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
搜索文档
多地体育赛事打造“观赛+消费”新场景 激发城市“夜经济”活力
央视网· 2025-08-19 18:04
体育赛事带动夜经济 - 2025浙江省城市篮球联赛(浙BA)的举办不仅在场馆内吸引观众,还将热情延伸至场外,户外看球成为新趋势,为当地夜经济注入新活力 [1] - 余姚市阳明古镇广场和蛇山公园的户外观赛活动吸引大量市民驻足,尽管气温超过30℃,现场声浪沸腾,观赛热情高涨 [3] - 夜市商户因赛事延长营业时间并推出优惠,球迷手持应援物料呐喊,进一步拉动消费 [5] 赛事观众规模与参与度 - 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赣超)前五轮累计吸引38.5万人次现场观赛 [5] - 景德镇市体育中心的赣超比赛单场吸引13687名观众,包括主客场球迷及外地球迷 [7][9] - 吉安市体育中心广场为未购票球迷提供大屏直播,并设立“赣超球迷狂欢夜”集市,扩大赛事影响力 [9] 赛事对文旅消费的拉动效应 - 吉安市联赛期间市中心城区酒店平均入住率达85%,较赛前提升40个百分点 [11] - 餐饮行业整体营业额同比增长55%,其中夜间餐饮消费占比超70% [11]
江门推动河湖生态资源从“潜在价值”向“现实收益”转化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19 15:32
水经济产业发展 - 江门市将水经济列为十大新兴产业 推动河湖生态资源从潜在价值向现实收益转化 [1] - 建成超400公里万里碧道 形成网红休闲生态廊道吸引大湾区游客打卡 [1] - 通过碧道建设成果转化 挖掘沿线资源注入夜经济业态打造滨水经济带 [2] 滨水商业运营成效 - 江顺大桥底集市日均客流量达2000-3000人 周末节假日超6000人 [3] - 现场消费转化率近三分之一 为商家带来3万-4万元日营业额 [4] - 统一规划后创造超200个就业岗位 餐饮店单店日营业额达4000元 [2] 工业遗址活化利用 - 对滨水工业遗址实施修缮改造 引入文旅文创/轻餐饮/水上运动等多元业态 [5] - 开平涤纶厂旧址改造后周末客流超2000人 吸引返乡华侨及周边游客 [5] - 旧船厂改造文创园融合工业风元素 甘化厂计划打造教育文化旅游综合体 [6] 基础设施升级 - 集装箱式商铺依水而立 配备油烟净化系统及保洁安保服务 [2] - 功能分区明确包含餐饮区潮玩区 配套停车场及卫生间设施 [2] - 御潭江项目带动废旧码头改造 铺位租金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6]
会展场馆助力当地激活夜经济消费活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8-19 15:10
活动概况 - 厦门国际博览中心作为区级主会场于8月15日至17日承办厦门啤酒消费季主题活动 通过会展平台激活夜间消费并助力翔安区夜经济发展 [1] - 活动采用"1个区级主会场+N个消费场景"模式 主会场融合啤酒文化、潮流市集、非遗文创、亲子互动及萌宠玩乐等多元内容 同时联动多个商业分会场同步开展主题促销 [1] 消费场景构建 - 主会场设置四大特色区域:音浪舞台区配备本地知名DJ与专业乐队 美食啤酒区设数十个摊位提供闽南特色佳肴与美酒 文创市集展示漆线雕等非遗作品及啤酒主题限定文创 亲子互动区通过彩绘和趣味挑战赛打造家庭空间 [2] - 活动期间主会场日客流量屡创新高 餐饮、文创及酒水区域销售火爆 显著拉动夜间消费增长 [2] 战略价值 - 活动通过会展平台有效聚集人气 提升厦门翔安区城市形象与区域吸引力 为打造滨海特色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奠定基础 [2] - 会展平台在推动商旅文融合与释放消费潜力方面展现核心功能 通过多元内容融合形成全区联动的畅饮消费氛围 [1][2]
暑期“小众游”受青睐 “+旅游”加出新玩法
新华网· 2025-08-19 09:20
文旅市场暑期热度分析 - 文旅市场暑期呈现高热态势 新玩法、新产品、新业态持续涌现 [1] 深度游与小城旅游趋势 - 个性化深度游成为游客首选 新疆赛里木湖跳伞搜索量暴涨600% 酒店热度上升476% [3] - 小众目的地受追捧 甘肃沙漠露营基地搜索量上涨226% [3] - 小城旅游热度显著提升 贵州安顺黄果树机场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4倍 广东梅州/云南普洱/湖北十堰机票增幅居前 [3] 定制游服务转型 - 旅游行业从标准化向个性化服务转型 北京某旅行社定制游订单达300多组 为去年同期3倍 [4] - 游客更注重深度文化体验而非走马观花式游览 [4] 赛事演艺带动旅游消费 - "赛事+旅游"模式成效显著 贵州村超总决赛单日吸引游客超18万人次 过夜游客超4万人次 实现旅游收入1.88亿元 [5] - 