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固态电池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南都电源:公司全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技术路线
证券日报· 2025-09-17 16:12
技术路线与工艺突破 - 公司全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技术路线[2] - 通过氧化物电解质原位成膜组装技术和致密干法电极工艺破解固态电池产业化难题[2] - 大幅改善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界面接触性能并有效降低电芯内阻[2] 产业化进展与业绩影响 - 全固态电池业务对2025年度业绩不产生较大影响[2]
全固态电池专家电话会议要点-China EV batteries_ Takeaways from ASSB expert call
2025-09-15 09:49
China EV batteries EQUITY: ALTERNATIVE ENERGY Takeaways from ASSB expert call Quick Note On 10 September, we hosted a call with an industry expert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ASSBs) in China. We summarize the key takeaways below. Materials: sulfide-based electrolyte, high-nickel cathode and lithium metal anode According to the expert, the mainstream roadmap for ASSB electrolyte material has been shifting from oxide/polymer to sulfide for most cell makers, as sulfide-based materi ...
确认过眼神 全固态电池概念癫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46
固态电池燃爆资本市场。 从4月至今,固态电池指数(8841671.WI)持续上涨,从4月9日的577.64点上涨至9月12日1026.19点, 累计上涨了77.7%。 固态电池也成了除了AI和机器人外,A股市场游资热捧的主线之一。然而,与资本市场喧嚣形成鲜明对 比的是,固态电池产业化不确定性一直让人心存疑虑。 固态电池,从科学定义上讲,是指完全不含有电解液的电池。其核心在于用固态电解质完全替代液态电 解质,实现锂离子的传导。 近期,一篇《固态电池的2019时刻》的文章一度获得了超过数万的阅读,在投资者之间相互传阅,文章 的大致意思是固态电池量产的速度要比年初快得多。 固态电池量产提速不假,而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之路仍布满荆棘,还有相当长的距离。 实验室里能做出300-400Wh/kg的能量密度与9分钟快充的亮眼数据,但在量产中却尚未能破解界面阻 抗、材料稳定性与成本控制的产业化难题。 资本市场的狂热与产业界的理性形成强烈反差,先导智能等设备商股价短期内翻倍,却难掩全球固态电 池仍处于技术迭代与产业化准备阶段的现状,这场技术革命正演绎着资本热炒与量产马拉松的复杂博 弈。 最为耐人寻味的是,大规模产业化的风口远未到来 ...
300Wh/kg,亿纬锂能全固态电池正式下线
鑫椤锂电· 2025-09-04 15:44
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成都固态电池量产基地正式揭牌 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 分两期建设 一期2025年12月建成具备60Ah电池制造能力 二期2026年12月实现年产能100MWh [1] - "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下线 能量密度3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700Wh/L 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低空飞行器及AI高端装备 [1] - 全固态软包电池工作温度范围-20℃至60℃ 20MPa压力下保持稳定 循环性能45℃@1C达2000圈以上 60℃满电存储28天容量恢复率>93% 功率性能达8C放电 通过挤压和200℃热箱测试 [1] - 采用三元正极 硅碳负极和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组合 正极双层包覆技术提高离子扩散并稳定晶格氧 外层卤化物电解质防止副反应 负极使用低膨胀硅碳材料并碳包覆抑制副反应 [2] - 电解质采用双层设计 正极耐氧化 负极耐还原 通过颗粒粒径调控界面粗糙度实现机械互锁提高倍率性能 [2] - 已开发出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 百MWh中试线预计2025年投入运行 [2] - 公司计划通过"龙泉"系列电池开展多路线研发 推动技术迭代 2025年目标实现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 体积能量密度1000Wh/L [1] 财务与产能状况 - 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82亿元 同比增长30.06% 净利润16.05亿元 同比下降24.9% [2] - 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 同比增长58.58% 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 同比增长37.02% [2] - 全球拥有八个生产基地及两个在建基地 国内覆盖惠州 湖北 江苏 四川 云南 浙江 海外布局马来西亚和匈牙利 [2] - 马来西亚基地已实现量产 储能项目预计2026年初投产 [2] 客户与市场覆盖 - 客户覆盖全球前十大电动工具公司80%以上 新能源乘用车前20大供应商60%以上 [3] - 消费电池客户包括三星 博世 小米等 车企客户涵盖BMW 奔驰 小鹏等 储能客户包括ABB 南方电网等 [3] 研发与专利布局 - 累计申请超10,000项专利 承担25项国家级项目 [3] - 布局低空经济 人形机器人及乘用车等应用领域 [3]
