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固态电池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5月23日)
乘联分会· 2025-05-23 16:32
国内新闻 - 天津将在2025年6月起每年增投8万个摇号指标,包括3万个按月配置的个人普通车指标和5万个阶梯摇号指标[6]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团体标准,规定全固态电池需满足失重率低于1%且目视无液体的技术要求[7] - 深蓝汽车发布"智领2030"战略,计划2030年实现全球销量200万辆(海外占比35%)并累计推出30款新车,技术路径包括2026年L3商用和2028年固态电池商业化[8] - 长安汽车未来3年将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其中长安启源10款、深蓝10款、阿维塔7款,并规划2026年固态电池装车验证[9] - 小米预发布中大型SUV YU7,搭载高通第三代骁龙8芯片和英伟达DRIVE AGX Thor计算平台,支持15分钟整包升级[10] - 星驱科技全球首款量产镁铝合金壳体双电机总成搭载于领克900 2.0T探索版,主打轻量化与高能效[11] - 均胜电子子公司量产国内首批通过C-NCAP标准的UWB儿童遗留监测产品[12] - 孚能科技400-500Wh/kg硫化物全固态电池研发顺利,60Ah产品计划2025年底小批量交付[13] 国外新闻 - 印度政府拨款2亿欧元建设7.2万个公共充电站,重点布局50条国家级高速公路[15] - 梅赛德斯-奔驰将在亚特兰大建立北美总部,转移500个岗位并投资建设研发设施[16] - 现代汽车与沙特PIF合作建设中东首座工厂,深化非洲市场布局[17] - 斯巴鲁因销量下滑重新评估电气化投资节奏,但转型方向不变[18][19] 商用车 - 庆铃集团发布全球首款兆瓦级超充重卡"铃界",整合华为数字能源技术[19] - 苇渡科技投资1.75亿欧元在法国建厂,年产能1.2万辆电动卡车,已获欧洲35%订单[20] -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自研玄武电池通过GB38031-2025全项安全认证[21] - 宁德时代与中石化合作的首个重卡换电站在福清落地,年内目标500座,远期规划1万座[22][24]
镍不锈钢早报:全固态电池新标准出台,三元需求或有上升-20250523
信达期货· 2025-05-23 09: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镍滚动做空,不锈钢观望,锌偏空对待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镍不锈钢 - 全固态电池新标准出台或使三元需求上升,菲律宾雨季结束矿价回落,矿端转松,国内电解镍供应仍处高位,电积镍成本或下移 [1] - 镍豆制硫酸镍成本与技术面压力位相符,下游硫酸镍成本和外采厂家利润临界点下降,不锈钢减产可能性小 [2] - 维持12万 - 12.7万间滚动做空,前期空单择机止盈 [3] 沪锌 - 紫金与俄图瓦地区达成保产协议,龙兴锌矿暂不暂停运营,缓解经营压力 [4] - 全球锌矿产量受该矿山停产影响不显著,矿端和冶炼端供应转松,减产可能性小 [5] - 需求旺季结束,镀锌、压铸合金、氧化锌需求转弱可能性大 [6] - 关税影响暂时退坡,短期供应稳中有升,需求转弱,总体偏空看待,建议轻仓做空 [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宏观指标 - 展示汇率、道琼斯指数相关数据 [8][9][15] 现货升贴水 - 呈现沪锌、沪铅、LME铅、LME锌、沪镍、LME镍、不锈钢等现货升贴水走势 [11][13][17][19][22][24][26] 价差分析 - 包含沪铅、沪锌月间价差,高镍铁与电解镍、硫酸镍和电解镍、金川镍和俄镍价差走势 [29][30][32][34][36] 库存分析 - 展示铅、锌、镍上期所和LME库存季节图 [38][40][42][44][46][48] 利润 - 呈现国内锌冶炼厂、硫酸镍、高镍铁、不锈钢利润情况 [51][53][55][57] 进口盈亏 - 展示国内铅、锌、镍现货进口盈亏及铅、锌、镍沪伦比值 [59][61][63][65][67][69]
天铁科技(300587)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调研活动信息)
2025-05-21 08:3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产融基金周家伊等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许超等 [2] 庐江工厂进展 - 安徽天铁庐江工厂2022年上半年开工,2024年10月金属锂产线试生产,12月末烷基锂产线试生产,计划近期氯化锂和电池级碳酸锂产线试生产,全部投产后锂化物产能有望跨越式提升 [2] 金属锂下游应用 - 工业级金属锂用于医药、精细化工、合金等行业,电池级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用于新能源固态电池等,公司看好其在锂电池等领域应用 [3] 金属锂在固态电池应用 - 金属锂是能量密度最高的金属材料,国内外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以其作为固态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后,有望成为全新负极材料,在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以上标准能提升能量密度与续航能力,是全固态锂电池负极材料理想选择 [3] 锂产品下游客户拓展情况 - 下游客户包括锂电电芯、医药、合成橡胶及电子材料企业等,已与多家业内知名客户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新客户在积极拓展中 [3]
全固态电池扎堆2027年量产,技术难题都解决了吗?
