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油菜

搜索文档
湖北英山:创新赋能特色产业 荒土地变身“聚宝盆”
中国发展网· 2025-06-13 17:36
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 - 石头咀镇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如瓜果、药材和粮油,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民增收 [1][2][3][4] - 武显庙村采用"四统一"模式(统一项目、品种、耕种、经营)规模化种植八月瓜和甜南瓜,总面积达80亩,已吸引炎定、黄商2家商超提前预购 [1][2] - 大屋冲村、冯家畈村和周家畈村分别发展猕猴桃、葡萄无花果和桑葚产业,将荒废土地转化为"致富田" [2] 土地资源整合与规模化经营 - 武显庙村通过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管理,最多时需要20多个劳动力进行种植管理,显著提升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2] - 老屋塆村郑志龙通过规模化经营,耕种面积达500亩,采用四季轮作和全程机械化种植,实现土地利用最大化和生产效率提升 [4] - 石头咀镇共有80多户粮油种植和农机大户,通过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解决传统农业"卖难"问题 [4] 传统产业升级与品牌打造 - 石头咀镇发挥药材之乡优势,推动茯苓、天麻等传统药材产业升级,余学东的农旺茯苓种植合作社年收入超百万元,带动500多户农户参与 [3] - 当地100多户中药材产业大户通过产学研合作和品牌打造,形成特色产业链,吸引周边地区同行观摩合作 [3] - 特色农产品通过品质提升和品牌化运作,从"乡村土憨"变为市场"爆款",如八月瓜、甜南瓜凭借乡土气息成为商超"香饽饽" [1][2][3] 产业模式创新与协同发展 - 石头咀镇采用"合作社+产业大户+一般农户"模式,整合资源并吸引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合作,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 [3] - 郑志龙将农机合作社与种植合作社有机融合,实现粮油产业的现代化经营和协同发展 [4] - 通过创新种植模式(如立体布局、套作安排)和机械化生产,传统农业焕发新生,产品以"时代范儿"姿态走向市场 [4]
我国夏季粮油陆续收获 冬油菜已超八成
快讯· 2025-05-24 20:23
夏季粮油收获进度 - 全国冬油菜收获进度已超八成 [1] - 冬小麦渐次开镰 黄淮海地区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 [1] - 西南麦区 长江中下游麦区已陆续开镰 [1] 产量预期 - 预计今年冬油菜单产水平高于上年 [1] - 冬小麦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1]
全国冬小麦陆续开镰
人民日报· 2025-05-24 05:56
夏季粮油收获进展 - 我国夏季粮油陆续进入收获时节 相关地区正奋力夺取夏季粮油丰收 夯实全年粮食生产基础 [2] - 冬小麦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 黄淮海地区再过10天左右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西南麦区 长江中下游麦区已陆续开镰 [2] - 全国冬油菜收获进度已近八成 预计今年单产水平高于上年 [4] 冬油菜生产情况 - 冬油菜主产区温光水总体适宜 增产措施技术到位率高 油菜长势为近几年最好水平 [4] - 中央财政提前下达油菜生产资金超过30亿元 各地推进油菜单产提升三年行动 落实精量机播 合理密植等关键技术 [4] - 经专家田间调查 冬油菜单产有望进一步提升 [4] 农业生产支持措施 - 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3.76亿元 支持6省份做好抗旱救灾等相关工作 [4] - 农业农村部将密切监测干旱等气象灾害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做好物资储备和技术准备 [4] - 做好机收和应急抢收抢烘的准备 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4] 春耕春播进展 - 全国春播粮食已过八成 进入扫尾阶段 [4]
多地优化收购服务保障售粮顺畅
经济网· 2025-05-22 16:09
全国夏粮收购情况 - 初步预计今年新季夏粮收购量将达2000亿斤左右 [1] - 冬小麦、冬油菜等开始陆续上市 各地创新优化收购服务保障农民售粮顺畅 [1] 江西省夏粮种植与收购 - 江西省积极挖掘旱地和冬闲田潜力 扩增大麦、小麦、蚕豆、豌豆及马铃薯等夏粮作物播种面积 [1] - 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小麦面积扩大到5.5万亩 当地组织机械收割和烘干 [1] - 种植大户蔡锦龙表示今年亩产收入约1000元 比往年高100多元 [3] - 江洲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副主任谭伍超称一天能烘干1000吨小麦 水分从30%降至13.5%达到储存标准 [4] 湖北省油菜籽收购情况 - 湖北枝江油菜籽收购企业交售车辆排队 包括合作商、种植大户及农户 [6] - 种植大户陆同喜收获3万到4万斤油菜籽 出油率43%以上 价格每斤2.9元左右 [6] - 宜昌宏果粮油采取"公司+村+农户"订单收购模式 5月中旬以来已收购油菜籽上千吨 [9] 山东省粮食储备与设备升级 - 山东德州武城中天粮食储备库进行30米全自动输送机空载测试 新增智能设备振动筛、色选仪等 [8] - 储备库主任王者营表示除尘系统改造后粮食入库损耗降低0.3个百分点 10个标准仓完成消杀通风 2万吨仓容等待新小麦入库 日收储能力达1000吨 [11]
