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

搜索文档
特朗普要300基点,美联储只给25!这一次,谁赢了?
搜狐财经· 2025-09-20 05:19
当华尔街的交易员们紧盯着闪烁的屏幕,期待着美联储降息带来的一波狂欢时,他们感受到的却是深深的困惑,而非预期的兴奋。 9月17日晚,靴子落地,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本应是市场翘首以盼的利好消息,毕竟,市场已经为此苦等了整整9个月。然而,事与愿 违,股市仅仅是象征性地弹跳了一下,便迅速陷入了沉寂的观望状态。债券市场更是波澜不惊,该涨的没涨,该跌的也纹丝不动。 深入华尔街任何一家大型投行的交易大厅,你都会发现分析师们正眉头紧锁,激烈地探讨着同一个核心问题:这次降息的真正含义是什么?答案 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首先,25个基点的降息幅度未能满足市场的预期。考虑到近期疲软的就业数据,许多交易员原本大胆押注美联储会采取更激进的行动,一步到位 降息50个基点。然而,现实却给他们上了一课:央行在政策制定上,永远比你想象的更加保守。 其次,美联储内部的严重分歧加剧了市场的不安情绪。在12名委员中,竟然有人投了反对票,这在过去32年里堪称罕见。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 名叫斯蒂芬·米兰的反对者,还是由特朗普亲自提名的"自己人",但他反对的理由并非降息幅度过大,而是认为降息力度还不够。这种内部裂痕释 放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就 ...
手里有50万,2025年是该买房还是存银行?王健林的说法一语道破
搜狐财经· 2025-09-20 01:19
最近,网上有一个热议的话题,就是如果手里有50万,2025年是该买房还是存银行?有些人认为,手里有50万,可以加杠杆贷款买房,抄底楼市。一旦将来 房价出现"止跌反弹",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不过,也有人觉得,未来房价下跌的概率非常大,而如果把钱存在银行里面,可以规避资产泡沫破裂的风险,至 少本金和利息还是有保障的。 而对于手里有50万,2025年是该买房还是存银行,王健林早在几年前,就曾一语道破:全世界没有哪个地方的房地产,能够一直保持繁荣超过50年。一般来 说,20多年就已经到了饱和阶段了,无论是房屋供应还是购买力,都已经到了顶峰,开发空间越来越小。 王健林的意思就是,国内房价已经涨了20多年了,无论从房子的供应端和居民的购买力来看,都已经到了最高峰,未来上升的空间有限,而下跌的空间已经 打开。显然,王健林的意思是,手里有钱就应该存银行,而不是买房。 第三,存银行流动性好,买房急需用钱很无奈 现如今,银行存款利率在持续下跌,并且已经进入到"1时代"。而各地房价也一直在调整的趋势中,全国平均房价跌幅超过30%。对于手里有50万的人来 说,把钱存在银行里面,顶多只是利息收入减少了,但本金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倘若把手 ...
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开始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9-18 19:15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胡子财研社 ,作者湾区区长 大胡子财研社 . 独到的财经观点,深度的金融分析,助你抓住最新财富机会,实现资产稳步增长! 前几天,最新的社融数据出炉了,其中一个最值得大家留意的数据是存款数据。 最新8月份的数据显示: 8月份东大新增企业存 款2997亿元,同比少增503亿元; 新增的居民存款1100亿元,同比去年少增6000 亿 元。 而在此之前的 7月, 居民存款存量大概是 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在银行存款不断下跌、资金显著流出的同时,非银行业金融机构,比如券商、基金、保险公司这 些机构的存款,则在显著增长。 8月份, 非银存款增加了 1.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500亿元。 7月份非银机构的存款增加额更是高达 2.14万亿元 。 今年前8个月,非银存款累计新增达到了 5.87万亿元 ,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 大量存款离开银行存款,流向券商、基金这些机构,说明什么? 说明随着大A资本市场的热度提升, 资金正在不断挪动转场进入资本市场,大规模的存款搬家已 经开始了。 而且不仅是居民的存款,就连企业的存款,也开始搬家。 但是和之前大A的几次牛市相比,这一次居民存款搬家,显然更加 ...
万亿存款,集体“大出逃”?钱去哪了?
