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调控
搜索文档
房地产行业2025年9月月报:9月楼市成交同环比增速均转正,土拍市场热度回落-20251022
中银国际· 2025-10-22 12:17
好的,这是对您提供的房地产行业月报的研读总结。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强于大市 [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受传统销售旺季、低基数效应及一线城市新政带动,楼市成交面积同环比增速均由负转正,出现短期改善 [1][4][12] - 土地市场整体热度回落,但呈现“提质缩量”特征,一线城市溢价率仍保持相对高位 [4][55][57] - 百强房企9月权益销售额同比增速转正,拿地金额与强度同环比大幅提升,行业融资规模同环比增长 [4][79][87][93] - 尽管9月数据改善,但由于去年四季度起基数较高,后续市场仍面临压力,建议关注政策博弈行情和具备α属性的房企 [4] 按报告章节总结 新房成交 - 9月40城新房成交面积935.4万平米,环比上升9.0%,同比上升0.7%,同环比均由负转正;1-9月累计成交面积8878.7万平米,同比下降4.4% [4][12] - 分城市能级看:一线城市成交面积240.4万平米,环比上升22.7%,同比上升9.9%;二线城市成交面积480.8万平米,环比上升9.2%,同比上升0.8%;三四线城市成交面积214.2万平米,环比下降3.4%,同比下降11.6% [4][13] 二手房成交 - 9月18城二手房成交面积758.6万平米,环比上升6.0%,同比上升9.4%;1-9月累计成交面积7228.9万平米,同比上升7.7% [4][20] - 分城市能级看:一、二线城市同比增速均由负转正,分别为27.2%和4.1%;三四线城市同比由正转负,下降14.9% [4][21] 新房库存与去化 - 截至9月末,12城新房库存面积1.14亿平米,环比上升2.0%,同比下降12.7%;整体去化周期为18.9个月,环比上升1.7个月 [4][28] - 9月30城平均开盘去化率为39%,环比下降3个百分点,但仍处于年内高位;一、二、三四线城市去化率分别为37%、45%、18% [4][37] 土地市场 - 9月全国土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2.05亿平米,环比上升19.5%,同比下降9.1%;平均溢价率3.3%,环比下降0.8个百分点 [4][42][55] - 1-9月全国土地成交呈现“提质缩量”:成交规划总建面同比下降6.6%,但楼面均价同比上升6.2%,平均溢价率6.8%,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 [4][57] 房企表现 - **销售**:百强房企9月权益口径销售额1935亿元,同比增长0.3%,增速由负转正;1-9月全口径销售额2.49万亿元,同比下降12.8% [4][79] - **拿地**:百强房企9月全口径拿地金额2610亿元,同比增长184.2%,环比增长263.1%;拿地强度98%,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1-9月累计拿地金额9600亿元,同比增长53.3% [4][87][91] - **融资**:9月房地产行业国内外债券、ABS发行规模合计561亿元,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1%;平均发行利率2.68%,同比下降0.38个百分点 [4][93] 政策动态 - 中央层面:自然资源部鼓励以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闲置土地 [4] - 地方层面:一线城市持续优化政策,如深圳收窄限购范围、上海优化房产税政策及“好房子”标准、广州优化公积金政策等 [4] 板块收益 - 9月房地产板块绝对收益为8.2%,相对沪深300收益为5.0%,主要受销售基本面改善推动 [4] 投资建议 - 报告建议关注四条主线:1)基本面稳定、重仓高能级城市的房企;2)“小而美”型房企;3)经营有变化的房企;4)受益于二手房市场修复的经纪公司 [4]
房地产行业2025年9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点评
