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油菜
搜索文档
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 各地多举措筑牢丰收基础
中国经济网· 2025-11-04 09:20
全国秋粮收获与冬小麦播种总体进度 - 截至10月30日,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九成 [1] - 分区域看,东北、西北地区秋粮收获进入扫尾阶段,黄淮海、西南地区过九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八成半,华南地区过五成 [1]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进度不一,西北地区接近尾声,黄淮海地区过两成,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一成半左右,冬油菜播种七成半 [1] 东北地区秋粮生产情况 - 东北地区秋粮面积和产量占全国近四成,收获接近尾声,有望再获丰收 [2] - 黑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超过2.28亿亩,居全国第一,水稻、大豆、玉米单产有望创历史新高 [2] - 在北大荒集团普阳农场高产示范地块,水稻亩产达到1833.8斤,在五大连池市,大豆新品种“东生89”亩产达到386.35公斤 [2] - 辽宁省通过推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高产地块平均亩产达770公斤 [3] - 吉林省秋粮种植面积超9300万亩,榆树市通过秸秆还田加深翻及大垄双行播种模式,亩产平均增产150斤,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5000万亩以上,推广高产优质品种3574万亩,新增23% [3] 黄淮海区域冬小麦播种应对措施 - 黄淮海区域是我国重要冬小麦主产区,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河南水稻收割推迟,冬小麦播种窗口被压缩 [4] - 河南省新乡原阳县推广“无人机小麦撒播”技术,在水稻收割前10天到15天进行小麦撒播,以抢回农时 [4] - 滑县使用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可实现精准播种、同步施肥,该县180多万亩冬小麦播种工作正有序推进 [4][5] - 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指导农户科学调整播种深度和密度,并推广适期晚播品种等关键技术 [5] 陕西省应对恶劣天气的秋收秋播保障 - 陕西省遭遇罕见秋雨连阴天气,秋收秋播面临巨大挑战,采用履带收割机进行抢收 [6][7] - 蒲城县甜水井供销社粮食烘干厂的烘干机24小时运转,确保玉米品质 [9] - 供销农资集团搭建“厂家直发+仓库配送”机制,储备充足尿素、二铵及小麦专用复合肥,43台配送车辆全天候配送,并对肥料进行三重检测 [9] - 陕西最大的化肥生产基地日产尿素突破4200吨,生产线24小时运转,确保不断供、不涨价 [10]
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 冬小麦播种过两成半
新华网· 2025-11-03 15:04
秋粮收获进度 - 截至10月30日全国秋粮收获已过九成 [1] - 主要秋粮作物中玉米和大豆收获进度达九成半 中稻收获近九成 双季晚稻收获过五成 [1] - 分区域看东北和西北地区收获进入扫尾阶段 黄淮海和西南地区收获过九成 长江中下游地区收获八成半 华南地区收获过五成 [1] 冬小麦及冬油菜播种进度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进度过两成半 [1] - 分区域看西北地区冬小麦播种接近尾声 黄淮海地区播种过两成 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播种一成半左右 [1] - 全国冬油菜播种进度为七成半 [1]
物联网应用、北斗卫星定位……希望的田野春华秋实有“质”更有“智”
央视网· 2025-10-21 11:07
江西赣州农业模式 - 晚稻种植面积达216.3万亩,目前进入集中收割期 [3] - 采用“稻油轮作”订单农业模式,收割后直接播种冬油菜,提升农田利用率和农户收入 [1][3] - 在高标准富硒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进行脱粒、碎秆一体化作业 [3] 安徽淮南农业技术 - 利用采煤沉陷区改造进行水上稻田种植,实验田亩产超过500公斤 [4][7] - 水稻种植于浮床,使用内置缓释肥的基质盆以持续补充肥效 [7] - 采用专门设计的浮动收割平台进行收割,水面种植同时净化水体,为鱼类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7] 陕西延安苹果产业 - 苹果作为中国供应量最大的水果,在富县立石村拥有千亩苹果园 [8][10] - 为应对持续降雨,果园增加人手加快采摘 [10] - 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控土壤墒情和空气湿度,摄像头自动识别病虫害 [12] - 配备冷链仓储中心和分选机,苹果经筛选后直接发往商超和电商平台,剩余产品可存入冷库保鲜 [12] 江苏苏州大闸蟹养殖 - 阳澄湖主产区完成高标准池塘改造6.79万亩 [15] - 预计今年大闸蟹总产量达1.035万吨,较去年增长450吨 [15]
风吹稻浪、瓜果飘香 希望的田野呈现一幅“大地流金”的丰收图景
央视网· 2025-10-04 11:50
安徽滁州水稻生产 - 滁州市明张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种植面积从2024年的387亩扩大至6000余亩[3][5] - 当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进集中育秧和农业机械化,助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5]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豆产业 - 呼伦贝尔市2025年大豆种植面积达1300万亩,占全区播种面积七成以上[5][11] - 呼伦贝尔农垦集团采用“一地一策”个性化收割方案,在147万亩大豆田进行高效作业,最大限度减少粮食损失[7][9] - 农场结合秸秆粉碎还田和深松整地,提升耕地质量并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9] - 呼伦贝尔市2025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突破2500万亩,其中玉米800万亩、小麦260万亩[11] 河南社旗玉米抢收 - 社旗县种植玉米80万亩,利用短暂晴好天气组织抢收,并协调烘干企业形成“收割-转运-烘干-技术保障”无缝衔接作业链条[11][16] - 农业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通过机械化作业实现玉米收获与烘干高效衔接,保障颗粒归仓[16] 甘肃天水油菜种植 - 秦州区冬油菜种植面积达18.4万亩,幼苗长势良好,为来年丰收奠定基础[17][24] - 当地推广精量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治及绿色高效种植技术,促进油料作物提质增效[24] - 合作社采用自动化机械作业,3天完成300亩油菜播种任务,节省时间并保证质量[22] 陕西周至猕猴桃产业 - 周至县猕猴桃种植面积43.2万亩,年产鲜果59万吨,综合产值突破90亿元[35] - 形成从种植、研发、深加工到仓储物流、品牌营销的完整产业链[35] - 积极拓展外贸新动能,与国内外采购商成功签约8000多吨猕猴桃采购合同[33]