搜狐财经· 2025-09-18 08:17
都说老百姓的存钱积极性越来越高,存款总量持续上升, 但没想到的是,最近银行账户里的钱正在悄悄"搬家",甚至有人说这是"存款大逃" 央妈数据显示,7月存款大幅减少,然而7月份的房子情况并不理想,销量环比骤降,企业老板们还在说赚钱难,打工人更是直言收入锐减, 这种情况不禁让人疑惑,钱呢? 01. 房子下跌 统计数据显示,7月无论新房还是二手房,房价都在持续下跌,70个大中城市房价,4个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1%,加速下滑。 销量方面更是惨不冷赌,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单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只有0.57亿平方米,环比暴跌45.8%,相比6月几乎是"腰斩",已经 创下2009年以来同期最低。 不仅如此,2025年7月企业贷款还出现负增长情况。据高盛最新研究报告显示,7月信贷数据意外收缩,人民币贷款存量出现近20年首次单月负增长。 上证指数呢?已经从3400点下方一路攀升至3800点上方,创下近十年新高! 这一系列数据背后,究竟有什么内在逻辑关联?说白了,钱和人一样,哪里有利可图就往哪跑: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一减一增",可能更多流向了股票市 场。 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0亿元,其中企业贷款-426亿,远低 ...
A股投资启示录(三十):如何衡量居民增量资金入市热度和潜力?
招商证券· 2025-09-16 20:01
核心观点 - 当前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而股票市场赚钱效应持续积累,A股内在回报率持续提升,规模庞大的增量资金极有可能涌入股票和基金市场,推动A股迎来一轮大级别上行行情 [1][2][9] - 基于构建的增量资金入市潜力和热度指标,目前潜力指标尚处于历史均值以下,热度指标处于均值+1倍标准差以下,距离历史高位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1][2][9] - 当前融资余额持续增长、私募基金规模持续攀升、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活跃,成为增量资金入市的主要渠道,偏股公募基金有望继续接力,外资也有望净流入成为重要增量资金来源 [1][2][9] - 参考前两轮牛市,估算潜在增量资金仍有5.4万亿元 [1][2][9] 增量资金与股市表现 - A股每一轮牛市行情都离不开增量资金的驱动,净流入资金规模直接决定市场整体涨跌幅度 [10] - 居民储蓄是A股增量资金最根本的来源,通过直接或间接渠道流入市场,转化为各类入市资金 [10] - 居民可投资资金体量庞大,新一轮存款"搬家"迹象已显现,2024年9月以来居民净存款同比增速从21.2%降至2025年8月的19.0% [2][10] - 偏股公私募净值占居民净存款比为19%(历史42%分位),距离2021年历史最高点50%仍有30%潜在增长空间 [12][13][14][15] - 国有大行1年期定存利率降至0.95%,3年期定存平均利率仅1.71%,部分中小银行出现利率倒挂 [16][17] - 沪深300非金融建筑自由现金流收益率4.5%,考虑永续增速后的内在回报率SIRR为6.7% [19][20][21] 增量资金入市潜力衡量 - 住户净存款自2022年起攀升至79万亿元,但2025年7月以来持续下降,2025年8月降至77.5万亿元 [22][23] - 2025年8月A股流通市值/居民净存款比值由7月1.10升至1.21,历史分位数由50.8%升至56.2% [24][25] - M1同比增速处于历史25%分位,M1回升可视为资金迁徙中间环节,反映经济主体可随时动用"活钱"规模 [28][29][30] - 增量资金入市潜力指标通过住户净存款/A股流通市值和M1同比衡量,2025年8月末指标值为-0.02,处在历史均值0.09下方 [2][66][71][72] 增量资金入市热度衡量 - 有融资融券负债投资者数量上升至180万名,人均融资余额130万元 [33][34] - 融资余额/A股流通市值比值2.49%,处于2010年以来90%分位 [35][37][41] - 2025年7月私募证券基金新增备案规模单月793亿元,管理总规模5.88万亿元 [40][43] - 私募规模环比变化MA12/A股流通市值处于历史65.4%分位数 [44][45] - 偏股基金发行份额MA6/A股流通市值处于2004年以来32%分位 [51][52][53] - 2025年8月非银存款变化MA6/A股流通市值比值0.74%,处于历史92%分位数 [61][63][68] - 增量资金入市热度指标2025年8月末值为0.65,超过历史均值0.10,但低于均值+1倍标准差1.0 [2][66][69][70] 历史增量资金入市行情 - 增量资金入市潜力指标多在均值±2倍标准差区间运行,触及均值-2倍标准差时市场多处于相对底部 [2][73][74] - 2013-2015年牛市增量资金入市路径呈现"融资资金→银证转账→公募基金"扩散过程 [2][79] - 2019-2021年牛市增量资金最初通过两融渠道入市,很快由新发公募基金接力 [2][80] - 2013-2015年期间融资和银证转账是主要渠道,增量资金7万亿元;2019-2021年期间公募基金是主要方式,增量资金6.6万亿元 [81][83][106] 本轮增量资金入市特征及展望 - 2025年1-8月上证所个人投资者开户数同比增长48%,个人新增账户数同比增速48%超过机构账户增速33% [95][98][99] - 行业类ETF今年累计净流入1824亿元,宽基指数ETF净流出2925亿元 [100][101] - 7月以来融资累计净流入超5000亿元,融资余额稳定在2万亿元以上 [101][104] - 以2024年9月作为牛市起点,假设入市潜力指标提升到1倍标准差1.09,估算潜在增量资金5.4万亿元 [2][106][107] - 当前外资对A股配比处于历史低位,美元指数与美债收益率同步回落,外资有望回流 [110][112] - 8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9%,企业盈利改善有望吸引配置型外资持续净流入 [113][115]
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时代”:普通人该如何守住财富?
搜狐财经· 2025-09-15 09:48
全球经济增长趋势 -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成为新常态 世界进入低增长时代 [2] - 人口老龄化 去全球化趋势明显 科技红利进入寡头阶段 [2] - 国际产业链重组导致全球经济失去顺畅流动的润滑剂 [2] 利率环境特征 - 全球主要经济体进入新一轮降息周期 低利率环境持续 [4] - 银行存100万元年利息不足2万元 低于通胀水平 [4] - 低利率削弱存款吸引力 存款正在蚕食财富 [4] 房地产市场变化 - 房地产黄金时代落幕 三四线城市房价停滞 [5] - 部分二线城市出现房产滞销现象 [5] - 买房不再是稳赚不赔的选择 [5] 股票市场表现 - A股市场结构性分化明显 科技股波动较大 [5] - 传统行业业绩稳定但股价难有大幅突破 [5] - 股市风险和难度对普通投资者仍然较高 [5] 财富配置策略 - 保证家庭3-6个月流动性储备为基础 [6] - 资金分散配置银行理财 指数基金 黄金等品类 [6] - 适度配置海外资产规避单一市场波动 [6] - 长期投资新能源 人工智能 医疗健康等赛道 [6] 财富管理转型 - 财富积累方式从增值转向守护 [9] - 需要更多专业知识和理性规划 [8] - 核心目标是让财富跑赢通胀 [8]
7.6万亿资金待命 美联储降息将如何重塑市场格局?
智通财经· 2025-09-13 07:13
智通财经APP获悉,随着美联储一年以来首次降息临近,华尔街的焦点正从通胀压力转向一项更为庞大 的潜在市场力量,约7.6万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Money Market Fund)资金。根据Crane Data的数据,这 一创纪录的资金规模在过去一年受益于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高收益,如今却面临降息周期开启后收益下 滑的压力。 (原标题:7.6万亿资金待命 美联储降息将如何重塑市场格局?) Crane还透露,目前约60%的货币基金资金来自机构和企业现金,这些资金流动性需求高,不会因为利 率变动而大规模进入股市。他预计,最多只有10%的资金可能流向更高风险的投资领域。 目前,货币市场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3%,相比银行存款不足0.5%的利率,依然具备巨大吸引 力。 Crane认为,即便美联储未来累计降息100个基点,令收益率降至3%,大部分资金仍将留在货币市场基 金中。"除非重现历史上的零利率环境,否则资金规模不会大幅缩水。" 从历史经验来看,投资者更看重的是收益率差距而非绝对水平。与银行存款相比,货币基金仍能提供更 具竞争力的回报。 即便美联储下周宣布降息,资金流动也不会立即发生。货币基金的加权平均期限为30天 ...
