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漏税

搜索文档
没工作却在领工资?男子投诉个人信息被冒用,海南税务部门认定情况属实但问题仍未解决
新浪财经· 2025-06-12 13:27
内蒙古赤峰市的王先生在网络发帖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海南一家劳务公司盗用,疑似借此虚列工资、 偷税漏税。今年1月,患病的王先生因申请低保受阻,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已被盗用长达两年,涉 事金额超10万元。目前,王先生已向警方报案,并向相关部门申诉。 国家税务总局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务局给出了说明,海南某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已于2024年3 月1日认定为非正常户,故暂判定王先生的申述属实,并根据上述情况通过税务后台系统将其收入及个 税申报信息删除。6月11日,记者跟王先生所反映的公司负责人取得联系,对方建议王先生走司法途径 解决。 王先生查询到自己信息被冒用,公司虚构工资。 患病男子发现信息被冒用 " 连续三年都在领工资" 今年1月,王先生确诊患病后,为了缓解医药费带来的经济压力,他前往当地社保部门申请低保。但工 作人员的答复却让他十分意外:"每个月都有公司给你发工资,不符合申请的条件。"带着满心疑惑,王 先生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查询发现,从2021年到2023年这连续两年多的时间里,每个月都有来自海南某 劳务服务有限公司4600元的工资进账记录,累计金额达10万元。 然而,王先生从未在这家公司任职,也从未收 ...
刘晓庆发文回应被举报偷税,举报偷税人申请追加刘晓庆债务被驳回
扬子晚报网· 2025-05-16 15:58
刘晓庆珠宝公司借贷纠纷 - 珠宝公司因资金链断裂导致员工工资无法发放 借款方称2020年12月许可筠以公司和个人名义借款300万元 承诺三个半月内通过直播带货回笼资金偿还[1] - 2023年7月法院公告显示 原告王先生起诉珠宝公司及许某要求归还300万元借款及利息 并确认许某名下资产归属[9][10] - 2024年4月法院执行标的达365 99万元 同年5月对许某发布限消令 12月追加刘晓庆及宁波晓庆合伙企业为被执行人[12] 法院裁定与执行进展 - 2025年4月法院裁定追加宁波晓庆合伙企业为被执行人 需在未缴纳480万元出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但驳回将刘晓庆列为被执行人的申请[13] - 2023年刘晓庆起诉珠宝公司人格权纠纷胜诉 法院判令停止在官网 社交媒体等渠道使用其姓名肖像 并赔偿55 5万元[14] 税务举报事件 - 2025年5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通报 已受理王某对刘某某及相关企业的涉税举报 正在依法办理[16][18] - 刘晓庆声明与举报人王某无交集 强调纳税合规 称法院已裁定其与借款无关 指控王某恶意煽动舆论[5][7]
刘晓庆再陷偷税风波?
36氪· 2025-05-16 15:52
刘晓庆税务事件 - 74岁刘晓庆因涉嫌通过空壳公司上海弈熙文化传媒中心开具42张面值300多万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规避个人所得税被实名举报 [1][2] - 举报指控显示2020年12月刘晓庆珠宝(宁波)有限公司借款330万元后通过"形象代言合同"将款项转入其全资控股的上海弈熙公司 涉嫌利用6%增值税率替代27%个人所得税 逃税约69.3万元 [2][4] - 企查查数据显示上海弈熙公司注册资本仅3万元 无实际经营场地和员工社保记录 2021年以0元转让34%股权给虚假身份证持有人 [2][4] - 刘晓庆声明称举报内容不实 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已受理调查 [5] 历史税务问题 - 2002年刘晓庆公司因偷税1458万元被查 本人被刑事拘留422天 公司被罚款710万元 妹夫获刑3年 [7] - 通过拍卖房产补缴税款后未被起诉 但演艺事业归零 后从群演重新起步 [9] 近期商业活动 - 2023年主演短剧《萌宝助攻:五十岁婚宠》开播评分9.4分 参演古装剧《折腰》 [11] - 近年通过直播带货年入千万 被称为"带货女王" [9] 行业税务现状 - 2022年文娱行业个税申报总额同比下降18% 但明星片酬暴涨35% 存在收入与应税不对等现象 [21] - 明星团队普遍采用3个工作室+5个空壳公司+10个信托基金的避税配置 [21] - 2018年影视行业自查申报税款达117.47亿元 涉及吴京/邓超等众多明星 [18] 典型案例 - 范冰冰2018年偷逃税2.55亿元(个人1.34亿+公司1.21亿) 最终补缴8.8亿元 [16] - 邓伦2022年虚构业务转换收入性质逃税4765.82万元 被罚1.06亿元 [19] - 郑爽2022年少申报收入1.91亿元 偷税4526.96万元 被罚2.99亿元 [19]
刘晓庆回应被举报涉嫌偷漏税!