中银国际· 2025-10-21 14:53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4] 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4%,环比降幅较8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6%,环比降幅与8月持平 [1][4] - 9月70个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为63个,较8月增加6个;所有70个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均下跌,为2024年9月以来首次出现此情况 [4] - 当前房价面临持续下行压力,新房价格环比跌幅为2024年11月以来最大,市场对政策出台预期增强,建议关注政策博弈行情机会 [4] - 投资标的选择上,建议关注流动性安全、重仓高能级城市、产品力突出的房企,以及具备困境反转逻辑的标的 [4] 分城市层级房价表现 - **一线城市**:9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降幅较8月扩大0.2个百分点;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1.0%,降幅与8月持平,且连续五个月跌幅大于二、三线城市 [4] - **二线城市**:9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4%,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7%,环比降幅均较8月扩大0.1个百分点 [4] - **三线城市**:9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4%,跌幅与8月持平;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6%,跌幅较8月扩大0.1个百分点 [4] 分产品类型房价表现 - **刚需产品(90平以下)**:9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4%,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7%,环比降幅均较8月扩大0.1个百分点 [4] - **刚改产品(90-144平)**:9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4%,跌幅较8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6%,跌幅与8月持平 [4] - **改善型产品(144平以上)**:9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6%,环比降幅均与8月持平 [4] 具体城市表现 - **一线城市**:上海新房环比上涨0.3%,北京环比上涨0.2%;广州新房环比下降0.6%,深圳环比下降1.0% [4] - **二线城市**:杭州新房环比上涨0.3%,长春环比上涨0.1%,合肥环比持平;西安、厦门、宁波、郑州等城市二手房环比跌幅均大于等于1.0% [4] - **三线城市**:惠州新房环比上涨0.1%,三亚环比持平;唐山、包头、扬州等城市二手房环比跌幅均大于等于0.8% [4] 投资建议与关注主线 - 建议关注四条投资主线 [4] - 主线一:基本面稳定、在一二线核心城市销售和土储占比高、重点城市市占率较高的房企,如滨江集团、华润置地、越秀地产、建发国际集团 [4] - 主线二:2024年以来在销售和拿地上有显著突破的“小而美”房企,如保利置业集团、城投控股 [4] - 主线三:经营或策略上有增量或变化的房企,如新城控股、金地集团、龙湖集团 [4] - 主线四:受益于二手房市场量价修复的房地产经纪公司,如贝壳-W、我爱我家 [4]
9月全国新房市场三四线领涨、一二线分化
36氪· 2025-10-16 10:52
新房市场整体概况 - 9月份60城新房在售项目量环比上涨1.7%,呈现"三四线领涨、一、二线分化"格局,低能级城市供应加速释放,高能级城市去化有效提速 [1] - 9月重点60城新房线上找房热度指数为54.1,同比下降12.9%,降幅较8月的-11.5%小幅扩大,环比8月的57.4下降3.3 [1] - 9月各梯队城市找房热度指数呈现分化态势,新一线城市最高为59.6,其次为一线的58.8、二线的53.6,三四线城市最低为48.6 [1] 新房市场价格表现 - 9月重点60城新房线上找房均价为19653元/㎡,环比微涨1.4% [2] - 60城中有41个城市新房找房均价上涨,2个城市平稳不变,17个城市新房均价下跌 [2] - 分梯队城市找房均价环比涨幅分别为二线城市2.0%、新一线城市1.4%、三四线城市1.0%、一线城市0.3% [28] 中央层面房地产政策 - 9月房地产政策呈现多部门协同、聚焦精准调控与长效发展的特点 [3] - 9月11日自然资源部探索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产业用地供应、盘活存量土地等,国务院批复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4] - 