国轩高科:上半年客户结构持续改善 预计今年出货量将保持增长态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3 13:5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93.94亿元,同比增长15.48% [1] - 净利润达3.67亿元,同比增长35.22% [1] - 扣非净利润7287.07万元,同比增长48.53% [1] - 经营性净现金流3.25亿元,同比增长80.35% [1] - 动力电池业务营收140.34亿元,同比增长19.94%,毛利率14.24%同比提升2.16个百分点 [2] - 储能电池系统营收45.62亿元,同比增长5.14% [2] - 海外业务营收64亿元,同比增长15.79%,占总营收比重33% [2] 业务规模与市场地位 - 锂电池累计出货量约40GWh,同比增长超48% [2] - 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5.18%,排名第四 [2] - 储能电池出货量居全球第七位 [2] - 产品供货奇瑞、吉利、零跑等中高端车型,B级及以上车型供货占比将显著增加 [2]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13.82亿元,同比增长13.34% [2] - 发布LMFP体系L600启晨电芯、G垣准固态电池、"金石"全固态电池等乘用车领域新品 [3] - 推出G行超级重卡标准箱商用车产品及"乾元智储"储能电池系统 [3] - 全固态中试线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中试量产阶段良品率达90% [3] - 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设计工作 [3] 产能扩张与资本开支 - 拟在南京投建20GWh新型锂离子电池智造基地,投资额不超过40亿元 [3] - 在芜湖建设20GWh新能源电池基地,投资额不超过40亿元 [3] - 国内外资本开支将持续增长以完善产能布局及推进海外本地化生产 [3] 市场反应与投资者关注 - 2025年以来股价涨幅超90% [1] - 投资者电话交流会吸引560余名投资者参与 [1]
孚能科技:完成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开发
新浪财经· 2025-09-01 17:39
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已完成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送样 [1] - 公司已完成第二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开发 [1] - 第二代电池采用富锂锰基/高镍三元正极与锂金属负极材料体系 [1] - 第二代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 [1] 产品性能指标 - 第二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 [1]
日产与LiCAP合作开发全固态电池电极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7 16:53
技术合作 - 日产汽车与美国LiCAP科技公司达成合作 共同开发全固态电池正极电极生产工艺技术 [1] - 合作聚焦于全固态电池核心组件的生产工艺突破 [1] 研发进展 - 公司已于2025年1月启动全固态电池试产线运营 [1] - 正加速推进相关研发工作以实现全固态电池量产目标 [1] 产品规划 - 计划在2028财年推出搭载自主研发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 [1] - 全固态电池为日产自主研发技术 [1]
日经BP精选:全固态电池量产竞争:日本出光征途过半,中企入局掀起风暴
日经中文网· 2025-08-19 10:31
全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出光兴产与丰田联合开发的全固态电池已接近实用化阶段,计划通过丰田新一代EV推向市场并收集反馈以确定量产条件 [5] - 中国企业如比亚迪正加速布局全固态电池领域,目标在2027年尝试为车辆配备该技术 [5] 全固态电池技术优势 - 全固态电池采用固体电解质而非液体,能量密度显著高于传统锂电池,可大幅延长EV续航里程 [5] - 该技术在缩短充电时间和提升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被视为弥补当前EV短板的新一代解决方案 [5] 行业动态 - 全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EV技术备受关注,日本与中国企业在该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 [5]
广汽集团股价微涨0.67% 冯兴亚建言全固态电池技术攻关
金融界· 2025-08-16 03:58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5日15时0分,公司最新股价为7.55元,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涨0.05元,涨幅为0.67% [1] - 当日开盘价为7.49元,最高触及7.59元,最低7.49元,成交量为257771手,成交额1.95亿元 [1]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3.78万元,近五日主力资金净流出812.77万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是国内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涵盖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 [1] - 拥有广汽传祺、广汽埃安等自主品牌,并与本田、丰田等国际车企建有合资公司 [1] 战略布局 - 公司董事长建议广东应集中资源攻克全固态电池技术难点,培育相关产业链 [1]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但在算力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领域自主能力仍较薄弱 [1] - 公司通过旗下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后者是广汽与华为合作打造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载体 [1] - 华望汽车计划推出定位30万元级市场的纯电与增程式车型,预计2026年面世 [1]
民生证券: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在即 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智通财经网· 2025-08-15 10:38
智通财经APP获悉,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接近理论上限,全固态电池凭 借其高能量密度(有望突破500Wh/kg)、不可燃性及更高耐热极限等优势,正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点 攻关方向。工信部2024年已投入约60亿元支持头部企业研发,预计2025-2030年将分阶段实现消费、 eVTOL及动力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民生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工信部2024年投入约60亿元支持头部电池厂和车厂的固态电池研发,产业化节奏方面,该行预计消费领 域2025-2026年规模化、eVTOL领域2026-2028年打开中长期市场、动力领域2027年后量产装车,2030年 后规模化的节奏逐步推进,市场空间广阔。 风险提示:新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达预期及技术路线改变等风险。 聚合物加工性好但离子电导率低;氧化物稳定性高,不过加工性能较差;卤化物稳定性较强,却存在界面 接触性差、成本高且易吸潮的问题;硫化物离子电导率最高,但其电化学稳定性和空气稳定性欠佳,易 与水分反应产生HS气体,但工艺突破后有望成为未来主流路线。目前,硫化物在国内外均被作为重点 攻关方向,丰田、华为、宁德时代等企业均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