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元化投资组合
icon
搜索文档
DWS下半年投资展望:关税将提高美国通胀率 黄金迎来新机遇
智通财经· 2025-06-23 14:10
宏观经济预测 - 预测2025年美国GDP增长为1.2% 2026年为1.3% 消费者削减支出和投资推迟加重增长压力[1] - 2025年下半年关税将提高美国通胀率至4%左右 美联储可能暂停减息后再逐渐削减至中性水平[1]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以多元化投资组合抵御不确定性 坚持中性债券期并将风险从+1降至中性[1] - 固定收益专注于中期利率和高质量欧元信贷 股票看好日本地区而其他地区持中立态度[1] - 行业看好医疗保健和通信服务 黄金作为避险交易保持欧元对美元多头头寸[1] 资产回报展望 - 股票经历强劲10年后预计未来10年回报率略低 债券经历消失十年后或有不错回报[1] - 跨资产类别中债券与股票相对吸引力呈现多元化是关键因素[1] 基础设施与能源趋势 - 利率新常态下基建和黄金迎来新机遇 基础设施呈现跨领域深度融合[1] - 发电量加速至2029年达20多年来最高水平 电网升级与扩建成全球资本重点领域[1] -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使天然气消耗预计上升 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1] 黄金市场动态 - 去美元化推动金价走高 国际储备从美元转移使央行战略性黄金购买推动需求[2] - 近期黄金价格上涨而开采成本下降 金矿商还有迎头赶上的空间[2]
低波基金回报差领跑“黑马”揭秘,投资者回报提升路径何寻?中国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研究-当幻想撞上现实 第三章
Morningstar晨星· 2025-06-12 09:02
核心观点 - 投资者需评估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适配、投研团队资深、策略稳定、风控完善的基金 [2] - 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并提升抗风险能力 [2] - 践行长期持有理念,规避短期择时和情绪化决策 [2] 偏债型产品表现 - 保守混合基金投资者回报差为-0.86%,固收型基金为-0.62%,优于主动股票的-2.65% [3] - 底层资产以债券为主,收益稳健且波动性低,投资者多基于防御性考量,减少短期交易冲动 [3][6] 宽基类被动产品表现 - 宽基类被动基金投资者回报差为2.81%,显著优于主动股票的-2.65% [3][9] - 机构资金(如中央汇金和险资)在市场低位大规模流入宽基类ETF,未参与前期下跌阶段,推动正向回报差 [9][10] - 中央汇金持有大盘平衡型ETF份额从183.9亿份增至2194.2亿份,占比从21.5%升至57.1% [10] - 险资持有大盘成长型ETF份额从19.7亿份增至233.5亿份,占比从5.6%升至24.1% [10] 混合型基金表现 - 标准混合型基金呈现小幅正向投资者回报差,与美国市场类似 [7] - 养老FOF产品中,持有期三年的保守混合FOF回报差为0.43%,优于同类无持有期产品的-0.99% [19] 被动产品趋势 - 被动产品费用低廉,主动产品超额收益空间压缩,指数化投资普及 [8] - 资管新规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险资加快布局ETF等被动产品 [8] - 宽基类ETF追踪指数行业覆盖面广,长期平滑市场波动,如博时裕富沪深300指数A五年期年化波动率18.13%,低于主动股票的23.57% [8] 改善投资者回报建议 - 构建系统化基金筛选框架,评估投研团队能力、策略稳定性和费率结构 [17] - 采用多元策略分散配置,组合不同风险收益属性产品 [18] - 设置长锁定期产品(如养老FOF)可有效遏制频繁申赎,提升回报差 [19] - 引导投顾收入与客户投资收益挂钩,取代销售佣金模式 [19]
低波基金回报差领跑“黑马”揭秘,投资者回报提升路径何寻?中国公募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研究-当幻想撞上现实 第三章
Morningstar晨星· 2025-06-11 20:28
