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单产提升
icon
搜索文档
郭小麦“考”麦
河南日报· 2025-05-16 07:18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节气临近,豫北小麦已全面进入灌浆盛期,也是小麦粒重和产量形成的最 关键时期。 "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按照1亩小麦1000斤的产量水平,在亩穗数、穗粒数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管理得 好,小麦千粒重每增加2克,每亩小麦可增加50斤的产量;如果管理不好,小麦千粒重减少2克,每亩小 麦就会减产50斤。这'一增一减',会让每亩小麦相差100来斤的产量。"郭天财说。 "根据连续多年对多个小麦主推品种千粒重的测定结果,在小麦灌浆盛期千粒重一般日增加1.5克至2 克,天气条件有利和麦田管理好的小麦千粒重日增加可达3克左右,这就意味着1亩麦子一天可增加四五 十斤甚至七八十斤的籽粒产量。"郭天财强调,"为了提升单产,小麦一天不入仓,管理一天不放松。" 郭天财鼓励农民朋友,立足于抗旱夺丰收,决战最后的一二十天,一个关口一个关口过,一个环节一个 环节抓,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把后期麦田管理管出一个新水平,力争我省小麦能有一个好收成,为 全年粮食丰产奠定基础。(记者 王侠) 随身携带一把小铲、一个卷尺,被农民朋友亲切地称为"郭小麦"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农村部小麦 专家指导组和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顾问郭天财也来到 ...
农产品日报-20250515
国投期货· 2025-05-15 19:56
豆一盘面主力处于震荡态势中。今日黑龙江调节储备竞价销售全部成交。豆一仓单高企,仓单少量减少。农业 农村部本周部署推进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进口大豆方面加征关税进行了下调,进口大豆开机率环比回 升,5-7月份的大豆到港量也庞大。短期继续关注政策端的指引。 【大豆&豆粕】 国内豆箱现货报价继续走弱,今日华北,山东,江苏部分地区已有现货跌至3000元/吨以下。下游采购积极性不 佳,成交表现一般。受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影响,美大豆进口加征关税减至20%。5月开始国际大豆到法增多,局 部供应偏紧情况已缓解,供应趋于宽松。后续中美贸易上的不确定性因素依旧较多,短期看空不做空,下方空 间有限,投资者注意风险,关注天气,关注长期做多机会。 【豆油&棕榈油】 美豆油出现大幅下跌,回吐了之前的涨幅,因为RVO政策延期公布,使得市场忧虑。国内豆棕油也跟随下跌。近 期美国生柴政策领期的变动加大了植物油的波动风险,总体从美国生物柴油现有的产能和未来几年扩产的产能 来看,原押需求体量大趋势是存在的,原料价格、原料类别、政策补贴、企业的利润等之间存在博弈,容易造 成价格波动增大的风险,注意控制风险。 | | | | | 操作评级 | 202 ...
单产提升在望!高油高产品种增产 牢牢守住“粮袋子”拎稳“油瓶子”
央视网· 2025-05-15 16:17
冬油菜生产情况 - 冬油菜是我国夏收主要油料作物,菜籽油产量占国产食用植物油40% [1] - 全国冬油菜收获进度已超过40%,湖南2258万亩油菜预计增产1.4亿斤以上 [3] - 四川2175万亩油菜进入收获高峰,高产示范片建设带动均衡增产,部分区域亩产达450斤 [5] - 湖北1900多万亩油菜预计增产5%以上,采用两段收割技术使机收损失率从30%降至8%以内 [7] - 贵州863万亩油菜集中收获,推广15套高产技术和21个优良品种促进单产提升 [9] - 国家实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广30多套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单产有望进一步提高 [11] - 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30多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油菜生产,预计种植面积超1.1亿亩 [13] 小麦生产情况 - 全国夏粮陆续成熟,西南麦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率先开镰收割 [14] - 西南麦区冬小麦面积约1500万亩,占全国4.5%,随后是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和西北麦区 [16] - 四川成都崇州现代农业产业园1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小麦已开始收获 [17] - 四川小麦主要分布在四大区域,成都平原约200万亩,5月中旬进入收获高峰 [17] 区域农业生产特点 - 四川既是小麦主产区也是油菜种植大省,油菜面积常年稳定在2000万亩 [17] - 各地推广高产技术和优良品种,如湖南采用合理密植新技术,湖北推广两段收割技术 [3][7] - 多地建设高产示范片,如四川新建190个千亩高产展示片和70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片 [5]