新浪财经· 2025-05-19 08:05
全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国轩高科已建成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电池样件开始装车路测 计划2027年小批量上车实验 2030年实现量产 [1] - 清陶能源预计2024年底可供装车的全固态电池下线 2027年实现批量交付 [1] - 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小批量装车 [1] - 全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材料 有望在能量密度、安全和寿命等方面显著进步 被视为锂电池终极技术 [1] 全固态电池商业化挑战 - 全固态电池在成本、循环寿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2030年前难以有效解决 市场端应用存在较大风险 [2]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成本预计为当前液态锂电池数倍 未来3-5年降本空间不明朗 [4] - 行业专家认为难以为全固态电池提供高于现有液态电池20%以上的价格空间 [4] 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 硫化物路线最热门 宁德时代、比亚迪和国轩高科主攻 电导率媲美液态电解液 但对密封性、工艺要求高 [4] - 聚合物电解质成熟度高、加工性好且成本低 但电导率差 [6] - 氧化物电解质电导率高 但规模化制造困难 [6] - 氧化物与聚合物复合路线被认为可能比硫化物更快达到商业化应用条件 [6] - 卫蓝新能源采用氧化物和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技术 [6] 行业共识与展望 - 行业尚未找到兼具性能和经济可行性的全固态电池解决方案 [6] - 不轻易放弃任何一种可能的技术路线成为行业共识 [6] - 国轩高科专家认为硫化物电解质全固态电池量产价格有望大幅下降 长期或低于液态锂电池 [5]
国轩高科宣布已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快讯· 2025-05-17 13:14
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 - 公司已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线 设计产能0 2GWh [1] - 中试线100%线体自主开发 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 [1] - 公司拥有30+项相关专利申请 [1] 产品技术参数 - 中试样件电芯能量密度达350Wh kg [1] - 单体容量为70Ah [1] - 目前已开启装车测试阶段 [1]
孚能科技:第三代半固态电池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巨潮资讯· 2025-05-07 22:47
电池技术进展 - 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30Wh/kg将于今年量产 第三代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400Wh/kg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2] - 全固态电池布局硫化物 聚合物/氧化物复合体系等多种技术路线 能量密度可达400-500Wh/kg [2] - 同步推进半固态 全固态 磷酸铁锂 高压快充 三元高镍/硅碳 三元中镍高电压 钠离子电池等多个技术体系研发 [2] - SPS产品可实现全体系6C快充 所有产品均可搭配高电压快充技术 [2] 产能与盈利 - 赣州新能源和广州基地设计产能各为15GWh 部分产线已投产 其余预计下半年陆续投产和爬坡 [2] - 上半年新增产能处于爬坡和良品率提升阶段 下半年产能利用率提高将大幅摊薄单位制造费用 [2] - 明年新基地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规模效应增强 SPS产能极致降本效果显现 毛利率有望显著提升 [2] 产品结构与成本 - 去年出货以三元产品为主 今年SPS产能放量将推动磷酸铁锂产品占比快速上升 [3] - 产品结构变化预计导致今年整体平均单价小幅下降 [3] - SPS大软包产品实现极致设计降本 规模效应提升带动制造 管理 供应链等多维度降本 [3] - 预计毛利率仍将维持较高水平 [3] 市场与政策影响 - 上游碳酸锂价格企稳 预计下游电池降价空间不大 [3] - 2024年和2025年一季度美国出口收入占比仅5%-7% 预计美国关税变化影响较小 [3]
国轩高科(002074):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优质客户持续突破
民生证券· 2025-04-27 12: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6][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预期,24年全年营收353.92亿元,同比+11.98%,归母净利润12.07亿元,同比+28.56%;25年一季度营收90.55亿元,同比+20.61%,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45.55% [3] - 24年推出多款高性能电池产品,实现固态电池技术创新,动储业务稳中有进,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73.8%,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200% [5] - 打造全产业链体系,关键原材料自供率超40%,与众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布局电池回收网络 [6]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469.44、591.53、738.0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6%、26.0%、24.