什么是“三夏”?一组数据带你了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2 15:13
夏粮生产概况 -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季 当前西南 江淮等地小麦已开镰收获 一周后主产区将迎来大规模机收 "三夏"生产陆续展开 [1] - "三夏"指夏收 夏种和夏管 集中在每年5月中旬至6月 夏收主要作物为冬小麦和冬油菜 两者分别关系到"面袋子"和"油瓶子" [1] - 冬油菜在长江流域最集中 面积和产量占全国85% 4月下旬已开始收获 之后需栽插早稻 中稻 [1] 小麦产区分布与收割进度 - 冬小麦收割顺序为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海麦区→西北麦区 [3] - 黄淮海麦区(河南 山东 河北 江苏 安徽)为最大产区 面积占全国70%以上 产量占比近80% [3] - 预计一周后黄淮海麦区开始大规模机收 全国3.4亿亩小麦将在20多天内完成收割 随后地块种植夏玉米 夏大豆等作物 [3] 夏季田间管理 - 夏收 夏种梯次推进时 未收小麦地块和已播种地块同步开展夏管 田间管理对粮食产量至关重要 [5]
科技“组合拳”追“丰”正当时 多措并举打赢“三夏”关键仗
央视网· 2025-05-22 14:31
夏粮收获进展 - 全国新季夏粮收购量预计达2000亿斤,其中冬小麦收购量预计达1700亿斤[1] - 西南麦区核心区域四川省925万亩小麦已收获70%,预计5月底完成夏收任务[1] - 全国小麦机械化收获重心正向黄淮海麦区转移[1] 小麦灌浆期管理 - 河北省高阳县近29万亩小麦处于灌浆关键期,直接影响产量形成[4][7] - 采用智能气象监测站精准监测土壤墒情,指导灌浆水浇灌[6] - 示范片区3000亩小麦采用滴灌技术,每亩节水100立方米、节肥30公斤[9] - 滴灌技术可预防"干热风",改善田间小气候[11] - 配合无人机"一喷三防"作业,预计亩产达1400多斤[11] 三夏生产概况 - "三夏"包含夏收、夏种、夏管,集中在5月中旬至6月[14] - 夏收作物主要为冬小麦和冬油菜,后者占国产食用植物油40%[14] - 黄淮海麦区(豫鲁冀苏皖)占全国小麦面积70%、产量80%[16] - 全国3.4亿亩小麦将在20多天内完成收割[16] - 收割后地块将轮作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16]
田间地头尽显“科技范儿” 希望的田野勾勒出丰收脉络
央视网· 2025-05-17 10:39
夏粮生产进展 - 河北33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灌浆期 采用自走式农业灌溉机器人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节水40%-50% [4] - 山东6000多万亩冬小麦进入扬花灌浆期 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病虫害和气象数据实时监测 [4] - 湖南已收获1915万亩油菜 预计5月20日前完成 贵州863万亩油菜收获进度超40% [7] - 辽宁粮食作物播种4187万亩 占预计面积77.8% 吉林玉米播种进度超90% 新增保护性耕作200万亩 [10] 小麦主产区分布与收割时间 - 西南麦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种植面积1500万亩(占全国4.5%) 已率先开镰 [14] - 长江中下游麦区(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种植1817万亩(占5.4%) 5月下旬开镰 盛产弱筋小麦 [16] - 华北和黄淮海麦区(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江苏)占全国70%面积和80%产量 5月底至6月中下旬收割 [18] - 西北麦区(陕西/甘肃/宁夏/新疆)6月底开镰 春小麦产区(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7-8月收割 [19] 技术应用与产量规模 - 邯郸市采用智能灌溉系统优化路径规划 诸城市利用遥感技术指导田间管理 [4] - 长顺县通过统一耕种实现油菜标准化生产 彰武县使用气吹式免耕播种机提升玉米种植效率 [7][10] - 全国冬小麦种植面积3.4亿亩 夏粮产量占全年总产20%以上 其中冬小麦占比超90% [10][19]
单产提升在望!高油高产品种增产 牢牢守住“粮袋子”拎稳“油瓶子”
央视网· 2025-05-15 16:17