农业农村部:强化生猪产能综合调控 切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新华财经· 2025-09-25 21:55
新华财经北京9月25日电据农业农村部消息,9月25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 暨"三秋"生产视频会。会议要求,要抓实抓好"三秋"生产重点工作,毫不放松抓好秋粮收获,确保"颗 粒归仓",着力抓好冬小麦生产,持续巩固冬油菜扩种成果,确保冬小麦、冬油菜种足种满。要稳定"菜 篮子"产品生产供给,抓好冬春蔬菜稳产保供,强化生猪产能综合调控,持续抓好肉牛奶牛产业纾困, 切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要严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紧盯不放抓好渔船、农机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 作,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
湖北英山:创新赋能特色产业 荒土地变身“聚宝盆”
中国发展网· 2025-06-13 17:36
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 - 石头咀镇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如瓜果、药材和粮油,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民增收 [1][2][3][4] - 武显庙村采用"四统一"模式(统一项目、品种、耕种、经营)规模化种植八月瓜和甜南瓜,总面积达80亩,已吸引炎定、黄商2家商超提前预购 [1][2] - 大屋冲村、冯家畈村和周家畈村分别发展猕猴桃、葡萄无花果和桑葚产业,将荒废土地转化为"致富田" [2] 土地资源整合与规模化经营 - 武显庙村通过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管理,最多时需要20多个劳动力进行种植管理,显著提升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2] - 老屋塆村郑志龙通过规模化经营,耕种面积达500亩,采用四季轮作和全程机械化种植,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和生产效率提升 [4] - 石头咀镇共有80多户粮油种植和农机大户,通过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解决传统农业"卖难"问题 [4] 传统产业升级与品牌打造 - 石头咀镇发挥药材之乡优势,推动茯苓、天麻等传统药材产业升级,余学东的农旺茯苓种植合作社年收入超百万元,带动500多户农户参与 [3] - 当地100多户中药材产业大户通过产学研合作和品牌打造,形成特色产业链,吸引周边地区同行观摩合作 [3] - 特色农产品通过品质提升和品牌化运作,从"乡村土憨"变为市场"爆款",如八月瓜、甜南瓜凭借乡土气息成为商超"香饽饽" [1][2][3] 产业模式创新与协同发展 - 石头咀镇采用"合作社+产业大户+一般农户"模式,整合资源并吸引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合作,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3] - 郑志龙将农机合作社与种植合作社有机融合,实现粮油产业的现代化经营和协同发展 [4] - 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如立体布局、套作安排)和机械化生产,传统农业焕发新生,产品以"时代范儿"姿态走向市场 [4]
我国夏季粮油陆续收获 冬油菜已超八成
快讯· 2025-05-24 20:23
夏季粮油收获进度 - 全国冬油菜收获进度已超八成 [1] - 冬小麦渐次开镰 黄淮海地区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 [1] - 西南麦区 长江中下游麦区已陆续开镰 [1] 产量预期 - 预计今年冬油菜单产水平高于上年 [1] - 冬小麦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1]
全国冬小麦陆续开镰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夏季粮油收获进展 - 我国夏季粮油陆续进入收获时节 相关地区正奋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 夯实全年粮食生产基础 [2] - 冬小麦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 黄淮海地区再过10天左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西南麦区 长江中下游麦区已陆续开镰 [2] - 全国冬油菜收获进度已近八成 预计今年单产水平高于上年 [4] 冬油菜生产情况 - 冬油菜主产区温光水总体适宜 增产措施技术到位率高 油菜长势为近几年最好水平 [4] - 中央财政提前下达油菜生产资金超过30亿元 各地推进油菜单产提升三年行动 落实精量机播 合理密植等关键技术 [4] - 经专家田间调查 冬油菜单产有望进一步提升 [4] 农业生产支持措施 - 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3.76亿元 支持6省份做好抗旱救灾等相关工作 [4] - 农业农村部将密切监测干旱等气象灾害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 [4] - 做好机收和应急抢收抢烘的准备 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4] 春耕春播进展 - 全国春播粮食已过八成 进入扫尾阶段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