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5、26.67、35.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4.5%、34.3%、34.1%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4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4年全年营收353.92亿元,同比+11.98%,归母净利润12.07亿元,同比+28.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125.86%;25年一季度营收90.55亿元,同比+20.61%,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45.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37.59% [3] Q4拆分 - 2024Q4营收102.17亿元,同比+3.97%,环比+21.91%;归母净利润7.94亿元,同比+22.72%,环比+463.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215.38%,环比+2462.50% [4] - 2024Q4毛利率为18.05%,同比+1.28pcts,环比-0.28pct;净利率为7.30%,同比+1.11pcts,环比+6.16pcts [4] - 2024Q4期间费用率为13.70%,同比-4.53pcts,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8%、7.68%、7.61%、0.78%,同比变动-4.33pct、+2.01pcts、+0.63pct和-2.84pcts [4] 高新技术引领,动储出货同比高增 - 24年推出G刻、星晨等多款高性能电池产品,发布第一代全固态“金石”电池,实现固态电池技术创新 [5] - 24年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73.8%,市占率3.2%,营收256.48亿元,同比增长11.27%,毛利率15.14%,同比变动0.10pct [5] - 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200%,市占率6%,营收78.32亿元,同比增长12.98%,毛利率21.75%,同比变动3.46pcts [5] 产业链条稳固,优质客户持续突破 - 打造从原材料到电池生产和产品应用,再到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体系,关键原材料自供率超40% [6] - 矿产资源端布局宜春锂矿、印尼镍资源以及阿根廷盐湖等核心矿产资源,自主建设正极、负极、隔膜等材料基地 [6] - 电池制造端在国内多个地区建设生产基地,加速推动亚太等海外区域工厂建设投产 [6] - 下游应用端与众多整车企业及储能系统集成商建立紧密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布局电池回收网络,构建“生产 - 应用 - 再生”绿色闭环 [6]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469.44、591.53、738.04亿元,同比增速32.6%、26.0%、24.8%,归母净利润19.85、26.67、35.75亿元,同比增速64.5%、34.3%、34.1%,对应PE为18、14、10倍,维持“推荐”评级 [6]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1.98%、32.64%、26.01%、24.77%,EBIT增长率分别为49.52%、74.11%、22.35%、23.49%,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8.56%、64.49%、34.34%、34.07% [11][12] - 盈利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18.00%、18.33%、17.81%、17.78%,净利润率分别为3.41%、4.23%、4.51%、4.84%,总资产收益率ROA分别为1.12%、1.68%、2.11%、2.59%,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4.65%、7.22%、8.96%、10.90% [11][12]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流动比率分别为0.88、0.87、0.85、0.86,速动比率分别为0.69、0.67、0.66、0.66,现金比率分别为0.30、0.31、0.30、0.29,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2.28%、73.46%、73.38%、73.34% [11][12] - 经营效率方面,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分别为169.70、140.00、120.00、110.00,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89.57、80.00、70.00、65.00,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35、0.41、0.48、0.56 [12]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7、1.10、1.48、1.98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4.40、15.25、16.51、18.19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50、4.92、5.17、6.24元,每股股利分别为0.10、0.22、0.30、0.40元 [12] - 估值分析方面,2024 - 2027年PE分别为30、18、14、10,PB分别为1.4、1.3、1.2、1.1,EV/EBITDA分别为14.66、10.62、8.86、7.33,股息收益率分别为0.49%、1.09%、1.46%、1.96% [12]