证券时报· 2025-05-15 23:42
刘晓庆税务争议事件 - 演员刘晓庆发布声明否认与举报人王某相识或存在交集,并称举报内容与事实不符[1][3] - 声明指出法院已审理查明刘晓庆与王某所述借款无关,并出具裁定书,王某败诉后恶意举报[3] - 刘晓庆表示收入及纳税情况愿接受税务机关核查,将积极配合调查[3] 举报内容详情 - 举报人王先生指控刘晓庆通过名下小微企业上海弈熙文化传媒中心,将330万元借款以"形象代言费"名义转为个人收入[5] - 举报称该企业开具6%税点增值税发票规避27%以上个人所得税,涉嫌虚开发票逃税[5] - 企业被指无实际经营场地、员工和社保缴纳记录[5] 历史税务问题 - 2002年刘晓庆曾因公司偷税漏税上千万元被羁押422天,其妹夫作为公司法人被判刑[6] - 刘晓庆通过变卖资产补缴税款后回归公众视野,但此次举报提及其在上海有过多次补税罚款记录[6] - 举报将此次事件与历史税务问题关联,指其属于"多次违法"[6]
刚刚,刘晓庆“逃税”举报人发声,透露更多内幕
凤凰网财经· 2025-05-15 22:21
刘晓庆涉税风波事件梳理 - 深圳市民王先生实名举报刘晓庆涉嫌通过关联交易偷逃个人所得税 涉及金额330万元 举报材料显示珠宝公司以"形象代言费"名义将款项转入刘晓庆个人名下公司并开具低税率发票[2][5] - 上海市税务局第四稽查局已受理举报并启动调查 但截至发稿相关公司及税务局均未作出明确回应[2][18] 涉事企业财务与法律纠纷 - 刘晓庆珠宝(宁波)有限公司由许可筠与宁波晓庆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共同持股 刘晓庆已于2021年4月退出股东行列 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7] - 该公司2024年7月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税收异常非正常户 因连续三个月未进行纳税申报被停止发票使用权[8] - 公司涉及多起借贷诉讼 2025年2月被判偿还王先生借款本金30万元及利息 2024年4月法院裁定追加宁波晓庆为被执行人 需在490万元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10][11][13] 刘晓庆与珠宝公司的关系变化 - 2023年刘晓庆起诉珠宝公司人格权纠纷胜诉 法院判决禁止该公司使用其姓名和肖像 并赔偿损失55.5万元[15][16][17] - 举报人王先生称刘晓庆在转账后转让股权至宁波晓庆 该空壳公司无实际资产 根据《公司法》原股东或需承担补充责任[12] 历史涉税记录 - 2002年刘晓庆公司曾因偷税漏税上千万元被查 其妹夫作为法人被判刑 刘晓庆补缴税款后未被起诉[17] - 此次举报涉及330万元资金流向争议 举报人主张通过税收稽查为国家挽回损失[17]
存款超50万要警惕!税务新规暗藏玄机:这类账户可能被重点监控
搜狐财经· 2025-05-07 13:40
要是你银行账户里的存款超过50万,那可得提高警惕啦!为啥这么说呢?原来税务新规里藏着不少"门道",有些账户很可能被税务部门重点"盯上"。今天咱 就来唠唠这背后的门道,看看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咱先说说这50万存款的事儿。在很多人眼里,50万可不是个小数目,那是辛辛苦苦打拼多年攒下的家底,说不定还想着拿它来改善生活,或者给孩子上学、 买房做准备呢。可现在专家这么一提醒,不少人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这钱放银行里咋还不安全了呢?其实这和税务新规有很大关系。 以前大家可能觉得把钱存银行就是最稳妥的理财方式,利息虽然不高,但胜在安全、省心。可时代变了,税务监管也越来越严格。税务部门出台新规,目的 就是为了更精准地掌握个人和企业的资金流向,防止偷税漏税这些违法行为。毕竟税收可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只有大家都依法纳税,国家才能有更多的 钱来搞建设、搞民生。 那为啥存款超50万的账户容易被重点监控呢?这里面的逻辑其实也不难理解。你想一般人的存款数额不会特别大,要是账户里突然多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这资金的来源就很值得探究了。 有可能是合法的收入,比如做生意赚了钱、继承了遗产,但也有可能是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获得的,比如偷税漏税、洗 ...
