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

搜索文档
多家车企陆续发文 承诺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
财经网· 2025-06-11 13:04
车企承诺缩短供应商账期 - 17家车企明确表态将供应商账期缩短至60天内 包括中国一汽 东风汽车 广汽集团 赛力斯集团 比亚迪 长安汽车 吉利汽车集团 小鹏汽车 小米汽车 奇瑞集团 北汽集团 零跑汽车 长城汽车 理想汽车 蔚来汽车等 [2] - 广汽集团率先于6月10日晚发布承诺 表示将坚持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 [2][6] - 中国一汽积极响应国家部委部署 将供应商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以内 [7] - 东风汽车 赛力斯 吉利陆续宣布为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将支付账期统一缩短至60天内 [8] - 长安汽车携旗下品牌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9] - 比亚迪 奇瑞汽车发文表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奇瑞集团自6月10日起实施 [10] - 小鹏汽车 长城汽车 小米汽车 理想汽车 零跑汽车 蔚来汽车 上汽集团等车企陆续响应 [11] 政策背景与行业影响 - 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规定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应自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 [12][13] - 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认为此举是行业正面表率 可改善拖欠账款惯例 树立优质品牌形象 减轻供应商风险 [1]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表示承诺欠款不超过60天对汽车行业未来发展及解决产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3]
凌晨,比亚迪重大宣布!
新华网财经· 2025-06-11 10:49
6月11日凌晨1时28分,比亚迪汽车通过官方微信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比亚迪表示,此举是为落实国家及相关部委就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作 出的一系列部署要求,以及助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以切实行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 展。"未来,比亚迪汽车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 行稳致远。" 此前,6月10日晚上,多家车企先后对外发声表态。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将支付账期统一 至60天内,此举旨在以切实行动推动上下游资金高效流转,助力产业链良好协同发展。 6月11日上午,小鹏汽车官方微博也宣布,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同一天,广汽集团发布关于供应商账期的郑重承诺称:"供应链体系的健康发展是保障产品高安 全、高品质的基础。为此,广汽集团将一如既往,坚持以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保障供应链资 金高效周转,携手上下游伙伴,共同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一汽也发文表示,要明确付款期限和支付方式,将"60天付款"作为所属单位付款期限要求,加 强资金监督和过程管理。此外,中国一汽还将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加强采购、财务等部门内部协 同,进一步精简 ...
统一60天内支付!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集体宣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0 21:20
汽车行业供应商账期调整 - 中国一汽宣布将所属单位付款期限要求设定为60天,并加强资金监督和过程管理 [1] - 广汽集团承诺供应商账期不超过60天,以保障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 [1] - 东风汽车宣布统一支付账期至60天内,助力产业链协同发展 [4] - 赛力斯集团表示已按合同约定执行60天正常货款账期,实现主机厂与供应商双赢 [6] 政策背景 - 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大型企业需在货物、工程、服务交付后60日内支付款项,新规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6]
催债令来了!国家急了,严禁机关国企当“老赖”,什么信号?
商业洞察· 2025-06-03 17:00
国家清理中小企业欠款的紧迫性 - 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付款期限不得超过60天,以"铁命令"形式强制执行 [1] - 2020年出台的条例时隔不到5年即修订,反映国家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升级,信号不寻常 [3] - 2024年工信部通过投诉平台处理4.8万笔拖欠投诉,但当前平台登记量已超36万笔,涉及10万+债权人,显示问题规模庞大 [6][7] 政策推进力度与措施 - 2024年10月两办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进行系统性部署 [5]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消化欠款纳入专项债优先级,专项债额度达4.4万亿元(同比+5000亿元),并建立政府失信"黑名单"制度 [9] - 中央财办明确表态"尽最大能力加快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将其列为最高优先级事项 [8][9] 企业应收账款现状 - 截至2024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突破26万亿元,相当于流通中现金(M0)的2倍,是企业利润总额的3.5倍 [12] - 典型案例:安徽梅龙建设集团被中铁一局拖欠235万元工程款长达7年,垫付农民工工资近300万元 [11] - 应收账款增速在2020年达15.9%高峰后回落至2024年的6.6%,但2025年前4个月同比回升至9.7%,呈现抬头趋势 [13][15] 经济影响与政策细节 - 清理26万亿应收账款可释放2.6万亿流动性(按10%测算),相当于人均1857元消费券,清华大学测算显示每释放1元资金可激活6-8倍经济活力 [19] - 新条例核心变化:付款期限压缩至30-60天、逾期年利率最高达18.25%、禁止强制商业汇票支付、省级政府负总责、拖欠信息强制曝光及信用惩戒 [20][21][22] - 政策目标是通过法治化手段修复经济系统信用,直接刺激消费并解决"三角债"对中小企业的现金流挤压 [19][23][24]