核心观点 - 偏债型产品(保守混合基金和固收型基金)的投资者回报差分别为-0.86%和-0.62%,显著优于主动股票基金的-2.65%,主要因其底层资产以债券为主,收益稳健且投资者多基于防御性考量 [2][4] - 宽基类被动基金以2.81%的正向投资者回报差表现突出,主要因机构资金(如中央汇金和险资)在市场低位大规模流入宽基类ETF,且新资金未参与前期下跌阶段 [2][7][8] - 投资者需评估风险承受能力,优选适配自身风险偏好、投研团队资深、策略稳定的基金,并通过多元化组合分散风险 [2][18] - 长期持有理念有助于降低不当择时带来的回报差,养老目标FOF产品因设置锁定期而表现更优(如持有期五年的FOF三年期回报差达1.10%) [19][26] 波动性较低的资产类型表现 - 偏债型产品(保守混合和固收型)因低波动特性及防御性投资目的,投资者回报差较小(-0.86%和-0.62%) [4] - 标准混合型基金呈现小幅正向回报差,与美国市场类似,因其常被用于长期养老规划及定投策略 [5] - 被动产品费用低廉且主动产品超额收益压缩,吸引资金快速流入,但被动行业基金仍录得-1.91%的负回报差,显示细分领域风险更高 [6] 宽基类被动产品的机构行为分析 - 2023-2024年市场低位期间,宽基类ETF逆势获资金流入,中央汇金持有大盘平衡型ETF份额从183.9亿份激增至2194.2亿份,占比从21.5%升至57.1% [8] - 险资同期增持大盘平衡型ETF份额从73.9亿份至539.8亿份,占比从8.6%升至14.0%,反映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效果 [8] - 大盘成长型ETF中,中央汇金和险资持有份额分别从12.4亿份、19.7亿份增至169.7亿份、233.5亿份,占比提升至17.5%和24.1% [8] 改善投资者回报的路径 - 投资者需建立系统化筛选框架,关注基金经理能力圈、策略稳定性及费率结构,并通过多元化配置强化组合抗波动能力 [18] - 设置更长锁定期(如养老FOF)能有效减少频繁申赎,持有期五年的FOF三年期回报差(1.10%)显著优于无锁定期产品(-0.35%) [19] - 渠道端应推动投顾收入与客户收益挂钩,取代销售佣金模式,同时加强投资者教育以普及长期持有理念 [19]
2025摩根资产管理中国投资峰会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03-24 14:39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截至2024年末全球资产管理规模达3.6万亿美元 [1] - 2024年主动管理资金流入量位居全球资管行业第一 [1] - 深耕中国公募基金行业21年 持续加码本土投研能力建设 [1] 资管行业趋势洞察 - 基金销售生态迭代、ETF加速崛起、AI技术重构投研和服务链条构成三大核心变量 [2] - 坚持研究驱动的主动管理价值 笃信Alpha创造能力 [2] - 依托全球逾150年经验和21年中国本土化实践构建全球配置工具箱 [2] 股票市场观点 - 港股表现优于A股 市值较大的权重股和科技股成为主要推动力 [2] - A股具长期增长潜力 行业利润有望持续提升 [2] - 重点关注动力电池等供需改善行业及AI硬件制造板块 [2] 全球宏观经济展望 - 特朗普政府政策或重塑全球经济格局 更具挑战性政策先行实施 [3] - 美国经济滞涨风险提升但保持韧性 美联储或更积极降息 [3] - 欧洲"战略觉醒"推动国防开支增加 为经济带来新动能 [3] ETF市场发展 - 全球ETF资产规模预计从15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30万亿美元 [4] - 主动型ETF预计从1万亿美元增长至6万亿美元 [4] - 美国主动型ETF占总ETF流入43% 新产品中80%为主动型 [4] 固定收益与资产配置 - 亚洲高收益债因估值优势与基本面稳健成为增厚收益选择 [4] - 国内可转债市场供需结构改善带来估值提升空间 [4] - 亚洲股市凭双轮驱动优势创造均衡收益 [5] 人工智能投资机遇 - AI投资从训练投资转向推理投资 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或大幅增长 [5] - 中国AI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竞争格局更加动态 [5] - 投资者可采取守正出奇策略 把握科技巨头与新兴公司机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