冬油菜生产情况 - 冬油菜是我国夏收主要油料作物,菜籽油产量占国产食用植物油40% [1] - 全国冬油菜收获进度已超过40%,湖南2258万亩油菜预计增产1.4亿斤以上 [3] - 四川2175万亩油菜进入收获高峰,高产示范片建设带动均衡增产,部分区域亩产达450斤 [5] - 湖北1900多万亩油菜预计增产5%以上,采用两段收割技术使机收损失率从30%降至8%以内 [7] - 贵州863万亩油菜集中收获,推广15套高产技术和21个优良品种促进单产提升 [9] - 国家实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广30多套绿色高效技术模式,单产有望进一步提高 [11] - 2025年中央财政安排30多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油菜生产,预计种植面积超1.1亿亩 [13] 小麦生产情况 - 全国夏粮陆续成熟,西南麦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率先开镰收割 [14] - 西南麦区冬小麦面积约1500万亩,占全国4.5%,随后是长江中下游、黄淮海和西北麦区 [16] - 四川成都崇州现代农业产业园1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小麦已开始收获 [17] - 四川小麦主要分布在四大区域,成都平原约200万亩,5月中旬进入收获高峰 [17] 区域农业生产特点 - 四川既是小麦主产区也是油菜种植大省,油菜面积常年稳定在2000万亩 [17] - 各地推广高产技术和优良品种,如湖南采用合理密植新技术,湖北推广两段收割技术 [3][7] - 多地建设高产示范片,如四川新建190个千亩高产展示片和70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片 [5]
在希望的田野上丨东北春播进度近三成 一键查看各地农业生产进度条→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3 09:53
农业生产进展 - 当前我国夏季粮油主要作物冬小麦进入灌浆期,冬油菜开始收获,玉米、水稻等作物春播进入高峰 [1] - 东北地区春播粮食已近三成,各地推广高性能播种机助力春耕生产提质增效 [2] - 今年我国冬油菜面积达1.1亿亩,全国冬小麦开始大面积收获 [7] 东北地区春播技术 - 黑龙江桦南五道岗乡示范基地采用新式气吸式播种机提升播种速度和精度 [4] - 推广大垄密植栽培模式,应用秋整地、秋起大垄等13项农业技术,预计每亩增产50斤 [4] - 吉林双辽采用"大行距85厘米、小行距35厘米"的大垄双行技术,单日作业效率达70亩以上 [6] 油菜种植创新 - 江西省油菜播种面积900多万亩,气温偏高且土壤墒情好使长势普遍良好 [7] - 江西抚州崇仁县采用"稻稻油"轮作模式,油菜亩均产量从150斤提高到200斤 [9] - 南昌新建区推广"两段式"机收方式,减少传统收割导致的菜籽损失 [11] 油菜种植效益提升 - 湖南沅江市50多万亩油菜进入成熟期,部分地块亩产预计突破400斤 [13] - 沅江市去年新增油菜扩种面积2.36万亩,其中稻油轮作示范面积1.5万亩 [15] - 通过集成推广良种良技等措施,油菜种植综合效益提升30%以上 [15] 农业机械化应用 - 黑龙江曙光农场采用秋整地时将70%秸秆深埋地下,增加土壤肥力 [4] - 吉林双辽播种机采用"两垄并一垄、一垄种两行"的创新作业模式 [6] - 湖南沅江种植大户采用分段式收割技术,可减损20%-30%油菜籽 [15]
粮油生产实现较好开局 打牢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基础
经济日报· 2025-05-11 07:08
粮食生产目标与现状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粮食产量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 [1] - 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预计为3.4亿亩,冬油菜面积连续7年增加至1.1亿亩 [1] - 冬小麦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达91.2%,与上年相当且好于常年,冬油菜长势为近几年最好 [1] 春耕春播进展 - 全国春播粮食已完成近二成,进度同比略快 [1] - 早稻栽插超七成,中稻育秧超六成,春玉米播种超一成 [2] - 春播粮食面积占全年一半以上,预计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9亿亩,其中春播面积9.6亿亩,均比上年增加 [3] 政策措施与支持 - 国家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 [3] - 实施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 [3] - 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重点推广优质品种和高性能播种机 [4] 粮食市场与价格 - 2月以来国内粮食价格企稳回升,稻谷小麦价格基本稳定,玉米大豆价格上涨 [4] - 粮食市场回暖原因包括调控有力、需求向好和预期改善 [5] - 我国粮食库存数量充足,结构优化,调控能力持续增强 [5] 未来市场展望 - 冬小麦苗情较好,春播意向面积稳中有增,全年粮食丰收有较好基础 [5] -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将推动粮食总需求稳中有增,供求紧平衡格局持续 [5] - 国际农产品供应链不稳定性增加,需关注对国内的传导影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