中国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迎来“国家级保障”
中国新闻网· 2025-06-01 14:18
新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核心内容 - 中国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旨在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提供国家级保障 [1] - 修订后的《条例》针对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强化采购方行为约束 将有效经验上升为法规制度 [1] 修订亮点与具体措施 - 明确各级政府在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工作中的责任 法律上确立权责主体 [1] - 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需在货物、工程、服务交付后60日内支付款项 [1] - 禁止政府投资项目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 解决超预算垫资问题 [1] - 机关、事业单位需每年3月31日前公开上一年度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合同数量及金额 [2] - 拖欠款项行为将被记入失信记录 审计机关对支付情况实施监督 [2] 企业反馈与执行机制 - 中小企业经营者认为《条例》利好 但关注权利能否真正落地 [2] - 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规范涉企案件审判 防止大型企业"以大欺小" 保障中小企业公平竞争 [3] - 民营经济促进法对及时支付账款及法律责任作出明确规定 5月20日已施行 [3] 长期机制与政策协同 - 专家建议用结构性办法健全化解拖欠账款的长效机制 民营企业需勇于主张权利 [3] - 政策层面加强清理拖欠账款力度 对清欠不力者问责 营造良好民营经济环境 [3]
以“硬约束”破解中小企业“要债难”(纵横)
人民日报· 2025-04-14 06:28
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问题 - 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就业吸纳与创新驱动的关键引擎 [1] - 近些年不少中小企业面临"要债难"问题,与市场话语权不足、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相关 [1] - 账款拖欠会导致企业现金流断裂、生产停滞、战略布局受阻、信用评级下降等连锁反应 [1] 政策法规修订内容 - 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从制度层面规范支付行为,加大拖欠处罚力度 [2] - 规定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需落实到位,禁止施工单位垫资建设 [2] - 机关事业单位采购需在30日内支付款项,不得强制以审计结果作为结算依据 [2] - 将建立全国统一投诉平台,处理期限不超过90日 [2] - 县级以上政府需建立监督检查、函询约谈等制度机制清理拖欠 [2] 政策实施意义 - 用"硬约束"破解"要债难"是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2] - 法律、监管、信用多维度协同发力才能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2] - 政策实施将帮助中小企业在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中轻装上阵 [2]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证监会发布· 2025-03-24 20:38
核心观点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版将于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旨在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优化营商环境 [1][2] - 条例明确中小企业定义,要求其在订立合同时主动告知自身规模类型,并禁止大型企业利用优势地位拖欠款项 [3][6] - 建立多层次监管体系,包括政府监督、行业自律和社会协同,强化对拖欠行为的清理和处罚 [4][5][11] 款项支付规定 - 机关、事业单位采购中小企业货物、工程、服务需在30日内支付,最长不超过60日;大型企业需在60日内支付 [7] - 禁止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变相延长付款期限,且不得以第三方付款进度作为支付条件 [7][8] - 保证金收取仅限于投标、履约等法定类型,比例需合规,并接受保函形式,需及时核算退还 [9] - 逾期支付需按每日万分之五或约定利率(不低于1年期LPR)支付利息 [10] 监督管理机制 - 机关事业单位需每年3月31日前公开上年度逾期未付款项信息,大型企业需纳入年报并通过信用公示系统公示 [10][11] - 省级以上政府建立投诉平台,投诉需在30日内处理,复杂情况最长不超过90日 [12][13] - 拖欠行为将被记入信用记录,严重者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限制财政支持、市场准入等 [14] 法律责任 - 机关事业单位违规将面临上级责令整改、处分,包括拖延支付、强制非现金支付、违法收取保证金等 [16][17] - 国有大型企业拖欠款项将追究管理人员责任,未公示逾期信息或弄虚作假由市场监管部门处理 [17] - 对中小企业打击报复或滥用职权者将依法处分,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17] 附则与执行 - 使用财政资金的团体组织参照机关事业单位规定执行,军队采购按军队规定执行 [18] - 国务院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建立企业规模类型测试平台,提供自测服务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