9月12日住建部强调央企要助力城市发展,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5] - 9月23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提出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6] - 政策整体呈现"稳预期、保底线、促转型"的梯度化布局特征 [7] 地方层面房地产政策 - 地方政策呈现多维度、精准化特点,包括限购放松、补贴政策、公积金优化等 [8][9] - 深圳调整分区限购,深汕合作区等多区域完全放开,部分区域对深户和社保满1年非深户不限购房套数 [9] - 芜湖、广西、延吉、广元、重庆等多地推出购房补贴,形式含按面积补贴、固定金额补贴,并针对人才、多孩家庭、团购群体细分 [9] - 河南提高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额度上浮10%,广州扩大公积金提取用于购房首付的房源范围 [9] - 成都通过政策调整约束市场赠送乱象,保障住宅项目品质 [9] - 河南八部门联合出台12方面措施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0] 新房供应与库存走势 - 9月60城新房在售项目量环比上涨1.7%,逆转之前连续下降趋势 [14] - 分城市梯队看,一线城市在售项目量环比下降1.1%,新一线城市环比提升2.2%,二线城市提升1.7%,三四线城市环比上涨2.5% [14] - 9月新房待售项目数量环比增加18.8%,逆转8月环比下降0.6%的趋势,主要因"金九"月份供应量大幅增加 [17] 各梯队城市市场表现 - 一线城市找房热度为58.8,较8月下降2.5点,北京、上海、深圳放开部分区域限购后对成交量有提振,但购房者逐渐回归理性 [21] - 新一线城市找房热度为59.6,较8月下降2.0点,需求韧性较强但项目去化压力导致热度回落 [21] - 二线城市找房热度为53.6,较8月下降3.2点,部分城市如珠海、常州、南通库存压力大,消费观望情绪浓厚 [21] - 三四线城市找房热度为48.6,较8月下降3.7点,经济基础弱、人口外流严重的城市市场活跃度进一步下降 [21] 新房面积段需求结构 - 90-120平方米户型是市场主流需求,占比达29.0%,环比8月减少0.4% [23] - 120-140平方米户型占比20.9%,环比增加0.1%,140-180平方米户型占比19.9%,环比下降0.1% [23] - 70平方米以下户型占比6.8%,70-90平方米户型占比9.5%,合计16.3%,刚性需求相对稳定 [23] - 180平方米以上大户型占比13.6%,需求相对小众 [23] 重点城市价格变动详情 - 一线城市中深圳受放开限购影响环比上涨1.3%,北京和上海分别上涨0.7%、0.1%,广州环比下降1.1% [28] - 新一线城市中杭州涨幅最大为6.2%,天津、武汉、南京涨幅分别为4.7%、4.6%、4.1% [28] - 二线城市中温州涨幅领先达6.9%,石家庄、厦门分别上涨6.7%、6.4%,惠州降幅最大为3.7% [28] - 三四线城市中海口涨幅最大为5.5%,三亚上涨2.5%,威海降幅最大为2.7% [29]
明年开始,持有2套房产的人需做三个准备,很多人还没察觉到
搜狐财经· 2025-10-14 02:42
中国家庭资产配置与房地产现状 - 中国96%的家庭拥有一套房产,41.5%的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 [1] - 房产在中国居民总资产中占比高达77%,金融资产仅占23% [1] - 全国TOP100房企今年前十个月销售总额为52977亿元,同比下滑13.1% [1] - 全国百城二手房价格已连续18个月下跌 [1] 房价长期下行趋势 - 房地产市场自2021年下半年进入调整期,跌势从三四线城市蔓延至省会及一线城市 [6] -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房价出现明显松动,打破“一线城市房价不跌”神话 [6] - 未来房价走势预计为“稳中有降”,通过时间实现市场软着陆 [6] 房产市场流动性变化 - 截至今年6月初,国内13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挂牌量达199万套,较年初增长25% [7] - “认房不认贷”政策后,上海二手房挂牌量突破20万套,北京超过15万套 [7] - 二手房变现难度大幅增加,需大幅降价30%至50%才可能促成交易 [7] 持有多套房产的成本压力 - 拥有多套房产的家庭每月还贷压力是单套房产家庭的数倍 [8] - 疫情后部分多套房家庭面临收入减少或失业,还贷压力不堪重负 [8] - 持有多套房产需承担更多物业费、取暖费等额外支出,且费用呈逐年上涨趋势 [8]
破历史记录!新房放烟花,二手房深不见底
格隆汇· 2025-10-11 14:40