【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国夏油大面积收获 预计单产高于上年
央视网· 2025-05-14 20:20
夏收油料生产情况 - 我国夏收油料以冬油菜为主,菜籽油产量占国产食用植物油40% [1] - 全国冬油菜收获进度已超过40% [3] - 中央财政安排30多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油菜生产,预计冬油菜种植面积1.1亿亩以上 [7] 各地区油菜收获及增产情况 - 湖南2258万亩油菜预计增产1.4亿斤以上,资兴稻油轮作示范片采用合理密植新技术产量超预期 [3] - 四川2175万亩油菜收获中,新建高产展示片260个(千亩190个+百亩70个),三台县攻关片亩产达450斤 [4] - 湖北1900多万亩油菜预计增产5%以上,荆门推广两段收割技术使机收损失率从30%降至8%以内 [6] - 贵州863万亩油菜重点推广15套高产技术和21个优良品种,兴义县高油高产品种增产明显 [6] 技术推广与单产提升 - 国家推行30多套绿色高效技术模式,专家田间调查显示冬油菜单产有望进一步提高 [7] - 湖北荆门全面应用两段收割技术显著降低收获损耗 [6] - 贵州通过整建制推进县模式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 [6]
万亩玉米“吨粮”计划,助力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
新京报· 2025-05-13 14:05
农业技术创新 - 内蒙古达拉特旗侯家营子村采用滴灌带和北斗导航智慧农机实现精准播种,农艺师通过远程系统实时监测调控数据 [1] - 中化农业MAP在示范农场实施玉米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包括土壤检测、选种播种、精准灌溉等6大环节 [2] - 农场引进国际先进滴灌系统结合玉米灌溉决策模型,在北方规模化农田中率先实现小流量精准灌溉 [2] - 玉米种植集成16项技术,7天可完成1万亩播种,2024年示范农场亩产达1016公斤,比周边农户高20% [2] - 每亩用水量从三四百立方米降至238立方米,节水约160立方米 [2] 盐碱地改良 - 单产提升方案应用于包头土默特右旗轻中度盐碱地,通过蓄水池沉淀过滤实现精准滴灌替代大水漫灌 [3] - 采用耐盐碱作物品种结合精准水盐调控等技术,2024年苗六泉农场粮食产量较改造前提高63% [3] - 该模式计划在更多具备条件区域复制推广,为内蒙古不同场景下的"吨粮田"建设提供解决方案 [3] 农业组织模式创新 - 中化农业MAP构建"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联结机制,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 [4] - 农户入股后每亩土地年收益约1400元,同时在农场务工月收入可达6000多元 [4] - 内蒙古推广"单产提升+社会化服务"等模式,2024年"吨粮田"面积达850万亩,单产7797斤/亩同比增242斤 [4] - 玉米全周期服务模式已从内蒙古向全国多地拓展复制 [4]
良种良技良机绘就“现代春耕图”
辽宁日报· 2025-05-12 10:01
农业技术创新与高产模式推广 - 沈阳市启动全国玉米、大豆、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项目,覆盖面积达48.16万亩,推行"家庭农场+示范区""合作社+示范区"等经营模式 [1] - 项目区玉米亩产目标比当地平均水平高10%以上,采用"二比空"栽培模式可使株距从9寸缩短至6寸,保持4080个埯儿,产量不减反增 [1] - 法库县设立4.81万亩玉米项目区,包含28个千亩核心示范区、2个万亩超级核心示范区和1个百亩攻关试验区,辐射1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 [1] 品种与技术集成应用 - 项目区精准对比东单1331、良玉99、宏硕899等20余个优质高产品种,集成示范"二比空""大垄双行"等技术模式 [1] - "二比空"种植模式的边行效应显著,去年亩产比普通模式高出8%左右,技术专家全程跟踪观察玉米生长情况 [2] - 通过攻关试验—核心示范—辐射带动的渐进模式,推广官方新技术与民间土办法相结合,覆盖"耕种管收"全程 [2] 机械化与精准农业实践 - 采用大型播种机每天可完成600亩作业,机械精度达到株距6寸的标准,显著提升播种效率和准确性 [2] - 农机运用成为单产提升关键因素,不仅提高作业效率避免误农时,还能通过精准调控实现增产 [2] - 提前一个月进行旋地作业保持墒情,抓住10天最佳播种期实施抢播,体现精细化农业管理 [2] 区域农业发展策略 - 该省粮食种植面积已达历史高位,未来产能提升主要依靠大面积提高单产而非扩大种植面积 [3] - 自2023年试点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以来,通过深挖品种潜力、完善密植和精准调控技术集成,为稳定500亿斤粮食产量奠定基础 [3] - 未来将加快推动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进一步巩固农业大省地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