江苏在"苏超"带动下暑期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0% [5] - 演唱会经济拉动消费 刀郎临沂演唱会吸引12万观众 带动直接消费3.2亿元 综合消费4.6亿元 [5] - 临沂推出门票优惠政策 重点A级景区游客量增长25% [5] 影视IP旅游效应 - 《长安的荔枝》上映后10天内 西安/广州出游人次环比增长12%和10% [6] - 《南京照相馆》拍摄地上海影视乐园搜索热度环比上涨80% [6] 夜间经济发展 - 夜间出游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约20% 黄鹤楼灯光秀预订量翻倍 [9] - 夜间消费场景多元化 涵盖购/食/宿/文/娱等领域 [9] - 长沙小剧场演出/重庆无人机表演/开封非遗活动等新业态提升夜间消费活力 [9] - 夜经济向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升级 形成"产品+场景+文化"融合消费模式 [10]
夜经济激活新“夜”态
证券时报· 2025-08-19 02:35
夜经济定义与规模 - 夜经济指傍晚后以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主的消费形态,涵盖传统夜市、现代化购物中心、文化场馆及线上消费等[1] - 城市60%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18时至22时消费额占比超全天营业额50%[1] - 18时至22时为夜间经济"黄金4小时",体现城市经济活力与开放度[1] 夜经济重要性驱动因素 - 消费需求升级:夜间消费场景多元化,涵盖夜宵摊、夜游娱乐等,反映生活品质提升[2] - 城市软实力载体:特色夜市、灯光秀、非遗文化活动成为城市旅游与文化品牌核心[2] - 商业模式创新:AR/VR体验、博物馆夜游、水上演艺等项目推动"文化+旅游+商业+科技"融合[2] - 经济增长引擎:延长消费时间扩大内需,盘活市场资源并促进产业升级[2] 夜经济影响与挑战 - 正面效应:拉动内需、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城市魅力,成为多元融合创新的经济增长点[3] - 潜在问题:公共安全风险(治安事件)、环保压力(垃圾处理)、同质化竞争导致资源浪费[3] - 发展关键:需通过城市治理与市场管理优化释放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3]
【人间烟火】 夜经济激活新“夜”态
证券时报· 2025-08-19 02:23
夜经济定义与特征 - 夜经济指傍晚后以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为主的消费形态,涵盖传统夜市、现代化购物中心、文化场馆及线上消费等[1] - 构成城市经济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综合性和多元化特点[1] 市场规模与消费时段 - 城市60%消费发生在夜间,大型商场18时至22时消费额占比超全天营业额50%[1] - 18时至22时为夜间经济"黄金4小时",反映城市经济活力与开放度[1] 发展驱动因素 - 消费需求升级:从基础餐饮扩展到精神富足体验,如夜宵摊、夜游娱乐等满足不同群体需求[1] - 城市品牌建设:特色夜市、灯光秀、非遗文化活动成为旅游和文化品牌核心要素[2] - 商业模式创新:AR/VR体验、博物馆夜游、水上演艺等项目推动"文化+旅游+商业+科技"融合[2] - 经济拉动效应:延长消费时间扩大内需,盘活市场资源并促进产业升级[2] 潜在挑战 - 公共安全风险:夜间人流密集区域可能增加治安事件发生率[2] - 环保压力:夜间活动产生大量垃圾,对环卫系统提出更高要求[2] - 市场竞争同质化:部分区域缺乏特色导致资源浪费或恶性竞争[2] 总体价值评估 - 利大于弊:激发城市活力、增强品牌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增长[3] - 成为现代城市经济体系中多元融合创新的重要增长点[3]
夜经济火了!南京汤包店通宵营业,商家订单激增
搜狐财经· 2025-08-18 17:39
夜经济消费趋势 - 全国60%消费发生在夜间 大型商场晚间18-22时消费额占比超全天一半[1] - 上海夜间消费市场总额880.09亿元 同比增长3.3%[1] - 夜间旅游总花费1.91万亿元 同比增长21.7%[2] 餐饮行业夜间运营变化 - 餐饮店铺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 夜间订单量显著增长[1][2] - 鸡鸣汤包店铺整体订单量同比上浮70%-80% 外卖订单占比近80%[4] - 夜间消费客单价较高 客户点餐种类多且贵[4] 线上平台夜间消费特征 - 住宅区夜间订单量位居首位 露营地夜间外卖量环比增长230%[4] - 景区公园夜间订单环比增长超120%[4] - 外卖平台订单增速超过堂食 受补贴和高温天气影响[4] 企业经营策略调整 - 水西门鸭子店外卖订单增长三分之一 部分店铺达50%[5] - 企业专门组建四人运营团队负责线上业务 人力成本高于门店服务员[5] - 现存夜经济相关企业超130万家 年初至今新增注册9万余家[6] 行业运营挑战 - 夜间运营存在人效利用不足和管理难题[6] - 骑手配送费增加可能拉高商家成本[6] - 堂食订单略有下降趋势[5]