国庆档消费市场表现 - 2025年国庆中秋档期电影总票房为18.35亿元,观影人次5007.9万,票房冠军《志愿军:浴血和平》票房4.5亿元,档期总票房同比下滑14% [2][7] - 国庆中秋假期全国国内出游8.88亿人次,国内出游总花费8090.06亿元,人均每日消费113.9元,同比下滑13% [2] - 消费习惯出现变化,热门旅游地出现游客选择经济型帐篷露营替代酒店的现象,反映出性价比追求和成本控制 [2] 房地产行业与消费关联性 - 近十年国庆档电影票房高峰期与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的高峰期高度重合,例如2019年国庆档票房44.66亿元对应10月商品房销售面积14072万平米、金额12926亿元 [6][7] - 房地产作为过去经济中最大的投资驱动器,其暂停对消费产生连锁影响,行业收缩导致居民收入减少,进而影响消费需求 [3][4][5] - 电影票房收缩的底层逻辑是电影行业投资端不畅、产能不足,而旅游消费变化则与收入缩水及景区酒店涨价相关 [2][8] 国庆期间新房市场表现 - 北京新房市场在假期期间网签总量418套,部分楼盘表现突出,如超6500组客户到访、销售金额达4亿或1.6亿 [9][10] - 广州新房市场认购2004套,环比增长394%,假期到访4.27万组次,部分楼盘首日即售出10套或整个假期销售达十几亿 [12] - 深圳新房假期累计网签264套,其中住宅219套,同比增长22%,部分项目接待1.2万人次、销售110套或揽金3亿元 [14][17] 国庆期间二手房市场表现 - 北京二手房假期网签量从2024年497套降至2025年148套,核心区域房价显著回调,如海淀区48㎡户型从2021年620万降至2025年333万 [17] - 深圳二手房假期网签量从2024年310套降至2025年95套,典型小区价格调整幅度达50%,如宝安沙井博林君瑞项目单价从高峰8万+/平降至3.66万/平 [17][18] - 广州二手房市场出现“笋盘”,网红豪宅价格创新低,如珠江帝景133平户型从2022年1235万降至2025年648万,单价从9.2万/平降至4.88万/平 [21][22]
马云预言实现?若无意外,2026年房地产将发生重大改变
搜狐财经· 2025-09-30 15:40
马云房价预言与当前市场趋势 - 马云在2017年预言未来房价会像葱一样便宜,当时市场正处于上升趋势,该观点未被广泛认同 [1] - 自2022年起,国内房价进入长期调整,全国平均房价较历史高位跌幅超过30%,部分环京楼市如涿州、廊坊跌幅超过60% [3] - 部分三四线城市如鹤岗、阜新、双鸭山房价已跌至“白菜价”,几万元或十几万元即可购房,马云的预言正趋向实现 [3] 2026年房地产行业重大改变预测 - 为避免市场大幅波动,2026年房地产调控力度预计加强,措施包括一线城市逐步放开限购、银行房贷利率进一步下降、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以及税务部门减免契税和增值税 [5] - 各地房价将出现明显分化,前期跌幅较大的二、三、四线城市房价泡沫已大幅挤出,未来下跌空间有限,例如环京楼市廊坊、燕郊跌幅已超60% [7] - 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房价收入比仍高达40,未来可能出现补跌,过程将遵循从远郊到市中心老破小,再到次新房和新房的顺序 [7] 期房销售模式与公摊面积制度的变革 - 由于部分大型房企资金链断裂导致债务违约和烂尾楼,损害购房者信心,决策层宣布将逐步增加现房销售比重,允许购房者实地验房后再决定购买 [9] - 近年来张家口、衡阳、肇庆、湘潭等城市已取消公摊面积,按套内面积计算房价,获得各界好评,预计2026年后将有更多城市跟进此政策 [10] - 公摊面积制度导致购房者需为100平米房子中的20-30平米公摊面积付费,实际套内面积仅70-80平米,并需承担相应的物业费和取暖费,取消该制度将减轻居民购房压力 [11]
房地产行业第39周周报:本周新房二手房成交同比成交均转弱,上海“好房子”标准细则正式落地-20250929
中银国际· 2025-09-29 15:55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上海"好房子"标准细则正式落地,新规对住宅阳台设计进行细致规范,通过"半面积计容"方式允许户型配置更大阳台,外立面干挂石材、铝板等装饰面层不计入容积率,鼓励架空层和风雨连廊不计入容积率,这将提升开发商升级外立面积极性和打造丰富居民公共设施空间,有助于得房率实质提升和居住体验改善 [3] - 受一线城市新政后成交修复带动及低基数影响,9月新房、二手房成交同环比均有改善,但整体局面持续性仍有待观察,价格绝对值仍在走低、库存上升、居民信心较弱,且去年四季度开始销售基数较高,接下来市场可能仍会面临一定压力 [7] - 流动性安全、重仓高能级城市、产品力突出房企更具备α属性,得益于化债、政策纾困、销售改善等多重逻辑下困境反转标的具备更大估值修复弹性 [7] - 