仝卓实名举报33家关联公司偷税漏税,与前工作室合同纠纷将开庭
扬子晚报网· 2025-04-30 08:15
举报事件 - 演员仝卓实名举报33家关联公司偷税漏税 强调税收公平与社会责任 [1] - 举报材料已提交至税务机关 但沈阳市税务局稽查局未对立案调查作出回应 [3][5] - 仝卓声明举报动机为捍卫合法权益 非个人报复行为 [3] 关联企业信息 - 仝卓名下关联3家公司 均处于注销状态 包括2024年8月注销的辽宁仝学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 - 仝卓前经纪人郭涵名下关联10家公司 4家存续 包括持股31.0185%的大连东海金控科技有限公司 [3][7] - 辽宁辽广传媒有限公司由海南盈安科技(持股90%)和郭涵(持股10%)共同控股 与仝卓存在合同纠纷 [7] 法律纠纷动态 - 辽宁辽广传媒有限公司与仝卓的合同纠纷案将于2025年5月6日开庭 案件自2024年5月起已多次开庭 [7] - 案件涉及仝卓工作室垫付泰国旅行费用及补缴税款争议 双方互相指责拖欠款项 [5][7] - 沈阳市沈河区人民法院已受理多起相关诉讼 包括案号(2024)辽0103民初14045号等 [9][10] 历史背景 - 仝卓2020年因高考舞弊事件被撤销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证书 其继父仝天峰被免去公职 [13] - 2024年仝卓尝试通过直播带货复出 但被舆论质疑为"劣迹艺人" [13]
司马南被罚逾900万元,畸形的流量生态不可持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1 21:38
网红偷税事件 - 司马南因偷税被追缴税费款、滞纳金及罚款共计926.94万元,已全部入库 [1] - 偷税手段包括2019-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少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462.43万元 [1] - 该网红在抖音平台拥有3700万粉丝,今日头条1600万粉丝,全网粉丝达6200万 [1] 行业逃税现象 - 网络直播行业逃税手法趋同,涉及打赏、带货佣金、广告费等复杂收入结构 [1] - 平台结算体系不透明导致资金流向难以追踪,促使MCN机构与网红铤而走险 [1] - 税务部门近年持续加强监管,已查处薇娅、雪梨、帝师等多起头部网红偷税案例 [1] 流量经济弊端 - 流量即收益的商业模式导致内容生产异化为数据游戏,道德底线被利益突破 [2] - 平台与创作者形成畸形共生关系,极端言论获得病毒式传播而理性声音被边缘化 [2] - 短视频时代流量至上逻辑正在消解文明表达秩序,公共话语空间面临塌方危机 [2] 税务处罚机制 - 偷税罚款幅度通常在0.5-5倍之间,具体分为三种情形:主动补税按0.6倍、隐匿收入未补税按4倍、转换收入性质未补税按1倍 [3] - 处罚制度设计体现税务部门鼓励主动补税的导向,网络账号封禁已成为常态处罚手段 [3] - 该事件对网红和演艺明星具有重大警示意义,显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监管态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