夜经济以烟火气与规范化共筑城市新活力
齐鲁晚报网· 2025-08-18 15:24
夜经济发展概况 - 东营市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文化赋能策略激活夜间商圈 包括鸿港夜市和鲁班公寓美食街 以夜引擎拉动就业和消费[1] - 2025年入夏以来采取发放消费券、举办特色活动、优化夜间服务等措施提振经济[1] 就业带动效应 - 鸿港夜市设置230余个摊位 涵盖餐饮零售娱乐业态 直接带动就业800余人 包括下岗职工、返乡青年和大学生创业者[2] - 夜市摊主月收入比打工时提高30%[2] - 鲁班公寓美食街为50余家商户提供经营空间 间接带动食材采购、物流配送、保洁服务等配套岗位 形成一摊带多岗的就业乘数效应[2] - 2025年上半年全市夜间经济相关岗位新增就业人数同比增长18%[2] 消费拉动表现 - 市政府发放1000万元夜经济专项消费券 首批500万元消费券上线即被抢空 直接带动消费超3000万元 杠杆效应达1:6[3] - 两大商圈日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次 周末峰值超3万人次[3] - 夜间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45% 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38%[3] - 7月全市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62% 其中超60%游客参与夜间消费[3] 文化赋能举措 - 鸿港夜市举办黄河文化主题非遗展演和民俗体验活动[3] - 鲁班公寓美食街推出美食加音乐模式 每周五举办露天音乐会[3] - 河海音乐节、金泥湾潮汐音乐节等大型活动与夜间商圈联动 形成消费闭环[3] 管理优化措施 - 市政部门对鸿港夜市周边道路拓宽改造 新增停车位500余个[4] - 鲁班公寓美食街设置潮汐车道 夜间临时开放非机动车停放区[4] - 推行商户自治加政府监管模式 商户成立自律委员会制定夜间经营公约[4] - 布设智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人流密度和噪音分贝 开发夜市服务小程序提供商户登记和投诉举报功能[4]
“夜经济”绽放新光彩 “古风夜拍”“夜游活动”成为文旅消费新亮点
央视网· 2025-08-18 15:03
夜间消费规模 - 长沙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比重达60% [1] 夜间旅游活动 - 杜甫江阁夜游活动针对不同兴趣客户设计系列场景和互动玩法 [3] - 开阁仪式点亮灯光为城市注入夜间活力 [4] - 夜游活动带动周边聚集超百家汉服店 [6] 周边业态发展 - 夜间拍照热潮带动步行五分钟内多家旅拍馆提供服装租赁、化妆造型和专业摄影一站式服务 [6] - 周边设有多家文创店、饮品店和小吃铺满足游客消费需求 [8] - 老建筑改造茶馆保留原貌 每晚7时放映老电影吸引市民游客 [8] 产业链带动效应 - 夜间消费热潮带动周边餐饮和住宿行业发展 [10] - 市井氛围吸引络绎不绝的市民与游客前来消费休闲 [10]
非遗表演、民族风情、地道美食……体验中华文化 外国游客爱上“中国范儿”
央视网· 2025-08-18 11:51
旅游需求增长 - 贵阳以22℃平均气温吸引大量东南亚及韩国等周边国家旅客[1] - 贵阳龙洞堡口岸出入境人员达3.3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209%[3] - 外籍出入境旅客人数同比增长五倍以上[3] 交通运力提升 - 贵阳口岸出入境航班达364架次 同比增长188.89%[3] - 新开加密复航国内外航线40余条[5] - 国际及地区航线由7条增至10条 每周班次由20班增至30班[5] 旅游产业效应 - 夜经济延伸避暑产业链 乌江寨吸引大量外国游客[5] - 贵阳暑期接待近三十个国际旅游团队 同比增长超800%[7] - 民族夜间巡游与非遗表演增强文化沉浸体验[9] 游客体验反馈 - 泰国游客高度评价当地文化多样性与自然景观[7] - 外国游客青睐乌江寨文化氛围与风景[7] - 互动环节与地道美食提升游客参与度[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