建议关注四条主线:1)基本面稳定、在一二线核心城市销售和土储占比高、重点城市市占率较高房企:滨江集团、华润置地、越秀地产、建发国际集团;2)2024年以来销售和拿地有显著突破"小而美"房企:保利置业集团、城投控股;3)经营或策略上有增量或变化房企:新城控股、金地集团、龙湖集团;4)受益于二手房市场持续量价修复房地产经纪公司:贝壳-W、我爱我家 [7] 重点城市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及库存跟踪 - 40城新房成交面积229.9万平,环比上升23.0%,同比下降7.7%,同比增速较上周下降33.5个百分点;一、二、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增速分别为9.8%、45.0%、-3.0%,同比增速分别为4.4%、1.9%、-42.5%;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较上周分别收窄53.6、13.6个百分点,三线城市同比增速较上周下降52.8个百分点 [6][16][17] - 18城二手房成交面积164.3万平,环比上升1.8%,同比上升6.0%,同比涨幅较上周收窄36.7个百分点;一、二、三四线城市环比增速分别为-8.6%、12.2%、-12.0%,同比增速分别为25.5%、6.9%、-34.0%;一、二线城市同比涨幅较上周分别收窄41.2、32.0个百分点,三四线城市同比增速较上周下降34.6个百分点 [6][16] - 12城新房库存面积11434万平,环比增速0.7%,同比增速-12.7%;去化周期22.1个月,环比上升1.4个月,同比上升0.3个月;一、二、三四线城市新房库存面积去化周期分别为21.0、20.2、102.5个月,一、二、三四线城市环比分别上升0.8、1.9、15.2个月,一、三四线城市同比分别上升0.4、25.3个月、二线城市同比下降0.7个月 [6][16][41] 百城土地市场跟踪 - 百城全类型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1761.6万平,环比上升57.2%,同比上升41.8%;成交土地总价447.1亿元,环比上升210.7%,同比上升43.5%;成交土地楼面均价2538元/平,环比上升97.6%,同比上升1.2%;土地溢价率1.2%,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 [6][61] - 百城成交住宅土地规划建筑面积692.0万平,环比上升115.4%,同比上升360.3%;成交住宅土地总价347.2亿元,环比上升234.0%,同比上升252.1%;成交住宅土地楼面均价5017.9元/平方米,环比上升55.0%,同比下降23.5%;住宅类用地溢价率3.9%,环比下降1.0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83] 本周行业政策梳理 - 中央:工信部、住建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通过政府采购强制提升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将陶瓷薄砖、智能马桶、整体卫浴、节能门窗、适老化建材、家用安全防护用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99][102] - 地方:上海优化调整个人住房房产税试点政策,符合条件高层次人才、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及持有居住证满3年购房人新购家庭第一套住房暂免征收房产税;上海青浦区发布人才购房政策,外省市来沪人员社保或个税缴纳未满1年可通过人才绿色通道申报购房资格;山东明确建立可持续城市更新融资模式;东莞实施购房补贴政策,给予购房合同总价2%、最高不超过3万元购房补贴,首套房、二套房最高贷款额度统一提高至150万元 [100][101][102] 本周板块表现回顾 - 房地产行业绝对收益-0.2%,较上周下降0.9个百分点,相对收益(相对沪深300)-1.2%,较上周下降2.4个百分点;房地产板块PE为32.74X,较上周上升1.07X [6][103] - A股涨跌幅靠前公司:滨江集团4.9%、招商蛇口4.3%、华侨城A2.0%;港股涨跌幅靠前公司:中国海外发展-2.0%、建发国际集团-2.8%、龙湖集团-3.8% [108] 本周房企债券发行情况 - 房地产行业国内债券总发行量150.1亿元,环比上升104.8%,同比上升75.8%;总偿还量135.7亿元,环比上升23.2%,同比上升74.0%;净融资额14.4亿元 [6][121] - 债券发行量最大房企:招商蛇口35.0亿元、上海金茂19.5亿元、城投控股17.3亿元;债券偿还量最大房企:华润置地48.0亿元、首开股份19.0亿元、广州城建15.0亿元 [121]
知名专家现惊人言论!房价下跌,最受伤的不是有钱人,而是普通老百姓?
