绿色燃料加注体系建设 - 香港2024年成功完成三次商业化液化天然气加注作业 包括首次"船对船"加注2200吨LNG燃料[3] - 香港修改船舶法例允许使用低碳/零碳绿色燃料 积极构建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中心[3] - 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合作推进绿色航运走廊建设 香港加快绿色航运中心建设[2][3] 技术应用与政策支持 - 港口积极探索5G 人工智能 大数据在电力系统应用 实现自动化作业和高效运营[1][2] - 广东省2023年印发绿色港口行动计划 目标2025年形成港口绿色低碳生产方式[2] - 创新科技与数字化发展助推航运业提质增效 绿色可持续发展助力能源转型[3]
“十项举措”为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镇江日报· 2025-05-06 07:30
同时,围绕铁矿石、农业物资、件杂货三大特色货种,镇江海事局着力打造"金牌航线",通过整合 交通组织、优化通关流程、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打通绿色高效运输通道,不断提升港口专业化集疏运 能力。 重大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通过设立"惠帮办"项目服务团队,海事部门精准对接重大 工程项目需求,主动靠前服务,加快国能镇江绿色煤储基地、苏南运河"三改二"工程等一批省市重大项 目落地见效。 服务模式优化升级,便企利民提效能 营商环境是港口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十项举措"依托数字赋能和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持续深 化"便利化"政务服务。 近日,镇江海事局正式发布《打造"镇合意·江河惠"服务品牌 助力港口经济高质量开放发展》十项 举措(以下简称"十项举措"),以更高层次的服务举措、更便捷的服务模式、更大范围辐射的要素保障 体系,着力释放"大江大河"的资源潜力,进一步巩固"大船大港"的竞争优势,为全市港口经济高质量发 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4年,镇江港货物吞吐量达到2.95亿吨,首次跻身全国港口前20位,增幅位居全省长江港口首 位。在此基础上,"十项举措"以实际行动回应发展需求,进一步巩固优势、开拓空间。 服务举措层次 ...
全球与中国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4-10 17:47
行业定义与核心优势 - 船舶电力推进系统是利用电力驱动船舶推进器的系统,相比传统机械推进系统具有更高灵活性、能效和环保性 [1] - 在环保公约、排放限制和双碳政策要求下,绿色环保的电力推进系统已成为船舶动力升级换代的主要方向 [2]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2024年全球船舶电力推进系统市场销售额达到28.83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62.26亿美元,2025-2031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1.97% [5]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为3.7582亿美元,占全球份额13.04%,预计2031年将达到10.3295亿美元,全球占比提升至16.59%,2025-2031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6.36%,为全球增长最快地区 [6] - 欧洲是2024年全球最大市场,占有43.89%市场份额,北美和中国分别占有23.83%和13.04% [6] 产品类型与应用分析 - 从产品类型看,吊舱推进占据重要地位,预计2031年份额将达到62.71% [6] - 从应用领域看,客船在2024年份额约为35.99%,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2.44% [6]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核心厂商包括ABB、Siemens、GE Vernova、Wartsila、Leonardo DRS、Rolls-Royce、Yanmar、Daihatsu Diesel Mfg、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MAN Energy Solutions、Ingeteam Marine和湘电股份等 [7] - 2024年全球前5企业占比为67.29%,市场相对集中 [7]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全球航运业持续增长和海上贸易量增加带动船舶动力市场需求,北极冰融化开辟更短贸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 [11] - 军用领域对高隐声性能需求增加及新型装备电力需求增长,推动综合电力推进应用范围扩展 [11] - 民用领域采用综合电力推进系统可明显降低污染物排放,成为船舶动力技术升级换代主要方向 [11] - 严格环境法规如IMO 2020硫含量上限和《巴黎协定》目标推动行业向混合动力和全电动推进系统转型 [12] - 电池技术和储能系统进步使大型船舶能够使用电力推进,混合解决方案提高运营灵活性 [12] 行业政策环境 - 《船舶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将电力推进系统列为船舶工业转型升级重点方向,鼓励技术创新和高端装备制造 [15] -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等法规强制要求船舶降低排放,推动电力推进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应用 [15] - 国际海事组织排放标准纳入国内法规体系,加速行业绿色转型 [15]
中谷物流: 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31 17:26
公司核心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以"安全为基、效率为翼、绿色为魂"为服务内核,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供应链各环节[2] - 业务覆盖中国近30个省市150座港口,下设200多家办事处,运输商品种类超万种[3] - 构建"三横一纵"大海运、大物流体系,在沿海及长江沿岸港口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居行业前列[3] - 实施"登陆战略",推进全程物流解决方案,增强核心竞争力[3] 财务与股东回报 - 2024年拟派发现金红利16.59亿元(含税),占归母净利润的90.39%[3] - 2020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达72.05亿元[4] - 2024年营业收入112.58亿元,归母净利润18.35亿元[4] 绿色航运与低碳转型 - "散改集"模式2024年箱量占比18.16%,周转量1991亿吨公里,减碳效果显著[5] - 船舶纵倾优化项目累计节约燃油744.968吨,降低碳排放2270吨[5][9] -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同比下降19.57%,排放强度下降11.14%[9] - 49艘船舶中47艘已完成岸电安装[9] 多式联运创新 - 实现"一单制多式联运"突破,整合铁路、公路、航运资源提升效率[3][5] - 日照、钦州、厦门多式联运物流园区逐步竣工投产[3] - 线上系统实现全自动推送功能,打破信息壁垒提升数据时效性[6] 人才发展与员工关怀 - 2024年培训总投入295万元,员工平均受训51.15小时[4] - 设立中谷爱心基金,本年度支出59,000元[12] - 774名员工参与志愿服务,总时长3797小时[5] ESG治理体系 - 建立董事会-ESG工作小组-职能部门三级治理架构[7] - 识别21项重大性议题,包括应对气候变化等双重重要性议题[7] - 响应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8] 行业地位与荣誉 - 内贸集运行业运力规模稳居前三[3] - Wind ESG评级A级,Sustainalytics评分22.7[4] - 2024年推出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成为行业标杆实践[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