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风险

搜索文档
频繁烫染发或致肝损伤!重要提醒→
央视新闻· 2025-06-17 03:14
有些人染发后会出现头皮发红、瘙痒、脱屑等较轻的症状,或者头皮和面部水肿、水疱等更为严重的过敏反应症状。 频繁染烫头发 暗藏多种健康风险 频繁染烫发可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多种伤害。从发丝的干枯脆弱到头皮的敏感不适,从潜在的化学物质危害到长期积累的健康风险,这些都是隐藏在美丽 背后的隐患。 ■ 伤皮肤:常见过敏反应 你经常烫发、染发吗?很多人将其视为日常美容的一部分,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发色,或将刚烫好的头发拉直。 然而,这些看似平常的美发习惯背后,可能隐藏着健康隐患。 01 ■ 伤头发:损伤头皮、发干 染发剂、烫发剂都属于化学药水,使用时,可能会对发干及头皮产生损伤,影响到毛囊健康,引起头屑或者脱发,使头皮出现发红、瘙痒、起小红疹子、 脱屑等现象。 ■ 伤肝脏:或造成肝功能损伤 专家介绍,很多染发剂必须经过各种溶剂,可能苯的成分比较多,毒性比较强。频繁染发,这些成分慢慢地通过头皮表面的血管渗透到人体,吸收以后到 肝脏里面蓄积,长年累月引起肝功能损害。 ■ 或导致中毒:含较多化学成分 染发剂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据有关部门对百余种染发剂进行检测,将近90%的染发剂含硝基苯、苯胺等有毒化学物质。 02 这5类人不建议染发 ...
碳板鞋虽酷但不适合日常穿 暗藏的健康风险了解一下→
央视新闻· 2025-06-07 00:09
碳板鞋造型新颖,穿起来很酷,可助力提升运动成绩,受到跑步爱好者的青睐。然而,因穿碳板鞋受伤的案例近期多次出现,严重的甚至导致脚踝肌腱断 裂。碳板鞋适合日常穿吗?穿碳板鞋为什么容易扭伤踝关节? 碳板鞋可助力提升运动成绩 碳板鞋是一种在中底部位置嵌入碳纤维板的跑步鞋,碳纤维板硬度高,能在跑步时为脚掌提供稳定支撑,分散压力。 碳板鞋原本是为马拉松等田径运动项目设计的,因为这种鞋有以下特点↓ 碳板鞋的上翘鞋头,能助力蹬地推进。 高弹性设计能够在运动时将冲击力转化为弹性势能存储,并在离地时释放,转化为推进力。 碳板刚性强,可以为运动员提供稳定支撑平台,助力提升运动成绩。 为什么穿碳板鞋容易扭伤? 碳板鞋虽然造型新颖,穿起来很酷,但近期因穿碳板鞋导致受伤的人不在少数。 郑州市民邵先生是一名跑步爱好者,原来一直穿尼龙板的缓震回弹跑鞋,为提高配速,他近期换上了碳板鞋。虽然成绩有了不小的提升,但随之而来的前 脚掌和小腿疼痛让他有些不适。经医生诊断,这些症状跟更换的碳板鞋有一定关系。 北京积水潭医院近期接诊了多例因碳板鞋急停动作导致踝关节扭伤的患者,严重的甚至出现肌腱断裂。 运动者穿上碳板鞋后,前足翘起来会拉紧肌腱,后边关节因此 ...
这种「毒碗」,你家可能天天都在用
后浪研究所· 2025-05-28 11:49
仿陶瓷餐具的健康风险 - 仿陶瓷餐具主要成分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由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高温下缩聚形成[1][2] - 劣质产品可能使用尿素甲醛树脂,热分解温度仅100℃左右,遇热汤即释放甲醛[2] - 正规厂家产品标注最高耐温120℃,但仍不适用于微波炉等高温环境[3][4] 仿陶瓷餐具的使用限制 - 微波加热会加速甲醛迁移,使使用寿命缩短超10倍[5] - 使用超1年或出现磨损的仿陶瓷餐具,甲醛和三聚氰胺迁移风险显著增加[6][7] - 广东质检研究院2021年抽检显示,超1年使用期的密胺餐具合格率下降[7] 陶瓷餐具的潜在问题 - 彩色陶瓷餐具存在成分不明风险,需通过正规渠道选购[8] - 市面产品难以通过肉眼辨别材质安全性[4]
饮料别混喝!可能损害健康
科技日报· 2025-05-26 09:12
饮料混搭现象 - "盲盒调酒挑战"在年轻群体中风靡 将功能性饮料、碳酸饮料、咖啡与酒类调配饮用 [1] - 医学研究揭示这种饮用方式可能对大脑产生持久性损害 特别是对青少年脑部健康影响显著 [1] 常见饮料混搭的健康风险 - 酒类+功能性饮料 咖啡因与牛磺酸的兴奋作用抵消酒精抑制效果 导致酒精摄入过量 刺激胃肠道引发胃酸分泌过多 [2] - 酒类+碳酸饮料 二氧化碳加速胃排空 酒精更快进入小肠 血液酒精浓度迅速升高 诱发急性胃肠炎或酒精中毒 [2] - 咖啡+功能性饮料 咖啡因摄入易超安全阈值 刺激肾上腺分泌并扩张血管 加重心脏负担 可能诱发急性心脏病 [3] 特殊人群风险 - 青少年器官功能未成熟 对混合饮料成分更敏感 伤害更大 [3] - 成年人过量饮用混合饮料 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 [3] -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饮用可能加重病情 孕妇饮用影响胎儿神经系统发育 [3] 成分单独风险 - 牛磺酸短期过量摄入引发消化系统负担 导致腹泻、胃痛 [4] - 咖啡因过量加重神经系统负担 引起心跳加速、失眠、头疼 [4] 应急处理建议 - 少量饮用无不适可居家观察 出现口渴头晕可补充水分稀释浓度 [4] - 严重不适如剧烈呕吐、腹痛腹泻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4]