江苏3亿元锂电自动涂布机项目封顶
起点锂电· 2025-04-06 15:15
新能源设备制造项目进展 - 江锦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新能源自动涂布机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项目位于苏州相城区黄埭镇 总投资3亿元 占地面积23.25亩 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2] - 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能为锂电池涂布设备130台 锂电测厚设备140台 [2] 锂电池行业动态 - 恩捷股份与美国知名汽车公司签订锂电隔离膜供应协议 [2] - LG新能源计划收购某电池厂全部股份 [4] 电池技术发展 - 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存在竞争 [4] 资本市场动向 - 某锂电上市公司正在推进A+H股上市计划 [4]
1-2月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配套主机厂客户分析
起点锂电· 2025-04-06 15:15
新能源汽车销量与动力电池装机量 - 2025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3.5万辆,同比增长52.0%,渗透率达40.3%,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 [2] - 动力电池装机量达70.28GWh,同比增长42.6% [2] - 装机量前10企业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极电新能源、正力新能 [2] 动力电池企业配套情况 - 2025年1-2月共有42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机配套,主要配套乘用车 [5] - 配套车企主要为比亚迪、特斯拉、小米、吉利、奇瑞、长安、理想等 [5] 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格局 - 正力新能装机量0.93GWh,同比增长57.6%,成功挤进前10 [7] - 瑞浦兰钧装机量1.27GWh,同比增长36.2%,排名从第9提升到第7 [7] - 宁德时代市占率47.3%,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7] - 比亚迪市占率24.1%,同比提升3.4个百分点 [7] - CR5为85.9%,同比微增0.03个百分点 [7] - CR10为96.0%,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7]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 - 三元电池装机17.56GWh,占比25.0%,同比降低12.7% [7] -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52.15GWh,占比74.2%,同比增加12.0% [7] - 三元与磷酸锰铁锂混合体系装机0.56GWh,占比0.8%,同比增长超10倍 [7] 动力电池形状分布 - 方形电池装机68.74GWh,占比97.8%,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 [7] - 圆柱电池装机1.04GWh,占比1.5%,供应商主要有LG新能源、国轩高科、宁福新能源、亿纬锂能等 [7] - 软包电池装机0.50GWh,占比0.7%,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供应商主要为孚能科技、蜂巢能源、SK、多氟多等 [7] - 宝马集团宣布大圆柱电池即将上车,预计将促进大圆柱电池市场份额提升 [7]
无锡这一电池大厂停产、解散子公司
鑫椤锂电· 2025-04-02 16:12
麦克赛尔停止生产方形锂离子电池 - 公司宣布最早将于2024年5月停止生产方形锂离子电池 [1] - 将解散负责生产方形电池的中国子公司无锡麦克赛尔能源有限公司 [1] - 无锡麦克赛尔能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3月 注册资本1800万美元 [1] - 公司未来将集中业务资源布局全固态电池 [1] 麦克赛尔历史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60年 率先在日本生产干电池 [1] - 1996年开始生产方形锂离子电池 应用于移动电话 智能手机及便携式游戏机等领域 [1] - 曾发布世界上首个高性能锌锰电池 推出多款高性能碱性干电池 锂离子电池等 [1]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2023年6月量产陶瓷封装全固态电池(PSB 401010 H)容量8mAh 用于工业设备备用电源 [3] - 2023年11月推出圆柱形全固态电池(PSB 23280)并实现样品出货 [3] - 2024年新产品容量达200毫安时 比2023年产品高25倍 可耐受125摄氏度高温 [5] - 新产品可用作工厂设备主要电源 无需维护即可运行约10年 [5] 固态电池未来规划 - 目标到2030年向全固态电池投资100亿日元 实现300亿日元销售额 [5] - 2024年初与京都大学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 重点攻克硫化物电解质稳定性技术 [6] - 计划2026年前实现能量密度突破400Wh/kg的原型样品 [6] - 最早将于2026年度开始量产用于工业设备的全固态电池 [6] - 将在京都府内工厂建设生产线 主要量产直径约23毫米 高约27毫米的圆柱形电池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