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偷税漏税
icon
搜索文档
仝卓实名举报33家关联公司偷税漏税,与前工作室合同纠纷将开庭
扬子晚报网· 2025-04-30 08:15
举报事件 - 演员仝卓实名举报33家关联公司偷税漏税 强调税收公平与社会责任 [1] - 举报材料已提交至税务机关 但沈阳市税务局稽查局未对立案调查作出回应 [3][5] - 仝卓声明举报动机为捍卫合法权益 非个人报复行为 [3] 关联企业信息 - 仝卓名下关联3家公司 均处于注销状态 包括2024年8月注销的辽宁仝学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 - 仝卓前经纪人郭涵名下关联10家公司 4家存续 包括持股31.0185%的大连东海金控科技有限公司 [3][7] - 辽宁辽广传媒有限公司由海南盈安科技(持股90%)和郭涵(持股10%)共同控股 与仝卓存在合同纠纷 [7] 法律纠纷动态 - 辽宁辽广传媒有限公司与仝卓的合同纠纷案将于2025年5月6日开庭 案件自2024年5月起已多次开庭 [7] - 案件涉及仝卓工作室垫付泰国旅行费用及补缴税款争议 双方互相指责拖欠款项 [5][7] - 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已受理多起相关诉讼 包括案号(2024)辽0103民初14045号等 [9][10] 历史背景 - 仝卓2020年因高考舞弊事件被撤销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证书 其继父仝天峰被免去公职 [13] - 2024年仝卓尝试通过直播带货复出 但被舆论质疑为"劣迹艺人" [13]
关联MCN公司谈司马南偷税:他把钱全部拿走了,无法代缴
界面新闻· 2025-03-25 17:21
税务违规案件核心事实 - 司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方式少缴个人所得税及增值税等税费共计462.43万元 [1] - 其实控企业北京某影视策划中心通过虚列成本费用、违规享受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少缴企业所得税75.32万元 [1] - 税务部门追缴税款、滞纳金及罚款总额达926.94万元 [1] MCN合作模式争议 - 司马南声称MCN公司四月华文承诺代缴税款但未履行 而MCN方反驳称司马南坚持全额拿走收益未留代缴资金 [2] - MCN公司实控人饶谨表示司马南收益适用45%最高个税税率 若由MCN垫付代扣税款则无法承担 [2] - 双方合作无书面协议约定税务处理方式 导致责任认定存在争议 [2][7] 企业注册与税收筹划行为 - 司马南关联企业北京梅迪亚中文影视策划中心注册于税收优惠地区 当地对增值税超10万元企业按18%比例返还 [8][9] - 三亚崖州司马南文化工作室注册于海南自贸港 可享受企业所得税15%上限及个人所得税超15%部分免征政策 [10] - 工商登记显示两家企业均属小微企业 其中北京梅迪亚曾因未公示年度报告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8] MCN行业合规问题 - 行业常规操作应由MCN公司代扣代缴个税 但司马南案例显示缺乏书面协议易引发税务风险 [7] - 税收洼地政策易被用于空壳公司注册 实际经营与注册地分离的行为被业内视为偷税而非合理避税 [10]
司马南被罚逾900万元,畸形的流量生态不可持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1 21:38
网红偷税事件 - 司马南因偷税被追缴税费款、滞纳金及罚款共计926.94万元,已全部入库 [1] - 偷税手段包括2019-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462.43万元 [1] - 该网红在抖音平台拥有3700万粉丝,今日头条1600万粉丝,全网粉丝达6200万 [1] 行业逃税现象 - 网络直播行业逃税手法趋同,涉及打赏、带货佣金、广告费等复杂收入结构 [1] - 平台结算体系不透明导致资金流向难以追踪,促使MCN机构与网红铤而走险 [1] - 税务部门近年持续加强监管,已查处薇娅、雪梨、帝师等多起头部网红偷税案例 [1] 流量经济弊端 - 流量即收益的商业模式导致内容生产异化为数据游戏,道德底线被利益突破 [2] - 平台与创作者形成畸形共生关系,极端言论获得病毒式传播而理性声音被边缘化 [2] - 短视频时代流量至上逻辑正在消解文明表达秩序,公共话语空间面临塌方危机 [2] 税务处罚机制 - 偷税罚款幅度通常在0.5-5倍之间,具体分为三种情形:主动补税按0.6倍、隐匿收入未补税按4倍、转换收入性质未补税按1倍 [3] - 处罚制度设计体现税务部门鼓励主动补税的导向,网络账号封禁已成为常态处罚手段 [3] - 该事件对网红和演艺明星具有重大警示意义,显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监管态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