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光互补
icon
搜索文档
农业"上新"移轴看|新模式: 光伏跨界增效益
新华网· 2025-05-13 16:54
光电农业技术发展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光电农业团队在安徽金寨县开展芽球菊苣光照管理试验 研究光照强度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1] - 试验田采用光伏板与匀光板结合方案 光伏板下光照强度提升超25%且光照均匀 传统光伏农业存在板下阴影导致农作物光照不足问题[3][4] - 匀光光伏方案通过透射和折射效应消解阴影 试验田自去年6月并网以来发电超5000度[4] 光伏农业模式应用 - 安徽作为全国光伏扶贫试点省 光伏扶贫电站占地6万亩左右 2017年后建设高支架电站并发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板下经济模式[3] - 光伏农业同时产生光伏发电收益和农产品收益 为脱贫攻坚提供重要支撑[3] - 光电农业解决方案可提升单位土地农作物亩均产值 使农民获得电站效益与农业产值双重收益[4] 光电农业技术创新 - 研发跟踪式光伏组件可随地球转动调整角度 聚合物多层滤光膜为作物提供定制化"光配方"[5] - 光伏+LED灯实现太阳能"波长搬运"和"时空转换" 集装箱植物工厂以8度电产出1公斤菜 满足极端环境蔬菜需求[5] - 光电农业部分成果具经济可行性 相关技术被纳入安徽智慧农业发展规划 推动光伏农业与设施农业融合实现电力自给和零碳生产[5]
云南禄劝: 光伏电站建在山间,绿色能源点亮高原发展路
新华财经· 2025-05-06 13:01
项目概况 -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山地光伏电站由中建八局承建 海拔2000米以上 预计年发电量3 37亿千瓦时 年节约标煤8 435万吨 [1] - 项目采用"农光互补"模式 实现"上可发电 下可种植" 同步实施生态修复 成为绿色生态开发示范样板 [3] 选址与规划 - 通过图斑比对 实地踏勘从上万亩山地筛选出5000多亩符合光照条件 地质稳定 电网接入方便的土地 [1] - 项目涉及8个村镇 430余户农户 56个地块 南北跨度15公里 东西跨度19公里 [1] - 三个月内完成6600余亩土地实测 2800余亩土地征租协议签订 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协同推进 [1] 施工与技术 - 引入浅孔钻技术 "小蜜蜂"手持钻机 无人机运输 三维激光建模等新工艺 因地制宜提升建设效率 [2] - 采用骡马 人背等方式运输设备至难以进入区域 结合山势调整组件倾角以提升发电效率 [2] 社会与生态效益 - 项目通过全容量并网验收 推动构建清洁低碳 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3] - 在石漠化地带种植促进环境恢复的植物 实现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与生态修复同步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