我省推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海南日报· 2025-05-14 10:25
政策背景与意义 - 海南省印发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施方案》[2] - 该政策采用公共政策制定方法,系统考虑政策对健康的影响,寻求跨部门协作[2] - 目标到2030年全面落实重大政策健康影响评估,降低主要健康风险,提升人均预期寿命[2] 实施框架与机制 - 建立2套体系(领导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和2个机制(推进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3] - 依托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专家库,覆盖公共卫生、医疗、规划、环境等领域[3] - 搭建公众参与渠道包括听证会、社会监督员等形式[3] 专项行动计划 - 开展3个专项行动:重大健康风险干预跨部门行动、主动健康协同行动、健康影响评估行动[3] - 健康影响评估已在三亚、琼海等市县试点,70%市县建立工作框架,完成30余项评估[3] - 重大健康风险干预行动通过部门协作对已发现问题进行干预[3] - 主动健康协同行动旨在实现健康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3] 未来发展方向 - 扩大健康影响评估覆盖面,建立实施路径形成完善范本[4] - 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和儿童健康促进专项行动[4] - 谋划体重管理项目,推进健康食品产业转型,加强健康食物品牌建设[4] - 从食品开发、加工、包装等环节推动产业多元化、个性化发展[4]
这样东西家家户户都有却被长期忽略,专家指有健康风险
36氪· 2025-05-12 11:26
在家庭的微信群中,我不时会收到类似这样的消息:"惊人!不粘锅里藏有增加「甲状腺癌」风险的物质"、"多起玩具因阻燃剂(TCPP)超标被召 回"、"这些有毒塑料会让孩子性早熟",长辈在转发这些推文后,会孜孜不倦地提醒,扔掉不粘锅,别买塑料玩具。 这些推文里所说的物质,大多指向塑料中的添加剂。的确,塑料中的添加剂存在诸多健康风险,如癌症、肥胖、生殖发育疾病等,皮肤接触、误食都会让 这些添加剂从塑料产品进入我们的身体和血液,避免接触是最直接的方式。 但知道和做到完全是两回事,"拒绝塑料"这四个字做起来并不容易,能在忙碌的生活中腾出时间做饭的年轻人已是少数,他们依赖方便好洗的厨具;有意 识的家长即使不给孩子买塑料玩具,但在学校或公共空间孩子们也免不了接触到含塑料的体育用品。于19世纪下半叶被发明,这150年来塑料早已深刻地 融入人类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及生态系统中,百分之百杜绝塑料并不现实。 这意味着,我们几乎做不到把塑料从生活中"一锅端"。在家庭群读到那些推文时,我们该怎样理解这些信息,在担忧的情绪之外,这些信息能否辅助我们 正确地选择和使用塑料,以守护自己及下一代的健康? 如果我们的目的并非笼统地杜绝塑料,而是抵御塑料 ...
这10个行为,看似很爽,其实很伤身体!
央视财经· 2025-04-24 08:06
饭后马上午睡 - 进食后犯困是由于主食导致血糖上升和胰岛素分泌增加 促进褪黑素形成 此时入睡会减慢消化过程 影响食物消化 [3] - 饭后血液循环加快 立刻午睡会减少大脑和全身供血量 导致身体不适和昏沉感 [3] - 建议午饭减少精制碳水摄入 等待一段时间再午睡 午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超过一个半小时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4] 指甲剪得光秃秃 - 指甲剪得过深会导致软组织过度生长 与重新生长的指甲挤压形成嵌甲 可能引发甲沟炎 [6] 直接瘫在沙发上 - 瘫坐姿势使腰部和肩部成为受力点 容易导致腰肌劳损和脊椎病 [9] - 悬空的后背增加颈椎压力 长期如此会加速颈椎间盘退变 引发肩颈背酸痛和头晕 [10] 关灯玩手机 - 黑暗中使用手机破坏泪膜稳定性 导致角膜干燥和结膜充血 [12] - 近距离盯屏幕使瞳孔缩小 眼压增高 长期可能损害视网膜黄斑 增加黄斑疾病风险 [12] 经常掏耳朵 - 耳屎(耵聍)具有保护耳道和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 过度掏耳会刺激分泌增多 [14] - 不正确掏耳可能损伤耳道甚至捅穿耳膜 [14] 久坐不起 - 久坐导致臀肌失忆症 臀部扁平松弛 大腿变粗和腰背疼痛 [15] - 屈曲坐姿使腰椎受力增加100% 加大腰椎间盘突出风险 半月板退化可能引发膝关节炎症 [16] - 建议每坐一小时起身运动三分钟 [17] 经常用手抠鼻 - 抠鼻刺激鼻腔黏膜分泌更多黏液 形成恶性循环 [19] - 指甲缝细菌可能通过抠鼻进入鼻腔 [20] 晚睡晚起后早午饭连着吃 - 空腹时胃酸腐蚀胃部 早午饭合并导致积食和血糖波动 [22][23] 小手指甲剔牙 - 小手指甲过厚可能损伤牙龈 建议使用冲牙器或牙线 [25][26] 撕嘴皮 - 撕嘴皮易导致疼痛或流血 反复刺激可能引发口角炎 [27] - 正确方法是温毛巾湿敷软化死皮后涂润唇膏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