中国家庭存款真相,一共分6档,看看你家在第几档
搜狐财经· 2025-09-12 22:47
现如今,国内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钱存在银行里面。据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如果按14亿人来分摊,平均每个人 7692元。国内居民爱存钱的原因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存钱的重要性,手里有了存款就可以应对失业、疾病等突发事件。此外,现在股票、基金、银行 理财产品的风险都很大,还不如把钱存银行。 第二档,生活小康型——存款在10万至30万之间 而面对居民存款热情持续高涨,存款数量持续攀升。有专业机构把全国家庭的存款分成六个档次,看看你家是几档?而从目前来看,大多数家庭连第四个档 都跨不过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档,风雨飘摇型——存款低于10万 国内存款低于10万的家庭数量有很多,主要有二类人群:一个是,债务型家庭,就是这个家庭有房贷、车贷、消费贷等债务,每个月的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 要偿还债务,根本存不下钱来。 另一个是,收入不高,负担较重的家庭。比如,这个家庭收入不高,但在子女教育、赡养老人、医疗费用等方面支出较大。像这样的家庭也存不下钱。而这 类风雨飘摇的家庭,在抵御未来风险方面的能力较为脆弱。 小富型家庭主要是由国企的中层干部、做小生意的个体户 ...
2025年,财富分化加速:穷人拼命存钱,富人悄悄在配置
搜狐财经· 2025-09-12 16:19
进入2025年,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身边的普通人,依旧习惯把钱存进银行,图一个"心里踏实";而富人们,却早已悄悄把钱分散到股市、黄金、海外基金甚至是新兴资产里。结果呢?表面上 大家的钱都还在,但时间一长,财富差距越拉越大。 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很残酷:穷人忙着存钱,富人却在利用资产配置实现增值。 一、存钱真的越来越"穷" 股市:富人不会盲目炒短线,而是布局AI、新能源、医疗等长期赛道,拿的是时间的红利; 房产:他们不碰三四线库存盘,而是瞄准一线核心资产,宁愿贵也要稳; 黄金与外汇:黄金是他们的保险,美元资产是他们的对冲工具; 新兴资产:敢于小比例尝试数字货币、海外ETF,哪怕失败了也能承受。 三、财富分化的真正原因 在利率不断下行的当下,存款已经从"稳健理财"变成了"慢性贬值"。 穷人的逻辑是:钱放银行最安全。 但在财富的游戏里,安全往往意味着失去机会。 二、富人的财富游戏 相比之下,富人的做法截然不同。他们并不满足于"钱不丢",而是想着"钱要生钱"。 富人的逻辑是:钱要流动,资产要组合。 正是这种思维,让他们在波动中越走越远。 一笔100万元的大额存单,一年利息还不到2万元,而生活成本一年上涨早就超过这个 ...
银行存款大变样!9月起,家里有30万以上存款的注意了
搜狐财经· 2025-09-06 23:22
银行存款市场变化 - 存款利率持续下跌并创历史新低 1年期定存利率从2.25%降至1.35% 储户利息收入短期跌幅超40% [1] - 银行破产案例增加 辽阳农村商业银行和太子河村镇银行已宣布破产 [1] - 出现存款利率倒挂现象 3年期定存利率1.55%高于5年期 反映储户更倾向3年期存款 [4] 存款保险制度 - 存款保险制度规定银行破产时 50万元以内存款本息全额赔付 超过部分按清算比例赔付 [6] - 建议存款本息总额控制在50万元以内 以避免潜在损失 [6] 资金配置策略 - 建议将30万元以上资金分散存入不同银行 降低单一银行破产风险 [8] - 优先选择股份制银行 因其存款利率高于国有银行 安全性优于村镇银行和农商银行 [8] - 采用阶梯式存款策略 将30万元分成1年、2年、3年期三份 确保每年有存款到期维持流动性 [10] 高息揽存风险 - 中小银行通过高息揽存吸引存款 利率较国有银行高出1个百分点以上 如3年期利率达2.3%-2.6% [12] - 高息揽存资金多投向高风险高收益项目 若银行贷款无法收回将直接影响存款安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