搜狐财经· 2025-09-29 08:57
赵燕菁教授核心观点 - 房地产是宏观经济震源 对整体经济具有系统性影响[2] - 土地财政本质是地方政府财政 依赖土地出让权和规划权[4] - 房地产调控应放弃数量目标 制止新增供地流入市场 赎回过剩不动产[4] - 房价下跌主要损害普通居民利益 因中国城镇住房拥有率达96.3% 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77.7%[4] - 建议建立商品房与保障房"双轨制" 明确房价上涨是好事 通过回购过剩商品房转化保障房[5] - 房地产仍是中国经济发动机 关键需保持资产流动性 其在资产负债表权益项占比最大[6] - 当前调控方向错误 打压房价目标不合理 没有调控反而不会比现在更差[6] 房地产市场数据表现 - 2025年1-8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5.73亿平方米同比下降4.7% 销售额5.50万亿元同比下降7.3%[7] - 同期房地产开发投资6.03万亿元同比下降12.9% 住宅投资4.64万亿元同比下降11.9%[9] - 2024年较2021年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39.6% 销售额下降43.1% 投资下降27.1% 到位资金下降46.5%[10] - 2025年上半年较2021年同期销售面积下降42.4% 销售额下降49.1% 投资下降30.4% 到位资金下降51.2%[10] - 2025年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69亿平方米创历史新高 去化周期达26.7个月[13] - 房地产业增加值从2021年峰值9万亿元连续三年下行 占GDP比重从2020年8.3%回落至2024年6.3%[14] - 2021-2024年房地产业对GDP增长拉动分别为0.34、-0.23、-0.05、-0.12个百分点[15] - 土地出让收入从2021年8.71万亿元降至2024年4.87万亿元 土地财政依赖度从35.9%降至17.3%[18] 房地产行业重要性 - 房地产贡献约20%GDP、40%财政收入、20%社融存量 构成60%家庭资产[19] - 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 全国房地产市值约430万亿元 是GDP3.5倍、股市市值5倍[22] - 行业直接间接吸纳大量就业 2024年末建筑业农民工约4300万人 占全部农民工14.3%[22] 行业面临的结构性问题 - 中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50平方米 已达发达国家天花板水平[25] - 城市化率已达65% 上升空间有限 叠加人口出生率下降影响需求[27] - 2014年全国房地产库存曾达22亿平方米 2022年防城港去化周期高达152个月[26] - 房地产相关贷款占银行业贷款39% 还有大量债券、股本、信托资金进入行业[28] - 2019年中国住宅和开发商库存总额达52万亿美元 是美国住宅市场两倍[28] 行业转型方向 - 开征房地产税可作为地方财政新税收源头 缓解土地财政依赖[32] - 庞大的存量房市场成为地方财政"长期饭票" 三套及以上住房家庭占比10.5%[32]
购房门槛降低 租赁市场规范化 双重政策红利激活上海房地产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22 10:35
上海房地产新政“沪六条”核心内容 - 上海出台“沪六条”房地产新政,对住房限购、公积金、住房信贷和住房税收进行六项调整 [1] - 上海户籍居民家庭及符合条件非户籍居民家庭在上海市外环外购房不限套数,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1] - 公积金政策得到多重优化,购买二星级及以上新建绿色建筑住房,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上浮15% [4] - 首套最高贷款额度从160万元提高至184万元,多子女家庭首套可达216万元,并支持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且允许“又提又贷” [4] “沪六条”政策市场影响 - 上海外环外房源的咨询量和成交量有明显提升,近几周周末成交量呈现小高峰 [3][4] - 链家平台外环外房源浏览量同比增长22%,咨询量同比增长26% [4] - 外环外不限套数购房可加快外围市场去化,有望使外环外新房迎来销售高峰,同时促进二手房交易并保持价格稳定 [3][4] - 新政有助于提振市场预期,加快住房需求释放,体现一线城市调控政策的精准性 [4]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规定 - 我国首部《住房租赁条例》正式施行,直击租赁市场乱象 [1][6] - 条例明确用于出租的住房应符合建筑、消防等规定,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 [6] - 要求出租人和承租人使用实名签订住房租赁合同并备案,房产管理部门不得就备案收取任何费用 [6] - 针对押金纠纷,条例规定合同应明确押金数额、返还时间等,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 [6][7] 《住房租赁条例》市场意义 - 条例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租客的押金无理扣减问题和突然被迫搬家的困境 [8] - 新规让租房市场有法可依,为来沪工作者在租房上提供了更多保障 [6][8] - 结合“沪六条”新政,对上海房地产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8]
深圳辟谣:核心区放开限购为虚假信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9 22:05
政策动态 - 深圳官方平台发布辟谣通知 否认核心区放开限购的虚假信息 [1] - 网传微信聊天截图声称可通过特殊渠道解决购房资格限制问题 [1] - 深圳市2023年9月5日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未包含核心区限购放开条款 [1] 市场信息 - 虚假信息涉及深圳核心区域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调整 [1] - 官方呼吁市民勿轻信非官方渠道发布的房地产政策消息 [1]